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直线与圆(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讲 直线与圆(共6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3 11: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上篇 专题五 解析几何
第1讲 直线与圆
高考定位
考查重点是直线间的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弦长问题),此类问题难度属于中低档,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真题感悟 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 分类突破
专题训练 对接高考
内容索引
真题感悟 考点整合
1
1.(2020·全国Ⅲ卷)点(0,-1)到直线y=k(x+1)距离的最大值为(  )
B
2.(2020·全国Ⅰ卷)已知⊙M:x2+y2-2x-2y-2=0,直线l:2x+y+2=0,P为l上的动点,过点P作⊙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当|PM|·|AB|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为(  )
A.2x-y-1=0 B.2x+y-1=0
C.2x-y+1=0 D.2x+y+1=0
解析 由⊙M:x2+y2-2x-2y-2=0①,
得⊙M:(x-1)2+(y-1)2=4,所以圆心为M(1,1),半径为2.
D
只需四边形PAMB的面积最小,即只需△PAM的面积最小.
因为|AM|=2,所以只需|PA|最小.
由①②得,直线AB的方程为2x+y+1=0,故选D.
3.(多选)(2021·新高考Ⅰ卷)已知点P在圆(x-5)2+(y-5)2=16上,点A(4,0),B(0,2),则(   )
ACD
解析 设圆(x-5)2+(y-5)2=16的圆心为M(5,5),半径为4.
所以直线AB与圆M相离,
4.(2021·全国甲卷)抛物线C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直线l:x=1交C于P,Q两点,且OP⊥OQ.已知点M(2,0),且⊙M与l相切.
(1)求抛物线C,⊙M的方程;
解 由题意,直线x=1与C交于P,Q两点,且OP⊥OQ,设C的焦点为F,P在第一象限,则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POF=∠QOF=45°,
所以P(1,1),Q(1,-1).
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y2=2px(p>0),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x.
由题意,圆心M(2,0)到l的距离即⊙M的半径,且距离为1,
所以⊙M的方程为(x-2)2+y2=1.
(2)设A1,A2,A3是C上的三个点,直线A1A2,A1A3均与⊙M相切.判断直线A2A3与⊙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 直线A2A3与⊙M相切,理由如下:
设A1(x1,y1),A2(x2,y2),A3(x3,y3),
当A1,A2,A3中有一个为坐标原点,另外两个点的横坐标均为3时,A1A2,A1A3均与⊙M相切,此时直线A2A3与⊙M相切.
当x1≠x2≠x3时,直线A1A2的方程为x-(y1+y2)y+y1y2=0,
所以直线A2A3与⊙M相切.
综上可得,直线A2A3与⊙M相切.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的斜率k1,k2存在,则l1∥l2 k1=k2,l1⊥l2 k1k2=-1.若给出的直线方程中存在字母系数,则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
2.两个距离公式
3.圆的方程
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1)几何法: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dr 相离.
(2)代数法:将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起来组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Δ>0 相交;Δ=0 相切;Δ<0 相离.
2
热点聚焦 分类突破
热点一 直线的方程
【例1】 (1)若直线l1:x+ay+6=0与l2:(a-2)x+3y+2a=0平行,则l1与l2间的距离为(  )
B
解析 由l1∥l2得(a-2)a=1×3,且a×2a≠3×6,
(2)直线ax+y+3a-1=0恒过定点N,则直线2x+3y-6=0关于点N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2x+3y-12=0 B.2x+3y+12=0
C.2x-3y+12=0 D.2x-3y-12=0
B
解析 由ax+y+3a-1=0可得a(x+3)+y-1=0,
设直线2x+3y-6=0关于点N对称的直线方程为2x+3y+c=0(c≠-6),
解得c=12或c=-6(舍去).
∴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12=0.
1.求解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时,在利用A1B2-A2B1=0建立方程求出参数的值后,要注意代入检验,排除两条直线重合的可能性.
2.(1)要注意直线方程每种形式的局限性,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要求直线不能与x轴垂直,而截距式方程既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2)讨论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
探究提高
【训练1】 (1)(多选)光线自点(2,4)射入,经倾斜角为135°的直线l:y=kx+1反射后经过点(5,0),则反射光线还经过下列哪些点(  )
BD
(2)已知直线l1:kx-y+4=0与直线l2:x+ky-3=0(k≠0)分别过定点A,B,又l1,l2相交于点M,则|MA|·|MB|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直线l1:kx-y+4=0经过定点A(0,4),
直线l2:x+ky-3=0经过定点B(3,0),
注意到直线l1:kx-y+4=0和直线l2:x+ky-3=0始终垂直,点M又是两条直线的交点,
则有MA⊥MB,所以|MA|2+|MB|2=|AB|2=25.
