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数学((二次函数((复习讲义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二次函数的定义与解析式
(1)二次函数的定义 形如:f(x)=ax2+bx+c (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f(x)=___ ax2+bx+c (a≠0)___ ___.
②顶点式:f(x)=__ a(x-m)2+n(a≠0)_____ __.
③零点式:f(x)=___ a(x-x1)(x-x2) (a≠0)_______________ _.
点评:.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根据所给条件的特征,可选择一般式、顶点式或零点式中的一种来求.
①已知三个点的坐标时,宜用一般式.
②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横坐标已知时,选用零点式求f(x)更方便.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图象
函数性质
a>0
定义域
x∈R(个别题目有限制的,由解析式确定)
值域
a>0
a<0
y∈[,+∞)
y∈(-∞,]
a<0
奇偶性
b=0时为偶函数,b≠0时既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
单调性
x∈(-∞,-]时递减,
x∈[-,+∞)时递增
x∈(-∞,-]
时递增,
x∈[-,+∞)
时递减
图象特点
①对称轴:x=-;
②顶点:(-,)
3.二次函数f(x)=ax2+bx+c (a≠0),当Δ=b2-4ac>0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M1(x1,0)、M2(x2,0),|M1M2|=|x1-x2|=.
知识点2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当的图像与x轴无交点无实根
的解集为或者是R;
当的图像与x轴相切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的解集为或者是R;
当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的解集为或者是。
知识点3 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的充要条件
一般地对于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问题,用图象求解,有如下结论:
令()(同理讨论的结论)
(1) x1<α, x2<α ,则; (2) x1>α, x2>α,则
(3) α
( (α<(),则
(5)若f(x)=0在区间( α ,()内只有一个实根,则有
点评:(1)讨论二次函数的区间根的分布情况一般需从三方面考虑:
①判别式; ②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的符号; ③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
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知识点4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一般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1)若对称轴在区间左边,则函数在此区间上具有单调性,只需比较的大小即可决定函数的最大(小)值;(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直接决定函数的最大(小)值)
(2)若对称轴在区间右边,则函数在此区间上具有单调性,只需比较的大小即可决定函数的最大(小)值;
(3)若对称轴在区间内,则是函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再比较的大小决定函数的最大(小)值。
点评:(1)两个重要的结论: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单调连续函数在闭区间的两个端点处取得最值。
(2)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的讨论的基点是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的讨论,尤其当顶点横坐标是字母时,则应抓住讨论的基点进行讨论。特别要注意二次项系数的符号对抛物线开口及结论的影响。
题型一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1 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2)=-1,f(-1)=-1,且f(x)的最大值是8,试确定此二次函数.
解 方法一 设f(x)=ax2+bx+c (a≠0),
依题意有解之,得
∴所求二次函数为y=-4x2+4x+7.
方法二 设f(x)=a(x-m)2+n,a≠0.
∵f(2)=f(-1), ∴抛物线对称轴为x==. ∴m=.
又根据题意函数有最大值为n=8,∴y=f(x)=a2+8.
∵f(2)=-1,∴a2+8=-1, 解之,得a=-4.
∴f(x)=-42+8=-4x2+4x+7.
方法三 依题意知:f(x)+1=0的两根为
x1=2,x2=-1, 故可设f(x)+1=a(x-2)(x+1),a≠0.即f(x)=ax2-ax-2a-1.
又函数有最大值ymax=8,即=8,
解之,得a=-4或a=0(舍去).∴函数解析式为f(x)=-4x2+4x+7.
探究提高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f(x)=ax2+bx+c (a≠0); (2)顶点式:f(x)=a(x-h)2+k (a≠0);
(3)两根式:f(x)=a(x-x1)(x-x2)(a≠0).
变式训练1:
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①在x=1时有极值;②图象过点(0,-3),且在该点处的切线与直线2x+y=0平行。
(1)求f(x)的解析式;
(2)求函数g(x)=f(x2)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1)设f(x)=ax2+bx+c,则f′(x)=2ax+b.
