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入门第七讲 想象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作文入门第七讲 想象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4 13: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七讲:作文中的想象
想像与联想的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由一个形象“想”到另一个形象,但是,两者有着质的区别。上文说过,联想是一个从“实”到“实”的过程,而想像却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之所以称之为“虚”,是因为想像出来的形象是新创造的,现实世界还不存在;然而,虽说是“虚”,这个“虚”却是今后“实”的基础,人类文明的发展,你能说不是源于最初的“虚”──想像?
英国的雪莱曾说过,“想像是创造力,也就是一种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和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英国的王尔德也说过,“如果艺术放弃了他的富于想像力的媒介,那么艺术也就放弃了一切”。作为一个学生,你更应该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否则,何以担当今后的重任?
【基础知识】
可以这么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想像力的人,难道你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没有想像力的人吗?难道你平时说话中没有想像的成份吗?但是,到了用笔说话时又怎么了呢?1991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小作文题要求就一个圆发挥想像写一篇作文,结果不少考生竟无从着手,白白丢分。然而,有人将同样的这个题目给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做,却做出了一批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为什么?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中学教学缺少这一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循序渐进地借助想像用笔说话,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想像力,就能进一步地发展你的想像力。
想像,应任凭思想的野马奔驰。用想像的方式“说话”,大致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幻想”想像。
一般童话、寓言、神话常运用“幻想”想像。你或者穿行于时间隧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作纵向思维,幻想过去或将来的某一场合、某一过程,如女娲如何地开天辟地,将来的世界怎么样;你或者从某一事物辐射开去,尽情到四面八方漫游一下,如安徒生就给那个爱慕虚荣的皇帝穿上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当然,你也可以借助“梦”以抒发你的情感,发挥你的想像。
一些科幻作品,实际也是运用“幻想”手法创作出来的,儒勒·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世界想必一定打动过你吧!
第二是“再造想像”。
这种想像常借助于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从眼前的事物(“实”)出发,再创造出一个与之相似的新事物(“虚”)。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眼前现实中的蓝天绿水展开想像,再造出一块美丽的“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的“空灵的蓝水晶”,让这块“虚”的“水晶”为那个“实”的蓝天绿水服务,以突出济南的冬天之美。
运用想像作文,必须注意几点。
其一,童话必须表现童心、童趣、童“傻”。你决不能给大人的作品贴上“童话”的标签。
其二,如果你用“梦”的形式作想像,那么,你“入梦”、“出梦”必须有交代;不然,人家看后会莫名其妙。
其三,茅盾曾说过,“想像的来源,就是观察”。人虽然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形象,但想像的内容总是源于客观现实,被想像出来的事物定是由已经感知的事物加工改造而来。
其四,联想与想像常纠合在一起,如一位同学写作时想到了屈原,又似乎看到屈原缓缓向自己走来,并教自己如何用笔“说话”。不得不佩服作者“想”的能力,仔细辨析一下,作者想到了屈原,这是“实”的,所以属于联想;而屈原向自己走来,教自己“说话”,就当然是“虚”的,这当然就属于想像了。
【例文赏析】
㈠ 大挂钟在这屋子里度过了整整50年,小闹钟只来了5个月。它们一秒一秒地走着,不知为什么忽然争吵起来。
大钟看不惯小钟那种模样,嘟囔着说:“哼,外表漂亮管什么用!”
小钟说:“我是小闹钟,我会按照人们的要求,发出清脆的铃声。你呢?”
大钟说:“我是报时钟,每小时报一次。一点钟就敲一下,两点钟就敲两下,三点钟就敲三下……最多能敲响十二下,你会吗 ”
小钟说:“可我带有日历和周历!”
大钟说:“我的钟面比你大得多!”
小钟说:“大有什么用 你又老又丑,早该进博物馆啦!”
这句话大大伤害了大钟的威严和自尊心,它恼怒地说:“你胡说什么!我在这屋里碰到过三代人!这一家人,没有一个不看我!我给他们报时间,让大人准点去上班,孩童准点去上学。我告诉他们:要遵守时间,我在这儿服务了50年!你才来5个月,就自以为了不起,哼!”小钟听了这一番教训,感到很委屈,它细声细气地说:“谁跟你吵架啦,真不害臊!”
