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 技法+押题+例文】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word+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 技法+押题+例文】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word+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09:15: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30技法+30押题+100例文】
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
一、技法解析
用眼观察 用心写作
——记叙文选材俗套片断升格
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些千篇一律的老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
何以如此?根源在于平时未能用心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缺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才能写出观点鲜明、文采斐然、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文章来。
一、观察生活 选用新素材
【原文再现】
这时,我也顾不了什么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回家,要不雪越下越大,路会越来越难走。我边给自己打气边裹紧衣服,正要朝前冲去,忽然看见前方一个黑点,在慢慢地蠕动着。我擦擦眼睛望去,果然,一个人在雪中艰难地蹒跚着,我心中的一个期待也在慢慢绽放。近了,近了。我看清了,是妈妈,是妈妈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这里走来……
我疯了似地跑过去,扑进妈妈怀里,心里的委屈连同泪水一股脑地涌了出来:“妈,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
妈妈不住地自责:“真对不起,妈妈来晚了。摩托车在半路上抛锚了,怎么早不坏晚不会,偏偏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出事了呢?”
听着妈妈的自责,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莽撞。朝妈妈的腿看去,只见裤管早已结了冰,在校门口的灯下泛着白光。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了,搂住妈妈便大哭起来:“妈,我太自私。”
——《母爱的温暖》
【升格展示】
中午,我放学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放学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我知道,这是母亲的“杰作”。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家中最好的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母爱的温暖》
【对比点评】
原文写得较为生动,也很有感情。但是父母冒雨送子女上学或是接子女回家,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并不新鲜。文章要写得出色,必须在选材上动脑筋,尽量避免选用被人们写烂了的材料,升格文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文章放弃了原先风雪中接“我”回家的故事,而改用把最温暖的晒被地带悄悄换给“我”的故事,写别人笔下之所无,显自己心中之所有,展现作者独特的发现,这样就避免选材上的老生常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关注社会 突出时代感
【原文再现】
爷爷离开我们两年了,那只他最喜欢的砚台一直保存在他的书房里。
这只砚台陪爷爷度过了十几年的练字生涯,爷爷去世了,它成了我们家的老古董,一看到这老古董,我们就想到爷爷认真练习书法的往事。
爷爷是一位儒雅的老干部,虽然分管农业,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可是他偏偏爱好书法,他说:“练字也是炼心,炼心情,炼心态,炼心境。”双休日,他从来不外出,也不逛街走亲戚,就埋在书房里练书法。夏天,天气热,书房里没有空调,汗不住地从额头、手背上渗出,他就停下来,拿一把芭蕉扇,扇一会,汗干了接着练习。冬天,他让奶奶为他买了一个热水焐,写字时间长了,手冻得发僵,他就用热水焐焐手。
——《我家的古董》
【升格展示】
爷爷是一位儒雅的老干部,虽然分管农业,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可是他偏偏爱好书法,他说:“练字也是炼心,炼心情,炼心态,炼心境。”双休日,有人请爷爷喝酒,爷爷说:“酒能壮胆,也会烧心,少喝好。”他婉言谢绝他人的邀请,独自一人钻进书房里,开始了他的在宣纸上的炼心工程。
一个开发商闻知爷爷爱好书法,特地带着一只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来见爷爷。爷爷对开发商说:“你这一只砚台要花我半年工资呢。”他婉言谢绝了商人。爷爷对家人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别人东西要不得。”
一位老农民开展养殖业,需要贷款,爷爷为他四处奔波。事后,老农民特地买了一方双龙抱珠澄泥砚来谢爷爷。爷爷说:“这只砚台我很喜欢,一定收下,但是你也得让我为你做一件事,你孩子下学期的学费由我来付。”老农民怎么也不答应,爷爷硬是把3000元钱打到他孩子的牡丹卡上。爷爷说:“这砚台要值一千多元呢,钱已经花了,让你把砚台带回去也没用,不如我留着。”
——《我家的古董》
【对比点评】
原文围绕砚台选取爷爷认不怕炎热和严寒真练习书法的故事,表现爷爷刻苦好学的精神,这也是人们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新鲜感。升格文围绕砚台,选择了爷爷练字练心、拒收端砚和为农民办事几件小事,来表现爷爷高尚的人格,很有时代时气息,读来感受大不一样。升格文的成功告诉我们,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关注时代,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才能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
三、挖掘材料 写出新感悟
【原文再现】
“咚、咚、咚,”有人轻轻敲响小屋的门。我迷迷糊糊地看了表,已是深夜十二点。
从窗缝里钻进的一阵冷风将我冻醒,我坐起身来。咦!谁会在深夜来找我呢?
“是我。今晚冷得很哦,我怕你冻着,特地带了床被子给你。”我听了那和蔼的话语——是杨老师!“我刚备完课。你的腿可不能着凉呀!”
