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二 定值问题(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专题二 定值问题(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3 11: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上篇 专题五 解析几何
微专题二 定值问题
热点聚焦 分类突破
专题训练 对接高考
内容索引
1
热点聚焦 分类突破
突破点一 长度与几何图形的面积为定值
(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又c2=a2-b2,②
联立①②,得b=1.
证明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
设直线l:x=t(-3得(9k2+1)x2+18kmx+9m2-9=0.
Δ=(18km)2-4(9k2+1)(9m2-9)=36(9k2-m2+1)>0,
化简得9k2+1=2m2,满足Δ>0.
探究提高
(1)求C的方程;
解得a2=6,b2=3.
(2)点M,N在C上,且AM⊥AN,AD⊥MN,D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使得|DQ|为定值.
证明 设M(x1,y1),N(x2,y2).
若直线MN与x轴不垂直,
故(x1-2)(x2-2)+(y1-1)(y2-1)=0,
整理得(k2+1)x1x2+(km-k-2)(x1+x2)+(m-1)2+4=0.
整理得(2k+3m+1)(2k+m-1)=0.
因为A(2,1)不在直线MN上,
所以2k+m-1≠0,所以2k+3m+1=0,k≠1.
若直线MN与x轴垂直,可得N(x1,-y1).
得(x1-2)(x1-2)+(y1-1)(-y1-1)=0.
突破点二 数学表达式或斜率为定值
【例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1)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抛物线y2=2px过点P(1,2),
所以2p=4,即p=2.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
依题意Δ=(2k-4)2-4×k2×1>0,解得k<1,
又因为k≠0,故k<0或0又PA,PB与y轴相交,故直线l不过点(1,-2).
从而k≠-3.
所以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3,0)∪(0,1).
证明 设A(x1,y1),B(x2,y2).
1.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2.定值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使用参数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证明与参数无关,这类问题选择消元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
探究提高
(1)求动点D的轨迹方程;
∵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DA|=|DB|,
又|AC|=|DA|+|DC|=|DB|+|DC|,
(2)若过点Q(0,-1)的直线l斜率存在,且直线l与动点D的轨迹相交于M,N两点.试证明:直线PM与PN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证明 设l:y=kx-1,M(x1,y1),N(x2,y2),
显然Δ=(-4k)2+8(2k2+1)=32k2+8>0,
∵x1≠0,x2≠0,
∴设直线PM与PN的斜率分别为k1,k2,
故直线PM与PN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突破点三 定直线的方程
【例3】 (2021·福州检测)已知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AB|=8.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解 设A(x1,y1),B(x2,y2).
x2-2px-p2=0,易知Δ>0.
则x1+x2=2p,y1+y2=x1+x2+p=3p,
所以|AB|=y1+y2+p=4p=8,解得p=2.
于是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则Δ=(-4k)2-4(4k-8)=16(k2-k+2)>0,
x3+x4=4k,x3x4=4k-8,
得R(2k,k2),R为QT的中点,所以T(2k,k-2).
因为2k-2(k-2)-4=0,
所以动点T在定直线x-2y-4=0上.
所以动点T在定直线x-2y-4=0上.
1.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长公式求出p的值,即得抛物线C的方程.
2.本题第(2)问的解答给出了探求圆锥曲线中的定直线问题的两种方法:一是参数法,即先利用题设条件探求出动点T的坐标(包含参数),再消去参数,即得动点T在定直线上;二是相关点法,即先设出动点T的坐标为(x,y),根据题设条件得到已知曲线上的动点R的坐标,再将动点R的坐标代入已知的曲线方程,即得动点T在定直线上.
探究提高
【训练3】 (2021·宿州质检)已知点A(-1,0),B(1,0),动点P满足|PA|+|PB|=4,P点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解 由椭圆的定义知P点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
依题意,c=1,2a=4.
所以a=2,b2=a2-c2=3.
联立方程①②,消y得3x0x+4(1-x0)(x-1)-12=0.
变形化简,得(4-x0)x=4(4-x0),则x=4.
所以动点Q在定直线x=4上,
y=0,Q(4,0),Q在直线x=4上,
综上所述,动点Q在定直线x=4上.
专题训练 对接高考
2
1.(2021·武汉质检)设抛物线E:y2=2px(p>0)的焦点为点F,过点F作直线l交抛物线E于A,B两点.当l与x轴垂直时,△AOB的面积为8,其中O为坐标原点.
(1)求抛物线E的标准方程;
则抛物线E的标准方程为y2=8x.
证明 设A(x1,y1),B(x2,y2),C(x3,y3),D(x4,y4),
即(y1+y2)y-y1y2=8x.
∵抛物线E的焦点F(2,0)在直线l上,∴-y1y2=16.
设直线BD的方程为x=ty+3.
消去x并整理得y2-8ty-24=0,
∴y2y4=-24.
同理可得y1y3=-24.
(1)求C的标准方程;
解 由y2=4x,知焦点F(1,0),则c=1.
所以a2=4,b2=3,
(2)设A,B是椭圆C的左、右顶点,过点F作直线l与椭圆交于P,Q(不同于A,B)两点,设直线AP与直线BQ交于E点,求证:点E在定直线上.
证明 由(1)知F(1,0),设直线PQ的方程为x=my+1,
显然Δ>0恒成立.
设P(x1,y1),Q(x2,y2),
联立两方程可得,
解得x=4,
故点E在定直线x=4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所以a2-b2=1.①
(2)过椭圆C的右焦点作一条斜率为k(k≠0)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交y轴于点E,P为弦AB的中点,过点E作直线OP的垂线交OP于点Q,问是否存在一定点H,使得QH的长度为定值?若存在,则求出点H;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由题意知直线AB的方程为y=k(x-1)(k≠0),
设A(x1,y1),B(x2,y2).
消去y,得(3+4k2)x2-8k2x+4k2-12=0,
Δ=144k2+144>0,
在直线AB的方程y=k(x-1)中,令x=0,得y=-k,
则点E的坐标为(0,-k).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