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满分作文技巧篇:
闪亮凤头
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
简洁明了,迅速入题。
常见问题
01
01
1.拐弯抹角,偏离主题;
2.带大帽子;
3.人云亦云,过于格式化;
4.追求花样,弄巧成拙;
5.平淡,平庸,照抄提示语;
6.扣关键词不明显,点题不够。
精雕凤头
02
文章内容要“凤头、猪肚、豹尾”,好的开头就是文章的“凤头”。凤头就能引人注目。文章开好头也就成功了一半。开头字数一般在五十至八十字之间。
开 篇 三 字 诀
一“简”
即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啰嗦重复;
二“新”
即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三“美”
即开头能给人以美感。
(一)开门见山式:
一种应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开头就直入主题。开篇点题,引出下文,以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这种方法又称为“直入法”。
紧扣题目,直入主题,干脆利落。
例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例2: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都是美的。
(刘湛秋《雨的四季》)
(二)修辞式:
巧妙而又贴切地运用修辞能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
1.运用排比,引人注意
运用排比这种最具美化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文章语言多姿多彩,而且能冲击人的视觉吸引读者的注意。句式整齐,增强语势。
例:一颗流星,只有熬过了焚身的痛苦,方能划破黑暗;一粒种子,只有承受了泥土的压力,方能指向光明;一只虫子,只有只有冲破了黑暗的包围,方能羽化成蝶。一位父亲,只有真正做到了坚强,方能令人敬仰。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强者。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能形象生动地写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1:父亲的头发白了,是雪;父亲的脊背弯了,是弓。那雪,是岁月沧桑岁月为你撒下的鲜花;那弓,是时间老人为你储蓄的力量。
例2:当你打开一本好书,油墨的芬芳便扑鼻而来,让你躲闪不及。不久,你就会被华丽的遣词造句与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书是智慧的凝聚点,一本好书便是一把多用的金钥匙,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品读一本好书如品尝一杯浓茶,芬芳甘甜,回味无穷。
(三)外貌描写式:
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和服饰的描写。外貌的描写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性格,对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起到烘托作用。
例1: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张欧洲人的脸。那被棕色的略带卷曲的头发覆盖的宽阔前额,那高高的鼻子,碧蓝的深深地凹陷的眼睛,那抿成一条线的双唇……构成了一张坚毅而开朗的脸盘,这就是我的法籍教师——伊凡先生。
《伊凡先生》
(四)写景式:
不仅可以为人物的出场提供活动的背景,同时也可以为情节的开展创造一定的情感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写景衬托,渲染气氛。
例1: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想起父亲苍老的脸》)
例3:无法忘记那个秋天的黄昏,秋风吹过,略有一些寒意,发黄的树叶无奈的随风飘扬。望着这一切,我只有默默地流泪,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例2: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看来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鲁迅《风筝》)
通过对北京冬天景色的描写引出风筝,点题!且自然而然的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惊异、悲哀”,与故乡以及多年以前的那件事联系起来,并设置了悬念。
(五)抒情式:
恰当的抒情能感染读者,点明文题,引人入胜。增加感彩和表达效果。
抒发情感,奠定基调。
例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敬爱的王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是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温暖我,用美的雨露滋润我。您的爱,比父爱更深邃,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是您用天下最伟大的爱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我最要感谢的一个人》)
六、性格特征式开头
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
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
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孬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选自《多面妈妈》)
七、巧设问题式开头
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
1、反问式开头。
2、设问式开头。
3、疑问式开头。
有神秘感、新奇感。
如: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站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却被挤在栏外?难道那些男人不识字?(选自《假文盲》)
八、对比渲染式开头
即在开头把对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同一事物的相反两个方面并列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手法开头,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对人物或事件的印象。
如:我有一个经常竖着大拇指夸我“精彩极了”的妈妈,还有一个经常皱着眉头训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这两种极端的爱才让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选自《两种爱》)
九、名人名言式开头
即引用名人名言作为文章的开头引语,使文章的角度站得更高,中心提炼的更准确,文章显得更有文采。
如:记得程颐好像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也就越能体会到其精妙之处。我从小爱看书,同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时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选自《书趣》)
十、言语描写式开头
