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30技法+30押题+100例文】
16.写人状物 形象丰满+播种
一、技法解析
【入乎其内】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记叙性文章而言的。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主要对人物而言,要能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把文中的人物当作实有的人来看待,从而引起读者的浮想、遐思,爱憎分明,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活泼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一、描摩特征,写意传神。
人物形象要丰满,首先要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这就要有生动的外貌描写和形象的神态描写。
【例段】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匆匆归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头发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润得湿湿的,过去曾湛蓝的中山服,现在已经褪色得不成样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袄撑得鼓鼓的,雪在鞋的边沿上开始消融,连同泥土一块渗到地上,留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
片断抓住人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描写,被雪润湿的头发和眉毛,被棉袄撑得鼓鼓的已经严重褪色的中山服,沾满积雪的鞋子,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父亲雪夜晚归的艰辛,让人久久难忘。
二、细节刻画,彰显个性。
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人事所感动,可是一写到自己的笔下,就不那么感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习惯于粗线条的语言,忽视描写,忽视细节。与其评语式地介绍,概括性地交代,从概念到概念,不如选择典型的细节加以生动的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段】爸爸平生无嗜好,唯一所爱者酒。星期天,节假日,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海阔天高地神聊,然后喝酒,每喝必醉。一个星期天朋友相聚,先打麻将后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那天晚上他坐班,上自习的铃声响起,他匆匆直奔教室,抓起黑板揩往讲台上猛拍,嘴里嚷道:“白皮!”闹得学生们好几个星期见他就叫“白皮”。
片断写醉酒后进教室,选取拿起黑板楷当白皮的细节,加以描写,典型生动,十分传神地刻画了父亲贪酒的形象,读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深入内心,剖析灵魂。
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就要合理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内心独白,以及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段】
脑子里出现了玲玲大伯的形象,他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头面人物,经常在电视上露面。唉,大伯,你要像玲玲大伯多好啊!可是,我又隐隐觉察到自己的庸俗,只认显赫的亲人,我成了什么人?一个声音安慰我:“爷爷奶奶不在了,照顾大伯本来就是社会的责任。”另一个声音立即指责我:“谢延庆照顾亡妻痴傻的亲人几十年,那本来也不是他的责任啊!”……
片断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这里既有巴结附攀的社会缩影,又有感动中国的正面形象,思想交锋细腻而真实,有力地展现了“我”思想的复杂、丰富和深刻,从而也有力地显示了文章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四、联想对比,凸显人物。
通过对人与人之间交往、人与物之间关联、人物自身言行心理等进行多方面的对比描写,就能够更加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显示人物个性。
【例段】那天,王老师第一次来上课,他站在讲台上,迅速扫视全班,然后大叫:“哇噻!咱们班有个达·芬奇!”他指的是留长发的刘飞。学校不准男生留长发,学校大会上都不点名地批评过,可是刘飞就是迟迟不去剪掉。想不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教师也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便哄堂大笑。记得初一时有一位老教师,老眼昏花,读书时常常从左边一页突然跳到右边一页,可就是这样冬烘先生,总是喜欢摆老师的架子,动辄教训我们,什么“立如松,坐如钟”,听得我们耳朵起老茧,而新来的王老师心态却如此年轻。
