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各区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考试分类汇编 选择题(四)热化学 电化学
一、热化学
(石景山区)1.已知:C(s,石墨) + O2(g) = CO2(g) ΔH1 = -393.5 kJ/mol
CO(g) + O2(g) = CO2(g) ΔH2 = -283 kJ/mol
理论上2 mol石墨不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g)和CO2(g)放出的热量是
A.676.5 kJ B.504 kJ C.283 kJ D.110.5 kJ
(门头沟区)2.由同一反应物发生反应Ⅰ、Ⅱ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为吸热反应
B.反应Ⅱ无需加热即可发生
C.加催化剂后,反应结束时反应Ⅱ曲线不可能位于反应Ⅰ上方
D.反应Ⅱ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顺义区)3.顺-2-丁烯、反-2-丁烯分别与氢气加成制备丁烷的焓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C. 1mol顺-2-丁烯转化为1mol反-2-丁烯放热4.2kJ
D. 发生加成反应时,顺-2-丁烯断键吸收的能量高
于反-2-丁烯断键吸收的能量
(房山区)4.聚碳硅烷是新技术材料高分子中重要的化合物,目前用来制备碳硅烷最广泛的方法是硅氢化法,下列为系列催化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反应历程如图1,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硅氢化的过程为吸热反应
B.物质(1)可改变反应速率
C.由于反应经历两个中间产物可减少反应的热效应
D.物质(2)生成物质(3)的过程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西城区)5.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方法首先将CO2催化还原为CH3OH。已知CO2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①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4kJ/mol
②CO2(g)+H2(g) CO(g)+H2O(g) ΔH2=+41.2kJ/mol
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CO2催化加氢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g)+2H2(g) CH3OH(g) ΔH=-90.6kJ/mol
B.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CH3OH的方向进行
D. 220~240°C,升高温度,对反应②速率的影响比对反应①的小
(东城区)6.ICl与H2能发生反应: 。
已知:
①该反应由两个基元反应分步完成,第一步为
②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且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步为氧化还原反应
B. 第一步的化学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化学反应速率
C. 已知键能:,可推知键能:
D. 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电化学
(海淀区)1.镁、海水、溶解氧可构成原电池,为水下小功率设备
长时间供电,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但该电池存在析氢副反应和负
极活性衰减等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溶解氧浓度低,故需增大电极与海水的接触面积
B.该电池使用时,需要定期补充正极反应物
C.负极活性衰减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Mg(OH)2覆盖了电极
D.析氢副反应可以表示为2H2O+ Mg === Mg(OH)2 + H2↑
(海淀区)2.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可将CO2转化为CO并存储,
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B.a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C.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O2 + 2e- === CO + O2-
D.通过该过程可以实现储能
(东城区)3.海水中含有等离子,约为8。有研究提出,用下图所示方法能够从海水中提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室出口溶液显酸性
B. 相同时间内,两个阳离子膜中通过的数目相等
C. a室中发生的电极反应:
D. b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西城区)4.微生物电池可用来处理废水中的对氯苯酚,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极是负极
B. H+向b极迁移
C. 对氯苯酚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H++2e—=+Cl—
D. 电路中通过0.4mole—,消耗了0.1molCH3COO—
(丰台区)5. 一种电解法处理含有NO- 3的酸性废水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阴极和阳极之间用浸有NaCl溶液的多孔无纺布分隔。阳极材料为石墨,阴极材料中含有铁的化合物,H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原子在阴极产生:H+ + e-=== H
(
Fe(Ⅱ)
)B.阴极材料既是得电子场所,同时起催化剂的作用
C.H原子与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 + NO- 3===== NH+ 4+ 2OH- + H2O
D.HClO产生的原因:2Cl--2e-=== Cl2↑ Cl2 + H2O HCl + HClO
(石景山区)6.NaCl固体溶解过程及NaCl溶液导电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离子为Na+,b离子为Cl
B.通电后,NaCl发生电离
C.图乙表示通电后,离子定向移动,推测X为电源正极
D.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也是物理变化
(门头沟区)7.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周围溶液pH变大
B.溶液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C.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是SO2 - 2e-+ 2H2O = 4H++SO42-
D.一段时间后,a极消耗的SO2与b极消耗的O2物质的量相等
(顺义区)8.直接H2O2燃料电池(DPPFC)是一种新型电池,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极为正极
B. 电池工作时b电极的反应式是:
H2O2 —2e—=== O2+ 2H+
C. 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升高
D.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H+向a极移动
(昌平区)9.反电渗析法盐差电池是用离子交换膜将海水与河水隔开(离子浓度:海水>河水),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定向移动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石墨极上的反应为:Fe2+ e-=Fe3+
C. 石墨极为电池的负极
D. CM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房山区)10. 用多孔石墨电极完成下列实验
现象 Ⅰ中,a、b两极均产生气泡 Ⅱ中,a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Ⅲ中,a极上析出白色固体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Ⅰ中,b极反应:
B.Ⅱ中,析出红色固体:
C.Ⅲ中,只可能发生反应:
D.Ⅰ中,a极上既发生了化学变化过程,也发生了物理吸附过程
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各区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考试分类汇编 选择题(四)热化学 电化学 参考答案
一、热化学
1. B 2. B 3. C 4. B 5. D 6. B
二、电化学
1. B 2. B 3. D 4. D 5. C 6. C 7. D 8. C 9. D 1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