∴即解得
∴f(x)=x2-2x-3.
(2)g(x)=f(x2)=x4-2x2-3,g′(x)=4x3-4x=4x(x-1)(x+1).列表:
x
(-∞,-1)
(-1,0)
(0,1)
(1,+∞)
f′(x)
-
+
-
+
f(x)
↘
↗
↘
↗
由表可得:函数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0),(1,+∞).
题型二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例2 已知函数f(x)=x2+2ax+3,x∈[-4,6].
(1)当a=-2时,求f(x)的最值;
(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y=f(x)在区间[-4,6]上是单调函数;
(3)当a=1时,求f(|x|)的单调区间.
解 (1)当a=-2时,f(x)=x2-4x+3=(x-2)2-1,由于x∈[-4,6],
∴f(x)在[-4,2]上单调递减,在[2,6]上单调递增,
∴f(x)的最小值是f(2)=-1,又f(-4)=35,f(6)=15,故f(x)的最大值是35.
(2)由于函数f(x)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a,所以要使f(x)在[-4,6]上是单调函数,应有-a≤-4或-a≥6,即a≤-6或a≥4.
(3)当a=1时,f(x)=x2+2x+3,∴f(|x|)=x2+2|x|+3,此时定义域为x∈[-6,6],
且f(x)=,
∴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6],单调递减区间是[-6,0].
变式训练2:(1).已知函数f(x)=x2+2(a-1)x+2在区间(-∞,3]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_]_____
(2)已知函数f(x)=x2+mx+n的图象过点(1,3),且f (-1+x)=f (-1-x)对任意实数都成立,函数y=g(x)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求f(x)与g(x)的解析式;
(2)若F(x)=g(x)-λf(x)在(-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 (1)∵f(x)=x2+mx+n,
∴f(-1+x)=(-1+x)2+m(-1+x)+n
=x2-2x+1+mx+n-m=x2+(m-2)x+n-m+1,
f(-1-x)=(-1-x)2+m(-1-x)+n
=x2+2x+1-mx-m+n=x2+(2-m)x+n-m+1.
又f(-1+x)=f(-1-x),∴m-2=2-m,即m=2.又f(x)的图象过点(1,3),
∴3=12+m+n,即m+n=2,∴n=0,∴f(x)=x2+2x,
又y=g(x)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g(x)=(-x)2+2×(-x),
∴g(x)=-x2+2x.
(2)∵F(x)=g(x)-λf(x)=-(1+λ)x2+(2-2λ)x,
当λ+1≠0时,F(x)的对称轴为x==,又∵F(x)在(-1,1]上是增函数.
∴或.∴λ<-1或-1<λ≤0.
当λ+1=0,即λ=-1时,F(x)=4x显然在(-1,1]上是增函数.
综上所述,λ的取值范围为(-∞,0].
题型三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例3(1)设函数f(x)=x2-2x+2,x∈[t,t+1]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解析式。
解:(1)f(x)=x2-2x+2=(x-1)2+1,顶点坐标为(1,1).
当t+1<1,即t<0时,
当即0≤t<1时,g(t)=f(1)=1;
当t≥1,函数在[t,t+1]上为增函数,g(t)=f(t)=t2-2t+2,
∴g(t)=
(2)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求的值。
(2)令,,∴,对称轴为,
当,即时,函数在单调递减,
由,得(舍去)
当,即时,,得或(舍去)
当,即时,函数在单调递增,
由,得
综上可得:的值为或
(3)已知≤a≤1,若f(x)=ax2-2x+1在区间[1,3]上的最大值为M(a),最小值为N(a),令g(a)=M(a)-N(a),
① 求g(a)的函数表达式; ② 判断函数g(a)的单调性,并求出g(a)的最小值。
(3)① f(x)=ax2-2x+1=a(x-)2+1-,由已知条件可知:1≤≤3;
当1≤≤2时,≤a≤1。M(a)=f(3)=9a-5, N(a)=f(x)min=1-,g(a)=9a-5-(1-)=9a+-6.
