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各区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考试分类汇编 选择题
(七)新情景图形图像图表分析 化学实验
一、新情景图形图像图表分析
(海淀区)1.Ni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催化转化CO2的历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催化转化的产物是CO和H2O B.过程②→③涉及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C.反应过程中,C的杂化方式未发生改变 D.生成1 mol CO,需要2 mol电子
(朝阳区)2.橡胶a与交联剂b反应,得到交联橡胶L。(图中表示链延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1,3-丁二烯、CH2== CHCN、CH2== CHCOOH可制备橡胶a
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交联橡胶L,橡胶a可回收再利用
C.交联剂b、交联橡胶L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丙三醇
D.制备交联橡胶L的反应是缩聚反应
(门头沟区)3.采用Pd—Fe3O4双催化剂,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NO3-、NO2-。Fe3O4中Fe的价态有+2、+3价,用Fe(Ⅱ)、Fe(Ⅲ)表示,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B.过程③中NO2- 被Fe(Ⅱ)还原为NH4+
C.过程④生成1 molN2,转移3 mol电子
D.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顺义区)4.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用电催化氮气与水反应进行固氮时,催化过程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催化剂
)A.该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 === 4NH3+3O2
B. O2在阴极生成,NH3在阳极生成
C. 该固氮过程中利用催化剂提高了反应限度
D.①~⑥步过程中,均包含极性键的断裂及非极性键的形成
(昌平区)5.部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在催化剂a表面,N2分子吸收热量变成了氮原子
B. 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sp3杂化轨道
C. 在催化剂b表面,NH3被氧化
D. 催化剂a、b均不参与反应
(房山区)6.一种自修复材料在外力破坏后能够复原,其结构简式(图1)和修复原理(图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高分子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
B.使用该材料时应避免接触强酸或强碱
C.合成该高分子的两种单体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D.自修复过程中“”基团之间形成了化学键
二、化学实验
(海淀区)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制备并收集 乙酸乙酯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证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 方案
(朝阳区)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装置,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干燥、收集装置略)
气体 制备试剂 除杂试剂 所选装置
A SO2 Cu + 浓H2SO4 饱和NaHSO3溶液 b、c
B Cl2 MnO2 + 浓HCl 饱和NaCl溶液 b、c
C C2H4 C2H5OH + 浓H2SO4 KMnO4溶液 b、c
D C2H2 电石+ 饱和NaCl溶液 CuSO4溶液 a、c
(朝阳区)3.用体积相同的15 mol·L-1浓HNO3、4 mol·L-1稀HNO3 分别将两份等质量的铜片完全溶解,发生如下反应:
① 4HNO3(浓) + Cu == Cu(NO3)2 + 2NO2↑+ 2H2O ,所得溶液为绿色
② 8HNO3(稀) + 3Cu == 3Cu(NO3)2 + 2NO↑+ 4H2O ,所得溶液为蓝色
用注射器分别取①、②中的少量溶液,夹上弹簧夹,完成如下实验:
Ⅰ 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 ①中液面上方呈红棕色,……
Ⅱ ②中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产生NO2,②中产生NO,说明氧化性:稀HNO3>浓HNO3
B.溶解等量的Cu,消耗HNO3(浓)的物质的量多于HNO3(稀)
C.Ⅰ中溶液上方呈红棕色是因为发生反应2NO + O2 == 2NO2
D.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时,①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西城区)4.能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尾气处理(加热和夹持等装置略去)的是
气体 制备试剂 烧杯中试剂
A NO2 铜与浓硝酸 NaOH溶液
B NH3 浓氨水与碱石灰 水
C C2H2 电石与水 水
D Cl2 MnO2与浓盐酸 饱和NaCl溶液
(西城区)5.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SO2生成
B. 在该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
C. 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与水发生了反应
D. 为确认CuSO4生成,试管①冷却后,将其中的物质缓慢倒入水中,观察颜色
(西城区)6. 采用下图装置制备乙烯并研究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实验观察到溴水褪色,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产物主要为BrCH2CH2OH,含少量BrCH2CH2Br。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乙烯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B. 除杂试剂A为NaOH溶液
C. 乙烯与溴水反应后的溶液近乎中性
D. BrCH2CH2OH与H2O之间存在氢键
(西城区)7.研究小组为探究Na2S晶体在空气中变质后的产物,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
①取Na2S样品加水溶解,得到澄清溶液a。
②取少量溶液a加入过量盐酸,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且出现淡黄色浑浊。
③将②中浊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资料:i.Na2S溶液能溶解S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臭鸡蛋气味)
ii.BaS易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中淡黄色浑浊可能是S与H+反应产生的
B. ①和②说明该Na2S样品中含有S
C. ③中白色沉淀是BaSO4
