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化学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作答必须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非选择题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3.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Br:80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无处不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王安石诗: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反应:N2+O22NO
B.北科大参与研发的“超级钢”(含Mn 10%、C 0.47%、V 0.7%等)是一种新型合金
C.N95口罩所使用的熔喷布为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中国古代曾用竹简、丝帛记载文字,二者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
2.下列与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l的非金属性强于I:
B.C和O形成的过程:
C.0.1mol/L溶液的pH为3:
D.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环戊二烯()中含有键的数目为5NA,π键的数目是2NA
B.%乙醇溶液中所含键数目为
C.235g核素发生裂变反应:+++10,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NA
D.铁与标准状况下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N
N
N
OHN
)4.某有机超强碱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该有机物的四种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H
B.该有机物中C和N均有sp3和sp2两种杂化方式
C.该有机物中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
D.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12组峰
5.一种自修复材料在外力破坏后能够复原,其结构简式(图1)和修复原理(图2)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高分子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
B.合成该高分子的两种单体互为同系物
C.使用该材料时应避免接触强酸或强碱
D.自修复过程中“—COOCH2CH2CH2CH3”基团之间形成了化学键
6.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
C.装置③可用于分解NH4Cl制备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NO气体
7.LDFCB是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如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X的最稳定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分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三种情况
8.检验Ni2+的反应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是7:1
B.乙中Ni2+的配位数是4
C.乙分子内存在氢键
D.C、N、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N>O> C
9.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其中S的化合价为-1价)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黄铁矿粉碎,可加快其在沸腾炉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B.沸腾炉中每生成1mol ,有11 mol 发生转移
C.接触室中排放出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原料利用率
D.吸收塔排放的尾气可通过氨吸收转化成氮肥
10.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和石墨烯是同分异构体
B.C60周围等距且最近的C60的个数为4个
C.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
D.C60与C60的最短距离是
11.磷及其化合物在电池、催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黑磷与石墨类似,也具有层状结构,单层黑磷叫黑磷烯,其结构如图1所示。为大幅度提高锂电池的充电速率,科学家最近研发了黑磷——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其单层结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磷烯中最小的环为六元环,每个环平均含有2个P原子
B.黑磷区中P-P键的键能不完全相同
C.复合材料单层中,P原子与C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属范德华力
D.石墨与黑磷的交界结合区域中,P原子与C原子共平面
12.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6H5OH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室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B.右室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左侧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左室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C6H5OH+11H2O-28e-=== 6CO2↑+28H+
13.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A和B,发生反应:
3A(g)+B(g)2C(g) H>0,448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反应体系
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温度 K 起始时物质的浓度 (mol·L 1) 10分钟时物质的浓度(mol·L 1)
c(A) c(B) c(C)
甲 448 3 1 0.5
乙 T1 3 1 0.4
丙 448 3 2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10分钟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υ(A)=0.075 mol·L 1·min 1
B.甲中,10分钟时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乙中,T1<448 K、K乙<K甲
D.丙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大于25%
高三化学 第3页(共8页) 高三化学 第4页(共8页)
高三化学 第1页(共8页) 高三化学 第2页(共8页)
14. 某种含二价铜微粒[CuII(OH)(NH3)]+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含的能量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总反应焓变ΔH<0
B. 由状态②到状③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中有O—H键的形成
D. 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2NO + 2O2 === 6H2O + 3N2
15.25℃,K2Cr2O7溶液中含铬微粒的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局部)如下图所示。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 (橙色) + H2O 2CrO42- (黄色) + 2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Ⅱ代表Cr2O72- 浓度
B. 改变溶液的pH,溶液颜色不一定发生变化
C. 溶液中存在c(HCrO4-) + c(Cr2O72-)+c(CrO42-) =
0.2 mol/L
D. pH =7的K2Cr2O7和KOH混合溶液存在
c(K+) = c(HCrO4-) + 2c(Cr2O72-)+2c(CrO4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3分)某钴矿石的主要成分有CoO、Co2O3、MnO、Fe2O3、MgO和SiO2等。由该矿石粉制备CoC2O4固体的方法如下(部分催化剂已略)。
已知:金属离子沉淀的pH:
Fe3+ Fe2+ Mg2+ Mn2+ Co2+
开始沉淀时 1.5 6.3 8.9 8.2 7.4
完全沉淀时 2.8 8.3 10.9 10.2 9.4
