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4页 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经历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手段获得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长方形纸条、正方形纸片、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激起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见证了人从小大大身体奇妙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看看人体这些奇妙的变化中和自由哪些数学问题?
2.教师出示图片:
(1)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获取到的信息
(2)重点让学生说说和说表示的意义
3.教师提出问题:一个成年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呢?
【设计意图:以人体奇妙的变化图片为切入点,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上节课的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既然过渡到本节课,复习了旧知识同时又抛给学生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的解答思路:只要知道和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就知道一个成年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了。
2.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
各小组可以借助每组的长方形纸条,涂一涂、画一画看一看到底哪个分数比较大(教师参与指导) 。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1)用相同的长条平均分成8份,是表示其中的3份,是表示其中的5份,从图上可以看出表示的长条更长一些,<,所以人的下身更长一些。
(2) 3份大于5份,,所以<。
(3)
3个小于5个,所以<。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探究新知识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学习。学生亲自通过涂一涂、想一想、比一比等操作过程,理解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且借助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经历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理解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1)同学们刚才表示的非常棒,比较出了和的大小,我们来找找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母相同,分子不同),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同分母分数。
(2)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比大小的方法(可以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教师根据回答补充板书: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3)我们再来用操作纸验证一下我们的发现到底有没有道理。请各小组拿出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并把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7份和9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4)找学生回答:“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吗?”(学生回答)并再让学生比一比和的大小;学生直接就能回答<。
(5)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刚才的发现真的是正确的,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分子大的比较大。
2.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那和这两个分子都是1的分数又哪个更大一些呢?(教师随即板书:分子是1的分数)
(2)教师让学生猜一猜
(3)要想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下面我们接着用操作纸来涂色验证,请同学们拿出两张一样的正方形的纸,分别涂出和,再比一比哪个分数大。
(4)学生操作并发现结果>,教师接着在黑板用线段图出示:
让学直观的发现>
(5)找学生总结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6)师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并板书课题: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教师出示练习题:
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回答,尽量让学生说出判断依据。
2.出示教科书75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分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让数学知识具体化,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让学生经历探究比较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设计时,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操作方法去理解和掌握,让知识具体化。这样教学,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本节课其实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天地,我在设计时特别注重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其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习过程的快乐。
2.使用建议:
创设情境时,可以选取不同的素材,只要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即可。
齐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