D. 该Na2S样品中可能含有Na2SO3
(丰台区)8.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
KI
)
电镀铜 验证AgCl 溶解度大于AgI 证明温度对 平衡的影响 验证铁 发生吸氧腐蚀
(丰台区)9.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方案 (
Na
2
O
2
与
H
2
O
反应后
的
溶液
pH=12
Ba
Cl
2
溶液
) (
H
2
O
2
溶液
Ba
Cl
2
溶液
) (
H
2
O
2
与NaOH
混合溶液
pH=12
Ba
Cl
2
溶液
) (
H
2
O
2
与NaOH
混合溶液
pH=12
先
加
MnO
2
粉末,后
加
酸性KMnO
4
溶液
) (
Ba
O
2
稀
H
2
SO
4
)
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出现白色 沉淀
已知:i. H2O2 H+ + HO- 2 HO- 2 H+ + O2- 2
ii. BaO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实验③可证明H2O2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B.实验①和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⑤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BaSO4,说明溶解度BaO2 > BaSO4
D.可用BaCl2、MnO2、H2O检验长期放置的Na2O2中是否含有Na2CO3
(石景山区)10. (
浓盐酸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Cl2并回收MnCl2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饱和NaHCO
3
溶液
) (
气体
) (
MnO
2
)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MnCl2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MnCl2溶液制得MnCl2 4H2O
(石景山区)11.从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过滤
铝土矿
Na
AlO
2
溶液
过滤
Al
(OH)
3
灼烧
Al
2
O
3
Al
熔融电解
过量
CO
2
NaOH
溶液
冰晶石
)
A.从NaAlO2→Al(OH)3→Al2O3的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C.NaAlO2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AlO 2 + CO2 + 2H2O = Al(OH)3↓+ HCO 3
D.电解熔融Al2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Al3+ + 3e = Al
(房山区)12.用废铁屑制备磁性氧化铁,制取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浸泡过程中适当加热并搅拌效果更好
B.检验A中的可以用溶液
C.加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制备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石景山区)13. (
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 3+ Ca2+ = CaCO3↓
B.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基本重合,说明Na2CO3溶液和
澄清石灰水反应时OH 未参与反应
C.滴加NaHCO3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HCO 3消耗了OH
D.NaH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 3+ OH = CO2 3+ H2O
(门头沟区)14.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某澄清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 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顺义区)15.某小组探究镁条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操作
实验现象 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 镁条表面有明显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逐渐加快 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实验①镁条表面只有少量气泡的原因是镁与水不反应
B.①②对比,②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热量损失少
C.①③对比,③有大量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镁抑制了NH4+水解
D.由实验可知,溶液酸碱性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大于温度对镁与水反应的影响
(昌平区)16. 以下关于SO2生成、检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反应Cu+2H2SO4CuSO4+SO2↑+H2↑产生SO2
B. 浓硫酸中S元素均从+6价降低为了+4价
C. SO2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用碱吸收
D.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体现脱水性
(房山区)17.用右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制备及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制备利用了的分解反应
B.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
C.若将丙中的换成苯,仍能防止倒吸
D.在收集好的中通入少量,可能观察到白烟
(顺义区)18. 利用下图装置,能制取并在集气瓶中d中收集到干燥纯净气体的是(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气体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A H2 稀盐酸+ Zn 饱和食盐水 无水氯化钙
B Cl2 浓盐酸+KMnO4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 SO2 浓硫酸+ Na2SO3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D NH3 浓氨水+NaOH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各区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考试分类汇编 选择题
(七)新情景图形图像图表分析 化学实验 参考答案
一、新情景图形图像图表分析
1. C 2. D 3. A 4. A 5. D 6. D
二、化学实验
1. B 2. C 3. B 4. A 5. B 6. C 7. B 8. B 9. D 10. C
11. D 12. D 13. D 14. C 15. B 16. C 17. C 1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