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描形绘神 悦目赏心+滋味是一种感觉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30技法+30押题+100例文】
一、技法解析
描形而绘神 悦目而赏心
——景物描写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神韵
春灿烂,夏热烈,秋萧瑟,冬凛冽,春夏秋冬各有其美;泰山雄伟,黄山秀奇,大海汹涌澎湃,沙漠浩渺广阔……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时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常常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但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一到我们笔下,常常变得十分平淡乏味,甚至难以卒读。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生花妙笔将美景展现在文章之中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描写方法。
一、五觉并用,绘形绘色。
要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借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对景物作多重感知,从而予以生动地表现。所以应当学会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觉并用,绘声绘色,绘形绘神,在“绘”字上大做文章,就能产生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病文示例】
春日的家乡是最美丽的,走进大自然,会让你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抬头看天,晴空万里,偶尔点缀几朵云彩,恰到好处。微风吹来,这些云彩就变幻出各种形态。向远处看,是一座座的山,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近处,桃红柳绿,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小草也不甘示弱,勃勃生机,散发阵阵泥土的清香。家乡是个美的地方,特别是春天。
简评:
文段的描写过于概括,只是写出家乡春日有哪些景物,没有写出这些景物到底怎么样,从概念到概念,未能抓住景物特征,具体形象地展现家乡春日的迷人,自然就难以让人读后产生赏心悦目之感。
【升格示例】
蔚蓝的天空相嵌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朵。这些云朵没有线条,也不规则,就像只用颜料渲染一般,相互混合着摊在大纸上水墨画。微风吹来,水墨画突然复活,变幻成诸多形状:有的犹如绵羊似的在蔚蓝的草原上信步游移,互相嬉戏;有的又如万马奔腾,引来灰尘如浪;有的则如一条玉龙在空中腾飞,神态威严,速度惊人,似乎还伴随着惊心动魄的吼叫声!
远处,隐隐约约可见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犹如若干少年手牵着手,在酣畅淋漓的歌颂春天的灿烂!近处,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各种花儿竞相开放,木棉红得如火,芍药粉得如霞,月季白得如玉。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竞相发出芬芳的香味。碧绿的小草长满家前屋后,赤脚走在上面,如同踏在海绵的地毯上,柔软而舒服。小河流水潺潺,花间蜜蜂嘤嘤,林中鸟儿啾啾。
简评:
升格文段抓住景物特征,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身外景物,时而描写景物的形状,如绵羊、奔马、玉龙、牵手少年、绿装仙女等,时而描写景物的色彩,如“绿的柳”、“红的花”、“红得如火”、“粉得如霞”、“白得如玉”等,时而景物的描摹声音,如“惊心动魄的吼叫声”、“潺潺”、“嘤嘤”、“啾啾”,时而描写味觉,时而描写触觉,五觉齐用,因物而异,给人如临其境之感,真有美不胜收之妙。
二、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病文示例】
有一天晚上,我在爷爷家的院子吃饭。我一边吃一边望着天空,这时一个金黄色的月亮出来了,像一只银盘挂在半空里。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辅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里。墙角的花披上了轻纱,似红霞摇着修长的花枝,散发出醉人的花香,远远近近的人们也都躺在躺椅上,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夏夜。
简评:
作者在描写夏夜的景物时,尚能做到具体形象,但笔下所写都是静态的景物,未免给人以单调之感。若在写景时做到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可以更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使得景物描写形神兼备,悦人耳目。