片断先记述王老师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初中时一位老教师的回忆,两相对比,王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五、景物描写,衬托人物。
在写人物的作文里,进行恰当的景物描写,会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效果,也能从侧面暗示人物的性格或命运。
请看《心灵港湾的超越》中的片段:
秋天里,校园一片明艳,娇小的太阳花尽情地开放着,金黄的波斯菊在秋风中含羞绽放,整齐的草坪,高大的松柏,还有那香飘十里的桂花……校园是美丽的,美得出奇,像精雕细刻的艺术品,闪着迷人的光芒。我身在其中,却如匆匆过客,总是无心观赏。
这样美丽的校园,“我”却无心观赏,心事重重,校园美丽的风景反衬了“我”心情的失落。
展露冲突,反差成文。
《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人物形象大多是在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对比映衬中塑造出来的。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赴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先借孙权之手展示曹操联合东吴讨伐刘备的檄文,诸葛亮尚未登场,便已置于被动境地。接下来东吴的主和派轮番上阵,向诸葛亮频频发起进攻。真枪实弹,唇枪舌剑,咄咄逼人,每个对手都不是好对付的主,但都被诸葛亮逐一击败了,正是在这样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诸葛亮高瞻远瞩、能言善辩的形象得到了有力的展现。
优秀的叙事作品不但重视展露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也重视展露人物自身的冲突。一篇考场作文,题为“永远的双胞胎”,写两个孩子面临升学,单亲母亲承担不了他们的学费,就用欺骗手法让亲生儿子外出打工,把升学机会留给非亲生儿子,结果因胡编乱造而被评为三类卷。其实,这样的事在生活中不是没有可能,问题在于文章未能合情合理地展现人物这样做的过程。任何伟大的人也都是常人,他们在作出超常抉择的时候,也和常人一样会经历痛苦、悲伤和无奈。刻画正面形象,不回避庸常,在展示他们克服庸常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的形象,不但符合生活实际,也容易感动读者。
【出乎其外】
【文题回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学生范文:
地摊画师的器量
天津考生
我停住了脚,在你面前站立。
偌大的广场,人潮涌动。在这之前,我带着满腔的失意与落魄随着人流已经走了好久,那些困难在脑海仍挥之不去。我极力忍受住喉咙里濒于爆发的破碎的哭泣声和自鼻梁涌流的阵阵酸意。
是你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还是你与时尚格格不入的穿着让我在纷纷扰扰的人群中看到了你?我不得而知。彼时的你,站在高高的画架旁边,修长有力的手指挥舞着画笔,神情安然平静,却也遮不住脸角细细的皱纹和略显沧桑的眼神。你一定认为自己在为着理想画画,可是身旁20元/幅的字样还是将你拉回现实。理想是饱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我想。
听到我要买画的要求后,你并没有像那些迫切希望做成一笔生意的人那样热情地招呼客户,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铺好纸张,手指紧握画笔在白纸上游走,宛若游龙般灵动。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你并没有刻意与我搭话,全心扑在画上,甚至都忘了这个嘈杂的环境。
也许你本该在优雅的画室里从容不迫地作画,或者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静静地作画,将满心的理想与喜悦都铺散在画纸上,你本该是个幸福的画师吧!那样的你与如今落拓不羁的你是何等的落差,你是否有过彻夜难寐,心神俱散?生计的难以谋划和前途的茫然无所知又是否让你不得不偷偷擦去盈出的热泪?你,该是痛苦的吧?
“画好了。”耳边传来你声音,不大却透着快乐。我接过画,怔了好久。画上是一棵树,高大而茂密,只是树微微斜向湖面,因为树身是弯曲着的。我瞬间像被注入无尽的力量,树虽面临倒下的困境,却仍以一种不屈的姿势傲然挺立在河边,那种顽强不屈让我为它折服。我想你必定也像这棵树般,坚强面对生活,得之无大喜,失之无大悲,即使身临困境,我亦顽强永不气馁。
想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看庭前一语,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一语则又显示出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好一个云卷云舒,那实在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颇为异曲同工了。
这也是魏晋人物的气度风流,无名的画师,你也正是如此器量的人物了,我向你行注目礼!
