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三角函数
重点题型
题型一、角度值与弧度制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
2.弧长公式
,其中的单位是弧度,与的单位要统一.
角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为:(其中为扇形圆心角的角度数).
3.扇形的面积公式
.
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为:(其中为扇形圆心角的角度数).
题型二、三角函数的概念
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非负半轴重合,点是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到原点的距离,那么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
注意: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3.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判断及表示方法
(1)已知θ所在的象限,求或nθ(nN
)所在的象限的方法是:将θ的范围用不等式(含有k)表示,然后两边同除以n或乘以n,再对k进行讨论,得到或nθ(nN
)所在的象限.
(2)象限角的判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图象,其依据是终边相同的角的思想;
二是先将此角化为k·360°+α(0°≤α<360°,kZ)的形式,即找出与此角终边相同的角α,再由角α终边所在的象限来判断此角是第几象限角.
(3)由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判断三角函数式的符号,需确定各三角函数的符号,然后依据“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求解.
题型三、三角函数公式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平方关系:;变形:;
(2)商的关系:;变形:;
注意:①利用可以实现角的正弦、余弦的互化,利用可以实现角的弦切互化.②的齐次式的应用:分式中分子与分母是关于的齐次式,或含有及的式子求值时,可将所求式子的分母看作“1”,利用“”代换后转化为“切”后求解.
2.诱导公式
公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角
2kπ+α(k∈Z)
π+α
?α
π?α
?α
+α
正弦
sin
α
?sinα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余弦
cos
α
?cosα
cosα
?cosα
sinα
?sinα
正切
tan
α
tanα
?tanα
?tanα
口诀
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注意:常见的互余关系有与,与,与等;
常见的互补关系有与,与等.
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
;
;
.
常见变形:;
.
(2)二倍角公式
①
常见变形:;
②
常见变形:;;;;;;
③.
(3)辅助角公式:,其中,
.
(4)半角公式:;;
.
题型四、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三种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最值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最小正周期为
最小正周期为
最小正周期为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中心;
对称轴,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
对称轴,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
无对称轴,
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2.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
对函数y=sin
x,y=Asin(ωx+φ)或y=Acos(ωx+φ)的图象,无论是先平移再伸缩,还是先伸缩再平移,只要平移|φ|个单位,都是相应的解析式中的x变为x±|φ|,而不是ωx变为ωx±|φ|.如下图:
考点集训
一、单选题
1.下列各角中,与终边相同的是(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是(
)
A.
B.
C.
D.
3.已知是第二象限角,角的终边经过点,则为(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4.已知,则(
)
A.
B.
C.
D.
5.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经过点A(1,-3),则=(
)
A.
B.
C.1
D.-1
6.掷铁饼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如图是一位掷铁饼运动员在准备掷出铁饼的瞬间,张开的双臂及肩部近似看成一张拉满的“弓”.经测量此时两手掌心之间的弧长是,“弓”所在圆的半径为1.25米,这位掷铁饼运动员两手掌心之间的距离为(
)米.
A.
B.
C.
D.
7.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8.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B.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C.是函数的一个周期.
D.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9.已知函数,若在上无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已知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将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π
D.2π
二、多选题
11.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作怎样的平移变换得到(
)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12.已知函数,则(
)
A.
B.的最大值为
C.是奇函数
D.的最小值为
13.已知为第一象限角,为第三象限角,且,,则可以为(
)
A.
B.
C.
D.
14.已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值可能取(
)
A.1
B.
C.
D.2
15.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C.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
D.函数的图象可由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16.已知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且在内单调递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其中一个对称中心
B.
C.在单増
D.
17.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在上的值域为
C.若,则,
D.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的图象
三、填空题
18.已知,则,则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若,则_________.
20.方程实数根的个数为___________.
21.已知,为锐角,且,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22.已知函数(),若存在,,对任意,,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3.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的最小正周期为,将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若,则__________.
四、解答题
24.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
(1)求的值;
(2)若是第二象限角,求的值.
25.已知,,且.
(1)求角的大小;
(2),给出的一个合适的数值使得函数的值域为.
26.设函数
(1)当时,求的值域;
(2)若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且存在,使,求的值.
