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下数学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单元测试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下数学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单元测试题(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4 18:3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在中,,,则的值为(  )
A. B. C. D.
2.计算2sin60°的值为(  )
A. B. C.1 D.
3.如图,河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为1:,坝高BC=4m,则AB的长度为(  )
A.2m B.4m C.4m D.6m
4.中,,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角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则的值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α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为(  )
A.5cosα米 B.米 C.米 D.米
7.已知角α为ABC的内角,且cos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0°<α<30° B.30°<α<45°
C.45°<α<60° D.60°<α<90°
8.构造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应用,小康在计算 时,构造出如图所示的图形:在Rt ACD中, , ,延长 到 , ,连接 ,得 .根据此图可求得 的结果(  )
A. B. C. D.
9.如图,在矩形 中, 于E,设 ,且 , ,则 的长为(  )
A. B. C. D.
10.如图,建筑工地划出了三角形安全区,一人从点出发,沿北偏东53°方向走50m到达C点,另一人从B点出发沿北偏西53°方向走100m到达C点,则点A与点B相距(  )
A. B. C. D.130m
二、填空题
11.已知某小山坡的坡长为400米、山坡的高度为200米,那么该山坡的坡度   
12.在Rt△ABC中,∠C=90°,如果cosA=,AC=2,那么AB的长为   .
13.
锐角A满足2sin(A-15°)= ,则∠A=   
14.在△ABC中,∠A,∠C都是锐角,cosA=,sinC=,则∠B=   .
15.如图,△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cos∠C=   .
16.如图,直立于地面上的电线杆 ,在阳光下落在水平地面和坡面上的影子分别是 、 ,测得 米, 米, ,在 处测得电线杆顶端 的仰角为 ,则电线杆 的高度约为   米.(参考数据: , ,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三、解答题
17.计算:
18.计算:
19.如图,在△ABC中,∠B=30°,AB=4,AD⊥BC于点D且tan∠CAD=,求BC的长
20.如图,在中,,,,求BC的长.
21.小明周末沿着东西走向的公路徒步游玩,在A处观察到电视塔在北偏东37度的方向上,5分钟后在B处观察到电视塔在北偏西53度的方向上.已知电视塔C距离公路AB的距离为300米,求小明的徒步速度.(精确到个位,,,,,,)
22.如图,某船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测得小岛O在北偏东60°,船航行了10海里后到达点B,这时测得小岛O在北偏东45°,船继续航行到点C时,测得小岛O恰好在船的正北方,求此时船到小岛的距离.
23.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知识点后,小丽为了测量某建筑 的高度,在地面上的点D与同学们一同竖直放了一根标杆 ,并在地面上放置一块平面镜E,已知建筑底端B、E、D点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在标杆顶端点C恰好通过平面镜E观测到建筑顶点A,在点C观测建筑顶点A的仰角为 ,平面镜E的俯角为 ,其中标杆 的长度为1米,问建筑 的高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
24.如图,某教学楼AB的后面有一建筑物CD,当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22°时,教学楼在建筑物的墙上留下高2m的影子CE;而当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45°时,教学楼顶A在地面上的影子F与墙角C的距离为18m (B、F、C在一条直线上).
求教学楼AB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数据:sin22° 0.37,cos22° 0.93,tan22° 0.40 .)
25.如图,国家规定休渔期间,我国渔政船在A处发现南偏西50°方向距A处20海里的点B处有一艘可疑船只,可疑船只正沿北偏西25°方向航行,我国渔政船立即沿北偏西70°方向前去拦截,经过1.5小时刚好在C处拦截住可疑船只,求该可疑船只航行的平均速度.
(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 ≈1.4, ≈1.7)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sinA=,
∴可设a=5k,c=13k,由勾股定理可求得b=12k,
∴cosA=,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sinA=,再设a=5k,c=13k,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12k,最后利用cosA=计算即可。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2sin6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sin60°=,据此计算.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迎水坡AB的坡比为1:,
∴,即,
解得,AC=4,
由勾股定理得,AB==4(m),
故答案为:C.
【分析】坡比等于坡角的正切函数值,据此结合BC的值可得AC,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象可得AB=2,BC=3,再利用正切的定义求解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作BE⊥AC,垂足为E,
∵BE平行于地面,
∴∠ABE=∠α,
∵BE=5米,
∴AB==.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所给的角的余弦值求解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cosα=≈0.67,cos30°=≈0.87,cos45°=≈0.71,cos60°==0.5,
∵0.5<0.67<0.71,
∴45°<α<6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答案。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Rt△ACB中,∠C=90°,∠ABC=45°,延长CB使BD=AB,连接AD,得∠D=22.5°,
设AC=BC=1,则AB=BD= ,
∴tan22.5°= = = ,
故答案为:C.
【分析】在Rt△ACB中,∠C=90°,∠ABC=45°,延长CB使BD=AB,连接AD,得∠D=22.5°,设AC=BC=1,则AB=BD= ,根据tan22.5°= 即可得出答案。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BAC=90°,BC=AD,∴∠BAC+∠DAE=90°,
∵ ,∴∠ADE+∠DAE=90°,∴∠BAC= ,
在直角△ABC中,∵ , ,∴ ,
∴AD=BC=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余角的性质得出∠BAC=,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得出AD的长.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经过A点的东西方向线与经过B点的南北方向线相交于点D,过C作CF⊥AD,CE∥AD,BE∥AG,
∴∠CEB=90°,∠GAC=∠ACF=∠EBC=∠BCF=53°,AC=50,BC=100,四边形CEDF是矩形,
∴DE=CF,DF=CE,
在Rt△ACF中,tan∠ACF==tan53°,
在Rt△BCE中,tan∠EBC==tan53°,
∵tan53°≈,
∴==,
∴AF=CF,CE=BE,
在Rt△ACF中,AF2+CF2=AC2,
∴CF2+(CF)2=502,
解得CF=DE=30,AF=×30=40,
在Rt△BCE中,BE2+CE2=BC2,
∴BE2+(BE)2=1002,
解得BE=60,CE=DF=×60=80,
∴AD=AF+DF=120,BD=BE﹣DE=30,
在Rt△ABD中,AD2+BD2=AB2,
∴AB==30.
