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单元检测A卷(基础篇)--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北师大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单元检测A卷(基础篇)--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北师大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5 17: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单元检测A卷(基础篇)
一、单选题
1.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2.函数的图象过定点(

A.
B.
C.
D.
3.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
4.设,,则(

A.且
B.且
C.且
D.且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若a>0且a≠1,则“MN>0”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与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

A.
B.
C.
D.
9.已知函数,则的增区间为(

A.
B.
C.
D.
10.已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若对于,都有.且当时,,则的值为(

A.
B.
C.1
D.2
11.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2.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
14.计算:______
15.设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则的值为______.
16.已知函数是偶函数,它在上是减函数,若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1)已知,,试用,表示.
(2)求值.
18.20世纪30年代,里克特()制订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其计算公式为,这里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是“标准地震”的振幅(使用标准地震振幅是为了修正测震仪距实际震中的距离造成的偏差).
(1)若一次地震中,一个距离震中的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最大振幅是,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是,计算这次地震的震级(精确到0.1);
(2)计算里氏8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里氏6级地震最大振幅的多少倍?(附:)
19.(1)求使不等式成立的的集合.
(2)已知,求的值.
20.已知函数;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已知,且,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
(1)求的值;
(2)解不等式.
22.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函数,若关于的方程在有解,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根据题意得到,再解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由题知:,解得且.
所以函数定义域为.
故选:B
2.C
【分析】
利用真数为可求得定点的坐标.
【详解】
对于函数,令,可得,则,
因此,函数的图象过定点.
故选:C.
3.D
【分析】
将对数式化成指数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可得,
故选:D.
4.B
【分析】
根据对数的运算公式得出a的取值范围,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b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结果.
【详解】
∵,,∴且.
故选:B
5.B
【分析】
分别利用根式与指数幂的互化以及指数幂的运算律可判断选项A、B,利用对数的运算及性质进行判断B、D.
【详解】
对于A,所以,故A错;
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故C错;
对于D,,故D错.
故选:B.
6.B
【分析】
根据对数中真数必须是正数,而只需同号即可,结合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因为,故当时,没有意义,故充分性不满足;
当成立时,显然,此时一定有,必要性满足。
综上所述,“MN>0”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7.D
【分析】
利用“分段法”判断出三者的大小关系.
【详解】



所以.
故选:D
8.C
【分析】
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从定义域角度对各选项分析并排除,再验证剩余选项的值域即得.
【详解】
函数中,,即或,即定义域为,
此时,,于是得值域为,
对于A,B,D,函数,,的定义域均为,则选项A,B,D都不满足;
对于C,函数中,,于是得其定义域为,相符,而值域为,也相符,
所以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与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即C选项满足.
故选:C
9.D
【分析】
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再换元,令,则,然后求出的单调区间,再由“同增异减”的判断方法可求出的增区间
【详解】
由,得,得,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令(),则,
因为在上递增,在递减,在上递增,
所以的增区间为,
故选:D
10.C
【分析】
由可得函数的周期为2,再结合函数为偶函数可得,然后由已知的解析式可求得答案
【详解】
∵函数是上的偶函数,
∴,
又∵对于都有,
∴,∵当时,,


故选:C.
11.A
【分析】
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和依次排除选项即可.
【详解】
由题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所以函数是偶函数,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故排除选项C,D;又,故排除选项B.
故选:A.
12.D
【分析】
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对数的运算性质可求得的值,再由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题意,知,因为,所以.
又有两个实根、,所以,解得.
故选:D.
13.18
【分析】
根据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以及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即可求出.
【详解】
因为,,所以,即.
故答案为:18.
14.
【分析】
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
15.2
【分析】
根据自变量的值选择对应的解析式即可求出.
【详解】

故答案为:2.
16.
【分析】
由偶函数的性质可得,再由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可得,从而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因为函数是偶函数,所以可化为,
因为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所以,所以或,
解得或,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7.(1);(2)-1.
【分析】
(1)利用指数和对数的互化,利用换底公式、对数性质、运算法则直接求解.
(2)利用对数性质、运算法则、换底公式直接求解.
【详解】
(1),,

.
(2)
18.(1)4.6级;(2)100倍.
【分析】
(1)根据,,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2)由,化简计算求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由题设可知:
因此,该次地震的震级约为里氏4.6级.
(2)设里氏8级和里氏6级地震的最大振幅分别为,.
由题设可得:

因此,里氏8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里氏6级地震最大振幅的100倍.
19.(1);(2)5.
【分析】
(1)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对数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1)解:将不等式变形为.
∵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故使得不等式成立的的集合为.
(2)由已知等式,得.解得,.
为使对数和均有意义,需要且,
∴不合题意,舍去,即.
20.(1)奇函数;(2)单调增区间为,;(3)或
【分析】
(1)求出,比较与的关系即可得出奇偶性;
(2),则,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判断;
(3)利用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1)由得,或,
又,
故函数是奇函数;
(2)令,其在上单调递增,
又在上单调递增,
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在上单调递增,
又根据(1)其为奇函数可得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3),且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得,
解得或.
21.(1);(2).
【分析】
(1)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结合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对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1),
所以在上为增函数,因为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
所以;
(2)因为函数是正实数集上的减函数,
所以有:,解得.
∴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
22.(1);(2).
【分析】
(1)由可得,从而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2)由,得,再由可得的范围,从而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1)原不等式可化为,即,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
∴,
当时,,,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