热点二 圆的方程
A.(x-2)2+(y+4)2=4 B.(x+2)2+(y+4)2=16
C.(x-2)2+(y-4)2=4 D.(x-2)2+(y-4)2=16
D
解析 ∵圆C的圆心在直线y=2x上,
∴可设圆心C的坐标为(a,2a).
∵圆C与x轴正半轴相切于点A,
∴a>0,且圆C的半径r=2a,A(a,0).
∴A(2,0)或A(6,0).
∵点A在直线x-y-4=0的左上方,
∴A(2,0),∴C(2,4),r=4,
∴圆C的标准方程为(x-2)2+(y-4)2=16.
B
解析 以甲、乙两地所在直线为x轴,甲、乙两地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圆的方程主要方法有两种:(1)几何法求圆的方程,根据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2)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时,若已知条件与圆心(a,b)和半径r有关,则设圆的标准方程,否则选择圆的一般方程.
2.第(2)题是一道以阿波罗尼斯圆为背景的数学应用问题,解题关键是先利用题设条件给出的关系式,求出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然后应用圆中的几何量求解三角形信号覆盖区域的最大面积.
探究提高
温馨提醒 解答圆的方程问题,应注意数形结合,充分运用圆的几何性质.
【训练2】 (1)(2020·北京卷)已知半径为1的圆经过点(3,4),则其圆心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4 B.5 C.6 D.7
A
x2+(y-3)2=10
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l2:x=0,
则圆心是l1与l2的交点M,联立l1与l2方程,
∴△PAB外接圆的标准方程为x2+(y-3)2=10.
热点三 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考向1 圆的切线问题
【例3】 (1)已知直线y=kx+b(k>0)与圆x2+y2=1和圆(x-4)2+y2=1均相切,则k=__________,b=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kx-y+b=0(k>0)分别与圆心坐标为(0,0),半径为1,及圆心坐标为(4,0),半径为1的两圆相切,
因为|MQ|的最小值是点M到直线l的距离d,
1.过一点求圆的切线,要考虑此点是在圆上还是在圆外.若点(x0,y0)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此时过圆x2+y2=r2(r>0)上一点(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过圆(x-a)2+(y-b)2=r2(r>0)上一点(x0,y0)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若点(x0,y0)在圆外,则切线有两条.
2.直线与圆相切时利用“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关于切线斜率的等式,但一定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探究提高
【训练3】 (1)(2021·杭州模拟)过点D(1,-2)作圆C:(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2y-1=0 B.2y+1=0
C.x+2y-1=0 D.x-2y+1=0
B
解析 由圆C:(x-1)2+y2=1的方程可知其圆心为C(1,0),半径为1.
连接CD,以线段CD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1)(x-1)+(y+2)(y-0)=0,
整理得(x-1)2+(y+1)2=1.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可得公共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y+1=0.
(2)(多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4x=0.若直线y=k(x+1)上存在一点P,使过点P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则实数k的值可以是(  )
A.1 B.2 C.3 D.4
AB
考向2 直线与圆的弦长问题
【例4】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y=x2+m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C的坐标为(0,1).当m变化时,解答下列问题:
(1)能否出现AC⊥BC的情况?说明理由;
解 不能出现AC⊥BC的情况,理由如下:
设A(x1,0),B(x2,0),则x1,x2满足方程x2+mx-2=0,
所以x1x2=-2.
又C的坐标为(0,1),
所以不能出现AC⊥BC的情况.