【点评】
他是一个地摊画家,本该在画室作画,生活逼得他成了地摊画师。他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境界,如魏晋人物一般,是一个有器量的小人物。“能屈能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器量”的理解颇有见地。文章以“地摊画师的器量”为题,直接扣合文题中的“器量”二字,符合命题要求。文章先写“我”突然遇到他——我停住了脚,在你面前站立;再写他的外貌神情——“站在高高的画架旁边”,“神情安然平静”“略显沧桑的眼神”;然后写他为“我”画画——“画上是一棵树”“面临倒下的困境”“仍以一种不屈的姿势傲然挺立在河边”;最后展现“我”对他的解读——“坚强面对生活,得之无大喜,失之无大悲”。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和解读人物,形象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押题导练
三毛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是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在播种
请以“播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名师解题】
这是一道有简短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材料引自三毛的名育,旨在引导考生的思考,为其提供写作提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意在引导考生从心贝的角度构思,“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则暗示考生在心灵上播种美好的事物就会收获美好的未来。这就告诉考生,题目中的“播种”已经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播种”了,它被赋予了诗意的色彩,所以考生在构思时,应该侧重于情感方面的“播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1)从播种什么的角度。可以写播种梦想、希望,为人生增添奋斗的动力:可以写播种文明与素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写播种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总之,可以播种的东西很多,播种有利于人成长的东西,则会指引成功的人生:播种不利于人成长的东西,则会导致失败。
(2)从播种的意义的角度。可以从播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途径的方面立意,也可以从播种能给人带来前进的动力方面立意,然后选取适当的素材展开叙述或议论。
(3)从播种与收获的角度。可从播种与收获的辩证关系出发,播种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播种一定没有收获。也可强调播种到收获这一过程的意义,只有精心呵护,不断付出,才可能有收获:反之,放任自流,只会让播种的心血白费,最终一无所获。
三、例文引路
播种
冰雪消融,淡淡的春风徐徐吹来,带来了阵阵青草的香气。
风,是春之精灵。播种,仅仅是希望的开始。(常言道,风是春天的信使,这里以凤带来春天的消息类比“播种” 是“希望的开始”,形象准确,且照应了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为下文“我”不断地尝试播种埋下伏笔。)
出于对朋友家茂盛花木的羡慕,我也不甘示弱地在家中小院里播下了一批生命力顽强的迎春花的种子,却不想第二天就被小狗创了个精光。是跟风,是粗心,决定了它的结局。播种仅是开始。
眼热邻居家那一大一簇水仙,我忍不住买来了水仙花的种子,把它们安顿在铺满鹅石的盆中。憧憬着亭亭玉立的身影,却总是忘记给它们加水,偶然想起,它们已腐世成泥。是妒思,是遭忘,描残了它的生命。播种仅是开始。
放低要求,迎春、水仙太容易死了,还是养盆仙人掌吧。可人称顽强的仙人掌还是在几周后因缺水死了,我都懒得为它伤感。——是怠惰,是惯性思维,再强悍的生命也难逃灭亡的命运。播种仅是开始。
既然小花小草养不成,养棵大的总该没什么问题吧。偷偷买了株蜡梅,栽在向阳的前院。春天来了,蜡梅依然光秃秃地站在那儿,死气沉沉。于是,买来肥料,狂施猛滞,没多久蜡梅被“烧”死了。是愚味,是无知,是急功近利,素以不屈著称的蜡梅也难逃厄运。播种仅是开始。
爱吃苹果,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在乡下的外公种下苹果树,美滋滋地幻想着收获甜美的苹果,却忘记了“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是贪婪,是欲,使那果实始终又小又瘪。播种仅是开始。
播种需要责任,需要执着,更需要爱。
◎名师精评
一咏三叹,结构出新。本文的结构十分新颖,采用片段连缀的形式,将“我”播种的经历串联起来,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使文章素材凝练而丰富,思路跳跃而清晰,分析精准而到位。尤其是每个片段最后结构一致的咏叹,将原本联系较弱的各个片段事联成整体,而对“播种仅是开始”的反复强调,则为文章最后主旨的揭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播种
我是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妈妈将我抛向空中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一生的艰难,我最后一次回头望了望地上的妈妈。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墨绿色的右臂,说:“孩子,坚强-一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吧!”随着风姐姐,我向陌生的远方飞去。
黄昏时,我们遇到了雷公公。豆大的雨点将我和兄弟姐妹冲散了,我被重重地摔到了一块黑黑的、硬硬的地面上。紧接着,一股股急流从我身边冲过,我害怕得大哭起来。风姐姐过来了,她一边推着我,一边焦急地说:“小家伙,快把脚伸到土壤里,你只有四天的生命啊!”
天更黑、更冷了,我却一直呆呆地立在泥地里想着风姐姐的话。这时,我的身体吸饱了水,皮肤像要裂开似的难受。我蜷着小小的身子,在疲惫中渐渐睡去。
第二天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候,我猛然醒悟:我的生命只有三天了,我不能再浪费每一分钟。于是,迎着太阳,我用力挺了挺腰杆。就是这一个动作,我由一粒皱皱的、扁扁的种子变成了一棵小小的芽儿。圆圆的腰杆上长满了绒绒的小手,小手嫩黄嫩黄的,似乎可以看到里面细细的茎脉,痒痒的。(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和独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我”的外形,颇具艺术趣味。)我猛地想起了风姐姐的话,忙把脚插进了湿润的泥土中。我对着太阳大声喊道:“太阳公公,早上好!”
