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作文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2年中考作文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8 22:0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中考作文高分技法
在平时的学习当中,经常有一些同学为自己的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甚至下了很大的工夫来阅读写作,也达不到优秀作文的行列。
到底是作文对不起你,还是你对不起作文?
怎样才能超越座底分30?
如何迈过45,48……高分大关?
怎样才能写出考场一类文?
古人云:“文必有法”,即写文章是有法可循的,考场作文也是如此。考场作文的章法就是写作模板。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
1.高分技法模板; 2.文体写作模板;
3.核心语段模板
下面,我重点与大家交流最实用的“高分技法模板”
(一)叙事生动,让情节一波三折
一篇记叙文,只有做到叙事生动、曲折,方能在情节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如何做到呢?常见的技法模板有——
1.巧设悬念
2.欲扬先抑
3.妙用误会
■1.巧设悬念
悬念,是指叙事时在情节的推进中通过人物、语言或事件等设置让人暂时不能理解或感到疑惑的内容,使读者产生急切的阅读期盼心理,并在行文中或最后的适当时机揭开谜底。好的悬念,能让读者注意力更集中,更易产生急切的阅读兴趣。巧设悬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抑扬法。抑扬法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手法,也是设置悬念的重要技法。抑扬手法的使用,能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②疑问法。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问题,以引起读者的疑问,进而很好地推动情节发展。
范文模板
宿 主
◎一考生
你的名字,是镌刻在石碑上的“大医精诚”。——题记
这是我待在这个人身上的第3天了。
三天了,即使他在家里的时间短之又短,和亲人说的话少之又少,我还是大概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有一对儿女,女儿 14岁,上初二,儿子7岁,上小学二年级。
他拿出钥匙开门,女主人默默地把厨房里剩下的一碗面条端出来。那碗面条坨成了一团,已经凉了。我原以为他会抱怨或者自己去加热一下,可他只是默默地接过盛面条的碗,不一会儿就把面条吃得干干净净。
“爸爸!”他突然听到女儿的声音。他转过身,在距离女孩大概1.5米的地方停下,问:“怎么了?”女孩披着凌乱的头发问:“我……我可以抱抱你吗?”
他收住伸在半空的胳膊,温柔地说:“算了,你还是好好睡觉吧,在家里替妈妈分担一点家务,提醒奶奶吃药,好好教你弟弟学习。”女
孩顿了顿,轻声地说了一句:“那就……晚安咯。”“晚安。”他笑了笑。这次我是真的能感受到,他在强忍自己马上要落下的眼泪。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此时,屋外的夜色如浓稠的墨汁,厚重得难以融开,他在疲惫中很快进入梦乡。凌晨四点,他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惊醒。他努力地睁开眼,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接通了电话。原来,有一个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的人不配合调查,需要他立刻赶过去。他摇摇晃晃地起身,穿衣,正准备开门,忽觉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醒来,只不过他发现自己躺在了隔离室里,之前的同事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他听见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我们会尽力的。”
四周一片漆黑,他原本鲜红的流动着的血液随着心脏的停止而发黑、停滞。在我身体枯竭的最后一刻,我好像又看到那个女孩,依旧是那个晚归的夜,依旧是那轮弯月,她还是蓬松着头发,穿着毛茸茸的兔子睡衣,大大的眼睛里闪着灵动的光,乞求道:“爸爸,我……我可以抱抱你吗?”
我是新型冠状病毒,今天,我决定更换宿主。我不想再让这个医生受罪了,他的儿女们那么可爱。可是,我也不想死,我想继续活下去……
模板解析
上面的《宿主》一文,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的方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先由“我”是谁设疑,再由女孩为什么提出“我可以抱抱你吗”的请求,让读者产生急切求解的心理,紧接着提出他为什么“收住伸在半空的胳膊”的疑问,最后悬念又起:他为何突然晕倒?这样就能吸引读者一步步地读下去,直至篇末揭开悬念。
■2.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扬”是褒扬、抬高,“抑”是按下、贬低。经典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先写长妈妈的缺点,然后写她“伟大的神力”和对她的敬意,就是运用的这处方法。
比如学生习作《我想过这样的生活》,同样给人的感觉就是欲扬先抑。大致思路就是先由对乡间生活的不喜欢,再到在妈妈的提议下被迫与妈妈一起去乡间度假,再到最后喜欢过乡间的舒适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留恋之情。
■3.妙用误会
妙用误会就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先故意穿插一些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错误和细节,借助这些错误和细节形成的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然后随着情节的一步步推进,在结尾将谜底揭开,给人恍然大悟的艺术享受。
比如,彭荆风《驿路梨花》中就出现了2次误会:第一次“我们”误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第二次“我们”误以为哈尼族小姑娘是“主人”。制造误会,能掀起叙述的波澜,使文章产生尺水兴波、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巧妙安排,让文章结构严谨
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是讲究工序的,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些都需要我们深人思考、合理安排。要想写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好文章,我们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巧妙安排结构。这需要我们做到三点:思路清晰,构思完整;巧妙衔接,过渡自然;有头有尾,布局匀称。常见的技法模板有——
1.一线串珠
2.片段组合
3.详略结合
■1.一线串珠
一线串珠,是一种常用的作文布局谋篇的方法。这里的“线”是指文章的线索,就是能把文章内容贯穿起来的词、句子或者情感等,它让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流畅自然。有的文章以事物为线索,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有的以时间为线索,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有的以地点转移为线索,如人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等。
再比如《高分作文速成模板》中《钥匙的故事》一文,就是以“钥匙”为线索,先写看见钥匙,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然后写钥匙不见,怀疑张大妈,却遭辱骂;紧接着写找到钥匙,欣喜又内疚,主动去认错;最后自我反思,点明中心,深化文章的题。
不管是名家名篇,还是学生的习作,这些线索的灵活巧妙运用,往往能够把文章的材料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把一个人物写得立体可感,性格鲜明生动,活灵活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片段组合
片段组合,也叫画面组合,就是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典寂型的生活片段、故事情节或景物描写等,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
利用这种手法,可以将那些时间或空间跨度大、线索纷繁的材料串联起来,灵活巧妙地诠释主题。比如《邓稼先》这篇课文用小标题将全文分为几个片段,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中心内容,但又被邓稼先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贯串起来。
