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测试卷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地球上空将出现两次月全食。如果天气状态良好,地球上部分地区的人们将在5月16日和11月8日看到月全食。据此,完成1~3题。
1.月食现象能证明( )
A. 地球的大小 B. 地球自转方向
C. 地球的形状 D.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C
2.5月16日这一天,广州的昼夜长短是( )
3.2022年第二次月全食出现在11月8日,届时( )
A. 地中海沿岸晴朗天气增多
B. 正值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期
C. 长江下游有凌汛现象
D. 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变小
C
B
牦牛粪被称为“高原圣火”,晒干后作为传统燃料被青藏地区牧民广泛用于烧火做饭。如今,为了助力“碳中和”,它正逐渐被清洁能源替代。据此读牦牛粪的晾晒景观图(图1-1),完成4~5题。
4.牦牛粪( )
A. 来自“沙漠之舟”——藏牦牛
B. 在墙上晒干
C. 已经全部被清洁能源所替代
D. 在我国所有牧区均可推广使用
B
5.青藏地区的清洁能源主要有( )
①煤炭 ②太阳能 ③地热能 ④石油 ⑤水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6.原产于新疆的哈密瓜,如今在海南已采用大棚种植方式开始了规模化生产。海南采用大棚种植方式生产哈密瓜的主要目的是
( )
A. 保温 B. 防风雨
C. 保水 D. 增大温差
C
B
北京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同学们乘车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开展研学活动。图1-2为国博及周边道路分布示意图,图1-3为小明同学在研学活动中拍摄的一张照片。读图并完成7~9题。
7.从下车地点沿最近路线步行到
全体集合地点,方向应为(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先向南后向西
D. 先向西后向南
C
8.拍照时的天气状况为( )
9. 北京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这体现出北京是我国的(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经济中心 D. 军事中心
A
B
读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数据图(图1-4),完成10~11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人口总数减少
②0~14岁人口数量增加
③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
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快捷、准确。这一数据采集方式的实施得益于( )
A. 交通运输的发展
B.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C. 教育水平的提高
D. 城镇人口增多
B
孟加拉国现有人口超过1.6亿,属于发展中国家。世界很多著名的服装企业将成衣制造厂逐渐转移至此,所需原材料主要从中国进口,成品多面向欧美市场,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据此读孟加拉国地形及达卡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1-5),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孟加拉国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主要位于低中纬度,海陆兼备
B. 西南部与中国、缅甸接壤
C. 位于恒河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D.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D
13.成衣制造厂转移到孟加拉国,主要因为该国( )
①临海,交通运输便利
②土壤肥沃,光热充足,盛产黄麻
③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广东将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江三角洲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据此读图1-6,完成14~15题。
14.未来适合在广东北部发展的
产业有( )
①生态农业 ②生态旅游
③创意文化产业 ④采掘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5.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优势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人才众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武夷山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区,是中国乌龙茶优质品种之一。据此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图1-7),完成16~17题。
16.武夷山岩茶产地( )
A. 位于全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B. 地处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
C. 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D. 树木均在冬季落叶
B
17.武夷山岩茶茶树树种和制茶工艺被带到台湾冻山区,最终培育出优质乌龙茶品——冻顶乌龙,这说明两地( )
①茶叶种植条件相似 ②文化交流密切 ③陆路交通便利 ④工业高度发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一般而言,赤道穿过的南北纬10°范围内地区,往往终年高温多雨,雨林广布,但也有例外。图1-8所示两图中,图甲为图乙(非洲局部)中广袤热带稀树草原的照片。此热带稀树草原区降水量就远小于热带雨林区。据此,完成18~20题。
18. 图中最大湖泊的海拔
范围是( )
A. <500米
B. 500~1 000米
C. 1 000~2 000米
D. >2 000米
C
19.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20.根据图乙推测,形成图甲照片所示植被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流稀少 B. 海拔高
C. 人为干扰 D. 纬度大于10°
B
B
每逢假期,大量游客到广东韶关丹霞山晨观日出暮赏晚霞。表1-1为丹霞山2021年五一假期日出、日落时间。据此,完成21~23题。
表1-1
日期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5月1日 5:49 18:55
5月2日 5:49 18:55
5月3日 5:48 18:56
5月4日 5:48 18:56
5月5日 5:47 18:57
21.该时段丹霞山( )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昼最长夜最短
B
22.五一期间到达山顶观日出的最佳时间是( )
A. 5:30 B. 6:00