一整天,我努力地向上长,到与太阳公公道别的时候,已经有妈妈一半高了。噢,我的妈妈,您现在还好吗
第三天天刚亮,我看到我的手上睡着一颗晶莹的露珠。 我悄悄地瞧它,好漂亮的家伙:四圆的,亮亮的。太阳公公出来后,小露珠竟然顺着我的身躯,慢慢流遍了我的全身,我感到我的体内有新的生命在成长。
走过生命的四分之三,我步人了生命的最后一天。风姐姐到来时,我湖怀期待地把我的孩子抛向天空,我默默地祝福着孩子们一.路平安。(以“我”被抛向天空开,又以“我”将孩子抛向天空结尾,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为最后收获幸福张本。)虽然我的生命将要终结,但我欣慰,走过风风雨雨,我终于找到了幸福。
◎名师精评
妙用拟人,双线交叉。文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用一颗不知名的小种子的身份,展示了其在风雨中艰难成长,最终收获幸福的经历。在文中,“播种”这一核心词汇具有双重内涵,作者也是通过两条线索交叉呈现其内涵的:“招种”既指“我”的妈妈和“我”将孩子抛向天空,让其自由成长成才的行为;也隐含着对“幸福”的孕育,只有不畏艰险、积极奋斗,才可收获幸福。两重内涵一明一暗,一次一主,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1.创新构思 不同凡响+种植一片绿色
2. 四招写人 特色鲜明+忽如一夜春风来
3.心向目标 多处点题+往事如雨
4.过渡自然 结构精巧 +距离的眼睛
5.安排点题 突出主题+心能辨是非
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
7.巧拟标题 美目生辉+狐狸吃不到葡萄新版
8.题记小标题 俯仰生辉+心儿打开的声音
9.浪漫想象 合情合理+拥挤的幸福
10.泪点触发 真情动人+走着走着花开了
11.叙事完整 具体有序+丢
12.精选典型 写出神韵+有一种声音
13.独特曲折 动人心弦+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
14.多种描写 凸显个性+青石板上的脚步
15.情节鲜活 性格鲜明+把人性凝成诗
16.写人状物 形象丰满+播种
17.描形绘神 力避空泛+那一缕芬芳
18.描写景物 抓住特征+唱支歌儿给党听
19.绘眼前景 写心中情+螃蟹的责备
20.描形绘神 悦目赏心+滋味是一种感觉
21.写出神韵 拒绝平淡+点燃完美之灯
22.精选细节 用心为文+我的世界也精彩
23.书信体例 对话大师+我看丁真
24.旧瓶新酒 故事新编+成长有困惑
25.想象展翅 创意取胜+黄昏是如此美丽
26.寓言材料 热点挂靠+时间你慢或快一点
27.成语改写 加工渲染 +我在2035年
28.简单议论文 简易四法+“嫦娥五号”带货归来
29.读后感诀 引析联结+歌唱
30.情理兼修 情通理达+晒出我的梦想
16.写人状物 形象丰满
+播种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30技法+30押题+100例文】
16.写人状物 形象丰满 +播种
一、技法解析
【入乎其内】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记叙性文章而言的。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主要对人物而言,要能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把文中的人物当作实有的人来看待,从而引起读者的浮想、遐思,爱憎分明,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活泼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一、描摩特征,写意传神。
人物形象要丰满,首先要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这就要有生动的外貌描写和形象的神态描写。
【例段】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匆匆归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头发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润得湿湿的,过去曾湛蓝的中山服,现在已经褪色得不成样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袄撑得鼓鼓的,雪在鞋的边沿上开始消融,连同泥土一块渗到地上,留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
片断抓住人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描写,被雪润湿的头发和眉毛,被棉袄撑得鼓鼓的已经严重褪色的中山服,沾满积雪的鞋子,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父亲雪夜晚归的艰辛,让人久久难忘。
二、细节刻画,彰显个性。
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人事所感动,可是一写到自己的笔下,就不那么感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习惯于粗线条的语言,忽视描写,忽视细节。与其评语式地介绍,概括性地交代,从概念到概念,不如选择典型的细节加以生动的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段】爸爸平生无嗜好,唯一所爱者酒。星期天,节假日,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海阔天高地神聊,然后喝酒,每喝必醉。一个星期天朋友相聚,先打麻将后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那天晚上他坐班,上自习的铃声响起,他匆匆直奔教室,抓起黑板揩往讲台上猛拍,嘴里嚷道:“白皮!”闹得学生们好几个星期见他就叫“白皮”。
片断写醉酒后进教室,选取拿起黑板楷当白皮的细节,加以描写,典型生动,十分传神地刻画了父亲贪酒的形象,读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深入内心,剖析灵魂。