话音刚落,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心扑扑直跳,想必再冷的天气也敌不过如此的关怀。我心中又顿时浮现出了杨老师积和蔼的面容,感受到门外那颗火热的心放射出的无私的爱。
“杨老师,今晚我爸又带了床被子给我。你赶快回去休息吧,别太累了!”我哽咽地说道。
“你这小屋里冷,千万别冻着,有事找我。”鞋子与地的碰撞声伴随着一声声喘气声渐渐变低,远去了,直到再也捕捉不到了。那声音荡漾在我心中,激起了片片水花,荡起了圈圈涟漪。那声音无疑是最美的音乐,是留在我心中最美的音乐。
——《夜半敲门声》
【升格文展】
“咚——咚——咚——”,有人轻轻敲响小屋的门,我迷迷糊糊地看了表,已是十二点多了,咦!谁会在深夜来我租住的小屋找我呢?
“是我。今晚冷得很哦,给你带了床被子。”声音那样亲切和蔼,是杨老师,“我刚备完课,顺便路过这里,见你还没有睡着,就给你捎了一条被子来。”
我住在学校西边,杨老师家在东边,怎么会是顺便呢?分明是特地来看我的,见我没有睡着,才返程回去给我捎来被子,噢,好热心的杨老师,好细心的杨老师!听着杨老师的话语,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心跳加快,热血奔流,室内的气温陡升十几度。
……
那一次,他故意“闲着”来帮我补课,这一次他又“顺便”前来看我,爱人而不着痕迹,助人而不事声张,这便是大爱大美。我享受着杨老师的关爱,也感受着他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人格风范。
——《夜半敲门声》
【对比点评】
原文写老师为学生深夜送被,类似于雨天送伞,似曾相识,屡见不鲜,而且只记录了一件“好事”,表扬了一个“好人”,没有揭示“事理”。升格文还是写深夜送被之事,但紧紧抓住“顺便”一语展开叙述,揭示人物内在品格,传达“爱人而不着痕迹,助人而不事声张,这便是大爱大美”的感悟,这样就使得老故事有了新内涵。升格文的成功启示我们,学会思考,深入挖掘材料,老故事写出新感受,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
四、变化章法 写出新特色
【原文再现】
妈妈十分疼爱我,平时家中有好东西自己从来舍不得吃,留给我。她从小就爱吃糖醋芦鱼,上中学时自己也学会制作糖醋芦鱼了,而且成了做糖醋芦鱼的高手,做的糖醋芦鱼特别好吃。可是,从我记事时候起,家中做糖醋芦鱼她就没有伸过筷子,都是我一人吃。渐渐长大,有点过意不去,偶尔我劝妈妈:“你也尝尝吧!”妈笑笑说:“你吃吧,妈吃了糖醋芦鱼会心烦。”开始我也信以为真了,后来才知道,妈是为了让吃得心安理得,才这样说的。
——《善意的谎言》
【升格文展】
妈是做糖醋芦鱼的高手,她做的糖醋芦鱼色香味俱全,可目可口。一盘糖醋芦鱼上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用不着别人助战,片刻工夫就将一盘美味消灭殆尽。
妈只做糖醋芦鱼,可做来的糖醋芦鱼,她从来不伸筷子,都是我一人吃。渐渐长大,有点过意不去,偶尔劝妈:“你也尝尝吧!”妈笑笑:“你吃吧,妈吃了糖醋芦鱼会心烦。”
人家都说我长得极像妈妈,连说话的声调和走路的姿态都跟妈差不多,可我如此喜欢吃糖醋芦鱼,而妈为什么偏偏不爱呢?也许有些习惯并不是遗传的,我这样安慰自己。
暑假里,我去外婆家。外婆隔几天就给我做一顿糖醋芦鱼,她看着我贪婪的样子,在一旁笑着说:“跟你妈一模一样,见到糖醋芦鱼就没命了。”什么,妈也爱吃糖醋芦鱼?外婆见我疑惑,就讲起了妈小时候的故事。一次去亲戚家做客,吃了糖醋芦鱼,妈从此便爱上了这道菜。因为妈爱吃糖醋芦鱼,外婆特地跟名橱师学会了糖醋芦鱼的烹制技术,等到妈上中学时,妈自己也学会制作糖醋芦鱼了。
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回到家中,我追问妈:“你说谎,你是爱吃糖醋芦鱼的。”妈笑笑:“原来喜欢的,有了你,糖醋芦鱼在妈心里就没有原来那样美了。”
“你骗人,你是为了让我吃得心安理得!”
