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不等式、线性规划、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
命题要点:1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解法,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最值问题,基本不等式与向量、三角函数、数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以指数、对数函数为背景,求解含参数的取值范围;求解实际问题的最优方案;与向量、不等式等求解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和最值。
3.利用基本的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等知识解决计数问题。
4.二项式定理:利用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利用二项式的性质求多项式的二项式系数和、各项系数和。
命题趋势:1.对基本不等式的考查不外乎大小判断,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不等式与函数、数列、三角的综合出现几率较大。
2.线性规划问题仍为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可行域的最优解和可行域的面积,目标函数中参数的范围。
3.注重两个计数原理是解决一切计数问题的基础,仍会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二项式的考查一般比较稳定,主要以考查通项、二项式系数、展开式的系数和,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出现的小综合题。
命题规律:1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考查多以选择、填空为主,题目比较简单,而基本不等式是高考热点,主要考查命题的判定,不等式的证明以及求最值问题。与数列,函数,三角灯知识综合运用,难度较大,多以简答题出现。
2.线性规划多以选择、填空为主,题目难度不会太大,多以中低档为主。
3. 计数原理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单独中档。
4.二项式定理的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为主,少有综合性答题,难度不大。
题型分析:
类型一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
1.不等式的同向可加性
2.不等式的同向可乘性
3.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0).若Δ>0,其解集可简记为: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例1] (1)(2012年高考湖南卷)设a>b>1,c<0,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 >;②ac
loga(b-c).
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2012年高考江苏卷)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解析] (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构造函数求解.
∵a>b>1,∴< .
又c<0,∴ > ,故①正确.
构造函数y=xc.
∵c<0,∴y=xc在(0,+∞)上是减函数.
又a>b>1,∴ac∵a>b>1,-c>0,∴a-c>b-c>1.
∵a>b>1,
∴logb(a-c)>loga(a-c)>loga(b-c),
即logb(a-c)>loga(b-c),故③正确.
(2)通过值域求a,b的关系是关键.
由题意知f(x)=x2+ax+b=(x+)2+b-.
∵f(x)的值域为[0,+∞),∴b-=0,即b=.
∴f(x)=(x+)2.
又∵f(x)即--∴ 解得 , ∴
[答案] (1)D (2)9
跟踪训练
1.(2012年高考福建卷)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0在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利用“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x2-ax+2a>0在R上恒成立,
∴Δ=a2-4×2a<0,
∴0答案:(0,8)
方法总结:1. (1)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参数时,参数的符号影响不等式的解集;不要忘了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的情况;
(2)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先考虑因式分解,再对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若不能因式分解,则可对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要不重不漏.
类型二 线性规划
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
(1)作出可行域;
(2)借助图形确定函数最值的取值位置,并求最值.
[例2] (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顶点A(1,1),B(1,3),顶点C在第一象限,若点(x,y)在△ABC内部,则z=-x+y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0,2)
C.(-1,2) D.(0,1+)
[解析] 利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
如图,
根据题意得C(1+,2).
作直线-x+y=0,并向左上或右下平移,
过点B(1,3)和C(1+,2)时,z=-x+y取范围的边界值,
即-(1+)+2∴z=-x+y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 A
跟踪训练
(2012年泰安高三模考)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的取值范围是( )
A.[0,4] B.[,5]
C.[,6] D.[2,10]
解析:表示过点(x,y)与点(-1,-1)的直线的斜率.
根据题意,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图知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故选B.
答案:B
方法总结: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时,经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
(1)直线定界,即若不等式不含等号,则应把直线画成虚线;若不等式含有等号,把直线画成实线.
(2)特殊点定域,即在直线Ax+By+C=0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作为测试点代入不等式检验,若满足不等式,则表示的就是包括该点的这一侧,否则就表示直线的另一侧.特别地,当C≠0时,常把原点作为测试点;当C=0时,常选点(1,0)或者(0,1)作为测试点.