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就要合理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内心独白,以及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段】
脑子里出现了玲玲大伯的形象,他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头面人物,经常在电视上露面。唉,大伯,你要像玲玲大伯多好啊!可是,我又隐隐觉察到自己的庸俗,只认显赫的亲人,我成了什么人?一个声音安慰我:“爷爷奶奶不在了,照顾大伯本来就是社会的责任。”另一个声音立即指责我:“谢延庆照顾亡妻痴傻的亲人几十年,那本来也不是他的责任啊!”……
片断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这里既有巴结附攀的社会缩影,又有感动中国的正面形象,思想交锋细腻而真实,有力地展现了“我”思想的复杂、丰富和深刻,从而也有力地显示了文章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四、联想对比,凸显人物。
通过对人与人之间交往、人与物之间关联、人物自身言行心理等进行多方面的对比描写,就能够更加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显示人物个性。
【例段】那天,王老师第一次来上课,他站在讲台上,迅速扫视全班,然后大叫:“哇噻!咱们班有个达·芬奇!”他指的是留长发的刘飞。学校不准男生留长发,学校大会上都不点名地批评过,可是刘飞就是迟迟不去剪掉。想不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教师也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便哄堂大笑。记得初一时有一位老教师,老眼昏花,读书时常常从左边一页突然跳到右边一页,可就是这样冬烘先生,总是喜欢摆老师的架子,动辄教训我们,什么“立如松,坐如钟”,听得我们耳朵起老茧,而新来的王老师心态却如此年轻。
片断先记述王老师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初中时一位老教师的回忆,两相对比,王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五、景物描写,衬托人物。
在写人物的作文里,进行恰当的景物描写,会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效果,也能从侧面暗示人物的性格或命运。
请看《心灵港湾的超越》中的片段:
秋天里,校园一片明艳,娇小的太阳花尽情地开放着,金黄的波斯菊在秋风中含羞绽放,整齐的草坪,高大的松柏,还有那香飘十里的桂花……校园是美丽的,美得出奇,像精雕细刻的艺术品,闪着迷人的光芒。我身在其中,却如匆匆过客,总是无心观赏。
这样美丽的校园,“我”却无心观赏,心事重重,校园美丽的风景反衬了“我”心情的失落。
展露冲突,反差成文。
《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人物形象大多是在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对比映衬中塑造出来的。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赴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先借孙权之手展示曹操联合东吴讨伐刘备的檄文,诸葛亮尚未登场,便已置于被动境地。接下来东吴的主和派轮番上阵,向诸葛亮频频发起进攻。真枪实弹,唇枪舌剑,咄咄逼人,每个对手都不是好对付的主,但都被诸葛亮逐一击败了,正是在这样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诸葛亮高瞻远瞩、能言善辩的形象得到了有力的展现。
优秀的叙事作品不但重视展露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也重视展露人物自身的冲突。一篇考场作文,题为“永远的双胞胎”,写两个孩子面临升学,单亲母亲承担不了他们的学费,就用欺骗手法让亲生儿子外出打工,把升学机会留给非亲生儿子,结果因胡编乱造而被评为三类卷。其实,这样的事在生活中不是没有可能,问题在于文章未能合情合理地展现人物这样做的过程。任何伟大的人也都是常人,他们在作出超常抉择的时候,也和常人一样会经历痛苦、悲伤和无奈。刻画正面形象,不回避庸常,在展示他们克服庸常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的形象,不但符合生活实际,也容易感动读者。
【出乎其外】
【文题回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学生范文:
地摊画师的器量
天津考生
我停住了脚,在你面前站立。
偌大的广场,人潮涌动。在这之前,我带着满腔的失意与落魄随着人流已经走了好久,那些困难在脑海仍挥之不去。我极力忍受住喉咙里濒于爆发的破碎的哭泣声和自鼻梁涌流的阵阵酸意。
是你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还是你与时尚格格不入的穿着让我在纷纷扰扰的人群中看到了你?我不得而知。彼时的你,站在高高的画架旁边,修长有力的手指挥舞着画笔,神情安然平静,却也遮不住脸角细细的皱纹和略显沧桑的眼神。你一定认为自己在为着理想画画,可是身旁20元/幅的字样还是将你拉回现实。理想是饱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我想。
听到我要买画的要求后,你并没有像那些迫切希望做成一笔生意的人那样热情地招呼客户,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铺好纸张,手指紧握画笔在白纸上游走,宛若游龙般灵动。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你并没有刻意与我搭话,全心扑在画上,甚至都忘了这个嘈杂的环境。
也许你本该在优雅的画室里从容不迫地作画,或者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静静地作画,将满心的理想与喜悦都铺散在画纸上,你本该是个幸福的画师吧!那样的你与如今落拓不羁的你是何等的落差,你是否有过彻夜难寐,心神俱散?生计的难以谋划和前途的茫然无所知又是否让你不得不偷偷擦去盈出的热泪?你,该是痛苦的吧?