——《善意的谎言》
【对比点评】
还是原来的材料,但由于采用了“误会法”行文,升格文与原文读来的感受很不一样。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老故事完全可以靠新形式的包装来获得读者的认可。当有了一个矛盾冲突激烈的故事,你可以撇开记叙文体,启用小剧本的形式;当你觉得从人的角度叙述太平淡,不妨从物的角度叙述,启用童话的形式;当你觉得文章故事时间跨度太大而不好把握,可以运用小标题支撑文章的结构;等等。
○ 跟踪练习
一、选择一个特殊的细节材料,用抒情的笔触,歌颂老师的爱心。
二、下面是介绍同学的几个片断,写得比较平淡,请你仍用原来的材料,对其进行改写,写出新感受或是新特色。
你别看他是个小男生,却很爱臭美的,每天总要对着我照上好几次。
他的爱好很多,但是最喜欢的就是足球,每天总要抱着足球去操场上玩上几个小时,直到汗流浃背了才肯罢休。他也很爱电脑。
他还是个有名的书痴,一遇到一本好书便爱不释手。有一次妈妈带回一本《安徒生童话》,一读起来什么都忘了,奶奶喊吃饭,他竟然说吃过了,弄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他有时也很任性。有一次,奶奶说好星期天带他去肯德基吃奶酪饼,可是当天家里来了客人,奶奶走不开,说下星期再去,他就是不答应,批评奶奶说话不算数。”
他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相信他的优点会像年龄一样增加,缺点像水一般被冲走,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
附参考答案:
一、示例
您是否还记得那次午休的场景?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睡觉,突然外面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乱了您的头发。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噢!您脱下了高跟鞋,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一扇窗户都关好了。这一切,都被刚刚醒来的我看在眼里。老师,您是怕吵醒了那些可爱的熟睡的孩子们吧!老师,您知道吗?在那冷风袭来的时候,您的举动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爱!
二、示例
镜子笑眯眯地说:“你别看他是个小男生,却很爱臭美的,每天他总要对着我照上好几次。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甜甜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鼻子小小的,嘴巴弯弯的,好像晶银的月牙,耳朵小小的,真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男孩。”
“他的爱好也很多,”足球自豪地说,“但是他最喜欢的就是我了,每天总要抱着我去操场上玩上几个小时,直到汗流浃背了才肯罢休。”电脑争论着说:“不,他也很喜欢我的。如果一有空,他就跑到我的面前,乒乒乒乒的打个不停,直到肚子饿的咕咕叫了才肯罢休。”
书桌眉飞色舞地说:“他啊,是个有名的书痴,一遇到一本好书便爱不释手。有一次妈妈带回一本《安徒生童话》,一读起来什么都忘了,奶奶喊他吃饭,他竟然说吃过了,弄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椅子皱着眉头说:“他很聪明,但有时也很任性。有一次,奶奶说好星期天带他去肯德基吃他想吃的奶酪饼,可是当天家里来了客人,奶奶走不开,说下星期再去,他就是不答应,批评奶奶说话不算数。”
他很自信,他说:“我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相信我的优点会像年龄一样增加,缺点像水一般被冲走,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
二、押题导练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略。
【名师解题】
本题涉及的话题内容是关于成长的,不管是麻烦,还是挫折,成功,还是失败,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只要是这个话题内的,都可以入文。要写好这个题目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先确定一个主题,如写成功数不能同时写失败的事情,若两方面越进在厦能将一个方面作为另一个方面的衬托,不能两方面兼顾。比如:以成功的喜悦衬托失败的痛苦,或以失败的痛苦衬托成功的喜悦,如果两者并重,那么势必造成两个中心。
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有些同学在写这类作文时,喜欢编造事例,有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比如:自幼残疾或父母双亡等道境式的童话,这是万不可取的。第三,不要大量回顾自己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惊人的阅历可谈,这样写会使人觉得拖沓乏味。应该写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在平凡细微处写自己的真实状况。
具体构思方法如下:
(1)扩展话题法。在所给话题前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如“成长与责任”“……伴我成长”等。
(2)驰骋想象法。由所给话题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从而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如“成长的颜色”“成长的滋味”等。
(3)比喻引申法。在所给话题原意的基础上,分析其比喻义与引申义,并以此为题目。如“我懂了妈妈的心’“那件事改变了我”等。
(4)引用诗词法。运用所学过的与话题有关的古诗词、名言、歌词等为题目。如“不想长大”“天生 我材必有用”等。
三、例文引路
走出那扇门
我坐在网吧软塌塌的红色座椅上,内心陷入了极度的不安,回想起刚刚在门外的一幕,我不由得懊恼不已……
“走吧,快进去吧,你站在这里干嘛?”