类型三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1. (R)
2. (R)
3. (R)
4. (R)
5.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
已知x>0,y>0,则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小值是2.(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和x+y是定值p,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大值是.(简记:和定积最大)
[例3] (2012年高考浙江卷)若正数x,y满足x+3y=5xy,则3x+4y的最小值是( )
A. B. C.5 D.6
[解析] 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x>0,y>0,由x+3y=5xy得(+)=1.
∴3x+4y=(3x+4y)(+)=(+4+9+)
=+(+)≥+×2=5
(当且仅当x=2y时取等号),∴3x+4y的最小值为5.
[答案] C
跟踪训练
1.已知x>0,y>0,若>m2+2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4或m≤-2 B.m≥2或m≤-4
C.-2解析:因为x>0,y>0,所以≥2=8.
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只需m2+2m<8,
解得-4答案:D
2. (1)已知x>0,y>0,且2x+y=1,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当x>0时,则f(x)=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审题视点] 第(1)问把+中的“1”代换为“2x+y”,展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
第(2)问把函数式中分子分母同除“x”,再利用基本不等式.
解析 (1)∵x>0,y>0,且2x+y=1,
∴+=+
=3++≥3+2.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2)∵x>0,
∴f(x)==≤=1,
当且仅当x=,即x=1时取等号.
答案 (1)3+2 (2)1
3. ?(2010·山东)若对任意x>0,≤a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审题视点] 先求(x>0)的最大值,要使得≤a(x>0)恒成立,只要(x>0)的最大值小于等于a即可.
解析 若对任意x>0,≤a恒成立,只需求得y=的最大值即可,因为x>0,所以y==≤=,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方法总结:. (1)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其失误的真正原因是其存在前提“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忽视.要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在运用基本不等式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定”“等”的条件.
(3)连续使用公式时取等号的条件很严格,要求同时满足任何一次的字母取值存在且一致.
类型四 排列与组合
1.加法计数原理与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分别是“分类”与“分步”问题.
2.排列数A=.
组合数C=.
3.组合数性质
(1)C=C;
(2)C+C=C.
[例4] (2012年高考北京卷)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24 B.18
C.12 D.6
[解析] 根据所选偶数为0和2分类讨论求解.
当选0时,先从1,3,5中选2个数字有C种方法,然后从选中的2个数字中选1个排在末位有C种方法,剩余1个数字排在首位,共有CC=6(种)方法;当选2时,先从1,3,5中选2个数字有C种方法,然后从选中的2个数字中选1个排在末位有C种方法,其余2个数字全排列,共有CCA=12(种)方法.依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6+12=18(个)奇数.
[答案] B
跟踪训练
(2012年高考山东卷)现有16张不同的卡片,其中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卡片各4张,从中任取3张,要求这3张卡片不能是同一种颜色,且红色卡片至多1张.不同取法的种数为( )
A.232 B.252
C.472 D.484
解析: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组合的概念求解.
分两类:第一类,含有1张红色卡片,共有不同的取法CC=264(种);第二类,不含有红色卡片,共有不同的取法C-3C=220-12=208(种).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不同的取法有264+208=472(种).
答案:C
方法总结: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思路:“排组分清,加乘明确;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分类相加,分步相乘.”
类型五 二项式定理
1.二项展开式的通项:Tk+1=Can-kbk(k=0,1,…,n).
2.二项式系数为C,C,…,C,…,C(r=0,1,…n).
3.用赋值法研究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
4.(a+b)n=Can+Can-1b+…+Can-rbr+…+Cbn(n∈N*)这个公式所表示的定理叫二项式定理,右边的多项式叫(a+b)n的二项展开式.
[例5] (2012年高考安徽卷)(x2+2)( -1)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3 B.-2 C.2 D.3
[解析] 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求解
二项式(-1)5展开式的通项为:
Tr+1=C()5-r·(-1)r=C·x2r-10·(-1)r.
当2r-10=-2,即r=4时,有x2·Cx-2·(-1)4=C×(-1)4=5;
当2r-10=0,即r=5时,有2·Cx0·(-1)5=-2.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5-2=3,故选D.
