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2.科学家最近研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催化剂作用下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使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B.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吸收巨大的能量
C.水分解和氢气燃烧都不会产生污染
D.该技术现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3.下列类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C.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进入矿井时为了保证安全应做“灯火探测实验”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称氢氧化钠固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试管夹夹试管
D.面粉粉尘爆炸实验
5.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可燃
B.电视机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酒精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7.下列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面粉 C.煤粉 D.液化气
8.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它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B.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
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9.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使用的红磷量不足,将会导致测出结果偏小
B.可以用木炭燃烧代替红磷消耗氧气
C.不打开橡胶塞,可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D.水由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0.关于煤、一氧化碳、酒精这三种燃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后都放出热量 B.都是化合物
C.都属于化石燃料 D.都具有氧化性
11.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之最 B.数字含义
①最清洁的燃料――氢气 ②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l元素 ①: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 ③NO2 :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C.鉴别物质 D.实验安全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CO和CO2,分别通入石灰水 ③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 ③危险实验配戴防护眼镜
A.A B.B C.C D.D
1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生石灰加水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食物腐败 D.镁与盐酸反应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气体一定为H2
B 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 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 把木炭与氧化铜放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加热。 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 生成CO2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无色气体为O2
A.A B.B C.C D.D
14.下图是一种工业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C.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8:9 D.氢气的储存、运输和加注都很容易
15.除杂和鉴别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C 比较呼吸前后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D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2)气体a为_______;
(3)此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4)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
(5)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按要求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a.明矾;b.氯气;c.氧气;d.氖气;e.干冰;f.氢气;g.活性炭;h.石墨
(1)可以作为绿色能源的是__________。
(2)可以制作铅笔芯、电极________。
(3)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4)净化水时可做消毒剂的是________。
(5)可用于医疗、气焊气割的________。
(6)通电能发光,制霓虹灯________。
18.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表示碳的价类图。请回答
(1)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__。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2)物质D在固态时俗称________,其用途有________(写一种)。
(3)B和D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物质B表现了_________性。
(4)D和水反应能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9.“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卖炭翁》中的诗句,联系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烧炭的过程中通常要将木材架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除去CO中少量的CO2,得到较为纯净干燥的CO,具体操作为______;
(3)CO和CH4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方法不能区分二者的是______。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并闻气味 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然后检验生成物
三、推断题
2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B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化学式):A____;B_____;C____;D______;E_____。
(2)请分别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1.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B、E为无色气体,其中B能供给呼吸。A、C组成元素相同,D是黑色固体。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E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
(3)C→F反应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图中转换关系中一定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根据下列的三个实验图,回答问题:
(1)A实验中的错误导致量出的液体体积将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B实验中红磷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水中的白磷也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
(3)写出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若药品①是高锰酸钾,则装置A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将装置改进正确后进行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氢气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
(4)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到_________(填“a”或“b”)端验满。
五、计算题
24.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69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D 6.B 7.A 8.B 9.B 10.A 11.D 12.B 13.D 14.C 15.A
16.电能 氢气或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17.f h e b c d
18.
(1) CH4 单质
(2) 干冰 用作灭火剂,用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即给分)
(3) 还原
(4) 化合反应
19.
(1)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浓H2SO4)
(3)ABC
20.O2 CO2 CO H2 CH4 CH4+2O2 CO2+2H2O CuO+CO Cu+CO2
21.O2 用作灭火 放热 复分解反应
22.偏小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没有与氧气接触
23.酒精灯 试管口向上倾斜 BE b
24.1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