【升格示例】
只见月亮象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一层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就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象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月亮渐渐升高,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辅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里。墙角的花披上了轻纱,似红霞摇着修长的花枝,散发出醉人的花香。远远近近的人们也都躺在躺椅上,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夏夜。偶尔传来阵阵清风,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每当这时,树叶就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编织着夏夜的梦,而草丛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儿也用它们独特的语言唱起歌来,“蛐蛐”“唧唧”“铃铃”,歌声此起彼伏,组成一支和谐的乐曲。
简评:
升格文段既有月亮形状的静态展示,又有升腾过程的动态描写,“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扭身”这些描写极富动作性,使本无生命的月亮顿时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对月光下的绿叶、墙角的花等作静态描写之后,立即转入对虫声的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有力地展示了月夜的静美。
三、运用修辞,写活景物。
在描写中,要加强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努力改变语言的平淡无味,特别要用好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写作时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每描写某一景物,首先考虑其特点,然后展开联想,连类取譬,形成“事物+特征+相似的事物”的表达形式。例如,要描写天空漂落的雪花,根据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的特征,联想到蝴蝶飞舞的样子,于是便可有“天空漂着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就象成千上万只蝴蝶一起从天外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
【病文示例】
银色的月光直泻下来,大地十分柔和,星星闪着不亮的光。每家每户的屋子里一盏盏灯整整齐齐地从山下排列到山顶,构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I”字形。公园塔顶上的灯,特别地红。滨河马路上一盏盏“人”字形的路灯直立着,灯光照着马路两边树上一片片的叶子,反射出银光。马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穿梭,每一辆车前面的两盏灯,照亮了柏油马路。近处的汽车看起来开得很快,前面的灯一闪而过;远处的汽车却很慢,像在爬行。
简评:
文章选择多种多样的灯,从形状、色彩等角度加以描绘,如数家珍,内容丰富具体,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描写呆板平淡,读来缺少情趣感,缺少意趣美。
【升格示例】
银色的月光如水般的直泻下来,大地是那么柔和,星星也眨巴着眼睛。每家每户的屋子里一盏盏灯整整齐齐地从山下排列到山顶,像半空中悬挂着的一串串夜明珠,构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I”字形。双湖公园塔顶上的灯,红得好像一颗巨大的红宝石闪着亮光。滨河马路上一盏盏“人”字形的路灯如同武士一般,威严地直立着,灯光照着马路两边树上一片片的叶子,那叶子像片片绿色的翡翠悬挂着,反射出银光。马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穿梭,每一辆车前面的两盏灯,像两颗火红的大眼睛,照亮了绸带似的柏油马路。近处的汽车看起来开得很快,前面的灯像两颗流星一闪而过;远处的汽车看起来很慢,像一只只萤火虫慢慢地移动着。
简评:
还是原来的描写对象,景物也还是原来的特征,但增加了若干比喻和拟人的句子,比喻如“如水般直泻下来”“像半空中悬挂着的一串串夜明珠”“如同武士一般”“像片片绿色的翡翠悬挂着”“像两颗火红的大眼睛”“绸带似的柏油马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写更为生动形象,而且也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
三、想像联想,虚实结合。
写景的文章不能只枯燥地介绍景物,而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善于把头脑中事物和眼前的景物联系起来,使眼前景物变成丰富多彩的画面,这就需要跨越时间的界限,冲决空间的阻隔,进行大胆的想像和联想。