当2<≤3时,≤a<. M(a)=f(1)=a-1, N(a)=f(x)min=1-, g(a)=(a-1)-(1-)=a+-2。
∴g(a)=
② 当≤a1当≤a1≤a2≤1时,g(a2)-g(a1)=(a2-a1)(9-)>0,∴g(a)在[,1]上是增函数,最小值是g()=.
∴g(a)在[,1]上是增函数,最小值是g()=.
探究提高 (1)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主要有三种类型: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定、轴定区间动,不论哪种类型,解决的关键是考查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当含有参数时,要依据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2)二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则主要依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进行分析讨论求解.
变式训练3:(1)已知函数f(x)=-4x2+4ax-4a-a2在区间[0,1]内有一个
最大值-5,求a的值.
解 f(x)=-42-4a,对称轴为x=,顶点为.
①当≤0,即a≤0时,f(x)在区间[0,1]上递减,此时f(x)max=f(0)=-4a-a2.
令-4a-a2=-5,即a2+4a-5=0,∴a=-5或a=1(舍去).
②当0<<1,即0③当≥1,即a≥2时,f(x)在区间[0,1]上递增.∴ymax=f(1)=-4-a2.令-4-a2=-5,
∴a=±1<2(舍去).
综上所述,a=或a=-5.
(2)已知函数y=x2-2x+3在闭区间[0,m]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通过画二次函数图象知m∈[1,2].答案:[1,2]
(3) 设x、y是关于m的方程m2-2am+a+6=0的两个实根,则(x-1)2+(y-1)2的最小值是( )
A.-12 B.18 C.8 D.
剖析:由Δ=(-2a)2-4(a+6)≥0,得a≤-2或a≥3.
于是有(x-1)2+(y-1)2=x2+y2-2(x+y)+2
=(x+y)2-2xy-2(x+y)+2=(2a)2-2(a+6)-4a+2
=4a2-6a-10=4(a-)2-.
由此可知,当a=3时,(x-1)2+(y-1)2取得最小值8.答案:C
题型四 二次函数中的恒成立的问题
例4若二次函数f(x)=ax2+bx+c (a≠0)满足f(x+1)-f(x)=2x,且f(0)=1.
(1)求f(x)的解析式;
(2)若在区间[-1,1]上,不等式f(x)>2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由f(0)=1得,c=1. ∴f(x)=ax2+bx+1.
又f(x+1) f(x)=2x,
∴a(x+1)2+b(x+1)+1 (ax2+bx+1)=2x,即2ax+a+b=2x,
∴∴因此,f(x)=x2x+1.
(2)f(x)>2x+m等价于x2x+1>2x+m,
即x23x+1m>0,要使此不等式在[1,1]上恒成立,
只需使函数g(x)=x23x+1m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0即可.
∵g(x)=x23x+1m在[1,1]上单调递减,
∴g(x)min=g(1)=m1,由m1>0得,m<1.
因此满足条件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
变式训练4:(1)已知,
如果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②如果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 :①;
②或或,
解得或或,∴的取值范围为.
(2)已知二次函数(R,0).如果[0,1]时,
总有||.试求的取值范围.
解:由得对于任意恒成立,
当时,使成立;
当时,有 对于任意的恒成立;,则,故要使①式成立,
则有,又;
又,则有,综上所述:
题型五 二次函数与方程
例5已知二次函数
(1)若a>b>c,且f(1)=0,证明f(x)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
(2) 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m∈R,使池f(m)= - a成立时,f(m+3)为正数,
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对,
有2个不等实根,证明必有一个根属于
解:(1)
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2)的一个根,由韦达定理知另一根为,
,
在(1,+∞)单调递增,,
即存在这样的m使;
(3)令,则是二次函数.
的根必有一个属于.