“我……我……”我尴尬至极,朋友轻松随意的语气足以显出我内心的慌乱。
“你不会告诉我你不敢进去吧?什么?你这么大了都没进过网吧?”朋友忍不住捧腹大笑,“你估计是第一人,哈哈……哈哈……”
我有点委屈,门口明明挂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牌,老师一直说不允许进入网吧,怎么现在我却成了笑柄?坐在门边柜台上的老板视乎也斜着眼嘲笑我,一时间,我感觉身上似爬满了蚂蚁般难耐。
“走吧!”朋友拉着我,起初不愿挪动脚步的我,现在却被轻而易举拉进了店内。身边那么多同学都进去过,也没出什么问题,我的脑海中闪过这样的念头。
现在,我坐在电脑桌前发呆,刚刚的自我安慰已经过期,我陷入了更大的不安。
朋友在一旁飞快地移动着鼠标,敲打着键盘,画面切换之频繁,令我头晕目眩。
向四周望去,一排排人头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紫的……各种发型也真叫我长了见识。人头上方还不时冒着几缕眼圈,既而弥散开,进入浑浊的空气中,令我窒息。我想离开,可又害怕朋友的嘲笑和网吧老板阴冷的眼神,于是陷入在座椅里左顾右盼,不知道如何是好。
“学习压力那么大,你不觉得来这里能减压吗?别紧张了,玩游戏很过瘾的!”朋友摘下耳机对我说了一句,然后又投入激烈战斗中了。
我没应她,只是朝全神贯注的她看了看,突然想起《楚门的世界》结尾,监视者告诉楚门外面的世界很丑恶,只有他生活的世界才是完美的,虽然不那么真实,却没有战争,弱肉强食,毫无生活的压力,可楚门毅然头也不回地走向出口,完美谢幕。
面对生活的诱惑,我情愿在痛苦的现实中寻找光明,也不要自欺欺人,在虚拟的网络中越陷越深。我醒悟。
我腾地从座椅上站起,不顾惊诧的朋友,径直穿过一路缭绕的烟雾,看着网吧老板的眼睛,自信从容地走出那扇门,走出诱惑的世界。
走出那扇门,我看见永不消失的幸福。
【点评】
1.运用倒叙,曲折有致。文章开篇即写坐在网吧里懊恼不已,并不直接交待懊悔的原因,而后写写自己被同学拉进网吧的前因,运用倒叙,不但克服了平铺直叙的缺陷,增强了行文的变化,使文章有了波澜,而且增加了悬念感,为什么会懊恼不已,引发读者穷追不舍,非要一探究竟不可。
2.描写生动,形象感人。文章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场面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具体,真实可信。如写朋友劝“我”进网吧:“你不会告诉我你不敢进去吧?什么?你这么大了都没进过网吧?”朋友忍不住捧腹大笑,“你估计是第一人,哈哈……哈哈……”,有语言,有神态,活画出一个贪玩的中学生形象。
几分正义在心头
夏天的正午,大地被烤得滚烫,走在无人的街道,顶着高悬的烈日,我的心情也似那蝉鸣般烦躁,但一想下午去老师家要带的书还没有买,我只好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那个店:店面不大,书却十分多,开着空调,却因这挤满屋子的人群而比外面更加炎热。
挤过人群,发现不少人都是为了我所要的那本书而来的,我拿起书,准备结账。
“老板,这书是盗版的吧?”门被打开了,一个瘦瘦的男生气喘吁吁地说。
“这怎么可能呢?”老板嬉笑着说。
“有好多错字,你得退货。”
人群开始沸腾,接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话从笑声中传出:
“只要便宜就行,管它盗版不盗版。”
“你以为你是谁啊!”
“世上非法的事多得很,你管得过来?”
我看看手中的书,翻了翻,咦?是有错字,这纸也不好,还真是盗版。再看着小瘦子那急得通红的脸,我的心仿佛在打架。心头的那几分正义似乎想冲破逆来顺受的束缚,站到小瘦子一边,而那根深蒂固的思想似乎轻易也无法击败。
此时,老板看着孤立无援的小瘦子,更肆无忌惮了:“我这书就是盗版,不要,可以!但是城内卖这书的仅我一家,不买,随便。”
老板的话激起了我的勇气,我想毅然决然地退出书店,但是想到老师那威严的脸,我又有些动摇。我忽然想起鲁迅关于中国人的话,任别人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是的,正是大众的盲目和纵容,使许多人明智犯法而强为之。其实,当我们明哲保身的时候,我们也就成了违法者的帮凶,我越想越坚定。“不要了,12315的号码我可记得特清楚!”说完,甩下了书,我冲出了门。
“对,我也不要了,退钱。”小瘦子也不久就走了出来。
“我也不要了。”
“奸商!”的声音不断传入我耳中,而那人群也很快消失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步子更坚定了,我坚信只要每个人心头多一点正义,那么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点评】
1.选材独特,思想深刻。当前,盗版猖獗,而我们或贪图便宜,或明哲保身,明知盗版而不愿或不敢挺身而出,与其“斗争”,致使“奸商”越发横行。小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进行构思,立意深刻,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故事紧凑,剪裁恰当。文章从进书店写起,先写小廋子揭露老板的盗版;再写众人讥笑嘲讽和老板的嚣张得意;然后写“我”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支持小廋子;最后写群起揭露老板,文章在“我”感悟中结束。故事紧凑而又波澜起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1.创新构思 不同凡响+种植一片绿色
2. 四招写人 特色鲜明+忽如一夜春风来
3.心向目标 多处点题+往事如雨
4.过渡自然 结构精巧 +距离的眼睛
5.安排点题 突出主题+心能辨是非
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
7.巧拟标题 美目生辉+狐狸吃不到葡萄新版
8.题记小标题 俯仰生辉+心儿打开的声音
9.浪漫想象 合情合理+拥挤的幸福
10.泪点触发 真情动人+走着走着花开了
11.叙事完整 具体有序+丢
12.精选典型 写出神韵+有一种声音
13.独特曲折 动人心弦+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
14.多种描写 凸显个性+青石板上的脚步
15.情节鲜活 性格鲜明+把人性凝成诗
16.写人状物 形象丰满+播种
17.描形绘神 力避空泛+那一缕芬芳
18.描写景物 抓住特征+唱支歌儿给党听
19.绘眼前景 写心中情+螃蟹的责备
20.描形绘神 悦目赏心+滋味是一种感觉
21.写出神韵 拒绝平淡+点燃完美之灯
22.精选细节 用心为文+我的世界也精彩
23.书信体例 对话大师+我看丁真
24.旧瓶新酒 故事新编+成长有困惑
25.想象展翅 创意取胜+黄昏是如此美丽
26.寓言材料 热点挂靠+时间你慢或快一点
27.成语改写 加工渲染 +我在2035年