【病文示例】
我们首先来到人工湖边。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水声、风声便成了一首谱写爱的旋律,让人流连忘返。我抬起头来看天,蓝天上的白云在飘荡;再低头看湖面,湖面上有白鹭金鸡独立;再俯身看水下,水下有鱼有蟹。
简评:
写人工湖上景物,尽管井然有序,但是只有简单列举,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因而也就没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升格示例】
微风沙沙沙,吹拂着湖面,湖面上传来有节奏的哗哗声,像是有谁抖动着银链,铮铮作响。风声和水声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柔和悦耳。微风夹带着草木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行人的面颊与发鬓,荡漾着我们的胸襟。偶尔仰首远眺,风儿携着朵朵洁白的柳絮在明净的天空中飘荡,让我们联想到闲暇的人们自由自在的漫步。蓝天下,微波中,白鹭金鸡独立,雪白的羽毛,淡黄的双腿,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水清见底,鱼无忧,蟹无虑,半浮于水中,吐着泡泡,如同在大海里升火待命的潜艇,随时准备驶向新的海域。
简评:
写洁白的柳絮在明净的天空中飘荡,联想到闲暇的人们自由自在的漫步,突出其悠闲和轻松;写白鹭金鸡独立,联想到山水画,突出其形象的优美;写“鱼无忧,蟹无虑”,联想到升火待命的潜艇,突出其自在。这些想象和联想,将眼前的景象和头脑中的景象融为一体,虚实相生,形成了优美意境,颇有艺术感染力。
二、押题导练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燕然未勒归无计” 是范仲淹苦的滋味。
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名师解题】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需要考生在审题时学会化大为小。最简洁的方式就是在话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以缩小作文范围一比如 “胜利的滋味”“孤独的滋味”“ 当家的滋味”“成长的滋味”“心痛的滋味” “幸福的滋味”“ 青春的滋味” ”读书的滋味”“思念的滋味”“童年的滋味” 等。
不管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尽可能地表现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决不能流于浅薄与空泛。下面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几个具体的构思角度,以供参考。
(1)生活里的滋味。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加以提炼,写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如母爱的滋味、乡愁的滋味、后悔的滋味、惆怅的滋味等。
(2)历史里的滋味。将思绪沉浸到历史中,在历史的丰富典籍中寻找素材,通过古人的言行诠释人生的种种滋味,从而对现实生活中人生的滋味加以指导和警示。如透过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箴言感受“淡到极致的滋味”;通过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的人生经历探讨另种与众不同的人生 的滋味。
(3)抛去束缚,写年轻的心、年轻的生活。比如青春的滋味、苹果的滋味、冰激凌的滋味、香草面包的滋味..都可以写出轻松可爱的文章。
三、例文引路
青春的滋味
可乐的滋味
“喏,喝瓶可乐吧!”望着同桌手中的可乐,我点头接过来,打开瓶子喝了一口,那泡沫点点在舌间破裂,可乐那充满活力的深红便点点在心头微荡。听着气泡与瓶壁碰撞发出的响声,眼前便立刻出现可乐幻化成的火红色音符,旋转、跳跃。(用形象的文字把喝可乐的感受展现出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功底和良好的观察能力。)我深深陶醉其中,似乎又回想起刚才体育课上我跳远的好成绩。望着眼前绽给我红艳艳的笑容的可乐,我也傻傻地笑了——可乐的滋味,快乐的滋味,青春的滋味,无穷回味。
热汤的滋味
“喝一口吧,这是我上刀山、下火海,历尽千难万险,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打来的午餐开胃汤——西红柿蛋汤!”我被好友逗乐了,望着眼前微微泛着油花的浓浓热汤,真觉得这碗汤就如同好友的一片诚意,在我最需要时,给我温暧与动力。我捧起碗,抿了一口,我又闻到咸咸涩涩的泪儿味,我没有停下,反而喝了几大口的汤。(用浓汤比喻友情,形象生动)我似乎感觉到柔软的汤拂过我干涸的心,我放下汤,掸去泪,笑着对好友说:“本美女没事了, 痊愈了,呵呵!”“你,还美女?说谎话鼻子长噢!”(幽默的语言化解了伤心的气氛,这是一碗热汤带来的转变。)也许刚才化学考试的分数在这份真挚的友谊面前已成为被化解的挫折了,那个小挫折会被热汤和友谊抚平,我含着泪笑了——热汤的滋味,感动的滋味,青春滋味,无穷回味。
牛奶的滋味
