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二、教材分析
跳绳集简单易行和功能繁多为一体。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跳绳可以增强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跳绳能够锻炼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以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缓解一天课程下来的颈椎腰椎酸痛,适度的跳绳还可以促进骨细胞代谢,防止骨质软化,有增加骨强度的作用,预防骨质疏松。适度的跳绳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该项目单元共五次课,本课为单元的第四次课。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福州时代中学七年(9)班的女生,人数20人。本班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但班级学习氛围浓,有积极的进取心,班级凝聚力强,拥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本课通过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所有学生都体会到学有所成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觉参与到动作的学练中,明确跳绳的健身意义
2、8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全套动作,2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或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连贯完成动作
3、在个人努力与共同配合下,形成良好的合作学练氛围,同伴间能有鼓励、喝彩的表现,体会到完成动作的成就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脚步动作正确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分组、分层次等教学方法,以及比赛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练,提高个人综合身体素质。
学法: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学习、参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力,强化体育骨干的作用。
七、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
采用课堂常规、情景导入和绳操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课的常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树立安全意识。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重难点及目标要求。通过课堂情景导入和绳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充分活动热身,防止后续损伤的目的,而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本次课做好铺垫。
(二)学习提高部分
1、讲解示范法:对套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建立动作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分组练习法:分组进行动作消化,更利于动作的掌握。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练习更易于发现问题,提高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3、分层次教学法: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学习程度进行选择适合个人的目标。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目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和学习热情,而且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4、游戏:单摇接力打电话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快速跑和协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凝聚力。
5、结束部分:学生跟着老师放松、教师总结和收还器材。
设计意图:放松身体,教师总结本次课,宣布课后练习内容。
八、教学效果预计
1、8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全套动作,2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或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连贯完成动作
2、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上,最高心率140次/分钟,平均心率120次/分钟,练习密度在45-50%左右。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脚步动作错误
解决方法;强化脚步分解动作练习
2、上下肢不协调
解决方法;通过口令重复强化练习
3、节奏错误
解决方法;教师及时给予提示
十、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跳绳21根、音响一台、黑板3块、笔数根、粉笔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