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伯牙鼓琴》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伯牙鼓琴》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3 07: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部编版 六年级上
文言文二则
关于题目,正确的理解是:
文言文两篇
感知文本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所以价值观也不同。别人不认可你,不代表你是错的,只说明他和你的想法不一样。( )和( )一起玩,不是( )的到一边去。
( ),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感知文本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所以价值观也不同。别人不认可你,不代表你是错的,只说明他和你的想法不一样。( )和( )一起玩,不是( )的到一边去。
( ),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知音
知音
知音
知音
文化常识
你知道“知音”的由来吗?和同学讲一讲。
文化常识
伯牙鼓琴
伯牙弹琴。
文化常识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文化常识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diàn)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理解文本
借助注释理解文本。
要结合自己的理解把句子说通顺。
理解文本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理解文本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方:正在。
乎:语气词,相当于“啊”。
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理解文本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理解文本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足:值得。
故事细节
伯牙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锺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
故事细节
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锺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锺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锺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便挑断了琴弦,长叹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故事细节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到现代,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千古佳话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有感情朗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默读课文,使用停顿符号标出停顿
有感情朗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朗读技巧
遇到语气词,要根据情感用重读或慢读等方法读出重音。
自学字词
怪哉 巍峨 琴弦
自学字词
哉 巍 弦
相关传说
春秋时期,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领会文本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锺子期
伯牙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
朗诵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之间而(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 ),以为( )。
鼓琴而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破鼓绝弦
不复鼓琴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课堂练习
那些和尚开口闭口“shàn zāi”( ),实际上却是当地的大地主,有成百上千的农民为他们种地。
如果人生是一座wēi é( )的高山,那么锲(qiè)而不舍的追求,就是我们登天的云梯。
知音少,xián duàn( )有谁听?
——(宋)岳飞
善哉
巍峨
弦断
课堂练习
人常说( ),知音难觅,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高山流水
交友谚语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酒朋饭友,没钱分手。
跟好人,学好人,跟虎狼,学妖精。
宁愿挨三刀,不和秦桧交。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学习与巩固》。
2、背诵《伯牙鼓琴》。
3、搜索并阅读关于“伯牙续弦”的
故事。
4、欣赏音乐《高山流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