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函数图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 函数图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3-31 09: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函 数 图 像



冯 丽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中学
函数图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够根据基本初等的图像,利用描点法和图像变换法做函数图象。
2会根据函数图像解决函数的相关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问题)。
3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图像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
教学重难点:
会根据函数图像解决函数的相关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图像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1 考纲展示
会应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 考纲解读
图像部分要会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性质确定函数的图像,也要会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能由一个函数通过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得到另一个函数的图像。
教学内容:
回归课本
1 函数图象是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决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
2 作函数的图象有两条基本途径:
(1)描点法
其基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即将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数据反映出来,然后以自变量为横坐标、函数值为纵坐标构成一系列相关点(尤其注意相关点:零点、最大值点、最小值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等),然后在坐标平面内将其一一标出,并用平滑曲线(直线)顺次连接……,描点法是直观展示函数关系的重要工具.
(2)图象变换法:是指一个函数经过适当的变换得到另一个函数,常见的有平移、对称、伸缩、翻折.
(1)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




(3)伸缩变换
(4) 翻折变换
自我检测
1.函数 的图象关于( )?
A. 轴对称
B.直线 对称?
C.坐标原点对称
D.直线 对称?
答案:C
解析:
2函数 的图象是( )

答案:C


3 若函数 在区间[-2,3]上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
答案:[-7,-2]?
解析:∵ 的图象是 的图象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
∴ 的递增区间就是[-2,3]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区间[-7,-2].
典例探究
类型一  作函数的图象
解题准备: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先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所具有的某些性质,如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从而简化作图过程,再列表、描点或依据已知的函数图象经过变换得到.
例1 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2) (3)
由题意可通过脱去绝对值,将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翻折和平移变换得到
解:解法一 将 改写成分段函数形式在画图。


解法二 (翻折平移变换)

(2)

(3)

[点评] 本题先将函数化简,转化为作基本函数的图象问题.作分段函数的图象时要注意各段间的“触点”.同时也可利用图象变换得出.
跟踪训练
(1)作函数 的图象;?
(2)作函数 的图象.?
解:


类型二 识图
解题准备:1.图象信息的选择题可全面地考查考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细致分析图象所过的特殊点、特殊位置、从左到右图象变化的趋势及对称性、渐近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快速搜寻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再加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解决与函数图象有关的问题应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形”提供了直观性,“数”提供了准确性,数形结合才完美.
例2 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如图:

则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跟踪训练
2 函数 的图象是( )

答案:A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图象识别.
是偶函数,可排除B、D, 由 排除C.
类型三 图像变换
例3 已知 则函数 的图象是( )

答案:B
解析:
3 已知图①是函数 的图象,则图②中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可能是( )
答案:C
解析:由题图②知,图象对应的函数是偶函数,且当x>0时,对应的函数是y=f(-x).
类型四 图像应用 例4 (2011届陕西高三检测)设 表示 和 中的较小者,则函数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画出函数图像,看图像中较低的部分,连起来即可得到函数图像。
4 利用函数图象讨论方程 的实数根的个数.
解:设 , ,则方程的实根的个数是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交点的个数.
由图象可知:?
(1)当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当 或 或 时,方程
只有一个实数根;?
(3)当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性质确定函数的图像,去解决有关函数问题,也可以通过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得到另一个函数的图像去研究新函数的性质,使问题变得直观,达到求解的目的。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