例6 二次函数 的零点分别为
(1)证明 (2)证明
(3)若满足不等式||≤,试求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知x、x是一元二次方程ax的两个实根,
所以x+x=-x+x=-xx.所以(1+x)(1+x)=1.
(2)由方程ax(a>0)的判别式Δ=1-4a>0,解得0<a<
所以y=ax( a>0)的图象的对称轴-<-2<-1,且f(-1)=a>0.
所以二次函数y=ax( a>0)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都在-1点的左侧,
即x<-1, x<-1.
(3)由|lg|≤1,可得≤≤10.又由(1),
x=∴≤≤10,∴≤≤。
∴=- ,
所以当,a取最大值;当=-, a取最小值.
又∵0<a<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例7 已知二次函数
(1)若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数m,使得,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对区间[-1,1]内的一切实数m都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的对称轴,而,,
.(1)命题
①当,即,
得;
②当,即时,
,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5,7)。
(2)命题
①当,即时,;
②当,即时,
,得;
③当,即时,,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1,3)。
题型六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
例8已知函数f(x)和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x)=x2+2x.
(1)求函数g(x)的解析式; (2)解不等式g(x)≥f(x)-|x-1|;
(3)若h(x)=g(x)-f(x)+1在[-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1)设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则 ∵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
(2)由。
当时,,此时不等式无解当时,,
解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3),①
②
ⅰ)
ⅱ)
探究提高 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统称“三个二次”,它们常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二次函数又是“三个二次”的核心,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贯穿为一体.因此,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数形结合,密切联系图象是探求解题思路的有效方法.用函数思想研究方程、不等式(尤其是恒成立)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变式训练6:设a为实数,函数f(x)=2x2+(x-a)|x-a|.
(1)若f(0)≥1,求a的取值范围;(2)求f(x)的最小值;
解 (1)因为f(0)=-a|-a|≥1,所以-a>0,即a<0,由a2≥1知a≤-1,
因此,a的取值范围为(-∞,-1].
(2)记f(x)的最小值为g(a),则有f(x)=2x2+(x-a)|x-a|
(ⅰ)当a≥0时,若x>a,,①
若x≤a,f(-a)=-2a2,②
由①②知f(x)≥-2a2,此时g(a)=-2a2.
(ⅱ)当a<0时,若x>a,=a2,
若x≤a, f(x)≥2a2>a2. 此时g(a)=a2,
综上,得g(a)=.
分类讨论的思想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本题充分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在解答本题时有两点容易造成失分:
一是求实数a的值时,讨论的过程中没注意a自身的取值范围,易出错;二是求函数最值时,分类讨论的结果不能写在一起,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除此外,解决函数问题时,以下几点容易造成失分:
1.含绝对值问题,去绝对值符号,易出现计算错误;
2.分段函数求最值时要分段求,最后写在一起时,没有比较大小或不会比较出大小关系;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不能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联系在一起,思路受阻.
方法与技巧
1.数形结合是讨论二次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特别是涉及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时候常常结合图形寻找思路.
2.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问题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分类讨论.比如讨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给定区间的位置关系,又例如涉及二次不等式需讨论根的大小等.
3.关于二次函数y=f(x)对称轴的判断方法
(1)对于二次函数y=f(x)对定义域内所有x,都有f(x1)=f(x2),那么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
(2)对于二次函数y=f(x)对定义域内所有x,都有f(a+x)=f(a-x)成立,那么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a(a为常数).
(3)对于二次函数y=f(x)对定义域内所有x,都有f(x+2a)=f(x),那么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a(a为常数).
注意:(2)(3)中,f(a+x)=f(a-x)与f(x+2a)=f(x)是等价的.
(4)利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ax2+bx+c (a≠0)对称轴方程为x=-;
(5)利用方程根法求对称轴方程.若二次函数y=f(x)对应方程f(x)=0的两根为x1、x2,那么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
失误与防范
1.求二次函数的单调区间时要经过配方法,要熟练准确利用配方法.
