阶段综合检测B(第1~3章)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P—31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湘潭中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元素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是(B)
A.氟
B.锌
C.钙
D.硒
2.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立挽救了众多生命,彰显中国力量。建设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D)
A.平整场地
B.绑扎钢筋
C.拼接板材
D.消毒环境
3.下列为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B)
A.装置甲:加入大理石
B.装置乙:产生二氧化碳
C.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置丁:检验二氧化碳
4.(2021·漳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A.三个氢原子:3H
B.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2
C.两个氦气分子:2He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里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6.(2020·苏州中考)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7.(2021·福建阶段考)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呵护蓝天碧水的行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D)
A.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
8.木糖醇(化学式:C5H12O5)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下列有关木糖醇(C5H12O5)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木糖醇是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木糖醇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木糖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2∶5
D.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9.5%
9.(2021·南京玄武区质检)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0.(2021·福州台江区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D)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含有水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11分)(1)用恰当的元素符号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Al__;
②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_H__;
③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元素是__Hg__;
④三个硫原子:__3S__;
⑤两个铁离子:__2Fe3+__。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__氯元素,一个氯原子__;
②2Fe:__两个铁原子__;
③5Mg2+:__五个镁离子__。
(3)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2F:__2个氟原子__;
②Mg2+:__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__;
③2Na+:__2个钠离子__。
12.(4分)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钴(Co)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大。常温下,钴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锈蚀:加热时,钴会与氯气、硫等起化学作用,生成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二氯化钴(CoCl2)吸水后由蓝色变成了红色,在工业上,钴可以制成多种合金:在医疗上,钴的一种化合物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可用来医治恶性贫血、气喘、脊髓肋病等。
(1)写出金属钴的一条物理性质:__银白色(合理即可)__。
(2)已知二氯化钴和硫化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请写出硫化钴的化学式__CoS__。
(3)图1为钴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①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失去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请把图2的信息补充完整。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B__(填标号)。
A.钴合金的硬度大于钴
B.钴及其化合物均无需密封保存
C.人体缺乏钴元素可以补充维生素B12
D.二氯化钴可用于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水
13.(5分)(2020·滨州中考)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二__周期,它属于__非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失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Na+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_S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14.(7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a__烧杯__;b__试管__。
(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__g__(填字母),加热时b中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g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___。
(3)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①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未进行预热__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__;
②用嘴吹灭酒精灯__易导致着火__。
15.(11分)(2021·龙岩期中)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如图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如图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分液漏斗__,②__集气瓶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KClO3KCl+O2__;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氧气不易溶于水__。
(3)装置A除了可以制备氧气,还可以用来制备二氧化碳,写出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符号表达式__CaCO3+HCl―→CaCl2+H2O+CO2__,写出检验CO2的符号表达式__Ca(OH)2+CO2―→CaCO3+H2O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__B__装置作为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如果采用装置F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b__(填“a”或“b”)端进入。
(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集气瓶中没有加入适量水,或没有铺一层细沙__,但有些同学做该实验时并没有观察到教材中所描述的“火星四射”那种现象,造成这种失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氧气不纯、铁丝生锈等__。
(6)某同学发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收集完二氧化碳后,锥形瓶内反应还在继续进行,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因此,对此装置进一步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G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__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__。
16.(12分)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学过的常见物质,图中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Z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X是一种单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转化另一种物质)。试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O2__,Z的化学式是__H2O__;
(2)写出由Y→X的符号表达式__H2O2H2O+O2↑__;
(3)若E是黑色固体,写出由X→E的符号表达式__Fe+O2Fe3O4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化合反应__;
(4)Y与Z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分子构成不同__(从微观角度解释)。
17.