“快,趁热喝,牛奶很有营养!”母亲半哀求、半命令地对我说。我望了一眼泛着惨白的光的牛奶,真的提不起胃口。“乖,喝了它。”我似乎看到了幼儿园的阿姨在喂小朋友吃饭的场景。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看着我吃饭时,眼神中流露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而现在,我长大了,她却不明原因地变了,比如眼中渐渐泛起了一层淡淡的褐色雾霭。于是,我喝掉那碗牛奶,很不淑女地打了个啊。(小时候和长大后的转变,是时间带来的必然。唯一不变的,足作你的爱)母亲用食指扣一下我的脑门,说,“调皮!”拿着空碗一脸幸福地离开我的房间。我兀自笑了——牛奶的滋味,让亲人温暖的滋味,青春的滋味,无穷回味。
青春的滋味,是美好的滋味,它们会从这个味蕾跳到另一个,划出美丽的弧线,或苦或甜,无穷回味。(结尾总结点题,青春的滋味是美好的滋味。)
◎名师精评
选材独特。作者在表达“青春的滋味”这一主题时,出人意料地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三种食物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用食物的滋味来比喻青春的滋味,令读者眼前一亮,产生了读下去的冲动。
贯穿全文的排比句式。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无论是小标题的排比,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是段落之间的排比,都让文章的结构显得严谨而工整。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都说十六七岁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走出地平线,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着雾气,液者柔波,都说:十六七岁的女孩如刚绽放的百合,缓缓扬起嘴角的笑,乖巧地含着小巧的下巴,带点雅气,透着明如,都说十六七岁的女孩如透着灵气的小公主,轻跳着扯出裙角的顽皮,爱扮可爱的鬼脸,有些调皮,有些任性……(开篇先以两处比喻、三个排比点出了十六七岁女孩的显著特点,尤其是两个喻体,“初升的太阳”“刚刚绽放的百合” 将女孩特有的清新与调皮表现得更加形象化。) 我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从小娃起,跌跌撞撞地成长为大姑娘。女孩的成长很奇妙,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小小的童年是小小的梦,像小小的手中握的果汁,甜甜的。我是个乖巧的孩子。幼儿园里最静的是我,家里最闹的是我。还记得放学跑出幼儿园,笑眯眯地扑进妈妈怀中,嘟着小嘴,扬着小脸要妈妈亲,妈妈脸.上永远是宠溺的笑。
小小的童年有小小的快乐,大大的幸福!喝一口手中的果汁,嗯,它是甜甜的。吾家有女初长成,花季的少女有了小小的烦恼,摇摇杯中香醇的咖啡,是什么滋味呢
呀!额头上的痘痘,好多好多,书要念,同班女生的花裙子真的好漂亮,隔壁班的男生比我们班的师....十四五岁的小女生总爱想些纯纯的小事情。
爱想,爱烦,爱感慨!痘痘多了变丑了,好多书念着真累,唉,小女生呀小女生,什么东西那么烦,什么东西值得伤脑筋呢 这也是我,小小的花季,大大的烦恼……再轻轻摇一摇手中的咖啡,浓浓的醇香在空气中回旋,香气扑鼻,多么美好!轻轻啜-一口,嗯,它是又苦又甜的。
走出了花季,路过了雨季,十六七岁的女孩又长大了。我是一个大姑娘,扎着高高的马尾,穿着白色T恤加牛仔裤,不爱想不爱烦。手中握着一瓶娃哈哈纯净水,冰冰的,凉凉的,阳光下的透彻,心里清凉。乖乖地读书,乖乖地生活,乖乖地过着校园生活。有空打打球,哼哼歌。没了童年爱闹的热情,没了少年爱愁的闲情,静静地出落成一个大姑娘,就那样过着淡淡的,带点白玉兰的芬芳的生活,嘴角牵起一丝淡淡的笑……
十六七岁的生活像纯净水,冰凉舒适,平淡却也适合心境.……
喜欢甜蜜蜜的童年,喜欢苦中带甜、甜中掺着苦的少年,也喜欢平平淡淡略带清甜的十六七的年华。我的生活很奇妙,我的生活很精彩!女孩的成长滋味多,女孩的成长滋味妙! (结尾总结了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三种滋味,照应题目,宣明主旨,让全文结构更为明朗。)
◎名师精评
语言轻松,结构齐整。本文以轻松活波的笔调、率真毫不做作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的成长经历。文中的三个部分,表现了女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童年时期、小女生阶段、少女时期,并道过表现“我”在这三个阶段的心态和爱好的变化,表现了女孩的“成长滋味”。无论是整齐严谨的结构,还是清新淡雅的语言,都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1.创新构思 不同凡响+种植一片绿色
2. 四招写人 特色鲜明+忽如一夜春风来
3.心向目标 多处点题+往事如雨
4.过渡自然 结构精巧 +距离的眼睛
5.安排点题 突出主题+心能辨是非
6.精心选材 不落俗套+成长故事
7.巧拟标题 美目生辉+狐狸吃不到葡萄新版
8.题记小标题 俯仰生辉+心儿打开的声音
9.浪漫想象 合情合理+拥挤的幸福
10.泪点触发 真情动人+走着走着花开了
11.叙事完整 具体有序+丢
12.精选典型 写出神韵+有一种声音
13.独特曲折 动人心弦+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