大钟气得更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候,只听得大钟铛铛铛铛地敲了12响。在黑暗中,大钟报时的声音比白天响亮得多,尾音拖得也很长,仿佛每一记钟声都是对小钟的示威。
是午夜12点了。在大钟敲响12下的时候,小钟的两支长短时针,丝毫不差地紧紧叠在12点上。小钟无声地显示,它也是准确无误的报时者。
后来,它们终于明白了: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的钟,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大钟和小钟。不管什么钟,它们共同的职责是准确报时,为人们提供最佳的服务。
(吴名《大钟与小钟》)
例文是一则童话。文中,作者运用了幻想想像,赋无所谓生命的大钟、小钟以生命,使它们如同人一般活动起来,如同人一般有着好胜心、嫉妒心以及正确认识事物之心,如同人一般地对话、争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童话的特点是表现童心、“童趣”和童“傻”,所以,文中的大钟、小钟不能像成人一样地说话,更不能像领导干部那样地说话。
例文点拨
㈡ 蜈蚣在野外遇见了一条巨毒之蛇,毒蛇抬头就跑。蜈蚣追逐它,转着圈儿围绕它。毒蛇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儿去,就停下来张开嘴等着。蜈蚣缩起头,弯屈身体,然后像箭一样的向毒蛇冲去。它钻进毒蛇的喉咙里,吃了它的心和肠子,然后从它的尾部出来了。毒蛇到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另一天,蜈蚣偶然遇见了蜒蚰,就想把它逮住。别人告诉它说:“这东西虽小但是有毒,不能碰。”蜈蚣大为生气,说“你太小看我啦!天下最毒的莫过于蛇,而最毒的蛇又莫过于被我咬死的那条。它咬树木,树木就要枯萎;咬人,咬兽,人兽就死,毒素的猛烈就像火一样;但是我钻进它的喉咙,吃了它的心,把它的肠胃当肉酱吃,喝干了它的血,饱餐了它的油,舒服极了。我又怎会在乎寸把长的蠕动的蜒蚰呢!”于是,踮起脚走去侵犯蜒蚰。蜒蚰舒展着身体,把头上的两只角一伸一屈,吐着黏液等待着它。蜈蚣刚走到蜒蚰身边,就被粘住了,它顿时翻倒在地,想抽身逃跑,谁知所有的脚和须全部粘断,不能动弹了。结果它呆呆的躺在那里,被一群蚂蚁吃了。 (《蜈蚣与蜒蚰》)
例文根据古代的一则寓言改编。寓言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将一个深刻的道理安排在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所以,作者运用幻想想像,让不可能有思想、会说话的蜈蚣、毒蛇和蜒蚰作出人的动作,说出人的语言,以演绎那个简单的故事,蕴含那个深刻的道理。
例文点拨
㈢ 什么?给我一天完全自由的时间?啊,太棒了!