(16分)某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记录】接通电源后,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电极周围均产生气泡,(气泡上升)液面下降__,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接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1∶2__。
※请在图中括号内标记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和“-”表示)。
【查阅资料】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甲:A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B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乙:A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B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__;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__(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__。
【实验结论】水是由__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__;而乙同学因为实验设计与甲不同,你认为在检验__A__管(填“A”或“B”)气体时可能会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交流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中间的漏斗C内液面上升的现象。(查阅资料:已知两种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且分解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则请根据所给资料并结合你已经掌握的氢气和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C内液面上升的原因:__因为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且二者的密度都比水小,气体所占的体积大于分解的水的体积,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气体会升至玻璃管上方,将水排入C中,C中液面上升__。
18.(4分)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相对分子质量为144),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摩擦剂】碳酸钙【香型】清爽薄荷【氟含量】0.14%【净含量】200
g
(1)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23∶24__。
(2)若牙膏中其他成分不含氟元素,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__2.1__g(结果精确至0.1
g)。
PAGE阶段综合检测B(第1~3章)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P—31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湘潭中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元素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是(
)
A.氟
B.锌
C.钙
D.硒
2.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立挽救了众多生命,彰显中国力量。建设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平整场地
B.绑扎钢筋
C.拼接板材
D.消毒环境
3.下列为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装置甲:加入大理石
B.装置乙:产生二氧化碳
C.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置丁:检验二氧化碳
4.(2021·漳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三个氢原子:3H
B.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2
C.两个氦气分子:2He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里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6.(2020·苏州中考)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7.(2021·福建阶段考)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呵护蓝天碧水的行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
8.木糖醇(化学式:C5H12O5)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下列有关木糖醇(C5H1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糖醇是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木糖醇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木糖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2∶5
D.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9.5%
9.(2021·南京玄武区质检)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0.(2021·福州台江区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含有水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11分)(1)用恰当的元素符号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
__;
②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_
__;
③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元素是__
__;
④三个硫原子:__
__;
⑤两个铁离子:__
__。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__
__;
②2Fe:__
__;
③5Mg2+:__
__。
(3)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①2F:__
__;
②Mg2+:__
__;
③2Na+:__
__。
12.(4分)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钴(Co)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大。常温下,钴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锈蚀:加热时,钴会与氯气、硫等起化学作用,生成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二氯化钴(CoCl2)吸水后由蓝色变成了红色,在工业上,钴可以制成多种合金:在医疗上,钴的一种化合物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可用来医治恶性贫血、气喘、脊髓肋病等。
(1)写出金属钴的一条物理性质:__
__。
(2)已知二氯化钴和硫化钴中钴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请写出硫化钴的化学式__
__。
(3)图1为钴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①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
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请把图2的信息补充完整。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__(填标号)。
A.钴合金的硬度大于钴
B.钴及其化合物均无需密封保存
C.人体缺乏钴元素可以补充维生素B12
D.二氯化钴可用于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水
13.(5分)(2020·滨州中考)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
__周期,它属于__
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
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
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_
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14.(7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a__
__;b__
__。
(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__
__(填字母),加热时b中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
__,g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_
__。
(3)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①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未进行预热__
__;
②用嘴吹灭酒精灯__
__。
15.(11分)(2021·龙岩期中)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如图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如图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
__,②__
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
__;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
__。
(3)装置A除了可以制备氧气,还可以用来制备二氧化碳,写出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符号表达式__
__,写出检验CO2的符号表达式__
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__
__装置作为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如果采用装置F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
__(填“a”或“b”)端进入。
(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
__,但有些同学做该实验时并没有观察到教材中所描述的“火星四射”那种现象,造成这种失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
__。
(6)某同学发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收集完二氧化碳后,锥形瓶内反应还在继续进行,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因此,对此装置进一步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G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__
__。
16.(12分)图框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都是你目前学过的常见物质,图中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Z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X是一种单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转化另一种物质)。试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
__,Z的化学式是__
__;
(2)写出由Y→X的符号表达式__
__;
(3)若E是黑色固体,写出由X→E的符号表达式__
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__;
(4)Y与Z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
__(从微观角度解释)。
17.
(16分)某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记录】接通电源后,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接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
__。
※请在图中括号内标记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和“-”表示)。
【查阅资料】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甲:A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B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乙:A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B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__
__。
【实验结论】水是由__
__;而乙同学因为实验设计与甲不同,你认为在检验__
__管(填“A”或“B”)气体时可能会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交流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中间的漏斗C内液面上升的现象。(查阅资料:已知两种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且分解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则请根据所给资料并结合你已经掌握的氢气和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C内液面上升的原因:__
__。
18.(4分)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相对分子质量为144),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摩擦剂】碳酸钙【香型】清爽薄荷【氟含量】0.14%【净含量】200
g
(1)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
__。
(2)若牙膏中其他成分不含氟元素,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__
__g(结果精确至0.1
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