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7 15: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在钢铁制造的车、船表面刷油漆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增大光滑度,减少摩擦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丝用来做导线 B.氧气用于支持燃烧
C.氢气用来作燃料 D.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有金属光泽——制造电线
B.钨的熔点高——制作灯丝
C.金刚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加工坚硬的物件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5.下列有关资源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B.稀有气体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纯净物,用于做保护气、各种电光源等
C.空气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是淡水只约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6.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絮凝剂 B.焊锡熔点低——焊接金属
C.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电光源 D.石墨很软——作电极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 B.闻气体气味
C.量取水 D.过滤操作
8.括号内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与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B.氮气、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C.铁粉和铜粉——(看颜色)
D.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9.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可作燃料
C.石墨用作电极 D.金属铜可制作电线
10.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密度很大
11.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设计的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点燃的木条
B 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D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氮气 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12.想测定铜银混合物中银的含量。称取这种粉末10g,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25.2g。计算混合物中银的含量
A.84% B.68% C.36% D.75%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B.活性炭可用于吸附水中的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
C.工业上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主要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用焦炭将铁矿石中的铁置换出来
14.下列变化中一定有氧气参加的是
A.爆炸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氢气的验纯
15.现有一包由铜、锌和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有m种,溶液中溶质有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m=2,则n=2或3 B.若m=3,则n=2或3
C.当m=2时,溶液一定呈蓝色 D.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
二、填空题
1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____性,制铁锅用生铁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______。
(3)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了反应,防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
(4)从组成上看,钢与生铁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17.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人们出行经常带防雾霾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2)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洁厕灵”和“漂白精”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漂白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它们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在6.5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用的是液氢燃料,助燃剂是液氧,则火箭发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_____(用“→”表示)。
(2)飞机、火箭用到较多的材料是硬铝,这主要利用硬铝的______等物理性能(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硬度大 B.强度好、硬度大 C.密度大、熔点高
(3)硬铝中含有铝、铜、镁、硅,其中冶炼硅单质的原料是硅石(主要成分SiO2)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
19.分类、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探究的方法可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分为一类,理由是_____。
A.铁钉锈蚀实验 B.氢气验纯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 ,在这两个反应中Fe2O3、CuO都发生了还原反应,据此推测反应中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此反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_______价变为0。
20.I、请用对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______;
(2)②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
(3)三个碳酸分子_________;
II、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4)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5)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6)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三、推断题
21.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黄铜不能被腐蚀b.黄铜的硬度比铜大c.黄铜的熔点比锌低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置换”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Zn的目的是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的铜和硫酸锌溶液,需要对流程中的“滤渣”进行处理,向滤渣中缓慢加入___________(选填“稀硫酸”或“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_______时停止加入,过滤。
(5)上述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_________(任写一条)。
2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G都是金属单质,且E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A为红棕色固体,G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在工业上用于_______。
(2)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四、实验题
23.根据有关报导,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下图实验,一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铁生锈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___________;(答一条)
(3)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___________。(答一条)
2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 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1)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是______,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2)实验时“A.通一氧化碳”与“B.开始加热”的顺序是(填字母)______。
(3)该实验装置的缺陷是______。
五、计算题
25.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分三次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取药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黄铜样品质量 12g 10g 10g
烧杯+稀盐酸质量 150g 150g 16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61.8g 159.8g 169.8g
(1)三次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均为______ g。
(2)第二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6.某种铁合金中含有不溶于酸的杂质。取该合金样品粉末11.4g,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共100g。反应过程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6 a 3 0.2
(1)a=________。
(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D 6.B 7.A 8.B 9.B 10.B 11.B 12.C 13.C 14.D 15.B
16.(1)
(2) 导热性 纯铁硬度小/生铁硬度大
(3) 水和氧气 保持清洁、干燥
(4)含碳量不同
17.(1)吸附
(2)水和氧气
(3)Cl2
18.(1)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2)B
(3) +4价,0价
19.(1) C 实验探究的方法均为控制变量法
(2) H2O +1
20.(1)Fe
(2)OH-
(3)3H2CO3
(4)AD
(5)置换
(6)14:27
21.bc 把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稀硫酸 无气泡冒出 “酸溶”过程中Zn能与稀H2SO4反应,而Cu不能反应或·“置换”,过程中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22. 炼铁 灭火 分子构成不同
23.(1)①②
(2)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如喷漆;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等;(合理即可)
(3)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即可)
24.
(1)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2)AB
(3)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5.(1)0.2
(2)ZnCl2
(3)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x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26.(1)5.8
(2)解:分析图表,第4加入25g稀盐酸,反应铁的质量为3g-0.2g=2.8g,可知此时铁与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氯化亚铁溶液
设生成氯化亚铁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