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探险工程中,许多能人志士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探险工作,为什么要探险?探险能给我们国家或者个人带来什么|?
2、探险,顾名思义,肯定与危险是分不开的,据你所知,探险工作一般都会面临哪些危险和挑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3、除了本单元所学习的探险故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探险家及探险故事。
4、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深入到湖北神农架野人区探险,探究我们目前野人生存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你是否愿意,如果是,你将如何开展你的工作;如果否,请陈述不少于3点原因。
为什么要探险?(why)
“当一个探险家与一座雪峰相遇时,那个场面其实是很仪式性的(神圣的)。”
探险家A:“我之所以喜欢探险,是为了把脚印印在之前没有人类踏足过的地方。”
探险家B:“探险对我的吸引是,我能在地图的空白处填上内容。”
探险家CDE·······
探险家
为什么要探险?(why)
国家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人造卫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在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卫星之前,已经有11个国家用本国火箭发射了卫星,按时间顺序分别为:苏联(1957)、美国(1958)年、法国(1965)年、日本(1970)、中国(1970)、英国(1971)、印度(1980)、以色列(1988)、俄罗斯(1992)、乌克兰(1992)年、伊朗(2009)年。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均继承了苏联的发射能力,所以朝鲜自称为第九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为什么要探险?(why)
国家
1、国家实力的象征。(发射人造卫星、登月、登珠峰)
2、获取资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
3、开拓、保卫边疆。
4、生物物种、历史文化等发掘。
探险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危险?(what)
1、恶劣天气(极冷、极热、冰雪、雷击)
2、野兽袭击,蚊虫叮咬
3、迷路
4、食物不足
5、缺氧
······
探险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who)
1、毅力
2、体力
3、智力
4、反应力
6、眼力
7、团队合作精神
8、不怕死的精神
······
哪些地方是探险家的目标?(where)
1、极地(环境恶劣、资源丰富)
2、珠峰(世界最高峰,霸气)
3、海底(对海洋的向往、好奇)
4、深山、深谷(稀有物种)
5、月球、火星、水星
6、凡人所不能到的地方~
你了解南极吗
从飞机俯视南极
雪地上留下了考察队的车痕,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冰川和大海
静谧的雪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海中冰山
南极冰山
考察队员们的小木屋
落日下的南极工作站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有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年,结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传记《罗曼·罗兰》、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有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28年,结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传记《罗曼·罗兰》、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
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
的一幕?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表现出人类
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
些地方?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拽() 毛骨悚() 然
怏怏()不乐 毋()宁
吞噬() 羸()弱
告罄() 癫()狂
凛冽( ) 步履()
姗姗( )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课文最后两句话。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 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1、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品味下列语言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
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
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受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痛苦万分的心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
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
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
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
受不行吗?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动,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赢得人们的尊敬。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
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
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和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
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
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虽然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昼行夜伏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悬。——白居易
圣埃克絮佩里
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流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执行第八次飞行任务时失踪。其作品主要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硌 噎住 辐射 筛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协奏
躯壳 脐带 犁铧 真谛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正音正字
gè
yē
fú
shāikāng
qí
huá
dì
yún
qiào
说出成语
1.用智慧和勇气进行争斗。
斗智斗勇
2.佛教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众多的普通的百姓。
芸芸众生
3.自以为是自己是正确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自以为是
4.死在值得死的地方。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死得其所
1.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
2.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
4.形容众多的平常人。( )
5、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6、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
词语积累
硌
筛糠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真谛
飞机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一种!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从1921年服兵役学习飞行;1926年进入法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29年协同法国著名飞行员梅尔莫兹、吉约梅开辟非洲 —— 拉丁美洲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流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至驾驶侦察飞机殉难为止,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
在《沙漠中心》讲述的是作者在1935年在飞机失事中的情况,选自《人类的大地》他真正逝世是在1944年对抗德国的一次飞机事故中,50年后才被找到遗骸。
情节背景
圣埃克絮佩里和机务员曾盲目撞在利比亚沙漠地。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碛上东奔西走。
《在沙漠中心》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沙漠的一场遇险。文章以第( )人称来叙述,向读者展示了因( )而被困沙漠中心的(“ ”)的体验和思索。文章绝大篇幅写“我”的( )。
《在沙漠中心》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沙漠的一场遇险。文章以第( 一 )人称来叙述,向读者展示了因( 飞机失事 )而被困沙漠中心的(“ 我 ”)的体验和思索。文章绝大篇幅写“我”的( 心理描写 )。
1、请找一找表现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从中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痛苦
→
绝望
→
→
平静
乐观
作者为什么能从痛苦、绝望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
1、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2、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3、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4、他认为为人类的幸福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品味语言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写出了在生命面临缺水和寒冷双重威胁下死神即将来临的感觉。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贴切地描述出夜晚沙漠寒风对生命的威胁。
3.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奋斗和创新,创造会有成败,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创造的热忱。作者在自由自在的飞行中创造了生命,找到了自己心的家园,所以,即使生命消失也是“死得其所”。
4.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
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思考
作者为我们揭示的“探险”的真谛是什么?(据课文内容和课后第三题)
1.探险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探索,是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更是人类文明发达的内在动力。
2.探险是为了寻求真理,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生命的价值,是热爱生命的表现。
3.它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也不是年少冲动,而是对责任的承担。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于为事业而牺牲;
满怀激情、执着追求;
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知识积累
关于沙漠的古诗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唐·白居易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唐·温庭筠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伏懒。——唐·岑参
关于探险的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英]卓别林
3.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美]卡耐基
“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来自大地,更多于来自全部的书本。因为大地桀骛不驯。人在跟障碍较量时,才发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为了克服障碍,人需要一个工具。需要一把木刨或铁犁。农民在劳动中,逐渐窥探到自然界的一些奥秘,他所挖掘的真理却是无处不在的。”
——《人类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