[答案] D
跟踪训练
(2012年郑州模拟)在二项式(x2-)n的展开式中,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是32,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
A.32 B.-32
C.0 D.1
解析:依题意得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n=32,
解得n=5.因此,该二项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的和等于(12-)5=0,选C.
答案:C
方法总结:运用二项式定理一定要牢记通项Tr+1=Can-rbr,注意(a+b)n与(b+a)n虽然相同,但具体到它们展开式的某一项时是不同的,一定要注意顺序问题,另外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该项的(字母)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指C,而后者是字母外的部分.前者只与n和r有关,恒为正,后者还与a,b有关,可正可负.
经典作业:
1.(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函数y=x+(x>0)的值域为( ).
A.(-∞,-2]∪[2,+∞) B.(0,+∞)
C.[2,+∞) D.(2,+∞)
解析 ∵x>0,∴y=x+≥2,
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
答案 C
2. (2011·重庆)若函数f(x)=x+(x>2)在x=a处取最小值,则a=( ).
A.1+ B.1+ C.3 D.4
解析 当x>2时,x-2>0,f(x)=(x-2)++2≥2 +2=4,当且仅当x-2=(x>2),即x=3时取等号,即当f(x)取得最小值时,x=3,即a=3.
答案 C
3. (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不等式x2-3x+2<0的解集为( ).
A.(-∞,-2)∪(-1,+∞) B.(-2,-1)
C.(-∞,1)∪(2,+∞) D.(1,2)
解析 ∵(x-1)(x-2)<0,∴1<x<2.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答案 D
4. (2011·广东)不等式2x2-x-1>0的解集是( ).
A. B.(1,+∞)
C.(-∞,1)∪(2,+∞) D.∪(1,+∞)
解析 ∵2x2-x-1=(x-1)(2x+1)>0,
∴x>1或x<-.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答案 D
5. (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用不等式表示为
( ).
A.2x-y-3<0
B.2x-y-3>0
C.2x-y-3≤0
D.2x-y-3≥0
解析 将原点(0,0)代入2x-y-3得2×0-0-3=-3<0,所以不等式为2x-y-3>0.
答案 B
6. (2011·安徽)设变量x,y满足|x|+|y|≤1,则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
A.1,-1 B.2,-2
C.1,-2 D.2,-1
解析 法一 特殊值验证:当y=1,x=0时,x+2y=2,排除A,C;当y=-1,x=0时,x+2y=-2,排除D,故选B.
法二 直接求解:如图,先画出不等式|x|+|y|≤1表示的平面区域,易知当直线x+2y=u经过点B,D时分别对应u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umax=2,umin=-2.
答案 B
7. ?(2011·湖北)直线2x+y-10=0与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点有( ).
A.0个 B.1个 C.2个 D.无数个
[审题视点] 准确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比较直线2x+y-10=0与4x+3y-20=0的斜率即可判断.
解析 由不等式组画出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直线2x+y-10=0恰过点A(5,0),
且斜率k=-2<kAB=-,即直线2x+y-10=0与平面区域仅有一个公共点A(5,0).
答案 B
8. ?(2011·广东)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组给定.若M(x,y)为D上的动点,点A的坐标为(,1)则z=O·O的最大值为( ).
A.3 B.4 C.3 D.4
[审题视点] 作出平行域D,然后解出目标函数z的表达式,用截距法求z的最大值.
解析 画出区域D,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而z=O·O=x+y,∴y=-x+z,令l0:y=-x,将l0平移到过点(,2)时,截距z有最大值,故zmax=×+2=4.
答案 B
9. (2011·四川)某运输公司有12名驾驶员和19名工人,有8辆载重量为10吨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量为6吨的
乙型卡车.某天需运往A地至少72吨的货物,派用的每辆车需满载且只运送一次,派用的每辆甲型卡车需配2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450元;派用的每辆乙型卡车需配1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350元.该公司合理计划当天派用两类卡车的车辆数,可得最大利润z=( ).