28.简单议论文 简易四法+“嫦娥五号”带货归来
29.读后感诀 引析联结+歌唱
30.情理兼修 情通理达+晒出我的梦想
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
+成长故事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30技法+30押题+100例文】
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
一、技法解析
用眼观察 用心写作
——记叙文选材俗套片断升格
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些千篇一律的老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
何以如此?根源在于平时未能用心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缺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才能写出观点鲜明、文采斐然、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文章来。
一、观察生活 选用新素材
【原文再现】
这时,我也顾不了什么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回家,要不雪越下越大,路会越来越难走。我边给自己打气边裹紧衣服,正要朝前冲去,忽然看见前方一个黑点,在慢慢地蠕动着。我擦擦眼睛望去,果然,一个人在雪中艰难地蹒跚着,我心中的一个期待也在慢慢绽放。近了,近了。我看清了,是妈妈,是妈妈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这里走来……
我疯了似地跑过去,扑进妈妈怀里,心里的委屈连同泪水一股脑地涌了出来:“妈,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
妈妈不住地自责:“真对不起,妈妈来晚了。摩托车在半路上抛锚了,怎么早不坏晚不会,偏偏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出事了呢?”
听着妈妈的自责,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莽撞。朝妈妈的腿看去,只见裤管早已结了冰,在校门口的灯下泛着白光。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了,搂住妈妈便大哭起来:“妈,我太自私。”
——《母爱的温暖》
【升格展示】
中午,我放学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放学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我知道,这是母亲的“杰作”。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家中最好的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母爱的温暖》
【对比点评】
原文写得较为生动,也很有感情。但是父母冒雨送子女上学或是接子女回家,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并不新鲜。文章要写得出色,必须在选材上动脑筋,尽量避免选用被人们写烂了的材料,升格文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文章放弃了原先风雪中接“我”回家的故事,而改用把最温暖的晒被地带悄悄换给“我”的故事,写别人笔下之所无,显自己心中之所有,展现作者独特的发现,这样就避免选材上的老生常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关注社会 突出时代感
【原文再现】
爷爷离开我们两年了,那只他最喜欢的砚台一直保存在他的书房里。
这只砚台陪爷爷度过了十几年的练字生涯,爷爷去世了,它成了我们家的老古董,一看到这老古董,我们就想到爷爷认真练习书法的往事。
爷爷是一位儒雅的老干部,虽然分管农业,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可是他偏偏爱好书法,他说:“练字也是炼心,炼心情,炼心态,炼心境。”双休日,他从来不外出,也不逛街走亲戚,就埋在书房里练书法。夏天,天气热,书房里没有空调,汗不住地从额头、手背上渗出,他就停下来,拿一把芭蕉扇,扇一会,汗干了接着练习。冬天,他让奶奶为他买了一个热水焐,写字时间长了,手冻得发僵,他就用热水焐焐手。
——《我家的古董》
【升格展示】
爷爷是一位儒雅的老干部,虽然分管农业,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可是他偏偏爱好书法,他说:“练字也是炼心,炼心情,炼心态,炼心境。”双休日,有人请爷爷喝酒,爷爷说:“酒能壮胆,也会烧心,少喝好。”他婉言谢绝他人的邀请,独自一人钻进书房里,开始了他的在宣纸上的炼心工程。
一个开发商闻知爷爷爱好书法,特地带着一只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来见爷爷。爷爷对开发商说:“你这一只砚台要花我半年工资呢。”他婉言谢绝了商人。爷爷对家人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别人东西要不得。”
一位老农民开展养殖业,需要贷款,爷爷为他四处奔波。事后,老农民特地买了一方双龙抱珠澄泥砚来谢爷爷。爷爷说:“这只砚台我很喜欢,一定收下,但是你也得让我为你做一件事,你孩子下学期的学费由我来付。”老农民怎么也不答应,爷爷硬是把3000元钱打到他孩子的牡丹卡上。爷爷说:“这砚台要值一千多元呢,钱已经花了,让你把砚台带回去也没用,不如我留着。”
——《我家的古董》
【对比点评】
原文围绕砚台选取爷爷认不怕炎热和严寒真练习书法的故事,表现爷爷刻苦好学的精神,这也是人们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新鲜感。升格文围绕砚台,选择了爷爷练字练心、拒收端砚和为农民办事几件小事,来表现爷爷高尚的人格,很有时代时气息,读来感受大不一样。升格文的成功告诉我们,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关注时代,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才能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
三、挖掘材料 写出新感悟
【原文再现】
“咚、咚、咚,”有人轻轻敲响小屋的门。我迷迷糊糊地看了表,已是深夜十二点。
从窗缝里钻进的一阵冷风将我冻醒,我坐起身来。咦!谁会在深夜来找我呢?