“画好了。”耳边传来你声音,不大却透着快乐。我接过画,怔了好久。画上是一棵树,高大而茂密,只是树微微斜向湖面,因为树身是弯曲着的。我瞬间像被注入无尽的力量,树虽面临倒下的困境,却仍以一种不屈的姿势傲然挺立在河边,那种顽强不屈让我为它折服。我想你必定也像这棵树般,坚强面对生活,得之无大喜,失之无大悲,即使身临困境,我亦顽强永不气馁。
想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看庭前一语,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一语则又显示出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好一个云卷云舒,那实在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颇为异曲同工了。
这也是魏晋人物的气度风流,无名的画师,你也正是如此器量的人物了,我向你行注目礼!
【点评】
他是一个地摊画家,本该在画室作画,生活逼得他成了地摊画师。他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境界,如魏晋人物一般,是一个有器量的小人物。“能屈能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器量”的理解颇有见地。文章以“地摊画师的器量”为题,直接扣合文题中的“器量”二字,符合命题要求。文章先写“我”突然遇到他——我停住了脚,在你面前站立;再写他的外貌神情——“站在高高的画架旁边”,“神情安然平静”“略显沧桑的眼神”;然后写他为“我”画画——“画上是一棵树”“面临倒下的困境”“仍以一种不屈的姿势傲然挺立在河边”;最后展现“我”对他的解读——“坚强面对生活,得之无大喜,失之无大悲”。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和解读人物,形象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押题导练
三毛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是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在播种
请以“播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名师解题】
这是一道有简短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材料引自三毛的名育,旨在引导考生的思考,为其提供写作提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意在引导考生从心贝的角度构思,“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则暗示考生在心灵上播种美好的事物就会收获美好的未来。这就告诉考生,题目中的“播种”已经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播种”了,它被赋予了诗意的色彩,所以考生在构思时,应该侧重于情感方面的“播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1)从播种什么的角度。可以写播种梦想、希望,为人生增添奋斗的动力:可以写播种文明与素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写播种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总之,可以播种的东西很多,播种有利于人成长的东西,则会指引成功的人生:播种不利于人成长的东西,则会导致失败。
(2)从播种的意义的角度。可以从播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途径的方面立意,也可以从播种能给人带来前进的动力方面立意,然后选取适当的素材展开叙述或议论。
(3)从播种与收获的角度。可从播种与收获的辩证关系出发,播种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播种一定没有收获。也可强调播种到收获这一过程的意义,只有精心呵护,不断付出,才可能有收获:反之,放任自流,只会让播种的心血白费,最终一无所获。
三、例文引路
播种
冰雪消融,淡淡的春风徐徐吹来,带来了阵阵青草的香气。
风,是春之精灵。播种,仅仅是希望的开始。(常言道,风是春天的信使,这里以凤带来春天的消息类比“播种” 是“希望的开始”,形象准确,且照应了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为下文“我”不断地尝试播种埋下伏笔。)
出于对朋友家茂盛花木的羡慕,我也不甘示弱地在家中小院里播下了一批生命力顽强的迎春花的种子,却不想第二天就被小狗创了个精光。是跟风,是粗心,决定了它的结局。播种仅是开始。