C. 6:30 D. 7:00
23.五一期间,游客在丹霞山游玩,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 )
A. 气候湿热,防止蚊虫叮咬 B. 进入雨季,降水概率大
C. 泥土含水量大,有滑坡风险 D. 山顶有积雪,注意保暖
A
D
大翅鲸是有迁移习性的物种,在全球都有分布。大翅鲸有特定的捕食区、繁殖区和洄游路线,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据此读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线路示意图(图1-9),完成24~26题。
24.图中,大翅鲸( )
A. 繁殖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B. 捕食区均位于高纬度地区
C. 夏季多在繁殖区活动
D. 夏季多在捕食区活动
D
25.大翅鲸( )
A. 7月份左右沿亚洲东岸向北洄游
B. 1月份左右沿亚洲东岸向北洄游
C. 7月份左右沿澳大利亚东岸向南洄游
D. 1月份左右沿澳大利亚东岸向北洄游
26.阿拉伯海的大翅鲸( )
A. 没有捕食区 B. 没有繁殖区
C. 常年不进行洄游 D. 跨洋捕食
A
C
2021年4月6日,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重要作用。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据此读长江某河段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10),完成27~28题。
27.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 四川盆地内部 B. 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 长江下游河段 D. 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
D
28.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有( )
①航运 ②灌溉 ③发电 ④防洪 ⑤养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C
爬山虎属多年生大型落叶藤本植物。图1-11示意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墩爬山虎景观。在光线条件好一些的地方,爬山虎甚至已经爬满了整个桥墩。远远看去,桥墩像是穿上了一件“绿外套”。据此,完成29~30题。
29.二环高架桥下的爬山虎生长速度
较慢的主要条件是( )
A. 土壤较贫瘠 B. 光照较弱
C. 风力较大 D. 热量不足
B
30.二环路高架桥栽植大量爬山虎,其作用最不明显的是
( )
A. 吸收尾气粉尘,净化城市空气环境
B. 枝叶浓绿茂密,美化城市道路环境
C. 减少阳光反射,提高日间行车安全
D. 拦截大气降水,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丹麦陆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丹麦政府积极支持风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技术日臻成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国之一,目前风能约占丹麦整体供电的42%,其风力发电量远超本国电力需求,多余的电力向挪威、瑞典出口。丹麦为了建造更多新能源储存枢纽,计划在海上建造一个巨大的新能源人工岛。丹麦政府表示,在能源岛上利用风力生产氢气并转换成液体燃料。
材料二 丹麦示意图(图1-12)和丹麦海上风电场景观图(图1-13)。
(1)丹麦位于________洲西部,濒临________海和__________海。(6分)
欧
北
波罗的
(2)从自然资源的可再生、非可再生的特性看,风能属于____________资源。丹麦是世界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低碳”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可再生
全球气候变暖
(3)分析丹麦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原因。(6分)
①临海国家,终年盛行西风,风能丰富(且较稳定);②煤炭等常规能源储量不足;③经济发达,能源市场需求大;④国家政策支持;⑤风能发电技术先进;风力发电成本较低;⑥风能是洁净、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可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4)说出建设新能源人工岛对海上交通的意义。(4分)
①将不稳定的风能转换为其他形式,便于使用船舶储存和运输;②可以就近为船舶等提供燃料。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闽宁镇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该镇农民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从人口增长快、贫困落后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生态移民。
材料二 1996年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征程,闽宁镇成为福建省的帮扶对象。该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如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采用国内首创“棚上发电、棚下种地”的模式。棚下种植
菌菇等农产品;棚上发电,可以支持棚内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确保温度适宜。福建以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干草屑可以代替木屑培育菌菇。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
材料三 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1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材料四 闽宁镇位置示意图(图1-14)。
(1)西海固地区位于____________
(地形区)边缘,该地区最突出的生
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4分)
(2)宁夏的降水空间分布呈现从
_______向_______递减的特征,银川
以西、以北地区降水量又再度增加,
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6分)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东南
西北
地形
(3)简述闽宁镇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的有利影响。(6分)
①充分利用了太阳能;②提高了菌菇产量;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简述宁镇发展巨菌草种植主要的生态和经济效益。(4分)
生态效益:巨菌草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能起到防风固沙作用。
经济效益:能作为畜禽的饲料和培育菌菇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