14.多种描写 凸显个性+青石板上的脚步
15.情节鲜活 性格鲜明+把人性凝成诗
16.写人状物 形象丰满+播种
17.描形绘神 力避空泛+那一缕芬芳
18.描写景物 抓住特征+唱支歌儿给党听
19.绘眼前景 写心中情+螃蟹的责备
20.描形绘神 悦目赏心+滋味是一种感觉
21.写出神韵 拒绝平淡+点燃完美之灯
22.精选细节 用心为文+我的世界也精彩
23.书信体例 对话大师+我看丁真
24.旧瓶新酒 故事新编+成长有困惑
25.想象展翅 创意取胜+黄昏是如此美丽
26.寓言材料 热点挂靠+时间你慢或快一点
27.成语改写 加工渲染 +我在2035年
28.简单议论文 简易四法+“嫦娥五号”带货归来
29.读后感诀 引析联结+歌唱
30.情理兼修 情通理达+晒出我的梦想
20.描形绘神 悦目赏心
+滋味是一种感觉
20.描形绘神 悦目赏心+滋味是一种感觉
【2022中考作文备考宝典:30技法+30押题+100例文】
一、技法解析
描形而绘神 悦目而赏心
——景物描写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神韵
春灿烂,夏热烈,秋萧瑟,冬凛冽,春夏秋冬各有其美;泰山雄伟,黄山秀奇,大海汹涌澎湃,沙漠浩渺广阔……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时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也常常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但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一到我们笔下,常常变得十分平淡乏味,甚至难以卒读。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生花妙笔将美景展现在文章之中呢?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描写方法。
一、五觉并用,绘形绘色。
要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借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对景物作多重感知,从而予以生动地表现。所以应当学会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觉并用,绘声绘色,绘形绘神,在“绘”字上大做文章,就能产生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病文示例】
春日的家乡是最美丽的,走进大自然,会让你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抬头看天,晴空万里,偶尔点缀几朵云彩,恰到好处。微风吹来,这些云彩就变幻出各种形态。向远处看,是一座座的山,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近处,桃红柳绿,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小草也不甘示弱,勃勃生机,散发阵阵泥土的清香。家乡是个美的地方,特别是春天。
简评:
文段的描写过于概括,只是写出家乡春日有哪些景物,没有写出这些景物到底怎么样,从概念到概念,未能抓住景物特征,具体形象地展现家乡春日的迷人,自然就难以让人读后产生赏心悦目之感。
【升格示例】
蔚蓝的天空相嵌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朵。这些云朵没有线条,也不规则,就像只用颜料渲染一般,相互混合着摊在大纸上水墨画。微风吹来,水墨画突然复活,变幻成诸多形状:有的犹如绵羊似的在蔚蓝的草原上信步游移,互相嬉戏;有的又如万马奔腾,引来灰尘如浪;有的则如一条玉龙在空中腾飞,神态威严,速度惊人,似乎还伴随着惊心动魄的吼叫声!
远处,隐隐约约可见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犹如若干少年手牵着手,在酣畅淋漓的歌颂春天的灿烂!近处,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各种花儿竞相开放,木棉红得如火,芍药粉得如霞,月季白得如玉。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竞相发出芬芳的香味。碧绿的小草长满家前屋后,赤脚走在上面,如同踏在海绵的地毯上,柔软而舒服。小河流水潺潺,花间蜜蜂嘤嘤,林中鸟儿啾啾。
简评:
升格文段抓住景物特征,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身外景物,时而描写景物的形状,如绵羊、奔马、玉龙、牵手少年、绿装仙女等,时而描写景物的色彩,如“绿的柳”、“红的花”、“红得如火”、“粉得如霞”、“白得如玉”等,时而景物的描摹声音,如“惊心动魄的吼叫声”、“潺潺”、“嘤嘤”、“啾啾”,时而描写味觉,时而描写触觉,五觉齐用,因物而异,给人如临其境之感,真有美不胜收之妙。
二、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病文示例】
有一天晚上,我在爷爷家的院子吃饭。我一边吃一边望着天空,这时一个金黄色的月亮出来了,像一只银盘挂在半空里。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辅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里。墙角的花披上了轻纱,似红霞摇着修长的花枝,散发出醉人的花香,远远近近的人们也都躺在躺椅上,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夏夜。