“是我。今晚冷得很哦,我怕你冻着,特地带了床被子给你。”我听了那和蔼的话语——是杨老师!“我刚备完课。你的腿可不能着凉呀!”
话音刚落,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心扑扑直跳,想必再冷的天气也敌不过如此的关怀。我心中又顿时浮现出了杨老师积和蔼的面容,感受到门外那颗火热的心放射出的无私的爱。
“杨老师,今晚我爸又带了床被子给我。你赶快回去休息吧,别太累了!”我哽咽地说道。
“你这小屋里冷,千万别冻着,有事找我。”鞋子与地的碰撞声伴随着一声声喘气声渐渐变低,远去了,直到再也捕捉不到了。那声音荡漾在我心中,激起了片片水花,荡起了圈圈涟漪。那声音无疑是最美的音乐,是留在我心中最美的音乐。
——《夜半敲门声》
【升格文展】
“咚——咚——咚——”,有人轻轻敲响小屋的门,我迷迷糊糊地看了表,已是十二点多了,咦!谁会在深夜来我租住的小屋找我呢?
“是我。今晚冷得很哦,给你带了床被子。”声音那样亲切和蔼,是杨老师,“我刚备完课,顺便路过这里,见你还没有睡着,就给你捎了一条被子来。”
我住在学校西边,杨老师家在东边,怎么会是顺便呢?分明是特地来看我的,见我没有睡着,才返程回去给我捎来被子,噢,好热心的杨老师,好细心的杨老师!听着杨老师的话语,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心跳加快,热血奔流,室内的气温陡升十几度。
……
那一次,他故意“闲着”来帮我补课,这一次他又“顺便”前来看我,爱人而不着痕迹,助人而不事声张,这便是大爱大美。我享受着杨老师的关爱,也感受着他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人格风范。
——《夜半敲门声》
【对比点评】
原文写老师为学生深夜送被,类似于雨天送伞,似曾相识,屡见不鲜,而且只记录了一件“好事”,表扬了一个“好人”,没有揭示“事理”。升格文还是写深夜送被之事,但紧紧抓住“顺便”一语展开叙述,揭示人物内在品格,传达“爱人而不着痕迹,助人而不事声张,这便是大爱大美”的感悟,这样就使得老故事有了新内涵。升格文的成功启示我们,学会思考,深入挖掘材料,老故事写出新感受,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
四、变化章法 写出新特色
【原文再现】
妈妈十分疼爱我,平时家中有好东西自己从来舍不得吃,留给我。她从小就爱吃糖醋芦鱼,上中学时自己也学会制作糖醋芦鱼了,而且成了做糖醋芦鱼的高手,做的糖醋芦鱼特别好吃。可是,从我记事时候起,家中做糖醋芦鱼她就没有伸过筷子,都是我一人吃。渐渐长大,有点过意不去,偶尔我劝妈妈:“你也尝尝吧!”妈笑笑说:“你吃吧,妈吃了糖醋芦鱼会心烦。”开始我也信以为真了,后来才知道,妈是为了让吃得心安理得,才这样说的。
——《善意的谎言》
【升格文展】
妈是做糖醋芦鱼的高手,她做的糖醋芦鱼色香味俱全,可目可口。一盘糖醋芦鱼上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用不着别人助战,片刻工夫就将一盘美味消灭殆尽。
妈只做糖醋芦鱼,可做来的糖醋芦鱼,她从来不伸筷子,都是我一人吃。渐渐长大,有点过意不去,偶尔劝妈:“你也尝尝吧!”妈笑笑:“你吃吧,妈吃了糖醋芦鱼会心烦。”
人家都说我长得极像妈妈,连说话的声调和走路的姿态都跟妈差不多,可我如此喜欢吃糖醋芦鱼,而妈为什么偏偏不爱呢?也许有些习惯并不是遗传的,我这样安慰自己。
暑假里,我去外婆家。外婆隔几天就给我做一顿糖醋芦鱼,她看着我贪婪的样子,在一旁笑着说:“跟你妈一模一样,见到糖醋芦鱼就没命了。”什么,妈也爱吃糖醋芦鱼?外婆见我疑惑,就讲起了妈小时候的故事。一次去亲戚家做客,吃了糖醋芦鱼,妈从此便爱上了这道菜。因为妈爱吃糖醋芦鱼,外婆特地跟名橱师学会了糖醋芦鱼的烹制技术,等到妈上中学时,妈自己也学会制作糖醋芦鱼了。
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回到家中,我追问妈:“你说谎,你是爱吃糖醋芦鱼的。”妈笑笑:“原来喜欢的,有了你,糖醋芦鱼在妈心里就没有原来那样美了。”
“你骗人,你是为了让我吃得心安理得!”