一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练字。摆出深锁闺房中的文房四宝……
看书。搬一张小板凳放在阳台上,拿起一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或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静下心来,就会一头扎入其中,以书为伴,谈古论今,上下5000年,或气壮山河,或感人至深,让我彻底从“X、Y、Z”,“A、B、C”,“二氧化碳”与“硫酸”中解脱出来,感受那份久已失去的读书乐。
弹琴。打开尘封已久的琴盒,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与琴声共舞。琴声时而豪壮,时而婉转,带着我远离了老师的讲解,远离了父母的唠叨,远离了长辈的叮咛,如展翅的鸟儿在乐海中飞翔。
当然了,最后也不会忘记美美地睡上一觉,放松一下那根绷了许久的弦,在梦的世界中遨游。
(一考生:《给我一天时间》)
应试教学下的莘莘学子确实太苦了,他们幻想着有这么一天,有这么没有任何负担的一天。于是,就在苦不堪言的一刹那间展开幻想想像,辐射到令自己高兴的那“一天”的方方面面。
例文点拨
㈣ 今年生日那一天,我坐在沙发上,魂儿又飞到了将来。我设想着自己16年后生日的那天晚上,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宾客们正频频举杯祝贺我研究出了制止淋巴恶性肿瘤扩散的新药。我用十年心血终于结出了令人满意的果实,为以后能够进一步去研制消除这种病的新药来解除患者的痛苦,而显得有些激动。这时我的妈妈(当然她也老了,头发白了,就像电视里老奶奶的样子)插话说:“静,今天是你的生日,16年了,还是考取高中那年作的生日呢。今天正好大家都在,多吃点。”啊!生日。我笑了,我最喜欢过生日,过生日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那时大家都为我祝贺,宾客们再一次举杯祝我生日快乐,祝我越活越年轻。可也许我那时已经有了白发,因为人说动脑子容易生白发。
“静,你在干什么呢?又在想入非非了吧?你啊,光凭你想就什么都可以达到吗?”妈妈把我从美好的想象中唤醒过来。唉,多么美好的境界让妈妈给“破坏”了……
(潘 静:《16年后的今天》)
当你的一些愿望暂时无法实现的时候,不妨借助“梦”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幻想一下自己愿望实现时的喜悦或愿望不能实现时的沮丧。梦中的天地何等的宽广,在梦中“过一把瘾”,不亦乐乎!在梦中“过一把瘾”,当然也是幻想想像。
例文点拨
(五) 近来,报上好几次刊登了自行车与汽车相撞,肇事汽车逃逸后有关方面寻找目击证人的新闻。
由此,我想到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能否也设计一种自行车的“黑匣子”,安装在自行车上以防不测。不过,这种“黑匣子”最好能利用照相中的一次成像技术,在自行车受到撞击时会自动闪光将肇事车辆拍下;另外,自行车倒地后能自动发出紧急求救信号,使受害者得到及时抢救。
(冯仁贵:《自行车“黑匣子”》)
短文接近于“科幻”作品。自行车的“黑匣子”尚未问世,但是,它却已经出现在作者的笔下,这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幻想出来的。如果没有“自行车与汽车相撞,肇事汽车逃逸后有关方面寻找目击证人”的现实情况,作者不可能作这方面的幻想想像。
例文点拨
(六)
这地方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要想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萧 红:《火烧云》)
哪来的“马”?哪来的“狗”?哪来的“狮子”?从“火烧云”而来,作者根据火烧云的形状再造出来。如果作者没有见过马、狗和狮子,作者就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再造想像。
例文点拨
(七)成吉思汗称霸中原之后,华筝公主作为天下第一公主,风风光光地从大漠搬进了内宫。
内宫这么点地方,公主没几天就玩腻了。有一天,她问中原的宫女:“你们中原人平时都爱玩什么呀?”宫女答道:“在我们中原,但凡有点名气的人都爱出书;凡是没名气的人,都爱看名人出的书。像公主您这样的人,起码得写个‘三部曲’什么的──这样,不仅您的名声更响了,而且还能弄点脂粉钱──我不过是打个比方,您当然不缺脂粉钱了。这钱虽说不多,不过您要想盖座行宫,倒也够了──总比抽税强。抽税抽得多了,有些贱民就会造反了;卖书呢,不但那些人会乖乖地送钱来,而且您,还有大汗的形象都会立马高大起来。”