简评:
作者在描写夏夜的景物时,尚能做到具体形象,但笔下所写都是静态的景物,未免给人以单调之感。若在写景时做到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可以更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使得景物描写形神兼备,悦人耳目。
【升格示例】
只见月亮象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一层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就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象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月亮渐渐升高,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辅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里。墙角的花披上了轻纱,似红霞摇着修长的花枝,散发出醉人的花香。远远近近的人们也都躺在躺椅上,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的夏夜。偶尔传来阵阵清风,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每当这时,树叶就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编织着夏夜的梦,而草丛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儿也用它们独特的语言唱起歌来,“蛐蛐”“唧唧”“铃铃”,歌声此起彼伏,组成一支和谐的乐曲。
简评:
升格文段既有月亮形状的静态展示,又有升腾过程的动态描写,“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扭身”这些描写极富动作性,使本无生命的月亮顿时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对月光下的绿叶、墙角的花等作静态描写之后,立即转入对虫声的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有力地展示了月夜的静美。
三、运用修辞,写活景物。
在描写中,要加强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努力改变语言的平淡无味,特别要用好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写作时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每描写某一景物,首先考虑其特点,然后展开联想,连类取譬,形成“事物+特征+相似的事物”的表达形式。例如,要描写天空漂落的雪花,根据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的特征,联想到蝴蝶飞舞的样子,于是便可有“天空漂着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就象成千上万只蝴蝶一起从天外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
【病文示例】
银色的月光直泻下来,大地十分柔和,星星闪着不亮的光。每家每户的屋子里一盏盏灯整整齐齐地从山下排列到山顶,构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I”字形。公园塔顶上的灯,特别地红。滨河马路上一盏盏“人”字形的路灯直立着,灯光照着马路两边树上一片片的叶子,反射出银光。马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穿梭,每一辆车前面的两盏灯,照亮了柏油马路。近处的汽车看起来开得很快,前面的灯一闪而过;远处的汽车却很慢,像在爬行。
简评:
文章选择多种多样的灯,从形状、色彩等角度加以描绘,如数家珍,内容丰富具体,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描写呆板平淡,读来缺少情趣感,缺少意趣美。
【升格示例】
银色的月光如水般的直泻下来,大地是那么柔和,星星也眨巴着眼睛。每家每户的屋子里一盏盏灯整整齐齐地从山下排列到山顶,像半空中悬挂着的一串串夜明珠,构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I”字形。双湖公园塔顶上的灯,红得好像一颗巨大的红宝石闪着亮光。滨河马路上一盏盏“人”字形的路灯如同武士一般,威严地直立着,灯光照着马路两边树上一片片的叶子,那叶子像片片绿色的翡翠悬挂着,反射出银光。马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穿梭,每一辆车前面的两盏灯,像两颗火红的大眼睛,照亮了绸带似的柏油马路。近处的汽车看起来开得很快,前面的灯像两颗流星一闪而过;远处的汽车看起来很慢,像一只只萤火虫慢慢地移动着。
简评:
还是原来的描写对象,景物也还是原来的特征,但增加了若干比喻和拟人的句子,比喻如“如水般直泻下来”“像半空中悬挂着的一串串夜明珠”“如同武士一般”“像片片绿色的翡翠悬挂着”“像两颗火红的大眼睛”“绸带似的柏油马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写更为生动形象,而且也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
三、想像联想,虚实结合。
写景的文章不能只枯燥地介绍景物,而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善于把头脑中事物和眼前的景物联系起来,使眼前景物变成丰富多彩的画面,这就需要跨越时间的界限,冲决空间的阻隔,进行大胆的想像和联想。
【病文示例】
我们首先来到人工湖边。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水声、风声便成了一首谱写爱的旋律,让人流连忘返。我抬起头来看天,蓝天上的白云在飘荡;再低头看湖面,湖面上有白鹭金鸡独立;再俯身看水下,水下有鱼有蟹。
简评:
写人工湖上景物,尽管井然有序,但是只有简单列举,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因而也就没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升格示例】
微风沙沙沙,吹拂着湖面,湖面上传来有节奏的哗哗声,像是有谁抖动着银链,铮铮作响。风声和水声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柔和悦耳。微风夹带着草木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行人的面颊与发鬓,荡漾着我们的胸襟。偶尔仰首远眺,风儿携着朵朵洁白的柳絮在明净的天空中飘荡,让我们联想到闲暇的人们自由自在的漫步。蓝天下,微波中,白鹭金鸡独立,雪白的羽毛,淡黄的双腿,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水清见底,鱼无忧,蟹无虑,半浮于水中,吐着泡泡,如同在大海里升火待命的潜艇,随时准备驶向新的海域。
简评:
写洁白的柳絮在明净的天空中飘荡,联想到闲暇的人们自由自在的漫步,突出其悠闲和轻松;写白鹭金鸡独立,联想到山水画,突出其形象的优美;写“鱼无忧,蟹无虑”,联想到升火待命的潜艇,突出其自在。这些想象和联想,将眼前的景象和头脑中的景象融为一体,虚实相生,形成了优美意境,颇有艺术感染力。
二、押题导练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燕然未勒归无计” 是范仲淹苦的滋味。
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名师解题】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需要考生在审题时学会化大为小。最简洁的方式就是在话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以缩小作文范围一比如 “胜利的滋味”“孤独的滋味”“ 当家的滋味”“成长的滋味”“心痛的滋味” “幸福的滋味”“ 青春的滋味” ”读书的滋味”“思念的滋味”“童年的滋味” 等。
不管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尽可能地表现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决不能流于浅薄与空泛。下面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几个具体的构思角度,以供参考。
(1)生活里的滋味。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加以提炼,写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如母爱的滋味、乡愁的滋味、后悔的滋味、惆怅的滋味等。
(2)历史里的滋味。将思绪沉浸到历史中,在历史的丰富典籍中寻找素材,通过古人的言行诠释人生的种种滋味,从而对现实生活中人生的滋味加以指导和警示。如透过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箴言感受“淡到极致的滋味”;通过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的人生经历探讨另种与众不同的人生 的滋味。
(3)抛去束缚,写年轻的心、年轻的生活。比如青春的滋味、苹果的滋味、冰激凌的滋味、香草面包的滋味..都可以写出轻松可爱的文章。
三、例文引路
青春的滋味
可乐的滋味
“喏,喝瓶可乐吧!”望着同桌手中的可乐,我点头接过来,打开瓶子喝了一口,那泡沫点点在舌间破裂,可乐那充满活力的深红便点点在心头微荡。听着气泡与瓶壁碰撞发出的响声,眼前便立刻出现可乐幻化成的火红色音符,旋转、跳跃。(用形象的文字把喝可乐的感受展现出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功底和良好的观察能力。)我深深陶醉其中,似乎又回想起刚才体育课上我跳远的好成绩。望着眼前绽给我红艳艳的笑容的可乐,我也傻傻地笑了——可乐的滋味,快乐的滋味,青春的滋味,无穷回味。
热汤的滋味