——《善意的谎言》
【对比点评】
还是原来的材料,但由于采用了“误会法”行文,升格文与原文读来的感受很不一样。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老故事完全可以靠新形式的包装来获得读者的认可。当有了一个矛盾冲突激烈的故事,你可以撇开记叙文体,启用小剧本的形式;当你觉得从人的角度叙述太平淡,不妨从物的角度叙述,启用童话的形式;当你觉得文章故事时间跨度太大而不好把握,可以运用小标题支撑文章的结构;等等。
○ 跟踪练习
一、选择一个特殊的细节材料,用抒情的笔触,歌颂老师的爱心。
二、下面是介绍同学的几个片断,写得比较平淡,请你仍用原来的材料,对其进行改写,写出新感受或是新特色。
你别看他是个小男生,却很爱臭美的,每天总要对着我照上好几次。
他的爱好很多,但是最喜欢的就是足球,每天总要抱着足球去操场上玩上几个小时,直到汗流浃背了才肯罢休。他也很爱电脑。
他还是个有名的书痴,一遇到一本好书便爱不释手。有一次妈妈带回一本《安徒生童话》,一读起来什么都忘了,奶奶喊吃饭,他竟然说吃过了,弄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他有时也很任性。有一次,奶奶说好星期天带他去肯德基吃奶酪饼,可是当天家里来了客人,奶奶走不开,说下星期再去,他就是不答应,批评奶奶说话不算数。”
他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相信他的优点会像年龄一样增加,缺点像水一般被冲走,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
附参考答案:
一、示例
您是否还记得那次午休的场景?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睡觉,突然外面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乱了您的头发。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噢!您脱下了高跟鞋,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一扇窗户都关好了。这一切,都被刚刚醒来的我看在眼里。老师,您是怕吵醒了那些可爱的熟睡的孩子们吧!老师,您知道吗?在那冷风袭来的时候,您的举动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爱!
二、示例
镜子笑眯眯地说:“你别看他是个小男生,却很爱臭美的,每天他总要对着我照上好几次。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甜甜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鼻子小小的,嘴巴弯弯的,好像晶银的月牙,耳朵小小的,真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男孩。”
“他的爱好也很多,”足球自豪地说,“但是他最喜欢的就是我了,每天总要抱着我去操场上玩上几个小时,直到汗流浃背了才肯罢休。”电脑争论着说:“不,他也很喜欢我的。如果一有空,他就跑到我的面前,乒乒乒乒的打个不停,直到肚子饿的咕咕叫了才肯罢休。”
书桌眉飞色舞地说:“他啊,是个有名的书痴,一遇到一本好书便爱不释手。有一次妈妈带回一本《安徒生童话》,一读起来什么都忘了,奶奶喊他吃饭,他竟然说吃过了,弄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椅子皱着眉头说:“他很聪明,但有时也很任性。有一次,奶奶说好星期天带他去肯德基吃他想吃的奶酪饼,可是当天家里来了客人,奶奶走不开,说下星期再去,他就是不答应,批评奶奶说话不算数。”
他很自信,他说:“我有许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相信我的优点会像年龄一样增加,缺点像水一般被冲走,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
二、押题导练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略。
【名师解题】
本题涉及的话题内容是关于成长的,不管是麻烦,还是挫折,成功,还是失败,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只要是这个话题内的,都可以入文。要写好这个题目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先确定一个主题,如写成功数不能同时写失败的事情,若两方面越进在厦能将一个方面作为另一个方面的衬托,不能两方面兼顾。比如:以成功的喜悦衬托失败的痛苦,或以失败的痛苦衬托成功的喜悦,如果两者并重,那么势必造成两个中心。
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有些同学在写这类作文时,喜欢编造事例,有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比如:自幼残疾或父母双亡等道境式的童话,这是万不可取的。第三,不要大量回顾自己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惊人的阅历可谈,这样写会使人觉得拖沓乏味。应该写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在平凡细微处写自己的真实状况。
具体构思方法如下:
(1)扩展话题法。在所给话题前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如“成长与责任”“……伴我成长”等。
(2)驰骋想象法。由所给话题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从而拟出新颖独特的题目。如“成长的颜色”“成长的滋味”等。
(3)比喻引申法。在所给话题原意的基础上,分析其比喻义与引申义,并以此为题目。如“我懂了妈妈的心’“那件事改变了我”等。
(4)引用诗词法。运用所学过的与话题有关的古诗词、名言、歌词等为题目。如“不想长大”“天生 我材必有用”等。
三、例文引路
走出那扇门
我坐在网吧软塌塌的红色座椅上,内心陷入了极度的不安,回想起刚刚在门外的一幕,我不由得懊恼不已……
“走吧,快进去吧,你站在这里干嘛?”