再比如《高分作文速成模板》中《重返校园之后》一文,在主体部分就用“喜”“怒”“哀”“乐”四个小标题,作为片段进行组合,展示了小作者在“重返校园之后”之后的点点滴滴,表现了对校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运用片段组合法,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片段内容要集中,突出重点:②每个片段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片段之间可以用地点、时间、镜头等来串联,也可用小标题、独句成段等方式串联。
■3.详略结合
详略结合法,就是根据突出表现中心的需要,把能够突出中心的事件海和能够表现人物品质的行为详细地记叙描写,而那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人和事则略写甚至一笔带过。这样就达到了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效果。
例如,在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中,作者详写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这一事件,个略写了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等事件,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三)精选素材,让文章内容充实
选材鲜活,是中考作文制胜的一大妙招。如何做到精选素材呢?常见的方法技法模板——
1.“典型” 2.“新颖”
3.“扣题” 4.“合体”
具体来说: ①典型。即文章所选的事例具有代表性或者能充分证明某个观点,否则就不能使用。在记叙文中,典型事例可以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议论文中,典型事例恰到好处,能起到很好的论证效果。
②新颖。即选择的素材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具有时代特色并能反映某种精神风貌,代表时代精神。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当多从家国角度出发,选择与时俱进的素材,如“抗疫精神”“女排精神””红船精神”等。
③扣题。即仔细审题后,我们选择的素材一一定要紧扣写作主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合体。即选择素材要符合文章的文体特征。记叙文一般选择以记叙为主的典型事例,议论文在运用典型事例时,要保证以议论为主的文体特征。
■技法模板:旧材翻新
旧材翻新,是指把一些经典的素材以新的方式运用到作文中,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
①反弹琵琶。有些陈旧的素材,我们若能从反面立意,逆向切入,便能让读者耳目一新。例如,人们大多认为“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邓拓却在《不求甚解》了一文中提出,“不求甚解”是古人优秀的学习方法,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不可取。
②多角度发散思维。同一则素材变换一个角度,就可能产生另一种意思。例如“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事例常被用于“理想”“坚守”“责任”等话题,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将其事例用于“爱”“信仰”“教育扶贫”等话题。
(四)情真意切,让文章真情流露
好的文章,往往负载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如何把这种情感在文章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呢?常见的技法模板有——
■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内容充实是直抒胸臆的前提,但直抒胸臆不能情无所依,突兀而起,必须层层蓄势,待时机成熟再顺势而发。比如《白杨礼赞》中多次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此外,我阻们需要注意的是,直抒胸臆要有特定的氛围,要抒发真情实感,要注意场合,个不能无病呻吟。如果直接抒情过于夸张,情感就会显得浮夸、不真实。
■2.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就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的情感。作者抒发情感时,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或触景生情,或因情设景,总之要做到融情于景,景中含情。
比如《高分作文速成模板》中《山头斜照却相迎》一文,开篇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侧面烘托“我”烦恼的心情,同时引出下文的叙事。结尾再次运用“微风不燥”的景物描写,来暗含我心态的转变,由不悦到高兴。
情景交融与直接抒情相比,表达的情感可以同样浓烈,但前者表达更委婉含蓄;同时,景物描写,可以起到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从而使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情景交融,能增强景物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又叫托物抒情,即作者借助某一事物,来寄托或传达自己的情感、志趣、抱负等。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具体之“物”传达出来。
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北方农民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注意:在运用这种抒情方式时,我们一方面要注意抓住并细致描绘事物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紧紧扣住所托之物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只有这样,事物与情志才能交融在一起,让真情自然流露。
(五)学会说理,让观点更有说服力
议论文这种文体在河南近几年的中考中,已明确提出来。而这也是考生的一个软肋。
如何写好呢?常用的技法模板有——
■1.正反对比。写作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恐、美与丑等对比着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
写议论文,常常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或将一个事例里含有的正反两种因素列举出来,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进行说理,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或观点更加深刻,更具说服力。
比如《高分作文速成模板》中《寻找文化自信的支点》一文,为了证明“寻找文化自信的支点,我们已经在行动”这一观点,先从正面论证,艺术传承——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应势创新——文博类节目受观众好评;再从反面论证,用彩色油漆“修复”佛像;将历史人物歪曲打造成游戏人物等。这两相对比,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辨性,又做到了论据充实,论证充分。
■2.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也叫引证法,就是论证观点时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观点等作为论据,即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揭示道理的论证方法。
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明引,即明确所引的话或观点是谁说的,明确其出处;二是暗引,码即不明确所引的话或观点是谁说的,也不明确其出处。比如,《高分作文速成模板》中《在挑战中前行》一文,为了论证“挑战自卑的囚笼”这个分论点,引用拿破仑·希尔的名言“有方向 感的人,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车轮时,你就可以平步青云……”
引用论证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更能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论证文章论点的正确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