“这主意是不错。不过,我不会写汉文啊。再说,写那么长的东西累不累啊?”“不累。我给您找个读书人来,封他个‘文人’的官,让他专门给您写。我只要把您的履历表抄一份给他,您再列一份您所认识人的名单,写好他们与您的关系,这么着就行了。再不济,那就画来凑。公主您天生丽质,又具有草原
美人的独特气质;我再帮您找个艺术派的画师来画像。画个百八十张的,附在书里──撑场面,而且书也更好卖了。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大汗题书名……”“书名就叫‘一代公主─华筝’!”华筝公主兴奋地叫起来:“啊呀,这种书名太老土了。不如叫《从草原小妮到中华公主》。”
……
数月之后,《从草原小妮到中华公主》这本书占领了所有的书摊,许多地方更是出现了脱销的情况。于是,官府下令,由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谁可以购得现存的最后几本。
又是几个月之后,《从草原小妮到中华公主》热略有降温,另有一套名为《我们与华筝──不得不说的故事》的丛书销量直线上升。这套书的作者分别是:射雕大侠郭靖,东邪之女黄蓉,铁尸梅超风,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以及一位身份神秘的女子穆念慈。
(秦 吉力 :《公主出书始末》)
从当今的名人出书热到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文中人物皆为《射雕英雄传》中的形象),是联想,因为两端都为“实”。然而,因当今的名人出书热而使《射雕英雄传》中的华筝公主“出书”,却完全是作者的虚拟,属幻想想像。这篇短文中,作者将联想与想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例文点拨
[小园学步]
㈠、用幻想想像的方式写一则童话。(250字左右)
㈡、借助“梦”,写出你的一个心愿。(500字左右)
㈢、用再造想像(比喻)的方式作一段景物描写。(250字左右)
㈣、用联想与想像相结合的方式写一个小故事。(600字左右)
[题目㈠] 可爱的小动物
一个多月没有下雨,地上是纵横交错的干涸的土沟。中午,骄阳当空,天上没有一点云彩,地面泛着耀眼的白光。几只小动物聚在村头大槐树下,谈兴正浓。小猴皱了皱眉头:“还不下雨,小草都枯死了,我们都要饿死了。”“我才不管他饿死饿不死,有森林之王顶着呢!咱们‘今朝有酒今日醉’,只管玩他个痛快。”小羊接过了话头。“你这话就不对了,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虽小,也应有点责任心呀。”小羊的话立即被小鹿打断。
 ……
不错,作者运用了幻想想像的形式,让小猴、小羊、小鹿们说起了人话。但是,童话必须反映童心、童趣、童“傻”,习作中的这些动物们反映的是什么呢?──它们说出了只有大人才说得出的话。所以就题目要求来说,习作不成功。
例文点拨
[题目三] 玩狗记
“想要小狗吗?明天去乡下!”
我可喜欢小狗啦,每当从电视里看见毛茸茸、傻乎乎的小狗,真恨不能摸上一摸。爸爸曾是个知青,好多次和我说过他养狗的往事,直把我的心挠得痒痒的。真不好意思,我家里“养”着一窝狗,可都是玩具店买的。
我们到了强强哥哥家,他家是爸爸插队时的“堡垒户”。刚走到门前的柴垛边,“喔!喔!喔!”一条一米来长的大花狗径直向我冲了过来,妈呀!这狗怎么玩?吓得我忙向爸爸身后躲。
“阿花,这是客人,不许吵!”大花狗摇着尾巴回到屋檐下,两只眼睛警惕地看着我们。强强从狗窝里拿出一团毛乎乎的东西:“呶,给你。”小狗,一只真正的小狗!“阿花”一下子又蹿到我跟前“喔”开了。强强再次赶走了它,一会儿,它又到了我的跟
前,不过这次没有“喔”,只是不停地嗅着我的裤管。这时,我才敢接过这只小狗。它黑白相间,眼圈上的两块黑特别显眼,简直就是“小熊猫”,可漂亮啦。它身上的毛短短的,摸上去柔柔的,真舒服。捧在手上热乎乎的,能明显感觉到它的心跳。它伸出舌头,舔舔我的手,软软的,痒痒的,好玩极啦。
不知什么时候,四五个农家孩子围到了我的边上,天哪,每人抱了一只小狗!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小狗往我手中塞。我们就和小狗们玩开了。我让小狗们排队,除了“小熊猫”外个个乱窜乱跳;我让小狗们吃特地带来的牛肉干,除了“小熊猫”外个个狼吞虎咽;我让小狗们舔我的手心,除了“小熊猫”外个个跑得远远的……
“……吉吉,醒醒,我们要出发了!”我睁眼一看,原来我在床上,我们还没出发呢!