A.4 650元 B.4 700元
C.4 900元 D.5 000元
解析 设派用甲型卡车x辆,乙型卡车y辆,获得的利润为z元,z=450x+350y,由题意,x、y满足关系式作出相应的平面区域,z=450x+350y=50(9x+7y),在由确定的交点(7,5)处取得最大值4 900元.
答案 C
10. (2010·山东)某台小型晚会由6个节目组成,演出顺序有如下要求:节目甲必须排在前两位,节目乙不能排在第一位,节目丙必须排在最后一位.该台晚会节目演出顺序的编排方案共有( ).
A.36种 B.42种 C.48种 D.54种
解析 因为丙必须排在最后一位,因此只需考虑其余五人在前五位上的排法.当甲排在第一位时,有A=24种排法,当甲排在第二位时,有A·A=18种排法,所以共有方案24+18=42(种),故选B.
答案 B
11. (2011·广东)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现在的情形是甲队只要再赢一局就获冠军,乙队需要再赢两局才能得冠军,若两队胜每局的概率相同,则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甲、乙两队决赛时每队赢的概率相等.
∴每场比赛甲、乙赢的概率均为,
记甲获冠军为事件A,则P(A)=+×=.
答案:D
12.(2011·浙江)有5本不同的书,其中语文书2本,数学书2本,物理书1本.若将随机地并排摆放到同一层上,则书架的同一科目的书都不相邻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利用间接法,所有书的摆放方法A=120,
语文书相邻、数学书相邻共有AAA=24,
语文书相邻数学书不相邻CAA+2AA=24,
数学书相邻,语文书不相邻CAA+2AA=24,
∴所有书不相邻的排法120-24×3=48,
∴所有书不相邻的概率P==.
答案:B
13.(2011·辽宁)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B|A)=( )
A. B.
C. D.
解析:条件概率P(B|A)=
P(A)===,
P(AB)==,
∴P(B|A)==.
答案:B
14. (2011·福建)(1+2x)5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等于( ).
A.80 B.40 C.20 D.10
解析 Tr+1=C(2x)r=2rCxr,
当r=2时,T3=40x2.
答案 B
15. (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若(x-1)4=a0+a1x+a2x2+a3x3+a4x4,则a0+a2+a4的值为( ).
A.9 B.8 C.7 D.6
解析 令x=1,则a0+a1+a2+a3+a4=0
令x=-1,则a0-a1+a2-a3+a4=16
∴a0+a2+a4=8.
答案 B
16. (2011·重庆)(1+3x)n(其中n∈N且n≥6)的展开式中x5与x6的系数相等,则n=( ).
A.6 B.7 C.8 D.9
解析 Tr+1=C(3x)r=3rCxr
由已知条件35C=36C
即C=3C
=3
整理得n=7
答案 B
17. (2011·安徽)设(x-1)21=a0+a1x+a2x2+…+a21x21,则a10+a11=________.
解析 Tr+1=Cx21-r(-1)r=(-1)rCx21-r
由题意知a10,a11分别是含x10和x11项的系数,所以a10=-C,a11=C,
∴a10+a11=C-C=0.
答案 0
18.(2011·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东海水晶制品厂去年的年产量为10万件,每件水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0元,固定成本为80元.从今年起,工厂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并计划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预计产量每年递增1万件,每件水晶产品的固定成本g(n)与科技成本的投入次数n的关系是g(n)=.若水晶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第n次投入后的年利润为f(n)万元.
(1)求出f(n)的表达式;
(2)求从今年算起第几年利润最高?最高利润为多少万元?
解 (1)第n次投入后,产量为(10+n)万件,销售价格为100元,固定成本为元,科技成本投入为100n万元.
所以,年利润为f(n)=(10+n)-100n(n∈N*).
(2)由(1)知f(n)=(10+n)-100n
=1 000-80≤520(万元).
当且仅当=,
即n=8时,利润最高,最高利润为520万元.
所以,从今年算起第8年利润最高,最高利润为5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