2.对于函数y=ax2+bx+c要认为它是二次函数,就必须认定a≠0,当题目条件中未说明a≠0时,就要讨论a=0和a≠0两种情况.
3.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 (a≠0)给定了定义域为一个区间[k1,k2]时,利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值是极其危险的,一般要讨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区间外、内的情况,有时要讨论下列四种情况:
①-4.注意判别式作用,正确利用判别式.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设abc>0,二次函数f(x)=ax2+bx+c的图象可能是 ( D )
2.函数f(x)=x2+m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 )
A.m=-2 B.m=2 C.m=-1 D.m=1
3.已知函数f(x)=ax2+(b+c)x+1 (a≠0)是偶函数,其定义域为[a-c,b],则点(a,b)的轨迹是 ( )
A.线段 B.直线的一部分 C.点 D.圆锥曲线
4.设二次函数f(x)=ax2-2ax+c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且f(m)≤f(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A.(-∞,0] B.[2,+∞) C.(-∞,0]∪[2,+∞) D.[0,2]
5.已知函数f(x)=2mx2-2(4-m)x+1,g(x)=mx,若对于任一实数x,f(x)与g(x)的值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A.(0,2) B.(0,8) C.(2,8) D.(-∞,0)
6.函数f(x)=-x2+(2a-1)|x|+1的定义域被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单调区间,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 B. D.a<
二、填空题
7.若二次函数f(x)=ax2+bx+2满足f(x1)=f(x2),则f(x1+x2)=___2___.
8.若函数y=x2+(a+2)x+3,x∈[a,b]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则b=___6___.
9.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1),对称轴为x=2,最小值为-1,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0.若函数y=mx2+x+5在[-2,+∞)上是增函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1.若函数f(x)=ax+b (a≠0)的一个零点是1,则函数g(x)=bx2-ax的零点__0,_ -1____.
12.方程x2-mx+1=0的两根为α,β,且α>0,1<β<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13.若方程x2-11x+30+a=0的两根均大于5,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已知f(x)=ax2+bx+3a+b是偶函数,且其定义域为[a-1,2a],则y=f(x)的值域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是否存在实数a,使函数f(x)=x2-2ax+a的定义域为[-1,1]时,值域为[-2,2]?若存在,求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f(x)=(x-a)2+a-a2.当a<-1时,f(x)在[-1,1]上为增函数,
∴?a=-1(舍去);
当-1≤a≤0时,?a=-1;
当01时,f(x)在[-1,1]上为减函数,
∴?a不存在.综上可得a=-1.
16.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 (a,b为常数,且a≠0),满足条件f(1+x)=f(1-x),且方程f(x)=x有等根.
(1)求f(x)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实数m、n (m解 (1)∵f(x)满足f(1+x)=f(1-x),∴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而二次函数f(x)的对称轴为x=-,∴-=1. ①
又f(x)=x有等根,即ax2+(b-1)x=0有等根,∴Δ=(b-1)2=0. ②
由①②得b=1,a=-.∴f(x)=-x2+x.
(2)∵f(x)=-x2+x=-(x-1)2+≤.
如果存在满足要求的m,n,则必需3n≤,∴n≤.
从而m可解得m=-4,n=0满足要求.∴存在m=-4,n=0满足要求.
1. 下图所示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则|OA|·|OB|等于( )
A. B.- C.± D.无法确定
解析:|OA|·|OB|=|OA·OB|=|x1x2|=||=-(∵a<0,c>0).答案:B
2. 二次函数,若,则等于( )
A. B. C. D.
3.若方程x2-2mx+4=0的两根满足一根大于1,一根小于1,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2)∪(2,+∞) D.
4.函数f(x)=|4x-x2|-a恰有三个零点,则a=____4______.
解析:先画出f(x)=4x-x2的图象,再将x轴下方的图象翻转到x轴的上方,如图,y=a过抛物线顶点时恰有三个交点,故得a的值为4
5.二次函数y=ax2+bx+c(x∈R)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3
-2
-1
0
1
2
3
4
y
6
0
-4
-6
-6
-4
0
6
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__{x|x>3或x<-2}____________.