文章写得有滋有味。但是,题目要求“借助‘梦’,写出你的一个心愿”,何时“入梦”,作者却没有交代,致使最后的自然段莫名其妙。实际上很简单,只要在“我家里‘养’着一窝狗,可都是玩具店买的”加上“看着这些‘狗’,我慢慢地觉得自己已坐上了汽车……”即可。
例文点拨
[题目㈢] 高空的云彩
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去云南旅游,去寻找梦中的香格里拉。
我是第一次乘飞机。飞机在9600米的高空迎着太阳飞行。下面是云,透过云的缝隙,那一条条闪着白光的是河流,一块块如镜子般闪着绿光的是湖泊;上面是晴空,蓝得透彻,蓝得明媚,没有一丁点儿云彩。前面,向飞机疾驰而来的是云,一朵又一朵的乌云,或如群马奔腾,或如浊浪排空,或如轻歌曼舞。每朵的边沿因阳光的逆射略显透明,而主体部分却显得那么的厚实,那么的沉重,似乎不愿让人看透内藏的秘密。真想钻出弦窗踩上机翼,然后发力,借助飞机的惯性向前冲去,冲进那厚厚实实的云朵,去测量一下它的体积,去寻找苏轼梦中的琼楼玉宇,去寻找可遇而不可求的香格里拉。然而,那朵朵乌云刹那间从机身旁擦过,到了弦窗的后面,顺着阳光望去,突然又变得那么的轻盈,那么的透明,那么的飘逸。──前面,又一朵厚实的乌云向飞机扑来。
显然,作者企图运用再造想像法描摹乌云的气势。“或如群马奔腾,或如浊浪排空”确实写出了乌云的壮观。但是,“或如轻歌曼舞”,却无法表现“疾驰而来”的气势。这段习作告诉我们,虽然是想像,但也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符合生活真实。当然,如果把“或如轻歌曼舞”安排在飞机舷窗的后面,就非常恰当了。
例文点拨
[题目㈣]
感谢金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作为一个男子汉,坚韧,一直是我追求的品格。
去年期末考试,我名次跌出了20名外。我一度悲观失望,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愿见人,总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这时候,爸爸为我翻开了《神雕侠侣》。我和爸爸都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因为他的武侠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顽强、坚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虽个性不同,但大多数出生孤苦。我想像着,陈家洛虽是豪门子弟却从小就进入了江湖,胡斐出生时父母双双死去,袁承志父亲被冤死,郭靖由寡母养大,杨过流浪于荒僻山村,张无忌踏进中原父母就被逼死……不单如此,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也布满了荆棘丛莽,正如杨过所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他们从不向命运屈服,由于他们有着坚韧的品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艰苦抗争,终于都成了世人仰慕的一代大侠。他们是我心中的偶像,每当我失意时,每当我灰心时,总会联想到他们就在我的面前,告诉我要挺直腰板,度过难关。于
是,我们父子俩一起想像杨过连遭左臂被砍、身中巨毒、爱侣失踪等厄运后苦练16年的经过。杨过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鼓起了我的勇气。这一年中,我不畏寒暑,“头悬梁,锥刺股”,这不,我又在考场上写作文了。
虽然说我相信自己这次能成功,但是我也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失败,明年再来,直到成功!我相信自己会有1%的天资,相信自己能花99%的努力!《射雕英雄传》中那个愚鲁不堪的郭靖不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吗”?我不由得想像着郭靖的故事。
感谢杨过,使我从悲观中抬起头来;感谢郭靖,使我具备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更要感谢金庸,为我们青少年塑造了一系列坚韧不拔的形象!
本文作者将联想与想像搞颠倒了。联系金庸小说中出现过的人物、场面,应是联想,因为我们所谓的“实”也包括经过典型化处理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场面;至于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到自己的面前,对自己说什么什么,则只能是想像,因为那毕竟是“虚”的。
例文点拨
[体验研究]
(一)、写一篇文章,谈谈联想与想像之间的相同处与相异处。
(二)、既然说想像出来的事物是现实世界没有的,是“虚”的,但又为什么说“想像来源于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谈谈。
谢 谢 观 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