(2)证明过A,B,C三点的圆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
由(1)可得x1+x2=-m,
探究提高
【训练4】 (1)(2021·长沙诊断)已知圆C:(x-2)2+(y-3)2=9,过点M(1,1)的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则弦长|AB|最短时直线l的方程为(  )
A.2x-y-1=0 B.x+2y-8=0
C.2x-y+1=0 D.x+2y-3=0
D
解析 根据题意,圆C:(x-2)2+(y-3)2=9的圆心C为(2,3),半径r=3,
当CM与AB垂直时,即M为AB的中点时,弦长|AB|最短,
ACD
专题训练 对接高考
3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设λ∈R,则“λ=-3”是“直线2λx+(λ-1)y=1与直线6x+(1-λ)y=4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解析 若直线2λx+(λ-1)y=1与直线6x+(1-λ)y=4平行,
又“λ=-3”是“λ=-3或λ=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λ=-3”是“直线2λx+(λ-1)y=1与直线6x+(1-λ)y=4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圆 B.椭圆 C.抛物线 D.直线
解析 以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点A,B分别为(-a,0),(a,0)(a>0),点C为(x,y),
A
因此点C的轨迹为圆.故选A.
3.(多选)已知直线l过点A(a,0)且斜率为1,若圆x2+y2=4上恰有3个点到l的距离为1,则a可能的取值为(  )
AD
4.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y-3=0的距离为(  )
B
解析 因为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且点(2,1)在圆上,
所以可设圆的方程为(x-a)2+(y-a)2=a2(a>0),
则(2-a)2+(1-a)2=a2,解之得a=1或a=5.
所以圆心的坐标为(1,1)或(5,5),
解析 取AB中点D(2,-3),
C
又由题意知,圆C的圆心C(1,2),半径为2,
ABD
6.(多选)(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直线l:ax+by-r2=0与圆C:x2+y2=r2,点A(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点A在圆C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
B.若点A在圆C内,则直线l与圆C相离
C.若点A在圆C外,则直线l与圆C相离
D.若点A在直线l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
D
二、填空题
8.(2021·湖北联考)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4),B(6,0),C(-5,-2),则内角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x-y-17=0
解析 法一 由题意,得|AC|=10,|AB|=5.
9.已知圆C的方程是x2+y2-8x-2y+8=0,直线l:y=a(x-3)被圆C截得的弦长最短时,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x+y-3=0
解析 圆C的标准方程为(x-4)2+(y-1)2=9,
∴圆C的圆心C(4,1),半径r=3.
又直线l:y=a(x-3)过定点P(3,0),
则当直线l与直线CP垂直时,被圆C截得的弦长最短.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x-3),即x+y-3=0.
11.(2021·淮安模拟)已知圆O:x2+y2=1,设点P(t,4)为直线y=4上一点,过点P作圆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N,则直线MN所过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设M(x1,y1),N(x2,y2).
因为M是切点,在圆上,所以以点M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x1x+y1y=1,
因为P(t,4)在切线PM上,所以tx1+4y1=1,
所以切点M(x1,y1)在直线tx+4y=1上,
同理,切点N(x2,y2)也在直线tx+4y=1上,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tx+4y=1,
三、解答题
12.已知以点A(-1,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m:x+2y+7=0相切,过点B(-2,0)的动直线l与圆A相交于M,N两点.
(1)求圆A的方程;
解 易知点A(-1,2)到直线x+2y+7=0的距离为圆A的半径r,
∴圆A的方程为(x+1)2+(y-2)2=20.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2,显然x=-2符合题意,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动直线l的方程为y=k(x+2),
∴所求l的方程为3x-4y+6=0或x=-2.
能力突破
AC
14.已知点A,B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AB|=4,⊙M过点A,B且与直线x+2=0相切.
(1)若A在直线x+y=0上,求⊙M的半径;
解 因为⊙M过点A,B,所以圆心M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已知A在直线x+y=0上,且A,B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
所以M在直线y=x上,故可设M(a,a).
因为⊙M与直线x+2=0相切,
所以⊙M的半径为r=|a+2|.
连接MA,OM,由已知得|AO|=2.
又MO⊥AO,得2a2+4=(a+2)2,解得a=0或a=4.
故⊙M的半径r=2或r=6.
(2)是否存在定点P,使得当A运动时,|MA|-|MP|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解 存在定点P(1,0),使得|MA|-|MP|为定值.
理由如下:
设M(x,y),由已知得⊙M的半径为r=|x+2|,|AO|=2.
由于MO⊥AO,故得x2+y2+4=(x+2)2, 化简得M的轨迹方程为y2=4x.
因为曲线C:y2=4x是以点P(1,0)为焦点,以直线x=-1为准线的抛物线,
所以|MP|=x+1.
因为|MA|-|MP|=r-|MP|=x+2-(x+1)=1,
所以存在满足条件的定点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