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学习目标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材料一:李先念:据初步估算,“文革”十年我国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如果再不重视生产建设,那我们离亡党亡国可就不远了!
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材料二: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有75%的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受到各种形式伤害和株连的人数高达1亿人。
1960年 1978年
中国 597亿美元 2164.6亿美元
美国 9.1倍 10.6倍
日本 0.74倍 4.6倍
西德 1.21倍 3.4倍
法国 1.05倍 2.3倍
材料三:群众甲:俺爹时传祥,本是个掏粪工人,他老人家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工作了一辈子,就因为受到了刘少奇的接见,和他握了手,就被说成是“工贼”的同伙、“反动分子”!最后硬是被红卫兵们批斗致死!俺爹实在太冤枉啊!据说全国还有28000人和我爹一样!老天爷!您可快开眼吧!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捡剩饭吃。
②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以阶级斗争为纲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
实质:“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
③“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结果:
导致1976年至1978年这两年,国民经济徘徊不前。
探究:
那么,全国人民又是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思想的阻碍呢?
毛泽东 华国锋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向前进。
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河。
④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北京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内容: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两个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变化: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3、意义:
(1)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经济建设:
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3)思想理论: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民主法治:
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
4
300多万名干部
沉冤得到了洗雪
1
2
3
50多万被错划为右派
分子的人得到了平反
全国2000多万
人的政治命运,
得到了改变。
70多万工商业者摘
掉了资产阶级帽子
1.平反冤假错案
二、拨乱反正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并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决议。
1980年5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和王光美等人一起,将刘少奇的骨灰换装到中央为其特制的骨灰盒中。王光美将脸深情地贴在了盖着鲜红党旗的骨灰盒上面,又一次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刘少奇的骨灰由专机接回北京。
王光美和子女们喜读宣布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公报。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为
刘
少
奇
平
反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方面代表一万多人参加了追悼大会
为
刘
少
奇
平
反
刘少奇“叛徒、内奸、工贼”的“三顶帽子”被摘掉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数以千万计的无故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脱,其中包括邓小平、彭德怀、陶铸、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时间:
1981年
会议名称: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文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恢复高考
1977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
时间
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意义
3.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20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与三位伟人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
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领导核心:邓小平
意义
思想基础
时间
平反冤假错案
恢复高考制度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 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B
当堂检测
D
3.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是( )
A.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