即直接从人物的语言或对话入手开篇,使读者刚一接触文章就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如:“懒虫!快八点了!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听到了没有!我要掀被窝了!”妈妈河东狮吼般地叫声,逼得我极不情愿地钻出热乎乎地被窝。(选自《我眼中的妈妈》)
十一、倒叙描写式开头
即首先把事件的结局、结果在开篇写出来,制造悬念,然后再依照情节的发展进行叙述,这样不仅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而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魅力。
如:哈哈!我的文章《夏雨匆匆》又上报了!读着自己变成铅字的优美文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星期前的那次观雨经过,真正领悟到好文章是用心和情描绘出来的。(选自《我爱用心去体验生活》)
十二、交待原因式开头
即先交待原因,再记人叙事,读者开始读文章就了解起因,以有利于增加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如:不知怎么的,从小就与音乐有缘,六岁起在文工团练了两年的舞蹈,差点儿进了北京芭蕾舞学院;八岁时,学了两年的钢琴,也能凑合伴奏。现在虽然课程紧张,我却迷上了唱歌。所以,在众多的科目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音乐课了。(选自《我是一个音乐迷》)
十三、心语诉说式开头
即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把自己的心扉敞露给文章中的主人公,采用与第二人称交谈的方式,诉说心理话语。
如:妈妈老了,您的背驼了,如同那整天在黄土地上不停耕耘的犁;妈妈老了,您的身体那样单薄,就像一段被儿女吮尽水分的甘蔗。女儿长大了变美了,可妈妈额头上爬满了皱纹,头上长满了白发。妈妈呀,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给了我智慧,是您陶冶了我的情操,是您引导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没有妈妈您,就没有我的一切。(选自《深深的爱》)
[读读美文]
精彩瞬间
那是蝉鸣稀薄的夏日午后,我从书店回来,在家门口遇上了行色匆匆提着公文包即将出门的父亲。
父亲没有系上鞋带,我刚想提醒,父亲已走入院中,正侍弄花草的母亲拦下了他。
俯身,弯腰。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鞋带!夏日的微风掠过香樟翠绿的树梢,屏息的游丝中是菊花茶淡淡的香。
母亲的长发柔顺地在脸旁垂下,嘴角微抿,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纤细却并不白皙的手指在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回复。夏日的阳光像一层薄纱,在父亲的侧脸上打出一层光影泯灭的圆圈。
父亲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小孩。柔和的目光像一潭深邃的湖水,仿佛隔了千年,恒久不变地穿过那些空气中氤氲的阳光与浮尘,望着母亲。四目交错的瞬间,相视一笑,没有
声音,没有语言,只有灿若夏光的笑容。
我呆呆地倚在门边,只是情不自禁地微笑,为这精彩的瞬间绽放笑容。
这精彩的瞬间似乎如此绵长,夏日的阳光从香樟叶片的缝隙撒落,淌过母亲的发梢,淌过父亲的目光,淌过时光的旧线条,淌过内心深处的山峦,轻轻触摸心中那最柔软的部分。瞬间,菊花茶的香浸满整个身体。温暖,如夏日的阳光。
父亲与母亲依旧伫立于画面中。母亲站起身来,父亲的身子有些微微颤动,柔和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母亲的脸颊。父亲缓缓向前迈了一步,伸出双手,是拥抱吗 迟疑中,父亲像个大男孩般羞涩尴尬地笑了起来。
他只是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将母亲垂落的发丝轻轻地埋在耳际。
一抹红霞泛上母亲的脸庞,像少女初恋般的羞涩。
忽然之间,我发现这个瞬间变得盛大空灵,蓬荜生辉,平凡却精彩的爱的瞬间。
这个夏日精彩的瞬间像记忆中的粗颗粒,埋藏在内心深处,很多年后,依旧象个夏日的菊花茶般不曾远离。
其实,生活就像一条金色奔腾的大河,虽然其中的每一滴水都那样平凡,但在阳光下,依旧能够成为一个瞬间,精彩的瞬间。
[点评]
母亲为父亲系鞋带,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在作者的笔下,却把它演绎定格成了一个极其精彩的瞬间。这个瞬间,父母之间的恩爱体贴表露无遗;这个瞬间,也让“我”感受了家庭的温馨、人性的美丽。对瞬间的捕捉、对细节的驾御、对其中真情的体悟,不仅反映了作者目光的敏锐,也表现出作者写作能力的高超。
[临阵磨枪]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
请以“ 的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参考例文
一次勇敢的尝试
即兴演讲比赛开始了,这次比赛是采用抽签的方式。学号在大屏幕上滚动起来,我的心不由得一紧,心中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抽到我呀!”虽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第一次在同学面前演讲,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
“停!”老师大喊一声。我抬头一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我。被抽到的同学低着头,忸怩地走上讲台,她紧紧地抓着衣角,满脸通红,好不容易想起一句话,另一句却又忘记了。就这样,她讲得结结巴巴,两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她没有讲完,红着脸走下讲台。跟在她后面演讲的同学,效果也不怎么好。
看到大家的表现,我的信心更加足了,毕竟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又一轮抽签开始了,大屏幕又滚动了起来。老天爷像故意考验我一样,我的学号定格在屏幕上。我
参考例文
深吸一口气,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但不知道为什么,一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我刚刚酝酿的情感就像被戳破的泡泡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一下子愣在那儿,背得滚瓜烂熟的稿子一个字也蹦不出来了。我的手心里不停地冒着冷汗,心里像装了一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我不禁看了看老师,老师也正看着我,他的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再看看同学们,他们的目光也包含着许多期待。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回想一番,演讲稿上的文字竟一个又一个地跃入我的脑海。教室里响起了我洪亮,流利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可以用它来洗脸,刷牙。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用水目前只有两个游泳池那么大……”最后,我激情澎湃地号召大家节约用水,珍爱每一滴水。
演讲结束了,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向
参考例文
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大步走回座位。我仿佛听见心底里无数个声音在说:“胜利不属于我,还会属于谁呢?”
【点睛启迪】
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 写,注意运用心理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可以议论抒情,升华一下文章的主题。
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