“我……我……”我尴尬至极,朋友轻松随意的语气足以显出我内心的慌乱。
“你不会告诉我你不敢进去吧?什么?你这么大了都没进过网吧?”朋友忍不住捧腹大笑,“你估计是第一人,哈哈……哈哈……”
我有点委屈,门口明明挂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标牌,老师一直说不允许进入网吧,怎么现在我却成了笑柄?坐在门边柜台上的老板视乎也斜着眼嘲笑我,一时间,我感觉身上似爬满了蚂蚁般难耐。
“走吧!”朋友拉着我,起初不愿挪动脚步的我,现在却被轻而易举拉进了店内。身边那么多同学都进去过,也没出什么问题,我的脑海中闪过这样的念头。
现在,我坐在电脑桌前发呆,刚刚的自我安慰已经过期,我陷入了更大的不安。
朋友在一旁飞快地移动着鼠标,敲打着键盘,画面切换之频繁,令我头晕目眩。
向四周望去,一排排人头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紫的……各种发型也真叫我长了见识。人头上方还不时冒着几缕眼圈,既而弥散开,进入浑浊的空气中,令我窒息。我想离开,可又害怕朋友的嘲笑和网吧老板阴冷的眼神,于是陷入在座椅里左顾右盼,不知道如何是好。
“学习压力那么大,你不觉得来这里能减压吗?别紧张了,玩游戏很过瘾的!”朋友摘下耳机对我说了一句,然后又投入激烈战斗中了。
我没应她,只是朝全神贯注的她看了看,突然想起《楚门的世界》结尾,监视者告诉楚门外面的世界很丑恶,只有他生活的世界才是完美的,虽然不那么真实,却没有战争,弱肉强食,毫无生活的压力,可楚门毅然头也不回地走向出口,完美谢幕。
面对生活的诱惑,我情愿在痛苦的现实中寻找光明,也不要自欺欺人,在虚拟的网络中越陷越深。我醒悟。
我腾地从座椅上站起,不顾惊诧的朋友,径直穿过一路缭绕的烟雾,看着网吧老板的眼睛,自信从容地走出那扇门,走出诱惑的世界。
走出那扇门,我看见永不消失的幸福。
【点评】
1.运用倒叙,曲折有致。文章开篇即写坐在网吧里懊恼不已,并不直接交待懊悔的原因,而后写写自己被同学拉进网吧的前因,运用倒叙,不但克服了平铺直叙的缺陷,增强了行文的变化,使文章有了波澜,而且增加了悬念感,为什么会懊恼不已,引发读者穷追不舍,非要一探究竟不可。
2.描写生动,形象感人。文章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场面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具体,真实可信。如写朋友劝“我”进网吧:“你不会告诉我你不敢进去吧?什么?你这么大了都没进过网吧?”朋友忍不住捧腹大笑,“你估计是第一人,哈哈……哈哈……”,有语言,有神态,活画出一个贪玩的中学生形象。
几分正义在心头
夏天的正午,大地被烤得滚烫,走在无人的街道,顶着高悬的烈日,我的心情也似那蝉鸣般烦躁,但一想下午去老师家要带的书还没有买,我只好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那个店:店面不大,书却十分多,开着空调,却因这挤满屋子的人群而比外面更加炎热。
挤过人群,发现不少人都是为了我所要的那本书而来的,我拿起书,准备结账。
“老板,这书是盗版的吧?”门被打开了,一个瘦瘦的男生气喘吁吁地说。
“这怎么可能呢?”老板嬉笑着说。
“有好多错字,你得退货。”
人群开始沸腾,接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话从笑声中传出:
“只要便宜就行,管它盗版不盗版。”
“你以为你是谁啊!”
“世上非法的事多得很,你管得过来?”
我看看手中的书,翻了翻,咦?是有错字,这纸也不好,还真是盗版。再看着小瘦子那急得通红的脸,我的心仿佛在打架。心头的那几分正义似乎想冲破逆来顺受的束缚,站到小瘦子一边,而那根深蒂固的思想似乎轻易也无法击败。
此时,老板看着孤立无援的小瘦子,更肆无忌惮了:“我这书就是盗版,不要,可以!但是城内卖这书的仅我一家,不买,随便。”
老板的话激起了我的勇气,我想毅然决然地退出书店,但是想到老师那威严的脸,我又有些动摇。我忽然想起鲁迅关于中国人的话,任别人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是的,正是大众的盲目和纵容,使许多人明智犯法而强为之。其实,当我们明哲保身的时候,我们也就成了违法者的帮凶,我越想越坚定。“不要了,12315的号码我可记得特清楚!”说完,甩下了书,我冲出了门。
“对,我也不要了,退钱。”小瘦子也不久就走了出来。
“我也不要了。”
“奸商!”的声音不断传入我耳中,而那人群也很快消失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步子更坚定了,我坚信只要每个人心头多一点正义,那么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点评】
1.选材独特,思想深刻。当前,盗版猖獗,而我们或贪图便宜,或明哲保身,明知盗版而不愿或不敢挺身而出,与其“斗争”,致使“奸商”越发横行。小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进行构思,立意深刻,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故事紧凑,剪裁恰当。文章从进书店写起,先写小廋子揭露老板的盗版;再写众人讥笑嘲讽和老板的嚣张得意;然后写“我”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支持小廋子;最后写群起揭露老板,文章在“我”感悟中结束。故事紧凑而又波澜起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