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硫酸铜和氯化钡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D.盐酸和碳酸氢钠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反应放热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验满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个推断正确的是
A.酸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碱溶液中因为含有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纯碱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向稀氨水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B.水沸腾能掀开壶盖—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C.初夏在校园里能闻到阵阵栀子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成水分子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e、CO2、CH3COOH B.H2、H2O、NaOH
C.O2、NaOH、H2SO4 D.C、CaO、NaHSO4
7.下列对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固体
B.用燃着木条区分二氧化碳与氮气
C.用氧化铜粉末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
D.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8.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肯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9.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生石灰和水 B.锌粉和稀盐酸 C.二氧化锰和水 D.碳酸钠和稀盐酸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1.化学用语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B.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分子或原子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酚酞试液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三种固体:加水
D.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加热
二、填空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硫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硫酸的化学性质
(1)写出氧化铁与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2)补充一个实验,完善硫酸的化学性质,X可以是 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14.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⑴用温度计的液包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主要步骤为:计算、 ____________ 、混匀。
⑶稀释浓硫酸的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 ?仪器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 ?
三、推断题
15.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1)若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常用作干燥剂,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丙的俗称是纯碱,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乙转化为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6.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G______。
(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7.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_______,H________。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_____个化合反应。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应选用图1中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一种用品是_____________;
(2)若想要在实验室制取一瓶H2并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通常情况下,乙烯(化学式为C2H4)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用40%的乙烯利溶液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乙烯,其发生装置与制取H2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应用排水法收集乙烯,不选择另一种方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要用(2)制得的H2(含有水蒸气)干燥后来还原CuO,并检验产物中是否有H2O生成,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将他设计的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_。图中试剂a是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__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五、计算题
20.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标有质量分数为16%的盐酸(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
(1)为了测定,需配制 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氢氧化钠_____g。
(2)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与标签上标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_____(不考虑误差)。
(3)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加入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 20g,再逐滴加入该盐酸。用 pH 测定仪测定滴加过程中溶 液的pH。图2为测定仪打印出的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
①a 点对应的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b 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
②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_____?
21.如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 是盐酸)。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的此胃药中:
(1)所含 Al(OH)3 的质量_____;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 HCl 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B 6.A 7.A 8.B 9.C 10.A 11.C 12.A
13.Fe2O3+3H2SO4═Fe2(SO4)3+3H2O Na2CO3 2NaOH+H2SO4═Na2SO4+2H2O
14.浓硫酸稀释放热 量取 B中为浓硫酸 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搅拌使热量散失
15. Fe2O3
16.CuO CuSO4 Ca(OH)2+Na2CO3=CaCO3↓+2NaOH 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
17.H2O HgO Cu+H2Cu+H2O 2
18.2KMnO4K2MnO4+MnO2+O2↑ ①⑤⑥⑩ 棉花 ②④⑦⑧(或②④⑥⑨) 相同 乙烯的密度与空气接近,用排空气法收集会不纯 浓硫酸 无水硫酸铜
19.仪器不干净,含有酸性物质(合理均可) 除去溶液中的氧气 不正确_ 隔绝氧气 2NaOH+CO2=Na2CO3+H2O 若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试管中溶液的红色也能褪去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 F
20.(1)20(2)盐酸具有挥发性(3)酸性;氯化钠和氢氧化钠;14.6%
21.(1)4500mg(2)6317.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