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开学验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Cl-35.5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变化观念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变化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液氮用于医疗麻醉
C.海水晒盐 D.自然界的碳循环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水、空气 B.氮气、过氧化氢、冰水混合物
C.干冰、氧化镁、食盐水 D.活性炭、乙炔(C2H2)、石油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铜时,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铜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燃烧的额蜡烛用嘴可以将其吹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清除可燃物 D.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开启“天宫课堂”第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介绍了空间站里的氧气源自电解水,同时所得的H2还可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 ,增强了资源循环利用。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x的数值为3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涉及到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D.反应生成H20和CH4的分子个数比为2:1
7.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事实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百炼成钢——使生铁中碳等杂质的含量降低,达到钢的标准
C.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D.古琴在制作时需要对木材进行火烧处理——表面生成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成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构成:CO2、CO分子构成相同
B.性质:CO2、CO都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0会引起中毒
9.碳循环和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变化观: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质量均保持不变
C.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10.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
C.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室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1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定( )
13.下列图像与描述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充分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②电解水时生成的两种气体的质量
C.③某温度下将一定量将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D.④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铝至过量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N2(O2)——灼热的铜网
B.Gu(Fe2O3)——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加热
C.CO2(CO)——点燃
D.石墨粉(MnO2)——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5.化学学科有专用的符号语言,我们应充分学好、用好它们。
(1)请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氢氧化钙、碳酸、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做燃料的气体单质
②生活中做调味品的盐
③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
(2)2022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
试回答:
①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煤炭B.石油C.风能D.天然气
②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C3H8),其优点是: (至少答一条)
③在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丙烷中(C3H8),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④请写出丙烷(C3H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6.“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碳中和”的含义是产生的CO2和消耗的CO2相当,达到相对“零排放”。捕
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是 ;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干冰具有 的性质,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冷藏食物等;
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17.我国海岸线长3.2万千米,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合理开发同时,须保护好海洋环境。
(1)山东海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七成以上,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①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 (填选项序号之一)。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化学能
②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卤水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下图工艺流程进行:
根据上述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步骤I、II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
B.步骤II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步骤III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步骤III中生成的Cl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业的发展。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通入氨气后,饱和氨盐水的pH 7(选填“>”、“<”或“=”之一),因此
更易吸收CO2.
②饱和氨盐水通入CO2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X=NaHCO3+NH4Cl,由此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 .
③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它会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4)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已知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t2℃时,KCl的溶解度 KNO3的溶解(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一)
②t1℃时,将30g硝酸钾固体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KNO3.(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8.烧碱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上常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烧碱,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1)上图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后涂上 (填选项序号之一)。
A.硼酸溶液 B.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生理盐水
19.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A装置中用来加注液体药品的仪器名称是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
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a”或“b”);检验CO2
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三、计算题(8分)
20.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25g贝壳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计算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