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的基本技术
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 提高手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初步掌握换手运球技术2.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力量等身体素质
学习内容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发展身体素质
重点 变向时身体重心变化,按拍球部位、球的落点 难点 手、脚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 篮球场2个、篮球41个、体操垫5张、标志物20个、绳梯2副、呼啦圈4个、音响
安全措施 检查场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准备活动做充分,课后做好放松整理,防止运动损伤。
教学流程 教学常规→球操+慢跑→技术教学→分组合作探究练习→游戏→素质练习→放松与评价
课的结构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组织方式 教师活动 时间 运动量
课堂常规 营造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奋的情绪。 体委集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目标。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体委整队2、听教师口令指挥。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要求:简洁、明确、精神饱满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次课内容。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小
热身运动 充分活动各关节,预防运动损伤;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球操(自编球操)伸展运动B、腹背运动C、弓步压腿D、腰部运动2、运球慢跑(2圈) 1、集队要快、静、齐;2、热身活动动作幅度要大,充分;3、运球慢跑2~3分钟。 每人一球做球操的准备运动 1、学生积极参加练习2、、听从老师指挥,动作正确到位。 6' 中
技能学习 1.建立动作表象,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2.在动作形成中,体验体育思维。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4.培养良好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5.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1、原地运球练习,熟悉球性,动作准确,掌握好重心(如图一)2、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练习:以右手运球为例:将球从身体的右侧拨到体前中间的位置,再迅速将球拨回右侧,左脚向右侧跨出,继续运球前进。(慢跑、快速跑绕杆练习)(如图二)3.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接力跑:快速运球绕杆接力跑(如图二)4.两人一球抢球游戏:正确运用技术动作,积极参与(如图三)二、素质练习(图四)A投掷篮球:每人投掷20次左右(图A)B仰卧传接球:要求每人完成15次后交换(图B)C腿部夹球跳:在0.8M×8的区域内完成5组8次的跳跃(图C)D持球高抬腿跳绳梯:学生按照动作要求完成5组6次的持球跳跃(图D) 认真听讲,看好示范,按照示范要求进行练习,体会动作按要求分小组练习,体会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理解游戏规则,按要求进行游戏,积极参与,体验运动的快乐。发展身体素质,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 ● ● ● △ △ △ △ ♀ (图一)↓ ↓ ↓ ↓(图二)要求:身体重心转移迅速,按拍球部位正确。↓ ↓ ↓ ↓ (图二)● △● △● ♀ △● △ (图三) → ↑ ♀ ↓ ← (图四)要求:交换轮流练习,积极参与,相互鼓励,团结互助。 1.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2.教师讲解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并示范,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3.教师语言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练习,提示注意安全。4.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5.分小组进行素质练习,教师巡视,以及语言激励。 3’ 9' 4' 4' 8' 大
放松与小结 恢复身心,消除运动疲劳,陶冶性情。2、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放松运动:八段锦(太极)2、小结与评价,回收器材。 1.动作柔和,自然放松。2.认真反思学习过程,体验快乐,享受成功。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 教法:教师讲解要领与示范。1.总结本节课的情况2.安排收拾器材3.师生道别 4′ 小
平均心率预计 145±5 次/分 强度指数预计 1.5±0.1 练习密度预计 50%-60%
课后反思
A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