眼热邻居家那一大一簇水仙,我忍不住买来了水仙花的种子,把它们安顿在铺满鹅石的盆中。憧憬着亭亭玉立的身影,却总是忘记给它们加水,偶然想起,它们已腐世成泥。是妒思,是遭忘,描残了它的生命。播种仅是开始。
放低要求,迎春、水仙太容易死了,还是养盆仙人掌吧。可人称顽强的仙人掌还是在几周后因缺水死了,我都懒得为它伤感。——是怠惰,是惯性思维,再强悍的生命也难逃灭亡的命运。播种仅是开始。
既然小花小草养不成,养棵大的总该没什么问题吧。偷偷买了株蜡梅,栽在向阳的前院。春天来了,蜡梅依然光秃秃地站在那儿,死气沉沉。于是,买来肥料,狂施猛滞,没多久蜡梅被“烧”死了。是愚味,是无知,是急功近利,素以不屈著称的蜡梅也难逃厄运。播种仅是开始。
爱吃苹果,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在乡下的外公种下苹果树,美滋滋地幻想着收获甜美的苹果,却忘记了“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是贪婪,是欲,使那果实始终又小又瘪。播种仅是开始。
播种需要责任,需要执着,更需要爱。
◎名师精评
一咏三叹,结构出新。本文的结构十分新颖,采用片段连缀的形式,将“我”播种的经历串联起来,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使文章素材凝练而丰富,思路跳跃而清晰,分析精准而到位。尤其是每个片段最后结构一致的咏叹,将原本联系较弱的各个片段事联成整体,而对“播种仅是开始”的反复强调,则为文章最后主旨的揭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播种
我是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妈妈将我抛向空中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一生的艰难,我最后一次回头望了望地上的妈妈。她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墨绿色的右臂,说:“孩子,坚强-一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吧!”随着风姐姐,我向陌生的远方飞去。
黄昏时,我们遇到了雷公公。豆大的雨点将我和兄弟姐妹冲散了,我被重重地摔到了一块黑黑的、硬硬的地面上。紧接着,一股股急流从我身边冲过,我害怕得大哭起来。风姐姐过来了,她一边推着我,一边焦急地说:“小家伙,快把脚伸到土壤里,你只有四天的生命啊!”
天更黑、更冷了,我却一直呆呆地立在泥地里想着风姐姐的话。这时,我的身体吸饱了水,皮肤像要裂开似的难受。我蜷着小小的身子,在疲惫中渐渐睡去。
第二天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候,我猛然醒悟:我的生命只有三天了,我不能再浪费每一分钟。于是,迎着太阳,我用力挺了挺腰杆。就是这一个动作,我由一粒皱皱的、扁扁的种子变成了一棵小小的芽儿。圆圆的腰杆上长满了绒绒的小手,小手嫩黄嫩黄的,似乎可以看到里面细细的茎脉,痒痒的。(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和独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我”的外形,颇具艺术趣味。)我猛地想起了风姐姐的话,忙把脚插进了湿润的泥土中。我对着太阳大声喊道:“太阳公公,早上好!”
一整天,我努力地向上长,到与太阳公公道别的时候,已经有妈妈一半高了。噢,我的妈妈,您现在还好吗
第三天天刚亮,我看到我的手上睡着一颗晶莹的露珠。 我悄悄地瞧它,好漂亮的家伙:四圆的,亮亮的。太阳公公出来后,小露珠竟然顺着我的身躯,慢慢流遍了我的全身,我感到我的体内有新的生命在成长。
走过生命的四分之三,我步人了生命的最后一天。风姐姐到来时,我湖怀期待地把我的孩子抛向天空,我默默地祝福着孩子们一.路平安。(以“我”被抛向天空开,又以“我”将孩子抛向天空结尾,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为最后收获幸福张本。)虽然我的生命将要终结,但我欣慰,走过风风雨雨,我终于找到了幸福。
◎名师精评
妙用拟人,双线交叉。文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用一颗不知名的小种子的身份,展示了其在风雨中艰难成长,最终收获幸福的经历。在文中,“播种”这一核心词汇具有双重内涵,作者也是通过两条线索交叉呈现其内涵的:“招种”既指“我”的妈妈和“我”将孩子抛向天空,让其自由成长成才的行为;也隐含着对“幸福”的孕育,只有不畏艰险、积极奋斗,才可收获幸福。两重内涵一明一暗,一次一主,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