(1)C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向溶液1中加入NaOH溶液,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应调节pH至少大于
______。
(3)向溶液2中加入NaF溶液,去除的离子是______。
(4)向溶液3中加入氨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将Co2+转化为Co(NH3)63+。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溶液4中,若将1 mol Co(NH3)63+全部转化为CoC2O4沉淀,需要消耗(NH4)2C2O4
_____mol。
(6)关于上述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若矿石粉中存在少量FeO,经上述流程也可制得纯度相同的CoC2O4
b. 向溶液3中加入氨水,作用仅是调节溶液的pH
c. 流程中,仅通过调节溶液的pH无法将金属元素完全分离
17.(14分)Cu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作催化剂。
Ⅰ.制备Cu2O
(1)微乳液—还原法:在100℃的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搅拌均匀,再逐滴加入肼(N2H4)产生红色沉淀,抽滤、洗涤、干燥,得到Cu2O。
已知:N2H4(l)+O2(g)=N2(g)+2H2O(l)△H=-akJ·mol-1
Cu(OH)2(s)=CuO(s)+H2O(l)△H=+bkJ·mol-1
4CuO(s)=2Cu2O(s)+O2(g)△H=+ckJ·mol-1
则由N2H4(l)和Cu(OH)2(s)反应制备Cu2O(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电解法: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制备纳米级Cu2O的装置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Ⅱ.纳米级Cu2O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H=-90.8kJ·mo1-1
(3)能说明反应CO(g)+2H2(g) CH3OH(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
B.一定条件,CO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4)t℃时,在体积为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00molH2(g)和1.00mol的CO(g),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2 5 10 20 40 80
物质的量(mol) 1.00 0.50 0.375 0.25 0.20 0.20 0.2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①氢气平衡转化率为 。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③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充入1molCO(g)、2molH2(g)、1molCH3OH(g);此时v正 v逆(填“>”“<”或“=”)。
(5)工业实际合成CH3OH生产中,采用如图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同时考虑生产实际,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 。
(
C
O
的平衡转化率/%
N
M
1.01×10
6
Pa
1.01×10
5
Pa
400
500
600
700
800
温度/K
100
90
80
70
60
50
40
)
18.(12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铁的反应。
实验 (
Fe
稀HNO
3
I
) (
Fe
II
浓HNO
3
插入Cu
Fe
浓HNO
3
III
Cu
导线
)
现象 Ⅰ中: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Ⅱ中:Fe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过一会儿停止 Ⅲ中:连接导线,一段时间后Fe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而后停止;随即又产生红棕色气泡,而后停止,……如此往复多次。 Cu表面始终产生红棕色气泡
(1)Ⅰ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取少量Ⅰ中溶液,加入KSCN溶液, (填现象),说明产生了Fe3+。
(3)Ⅱ中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说明硝酸具有
性。
(4)Ⅲ中,连接导线后体系形成了原电池。为分析反应过程,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 现象
ⅰ.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Cu做负极),Fe表面无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指针向右偏,Fe表面产生红棕色气体;后又迅速向左偏,Fe表面停止产生气泡,……如此往复多次 ⅲ.一段时间后,指针一直处于右端,Fe表面持续产生红棕色气体 ⅳ.Cu表面始终产生红棕色气泡
①用方程式解释现象ⅳ: 。
②推测现象ⅰ中被还原的是 。
③解释现象ⅱ中指针左右偏转,往复多次的原因。
④现象ⅲ中,Fe一直做负极,难以形成氧化层,可能的原因是 。
19.(本题共15分)
沐舒坦(结构简式为,不考虑立体异构)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祛痰药。下图所示是多条合成路线中的一条(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均未标出)。
已知:①
② 苯环上的氨基易被氧化,有碱的特性。
(1)写出反应①的反应条件、反应类型_______ 、________。
(2)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中除加入反应试剂M外,还需要加入K2CO3,其目的是为了中和_______,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反应③的顺序不能颠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C4H6O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C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为 ,分子中σ键和π键之比为 。
①有碳碳双键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6)写出实验室由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达方式为: (
A
B
……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
高三化学 第7页(共8页) 高三化学 第8页(共8页)
高三化学 第5页(共8页) 高三化学 第6页(共8页)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D 2.A 3.B 4.D 5.D 6.A 7.B 8.A 9.B 10.C
11.C 12.C 13.B 14.D 15.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6.(12分)
(
6
分
) (1)1s22s22p63s23p63d74s2(2分)
(
6
分
)(2)2.8 (2分) (3)Mg2+(2分)
(4)2Co2++ H2O2+12NH3 == 2Co(NH3)63++2OH (2分)
(5)1.5(2分) (6)ac(2分)
17.(14分)
(
6
分
)(1)N2H4(l)+4Cu(OH)2(s)=N2(g)+Cu2O(s)+6H2O(l) ΔH=(4b+c-a)kJ·mol-1(2分)
(2)2Cu-2e-+2OH-=Cu2O+H2O(2分) (3)BC (2分)
①80% (2分) ②100(2分) ③>(2分)
(
8
分
)相对于N点而言,M点温度在500~600K之间,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M点CO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达到90%,常压对设备和动力要求低,更经济 (2分)
18.(14分)
(1) 2NO+O2=2NO2(2分)
(2)溶液变成红色 (1分)
(3)强氧化 (1分)
(
8
分
)(4)①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NO3﹣+2H++e﹣═NO2↑+H2O(2分)
② 铁表面的氧化物 (2分)
③ Fe做正极时,氧化层逐渐被还原而溶解,使Fe与浓HNO3接触,Fe失电子做
(
6
分
)负极,同时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待氧化层完全形成后,Fe不能继续失电子,再次做正极。如此,指针左右偏转,往返多次 (2分)
④ 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随反应进行,硝酸浓度降低 (2分)
19.(15分)
(1)浓硫酸、水浴加热(1分) 取代(1分)
(2) (共2分)
(
8
分
)
(3))HCl(1分) 反应物与生成物中的-NH2与HCl成盐,影响产品的产量(1分)
(4)苯环上的氨基易被氧化,苯环上的羧基不易被还原(共2分)
(
7
分
)(5) (2分)(合理即给分)
sp2、sp3(2分);11:2(1分)
(6)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