“喝一口吧,这是我上刀山、下火海,历尽千难万险,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打来的午餐开胃汤——西红柿蛋汤!”我被好友逗乐了,望着眼前微微泛着油花的浓浓热汤,真觉得这碗汤就如同好友的一片诚意,在我最需要时,给我温暧与动力。我捧起碗,抿了一口,我又闻到咸咸涩涩的泪儿味,我没有停下,反而喝了几大口的汤。(用浓汤比喻友情,形象生动)我似乎感觉到柔软的汤拂过我干涸的心,我放下汤,掸去泪,笑着对好友说:“本美女没事了, 痊愈了,呵呵!”“你,还美女?说谎话鼻子长噢!”(幽默的语言化解了伤心的气氛,这是一碗热汤带来的转变。)也许刚才化学考试的分数在这份真挚的友谊面前已成为被化解的挫折了,那个小挫折会被热汤和友谊抚平,我含着泪笑了——热汤的滋味,感动的滋味,青春滋味,无穷回味。
牛奶的滋味
“快,趁热喝,牛奶很有营养!”母亲半哀求、半命令地对我说。我望了一眼泛着惨白的光的牛奶,真的提不起胃口。“乖,喝了它。”我似乎看到了幼儿园的阿姨在喂小朋友吃饭的场景。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看着我吃饭时,眼神中流露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而现在,我长大了,她却不明原因地变了,比如眼中渐渐泛起了一层淡淡的褐色雾霭。于是,我喝掉那碗牛奶,很不淑女地打了个啊。(小时候和长大后的转变,是时间带来的必然。唯一不变的,足作你的爱)母亲用食指扣一下我的脑门,说,“调皮!”拿着空碗一脸幸福地离开我的房间。我兀自笑了——牛奶的滋味,让亲人温暖的滋味,青春的滋味,无穷回味。
青春的滋味,是美好的滋味,它们会从这个味蕾跳到另一个,划出美丽的弧线,或苦或甜,无穷回味。(结尾总结点题,青春的滋味是美好的滋味。)
◎名师精评
选材独特。作者在表达“青春的滋味”这一主题时,出人意料地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三种食物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用食物的滋味来比喻青春的滋味,令读者眼前一亮,产生了读下去的冲动。
贯穿全文的排比句式。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无论是小标题的排比,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是段落之间的排比,都让文章的结构显得严谨而工整。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都说十六七岁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走出地平线,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着雾气,液者柔波,都说:十六七岁的女孩如刚绽放的百合,缓缓扬起嘴角的笑,乖巧地含着小巧的下巴,带点雅气,透着明如,都说十六七岁的女孩如透着灵气的小公主,轻跳着扯出裙角的顽皮,爱扮可爱的鬼脸,有些调皮,有些任性……(开篇先以两处比喻、三个排比点出了十六七岁女孩的显著特点,尤其是两个喻体,“初升的太阳”“刚刚绽放的百合” 将女孩特有的清新与调皮表现得更加形象化。) 我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从小娃起,跌跌撞撞地成长为大姑娘。女孩的成长很奇妙,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小小的童年是小小的梦,像小小的手中握的果汁,甜甜的。我是个乖巧的孩子。幼儿园里最静的是我,家里最闹的是我。还记得放学跑出幼儿园,笑眯眯地扑进妈妈怀中,嘟着小嘴,扬着小脸要妈妈亲,妈妈脸.上永远是宠溺的笑。
小小的童年有小小的快乐,大大的幸福!喝一口手中的果汁,嗯,它是甜甜的。吾家有女初长成,花季的少女有了小小的烦恼,摇摇杯中香醇的咖啡,是什么滋味呢
呀!额头上的痘痘,好多好多,书要念,同班女生的花裙子真的好漂亮,隔壁班的男生比我们班的师....十四五岁的小女生总爱想些纯纯的小事情。
爱想,爱烦,爱感慨!痘痘多了变丑了,好多书念着真累,唉,小女生呀小女生,什么东西那么烦,什么东西值得伤脑筋呢 这也是我,小小的花季,大大的烦恼……再轻轻摇一摇手中的咖啡,浓浓的醇香在空气中回旋,香气扑鼻,多么美好!轻轻啜-一口,嗯,它是又苦又甜的。
走出了花季,路过了雨季,十六七岁的女孩又长大了。我是一个大姑娘,扎着高高的马尾,穿着白色T恤加牛仔裤,不爱想不爱烦。手中握着一瓶娃哈哈纯净水,冰冰的,凉凉的,阳光下的透彻,心里清凉。乖乖地读书,乖乖地生活,乖乖地过着校园生活。有空打打球,哼哼歌。没了童年爱闹的热情,没了少年爱愁的闲情,静静地出落成一个大姑娘,就那样过着淡淡的,带点白玉兰的芬芳的生活,嘴角牵起一丝淡淡的笑……
十六七岁的生活像纯净水,冰凉舒适,平淡却也适合心境.……
喜欢甜蜜蜜的童年,喜欢苦中带甜、甜中掺着苦的少年,也喜欢平平淡淡略带清甜的十六七的年华。我的生活很奇妙,我的生活很精彩!女孩的成长滋味多,女孩的成长滋味妙! (结尾总结了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三种滋味,照应题目,宣明主旨,让全文结构更为明朗。)
◎名师精评
语言轻松,结构齐整。本文以轻松活波的笔调、率真毫不做作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的成长经历。文中的三个部分,表现了女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童年时期、小女生阶段、少女时期,并道过表现“我”在这三个阶段的心态和爱好的变化,表现了女孩的“成长滋味”。无论是整齐严谨的结构,还是清新淡雅的语言,都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