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打造亮点巧提分
备考之困
来自学生的困惑:
1.老师,我的作文只要平均分就可以了。
2.老师,我感觉每次写的作文只能自己觉得好,怎么又让阅卷老师觉得好呢?
考场作文典型问题:
问题一:不注重拟题,标题无特色
问题二:立意平庸,惯于跟风,少有独到见解
问题三:选材陈旧流俗,不够生动鲜活
问题四:语言干瘪,平淡无味
问题五:卷面书写不美观
备考策略
精心研究
打造亮点
夯实巩固
一、关注中考命题动向,集体研究中考作文
研究考纲和近年中考作文考题是备考的基础。 近年来,作文思辨性更明显,立意彰显时代气息。
平常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关注国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比如每周利用晚自习抽半小时观看《新闻周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或《朗读者》等,让学生见解深起来、思辨活起来。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基础等级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中考作文评分要求】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团队协作,打造亮点
备课组统筹安排,分工明确,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集体研究确定一系列打造亮点的教学计划。
明材料情境
1
明核心任务
2
3
明文体对象
明审题技巧
4
(一)精准审题——心有全牛,切中肯綮
5
明写作重心
二、通技法,走亮点之路
(一)提取关键词句法
(二)提炼中心法
(三)由物及人法
(四)析果论因法
(五)多向辐射法
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找准支点,以小见大:
大格局小切口,贯穿历史与当下
立意新颖:
要打破常规思维,不要落入俗套,尽量不与人雷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二)巧妙构思——找准支点,撬动地球
立意高远:
文章格调清新,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愤世嫉俗,不低级趣味。
1
2
3
(三)做个标题党——闪亮阅卷老师的眼
“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拟写标题是行文的“头”等大事。如果我们能够拟写一个充满才情、智慧的标题,让我们作文的“眼睛”明亮、传神,那作文势必会产生先声夺人之效果,给阅卷老师带去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以下两个方面循序渐进:
品评标题,消化吸收
提供三种常见的拟题方法供学生学习、运用:
1.旗帜体
即直接将观点入题,旗帜鲜明,不玩含蓄和深沉,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清文章“旌麾”所指,为其减轻阅读负担的同时,给其干练清爽、痛快淋漓之感。
如:《鲍叔所为真壮举,屈己荐才能包容》
2.修辞体
即运用修辞美化标题。这种模板要求匠心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反问、回环等修辞手法拟题,使之既紧扣文章主旨,又形象而生动。
如:《以“可为”做舟,扬“有为”之帆》
3.拿来体
即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广告文案、影视剧名、电台栏目、行业术语、网络热词、新闻标题等作为文章的题目。此类标题出于原句而不拘于原句,既得原句之妙,又充满了新意。
如:《不以强喜,不以弱悲》
(四)结构层次现主旨——想不亮眼都不行
中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细致,反复地看,往往是“一目十行”,抓观点,找要点,寻亮点。
因此,作文切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应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读懂作文的结构层次。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掌握议论文的经典模式,固化学生写作习惯。
2.凤头亮——入题求彩
开头开门见山,亮出中心论点扣文题,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开头段尾亮中心论点。
3.段落建筑美——凸显分论点
段首分论点,孤行独立,句式整齐,夺目抢眼,也很容易被阅卷老师一眼看到。
4.豹尾彩——结题求响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很容易引起阅卷老师心灵上的共鸣。
(五)炼字炼句,提升文气——亮文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何使自己的语言靓起来?
①有意识训练学生运用修辞方法、引用(化用)、长短句等方法美化自己的语言;(基本要求)
②有意识训练学生运用逻辑知识,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思辨性、哲理性,达到文采的最高境界,让优美畅达的语言背后流淌着思想之源。
(提升方向)
(六)积淀内化素材——亮点的源泉
积累有“品位”的素材
积累有“体温”的素材
积累有“鲜度”的素材
积累可“生发”的素材
(六)积淀内化素材——亮点的源泉
除了积累素材之外,还采用两种策略来应对:
(1)老师精讲时新素材例文,给学生提供范本借鉴,提升学生用好素材的能力。
(2)学生互帮互助。如通过同学交流、演讲等形式,拓展视野,积累素材,启发思维,使思考走向思辨和深刻。
夯实巩固
1.加强作文指导,进行有效突破,将学生作文中的典型问题讲深讲透。
2.作文亮点训练,具体到周,形成系列。除有计划地穿插限时作文训练外,还进行了大量的专题片段练习,如:拟题,列提纲,美化文采等。
3.用好资料,举一反三。聚热点素材,观天下大事,做社会达人,解决无米之炊的困惑。
4.抓好自评、互评和修改。每次修改,不求面广,只看准一个地方,深挖下去,力求挖出亮点。
5.开设写字课,美化细节。书写力求工整,分分计较,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