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文章不是无情物
——恰当的选择抒情方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情者文之经。
——《文心雕龙》
雨中徜徉,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月下徘徊,或许会感到无故袭来的孤独;远眺大海,或许会感到心潮澎湃;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触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更要学会欣赏美,抒发对美的感受与感悟。
那么,我们怎样表达呢?
在记叙文中,适当地抒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理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抒情,指通过种种表达方式,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等抒发作者爱憎好恶感情的写法。
抒情方式是指抒发感情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对有关人物、景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抒发对所爱姑娘的思慕;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黄河颂》
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需要,直接揭示黄河形象和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点明“歌颂黄河”的主题。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土地的誓言》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所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1、因事缘情
记叙事件时,往往会涌起感情的波澜,作者因事而动情,情由事牵,感彩浓厚。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猫》
简洁而流畅的动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2、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很传统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艺术特点。
A、乐景写乐情
例1:《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例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B、哀景抒哀情
例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通过描绘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例2:“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
C、乐景衬哀情
例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能说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例2:“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如烟似雾,而我独自远在他乡,偏又遇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的悲凄、孤独。
D、哀景写乐情
例1:《诗经.采薇》中:“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征夫回乡之时的欢乐,以哀景写乐情,表达了戍边战士在回乡途中的复杂心情。
例2:“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前两句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迹的一派凋零空寂的气氛,反衬出三四句诗人对幽竹“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欣喜和赞美之情。
3、托物言志
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情感、道理、风格、精神和品质,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例1:《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以物喻人,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例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松柏树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诗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例3: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
作者借东北特有物产,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与爱恋。
4、寓情于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末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的困难很难一下战胜,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把困难分成一小步一小步走,化整为零,就能最终战胜困难。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说和做》
“口中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立而宣传,呼吁的;“行的高标”体现了闻一多笃行务实,勇于牺牲的精神。这句话从说和做的角度,运用议论高度概括了闻一多先生伟大的生平,赞扬了他思想行为高度一致的伟大精神。
5、借史抒怀
借评析古人古事来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借历史人物融合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感悟,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A、感慨岁月,瞬息变幻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B、怀才不遇,志不得伸
例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例2:“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诗人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C、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例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抒发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苦闷。
例2:“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抒写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D、忠心报国,忧国忧民
例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例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适当地抒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形象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那么,怎样做到合理的抒情?
1、感情要真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作者内心一片真情,倾吐在文章中,文章就震撼人心。还要注意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消极颓废的感情不应该写入文章。
例1:有一 次给家里通电话,其余的话已忘记,只记得父亲问我的身体状况,我说有一点喉咙痛。 当时不在意,不料父亲晚上就到了学校来,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没什么,就从包中拿出一盒“小胡柴冲剂”递给我,他说:“你早上不是说喉咙痛吗 自己要小心一点。”我说:“知道了,你有没有吃饭了 ”他说:“没有。”我们就去了学校附近的一一 个小餐馆吃了点东西,当我拿那盒冲剂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作者没有具体抒写“拿着那盒冲剂时”的内心感受,以体现“内心的感觉”的题意,但这位同学却只以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来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自然不能给读者以感染。
例2:长大了,总觉得失去了自我一在人生的舞台上, 戴着各种面具,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觉得好累,好虚伪,我的心似乎冰封了起来一。为 了找回自我,我在暴风雨中驻足,任狂风扑击着我的面容,使我清醒的认识自己,任暴雨抽打着我的身体,洗刷我的心灵的污点,使我找回我的纯真。沐浴着暴风骤雨,我麻木的身躯一点点的复活了,我冰封的心一点点的融化了,我找回了真正的我。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这段文字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整日在校园里生活,即使稍有些不顺心的事,又何至于心灵“冰封”“身躯麻木”“失去自我”。
抒情真实,但不故作多情,不无病呻吟。
感情要健康向上,但不矫揉造作。
例3:教室里传来一阵敲打桌子的声音。 这么晚了,谁还在教室里呢 我怀着好奇心走进去,只见班长满头大汗,修理着破桌子。啊!我的心在激动地跳荡,热泪也涌出来了! 多好的班长啊, 你那么爱护公物,关心集体, 你为了教育损坏公物的同学,以身作则,埋头苦干,你的心灵是最美的!你是我们班里的活雷锋!
对做好事的班长抒发赞美之情,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段文字小题大做,感情过火。毕竟只是修修桌子,又何至于“热泪也涌出来了”, 用“你是我们班里的活雷锋”这种溢美之词来形容。感情失度,就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2、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
抒情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但抒情一般都和记叙、描写、议论结合起来用。
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在描写中,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有着直接的功效;而适当的议论,能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
例1:《散步》“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例2:《秋天的怀念》“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此处也是借花朵的各种颜色象征母亲坚强的品格,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下去的勇气,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例3:《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我”被迫对朋友反悔,心灵上经历的巨大的痛苦。
例4:《老王》“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3、适当掌握表达技巧
A、关键语句的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例1: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我的老师》
例2: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秘密!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安塞腰鼓》
B、巧用修辞:能使无形无质的感情更容易被人理解。
例1:这无声的教诲,犹如一缕甘泉,深深地溶进了我孤独而凄楚的心;这无声的教诲,使我树立新的希望,增添了奋发向上的勇气;这无声的教诲,使我的成绩大大提高,一洗他日之耻。
例2:啊,55个名字,55颗真挚的心。那是一幅最美丽的图画!那是一首最动人的诗啊!那是一曲最美妙的乐章啊!
例3:语言是一棵小草,沟通则是一片绿阴;语言是一朵白云,沟通则是一片云彩;语言是一朵鲜花,沟通则是一片花海。《语言与沟通》
例4:“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初春明媚的阳光,透露了夏日的气息;盛夏繁茂的绿装,昭示着秋日的丰收;金秋累累的果实,昭示着冬日的萧瑟。 《由语言与沟通想起》
例5: 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C、妙用诗词:用诗词扮靓作文的语言,增加作文文化的厚度。
常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等。
例1: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例2:“花问壶酒,独的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游子思乡仓亲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剂良药。
例3:接过母亲手中的棉鞋,我只觉心中一片灿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该如何去拥抱这轮太阳呢?
例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找到了一种豪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找到了一种回首;“有约不来过夜丰,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找到了一种静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找到了一种壮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找到了一种朴素。一一 (追 寻自己的梦》
实战训练
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生辉……
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家乡,爱祖国,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1、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为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2、先确定写作对象,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情,然后围绕写作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爱”这个主题的材料,拟定题目,确定立意,完成整篇作文。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写景中,也可以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