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学情评估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下列制作豆腐的传统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INCLUDEPICTURE"图1A.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1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2A.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2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3A.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3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4A.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4A.TIF" \* MERGEFORMATINET
A.磨制豆浆 B.滤去豆渣 C.煮浆点兑 D.压制成型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图8.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8.TIF" \* MERGEFORMATINET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有毒,量多会致人死亡
5.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球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6.鉴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B.测定三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C.将三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比较三种气体的溶解性大小
7.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INCLUDEPICTURE"J-6.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J-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9.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9.TIF" \* MERGEFORMATINET
(第7题) (第8题)
8.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
C.该实验应该接入直流电源,两电极均产生气泡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1、2中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 研究水的组成 通过电解使水分解,研究分解后的产物
C 淡化海水 取样,加入明矾,搅拌,静置,过滤
D 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闻气味
10.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1-12.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1-1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6题,共70分。
11.(10分)如图所示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与手掌心的氧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图11.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1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1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实验时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可向集气瓶中倒入______________。
(3)利用红磷能燃烧且生成物是________,在实验室中可用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4)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写出其用途: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镁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物质 X 是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试推测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
12.(8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INCLUDEPICTURE"图16.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图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0.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1)实验 1:A 瓶中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现象;B 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__。
(2)实验 2: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填字母)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性质。
13.(7分) “中国绿都·最氧三明”。 三明市水资源丰富,山泉水常见。
(1)从物质分类看,山泉水属于________。
(2)用山泉水洗涤衣物时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山泉水多为硬水;村民降低水硬度的方法通常为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山泉水的净水流程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1.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3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②操作Ⅱ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
(4)为防止山泉水被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在山泉水域及周边不倾倒垃圾
B.山上的果树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不在山泉水中使用含磷洗衣粉
D.不向山泉水中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14.(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模拟赛道进行化学知识复习,“赛道”上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四种物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A为固体物质,A分解得到的物质F可用作B或C制取氧气的催化剂,C可生成D,D可生成E,E为可燃性气体。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2.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C的名称为________。
(2)C转化为D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可采用________(填写基本操作)、洗涤和干燥等操作回收F。
(3)E也可转化为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若物质G能与氧气反应,产生的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①物质G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石蜡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解释)。
15.(18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INCLUDEPICTURE"DJ-12.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DJ-1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获得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氧气;装置F集气瓶中装满水后也可用于氧气的收集,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长管”或“短管”)端通入。
(3)实验室可以选装置________(从A~F中选择)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还能用于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__________(从A~F中选择),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装置B,装置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6分)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酸钾是________色固体,熔点约为356 ℃;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约为400 ℃。
【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略去夹持装置)。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4∶1)后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3.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4.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5.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2022-9HXFJSJ-16.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jiayali\\Desktop\\9化学上册(HJ版)福建专用\\2022-9HXFJSJ-16.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图2 图3 图4
(第16题)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由图2可知,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__(填“>” “=”或“<”)其熔点;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3可知,当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4∶1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_______℃。
【实验2】(3)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他们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Ⅱ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胶塞 _________________
Ⅲ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左侧(MnO2)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加热右侧(KClO3)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Ⅳ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 除了产生气体的时长不同外,其他现象同步骤Ⅲ的______
【评价与反思】小组讨论后认为得出以上实验结论前,还需证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变。
答案
第I卷
1.C 2.D 3.B 4.D 5.C 6.A 7.B
8.D 点拨:A.纯水导电性很弱,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B.试管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是氢气,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C.该实验应该接入直流电源,两电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故观察到两电极均产生气泡;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1、2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是1∶8。
9.B 点拨:检验氧气是否集满,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研究水的组成可以通过电解使水分解,研究分解后的产物;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只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之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等物质,故不能将海水淡化;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均无气味。
10. B
第Ⅱ卷
11.(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预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2) 澄清石灰水
(3)固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制照明弹;镁+氧气氧化镁 (5)氢气
12.(1)不能; 石蕊纸花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水→碳酸;水 (2) ④ ; 密度比空气大
13. (1)混合物 (2) 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煮沸
(3)①过滤;漏斗 ②活性炭 (4) B
14.(1) KClO3 ;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水+氧气 ; 过滤
(3)化合反应
(4)①BD ②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点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水都能制取氧气,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制氧气需要催化剂二氧化锰;A、B、C、D四种物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A为固体物质,A分解得到的物质F可用作B或C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可知A为高锰酸钾,F为二氧化锰,B、C为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中的一种;C可生成D,D可生成氧气,可知C为过氧化氢,则B为氯酸钾,D为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可生成E,E为可燃性气体,则E为氢气;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物质G能与氧气反应,产生的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G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木炭和石蜡都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5.(1) ①长颈漏斗 ②水槽
(2)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E;短管
(3)B;盐酸+碳酸钙―→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水+氧气;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4)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16.【查阅资料】白
(1)>;试管受热,排出一部分空气,使气体浓度降低;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2) 110 (填100~150之间任意数值均可)
(3) Ⅰ.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Y形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 Ⅲ.无明显现象;氯酸钾固体熔化,一段时间后木条复燃 Ⅳ.相同;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评价与反思】质量;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