27.在①是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②是函数的一个零点,③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的最大值为,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已知函数,__________,求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8.已知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
(1)求的值;
(2)将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其图象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三角函数
重点题型
题型一、角度值与弧度制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
2.弧长公式
,其中的单位是弧度,与的单位要统一.
角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为:(其中为扇形圆心角的角度数).
3.扇形的面积公式
.
角度制下的扇形面积公式为:(其中为扇形圆心角的角度数).
题型二、三角函数的概念
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是一个任意角,它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非负半轴重合,点是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到原点的距离,那么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
注意: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3.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判断及表示方法
(1)已知θ所在的象限,求或nθ(nN
)所在的象限的方法是:将θ的范围用不等式(含有k)表示,然后两边同除以n或乘以n,再对k进行讨论,得到或nθ(nN
)所在的象限.
(2)象限角的判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图象,其依据是终边相同的角的思想;
二是先将此角化为k·360°+α(0°≤α<360°,kZ)的形式,即找出与此角终边相同的角α,再由角α终边所在的象限来判断此角是第几象限角.
(3)由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判断三角函数式的符号,需确定各三角函数的符号,然后依据“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求解.
题型三、三角函数公式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平方关系:;变形:;
(2)商的关系:;变形:;
注意:①利用可以实现角的正弦、余弦的互化,利用可以实现角的弦切互化.②的齐次式的应用:分式中分子与分母是关于的齐次式,或含有及的式子求值时,可将所求式子的分母看作“1”,利用“”代换后转化为“切”后求解.
2.诱导公式
公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角
2kπ+α(k∈Z)
π+α
?α
π?α
?α
+α
正弦
sin
α
?sinα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余弦
cos
α
?cosα
cosα
?cosα
sinα
?sinα
正切
tan
α
tanα
?tanα
?tanα
口诀
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注意:常见的互余关系有与,与,与等;
常见的互补关系有与,与等.
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
;
;
;
.
常见变形:;
.
(2)二倍角公式
①
常见变形:;
②
常见变形:;;;;;;
③.
(3)辅助角公式:,其中,
.
(4)半角公式:;;
.
题型四、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三种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最值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最小正周期为
最小正周期为
最小正周期为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中心;
对称轴,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
对称轴,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中心;
无对称轴,
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2.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
对函数y=sin
x,y=Asin(ωx+φ)或y=Acos(ωx+φ)的图象,无论是先平移再伸缩,还是先伸缩再平移,只要平移|φ|个单位,都是相应的解析式中的x变为x±|φ|,而不是ωx变为ωx±|φ|.如下图:
考点集训
一、单选题
1.下列各角中,与终边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对A,,故A错误;
对B,,故B错误;
对C,,故C错误;
对D,,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的最小正周期为,不符合;
B.记,所以,且定义域为,所以为偶函数,不符合;
C.,显然为偶函数,不符合;
D.最小正周期为,且为奇函数,符合,
故选:D.
3.已知是第二象限角,角的终边经过点,则为(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答案】D
【解析】,,又为第二象限角,
,,点位于第四象限,
角的终边经过点,为第四象限角.
故选:D.
4.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
所以,
所以.
故选:A.
5.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经过点A(1,-3),则=(
)
A.
B.
C.1
D.-1
【答案】B
【解析】由题知,则.
故选:B
6.掷铁饼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如图是一位掷铁饼运动员在准备掷出铁饼的瞬间,张开的双臂及肩部近似看成一张拉满的“弓”.经测量此时两手掌心之间的弧长是,“弓”所在圆的半径为1.25米,这位掷铁饼运动员两手掌心之间的距离为(
)米.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弧的长为,,
所以.
故选:C.
7.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其定义域为,
有,为偶函数,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排除,
又由,则,即的值域为,,因为,所以,排除、,故选:.
8.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B.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C.是函数的一个周期.
D.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答案】C
【解析】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所以,
又,所以,故.
对于:因为在上单调递增,而时,不是的子区间,故错误;
对于:当时,,故错误;
对于: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所以为函数的周期,故正确;
对于:令,解得,故错误.
故选:C.