解析:由表知y=a(x+2)(x-3),又x=0,y=-6,代入知a=1.∴y=(x+2)(x-3).
6.设函数f(x)=x|x|+bx+c,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c=0时,f(x)是奇函数;②b=0,c>0时,方程f(x)=0只有一个实根;③f(x)的图象关于(0,c)对称;④方程f(x)=0至多有两个实根.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①②③________.
解析:c=0时,f(x)=x|x|+b(-x)=-x|x|-bx=-f(x),故f(x)是奇函数;
b=0,c>0时,f(x)=x|x|+c=0,∴x≥0时,x2+c=0无解,x<0时,f(x)=-x2+c=0,
∴x=,有一个实数根.
7.对于区间[a,b]上有意义的两个函数f(x)与g(x),如果对于区间[a,b]中的任意数x均有|f(x)-g(x)|≤1,则称函数f(x)与g(x)在区间[a,b]上是密切函数,[a,b]称为密切区间.若m(x)=x2-3x+4与n(x)=2x-3在某个区间上是“密切函数”,则它的一个密切区间可能是___③_____.
①[3,4] ②[2,4] ③[2,3] ④[1,4]
解析:|m(x)-n(x)|≤1?|x2-5x+7|≤1,解此绝对值不等式得2≤x≤3,故在区间[2,3]上|m(x)-n(x)|的值域为[0,1],∴|m(x)-n(x)|≤1在[2,3]上恒成立.
8.已知函数f(x)的自变量的取值区间为A,若其值域也为A,则称区间A为f(x)的保值区间.函数f(x)=x2形如[n,+∞) (n∈(0,+∞))的保值区间是__________.
9.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f(x)=x2+(2t-1)x+1-2t.
(1)求证:对于任意t∈R,方程f(x)=1必有实数根;
(2)若证明 (1)由于f(x)=x2+(2t1)x+12t.∴f(x)=1?(x+2t)(x1)=0,(*)
∴x=1是方程(*)的根,即f(1)=1.因此x=1是f(x)=1的实根,即f(x)必有实根.
(2)当0.f(0)=12t=2<0.
f=+(2t1)+12t=t>0.又函数f(x)的图象连续不间断.
因此f(x)=0在区间(1,0)及上各有一个实根.
10. 二次函数f(x)=ax2+bx+c(a(0)满足条件:①f(0)= 1;②对任x(R,均有
f(x-4)=f(2-x);③函数f(x)的图象与函数g(x)=x1的图像相切.
(Ⅰ)求函数f(x)的解析式;
(Ⅱ)当且仅当x([4,m](m>4)时,f(x-t)(g(x)恒成立,试求t,m的值.
解:(Ⅰ)由①得c=1,由②知,, 即b=2a,
所以f(x)=ax2+2ax-1由③知:方程ax2+2ax-1=x-1,即ax2+(2a-1)x=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故。
(Ⅱ)∵当且仅当x([4,m](m>4)时,f(x-t)(g(x)恒成立,
∴不等式,即x2-2tx+t2-2t(0的解集为[4,m],
∴,解得t=8,m=12或t=2,m=0∵m>4, ∴t=8,m=12符合题意。
11设函数f(x)=x2+2bx+c(c(1)证明:-3(2)若m是方程f(x)+1=0的一个实根,判断f(m-4)的正负并加以证明.
解:(1)证明:f(1)=0?1+2b+c=0?b=-.又c故c<-<1?-3故Δ=4b2-4(c+1)≥0,即(c+1)2-4(c+1)≥0
?c≥3或c≤-1.又c(2)f(x)=x2+2bx+c=x2-(c+1)x+c=(x-c)(x-1),
f(m)=-1<0,∴c∴f(m-4)=(m-4-c)(m-4-1)>0,
∴f(m-4)的符号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