故答案为:B.
【分析】如图,设经过A点的东西方向线与经过B点的南北方向线相交于点D,过C作CF⊥AD,CE∥AD,BE∥AG,可得∠CEB=90°,∠GAC=∠ACF=∠EBC=∠BCF=53°,AC=50,BC=100,DE=CF,DF=CE,在Rt△ACF中,tan∠ACF==tan53°,在Rt△BCE中,tan∠EBC==tan53°,从而得出==,即得AF=CF,CE=BE,在Rt△AC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DE=30,AF=40,在Rt△BC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60,CE=DF=80,从而求出AD及BD的长,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
11.【答案】1:
【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知山坡的水平距离为:=200米,
∴坡度i==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山坡的水平距离,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得坡度i==1:.
12.【答案】6
【解析】【解答】解:如图,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余弦的定义可得,再求出AB的长即可。
13.【答案】60°
【解析】【解答】解:∵ 2sin(A-15°)= ,
∴sin(A-15°)=,
∴∠A-15°=45°,
∴∠A=60°.
【分析】根据sin45°=,得出∠A-15°=45°,即可得出∠A=60°.
14.【答案】60°
【解析】【解答】解: ∠A,∠C都是锐角,cosA=,sinC=,
故答案为:
【分析】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和∠C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的度数。
15.【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图中BE,
由勾股定理得:,,,
∴,
∴△CEB是直角三角形,∠CEB=90°,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BE,由勾股定理求出CE、BE、BC,结合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CEB是直角三角形,且∠CEB=90°,然后结合余弦函数的概念进行计算.
16.【答案】10.5
【解析】【解答】解: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E,作DF⊥BE于F,
∵∠BCD=150°,
∴∠DCF=30°,又CD=4,
∴DF=2,CF= =2 ,
由题意得∠E=45°,
∴EF=DF=2,
∴BE=BC+CF+EF=5+2+2 =7+2 ,
∴AB=BE×tanE=(7+2 )×1≈10.5米,
故答案为:10.5.
【分析】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E,作DF⊥BE于F,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出∠DCF的度数,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的长;再求出EF的长,根据BE=BC+CF+EF,代入计算求出BE的长;然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的长.
17.【答案】解:原式=.
【解析】【分析】先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算乘方和乘法运算,然后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可求出结果.
18.【答案】解:
【解析】【分析】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再计算即可。
19.【答案】解:∵于点D,
∴,为直角三角形,
在中,,,
∴,,
在中,,,
∴,
∴,
∴.
【解析】【分析】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求出,, 在中 ,由求出CD,利用BC=BD+CD即可求解.
20.【答案】解:根据题意,过点A作AD⊥BC,如图:
∴△ABD,△ACD都是直角三角形,
∵,
设,,
∴,
解得:(负值已舍去),
∴,,
∵,
∴,
∴;
【解析】【分析】过点A作AD⊥BC,证出△ABD,△ACD都是直角三角形,设,,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值,求出BD即可得出答案。
21.【答案】解:过C作于D,则米,
∴,
∴,
∴,
同理:
速度:631÷5≈126(米/分钟).
【解析】【分析】通过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AD、BD,进而求出AB,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22.【答案】解:设OC=x海里,依题意得,BC=OC=x,AC=x.
∴AC-BC=10,即(-1)x=10,
∴x=,
答:船与小岛的距离是海里.
【解析】【分析】 设OC=x海里,依题意得:BC=OC=x,AC=x,然后根据AC-BC=10就可求出x.
23.【答案】解:由题意可得,
米, , ,
∵ , ,
∴ ,
∵ , , ,
∴ , ,
设 米,则 米, 米,
∴ 米,
∵ , , ,
∴ ,
解得 ,
即建筑 的高度约为3.7米.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CD=BH=1米,CH∥CD,CH=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ED=∠HCE=45°,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得∠DCE=∠DEC=45°,∠AEB=∠EAB=45°,设BE=x米,则BD=(x+1)米,AH=(x-1)米,CH=(x+1)米,然后根据∠ACH的正切函数就可得到x的值.
24.【答案】解:过点E作EG⊥AB于G ,则四边形BCEG是矩形,
∴BC=EG,BG=CE=2m
设教学楼AB的高为xm,
∵∠AFB=45° ∴∠FAB=45°, ∴BF=AB=xm, ∴EG=BC=(x+18)m ,AG=(x-2)m
在Rt△AEG中,∠AEG=22°
∵tan∠AEG= ,
∴tan22°=

解得:x≈15m.
答:教学楼AB的高约为15m
【解析】【分析】先求出 tan22°= ,再列方程计算求解即可。
25.【答案】解:如图,作BD⊥AC于点D,
∵∠CBA=25°+50°=75°,∠CAB=(90°﹣70°)+(90°﹣50°)=60°,
∴∠ABD=30°,∠CBD=45°,
在Rt△ABD中,BD=AB sin∠CAB=20×sin60°=20× =10 ,
在Rt△BCD中,BC=BD÷cos∠CBD=10 ÷cos45°=10 ÷ =10 ,
∴可疑船只航行的平均速度 ≈16(海里/小时).
【解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可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把特殊角放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由边表示边,求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