9.已知函数,若在上无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
因为且,则,
因为函数在上无零点,故,
所以,,解得,
由,解得,
,当时,可得,当时,可得.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10.已知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将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π
D.2π
【答案】B
【解析】因为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再将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得到,
因为,所以或,因为与都是波峰或波谷的横坐标,所以,故选:B.
二、多选题
11.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将函数的图象作怎样的平移变换得到(
)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答案】BC
【解析】,
,
∴向左平移个单位或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
故选:BC
12.已知函数,则(
)
A.
B.的最大值为
C.是奇函数
D.的最小值为
【答案】AB
【解析】由题意,函数,
可得,所以A正确;
由,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B正确;
由,所以,所以C不正确;
由,所以D不正确.
故选:AB
13.已知为第一象限角,为第三象限角,且,,则可以为(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因为为第一象限角,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是第二象限角,所以,
为第三象限角,
所以,,
因为,所以是第二象限角或第三象限角,
当是第二象限角时,,
此时
,
当是第三象限角时,,
此时
,
故选:CD.
【点睛】关键点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三角恒等变换的问题,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在利用平方关系求角的正余弦值时,注意分析角终边的位置,注意符号的选取.
14.已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值可能取(
)
A.1
B.
C.
D.2
【答案】ABC
【解析】,
因为,所以,
又函数在上的值域为,,
所以由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只需,则,
因此ABC都可能取得,D不可能取得.
故选:ABC.
15.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C.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
D.函数的图象可由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答案】AC
【解析】
由图象可知,所以,所以,故A选项正确
函数的解析式为,
令得:,
故的单调增区间为,故B选项错误
因为,故C选项正确
因为图象可由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故D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睛】已知f(x)=Asin(ωx+φ)(A>0,ω>0)的部分图象求其解析式时,关键是求待定系数ω和φ,一般是由周期求出ω;由图象上的最高(低)点或者零点确定
φ值.
16.已知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且在内单调递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其中一个对称中心
B.
C.在单増
D.
【答案】AD
【解析】∵f(x)关对称,,f(x)在单调递减,
,B错误;
令,可得
当时,即关于对称,A正确;
令得
∴在单调递増,即C错误;
,D正确,
故选:AD.
17.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在上的值域为
C.若,则,
D.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的图象
【答案】BD
【解析】由题得,,
令,则,,故A项错误,
当时,,,故B项正确,
因为的周期,所以若,则,,故C项错误,
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的图象,故D项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
18.已知,则,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所以,
,
解得:,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19.已知,若,则_________.
【答案】
【解析】,有,又,则,
,,,
.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睛:给值求值的三角问题,探讨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方程实数根的个数为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因为,所以,即,
因此,解得(舍)或,又因为,
所以或,所以方程实数根的个数为2个,
故答案为:2.
21.已知,为锐角,且,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
所以,
所以,
两边同除以,得
,
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大值是,故答案为:
22.已知函数(),若存在,,对任意,,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
因为对任意,,所以,,
即,
因为,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23.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的最小正周期为,将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函数是奇函数,则,
因为的最小正周期为,所以,
将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
又,所以,解得,
所以
所以.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24.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
(1)求的值;
(2)若是第二象限角,求的值.
【解析】(1),
,
即
.
又角的终边经过点(),
,
故;
(2)是第二象限角,
,
则,
,
.
25.已知,,且.
(1)求角的大小;
(2),给出的一个合适的数值使得函数的值域为.
【解析】(1)因为,
所以,
又,所以,
可得或,可得或,
又,所以.
(2),
,
,
当时,,
当时,,
所以由题意可得,可得,
所以即可,的值可取.
26.设函数
(1)当时,求的值域;
(2)若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且存在,使,求的值.
【解析】(1)
的值域为
(2)
又,
27.在①是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②是函数的一个零点,③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的最大值为,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已知函数,__________,求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解析】
.
①若是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则,,即,,
得,,
又,∴当时,,.
②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
则,即,,
得,.
又,∴当时,,所以,.
③若在上单调递增,且的最大值为.
则,故,所以.
由,,
得,,
令,得,令,得,
又,
所以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8.已知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
(1)求的值;
(2)将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其图象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函数,
可得,即,因为,所以.
(2)由(1)可知,函数,
将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其图象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
纵坐标不变,可得,
所以
,
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