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高考专区
二轮专题
第31练 分类讨论思想 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1练 分类讨论思想 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0 17:00:37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分类讨论思想
第31练
专项典题精练
高考汇编
1.(2020·浙江)已知空间中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l,m,n,“l,m,n共面”是“l,m,n两两相交”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如图,直线l,m,n不过同一点,且l,m,n共面有三种情况:
①同一平面内三线平行;
②两平行线与另一线相交;
③三线两两相交.
因此,“l,m,n两两相交”是“l,m,n共面”的一种情况,
即“l,m,n共面”是“l,m,n两两相交”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2014·浙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a(x≥0),g(x)=logax的图象可能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方法一 当a>1时,y=xa与y=logax均为增函数,但y=xa递增较快,排除C;
当0
方法二 幂函数f(x)=xa的图象不过(0,1)点,排除A;
B项中由对数函数f(x)=logax的图象知0
C项中由对数函数f(x)=logax的图象知a>1,而此时幂函数f(x)=xa的图象应是增长越来越快的变化趋势,故C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015·山东)设函数f(x)= 则满足f(f(a))=2f(a)的a的取值范围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由f(f(a))=2f(a)得,f(a)≥1.
当a<1时,有3a-1≥1,
当a≥1时,有2a≥1,∴a≥0,∴a≥1.
4.(2017·全国Ⅰ)设A,B是椭圆C: 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上存在点
M满足∠AMB=120°,则m的取值范围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方法一 设焦点在x轴上,点M(x,y).
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N,
则N(x,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情况,同理亦可得m≥9.
则m的取值范围是(0,1]∪[9,+∞).
方法二 当0
要使C上存在点M满足∠AMB=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得0
当m>3时,焦点在y轴上,
要使C上存在点M满足∠AMB=120°,
故m的取值范围为(0,1]∪[9,+∞).
5.(2018·全国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C
+csin B=4asin Bsin C,b2+c2-a2=8,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方法一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bsin C+csin B=4asin Bsin C,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 Bsin C+sin Csin B=4sin Asin Bsin C,
由于0
所以sin Bsin C≠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于b2+c2-a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方法二 ∵bsin C+csin B=4asin Bsin C,
∴由正弦定理得sin Bsin C+sin Csin B=4sin Asin Bsin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2014·福建)函数f(x)= 的零点个数是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所以在(-∞,0]上有一个零点.
所以f(x)在(0,+∞)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f(2)=-2+ln 2<0,f(3)=ln 3>0,f(2)·f(3)<0,
所以f(x)在(2,3)内有一个零点.
综上,函数f(x)的零点个数为2.
7.(2017·全国Ⅰ)已知函数f(x)=ex(ex-a)-a2x.
(1)讨论f(x)的单调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 函数f(x)的定义域为(-∞,+∞),
f′(x)=2e2x-aex-a2=(2ex+a)(ex-a).
①若a=0,则f(x)=e2x在(-∞,+∞)上单调递增.
②若a>0,则由f′(x)=0,得x=ln a.
当x∈(-∞,ln a)时,f′(x)<0;
当x∈(ln a,+∞)时,f′(x)>0.
故f(x)在(-∞,ln a)上单调递减,在(ln a,+∞)上单调递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若f(x)≥0,求a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 ①若a=0,则f(x)=e2x,所以f(x)>0,符合题意.
②若a>0,则由(1)知,当x=ln a时,f(x)取得最小值,
最小值为f(ln a)=-a2ln a,
从而当且仅当-a2ln a≥0,即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即 ≤a<0时,f(x)≥0.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 ,1].
8.(2018·全国Ⅰ)设抛物线C:y2=2x,点A(2,0),B(-2,0),过点A的直线l与C交于M,N两点.
(1)当l与x轴垂直时,求直线BM的方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 当l与x轴垂直时,l的方程为x=2,可得点M的坐标为(2,2)或(2,-2).
即x-2y+2=0或x+2y+2=0.
(2)证明:∠ABM=∠AB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证明 当l与x轴垂直时,AB为MN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ABM=∠ABN.
当l与x轴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y=k(x-2)(k≠0),
M(x1,y1),N(x2,y2),则x1>0,x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以kBM+kBN=0,可知BM,BN的倾斜角互补,
所以∠ABM=∠ABN.
综上,∠ABM=∠AB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模拟精选
√
解析 由m是1和9的等比中项,可得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该曲线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该曲线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10.(2021·遂宁模拟)已知过点(0,2)的直线l与圆心为C的圆(x-2)2+(y-1)2=10相交于A,B两点,若CA⊥CB,则直线l的方程为
A.2x-y+2=0
B.2x-y+2=0或2x+y-2=0
C.x=0
D.x=0或2x+y-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以△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0,
此时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2,不符合题意;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即kx-y+2=0,
整理得(k-2)2=0,解得k=2,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2,即2x-y+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若不等式(a-2)x2+2(a-2)x-4<0对任意实数x均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2) B.[-2,2]
C.(2,+∞) D.(-2,2]
√
解析 当a-2=0,即a=2时,此时-4<0恒成立,满足条件;
当a-2≠0时,因为(a-2)x2+2(a-2)x-4<0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
解得a∈(-2,2),综上可知,a∈(-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由已知得f′(x)=a(sin x+xcos 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又函数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又函数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13.已知集合A={x|-2≤x≤7},B={x|m+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解析 当B= 时,有m+1≥2m-1,则m≤2;
当B≠ 时,若B A,如图.
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4].
14.(2021·杭州模拟)一排有11个座位,现安排2人就座,规定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且2人不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4
解析 根据两人在三个空位同侧与异侧进行分类,
即共6+6+32=44(种).
15.(2021·柳州模拟)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且满足Sn=2an-1,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 依题意得,当n=1时,有S1=2a1-1,
又S1=a1,故a1=1,
又Sn=2an-1, ①
当n≥2时,有Sn-1=2an-1-1, ②
①-②得Sn-Sn-1=an=2an-2an-1,
化简得an=2an-1,
∴{an}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n=2n-1.
(2)若bn=2n-1,且数列{cn}由a1,b1,a2,b2,a3,b3,…,an,bn,…组成,求{cn}的前n项和T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 当n为偶数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n=a1+b1+a2+b2+a3+b3+…+
=a1+a2+a3+…+ +b1+b2+b3+…+
=
=
=
当n为奇数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n=a1+b1+a2+b2+a3+b3+…+
=a1+a2+a3+…+ +b1+b2+b3+…+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Tn=
16.(2021·丰台区模拟)已知椭圆C: ,过点(-1,0)的直线l交椭圆C于点A,B.
(1)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求|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其方程为x=-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①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A(x1,y1),B(x2,y2),
得(1+3k2)x2+6k2x+3k2-3=0.显然Δ>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1x2-m(x1+x2)+m2+k2(x1+1)(x2+1)
=x1x2-m(x1+x2)+m2+k2x1x2+k2(x1+x2)+k2
=(k2-m)(x1+x2)+(k2+1)x1x2+k2+m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②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考情分析
练后疑难精讲
分类讨论思想是当问题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给出每一类的结论,最终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集零为整”的数学思想.
一、由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引起的分类讨论
核心提炼
解决由概念、法则、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需分类的目标与对象.即确定需要分类的目标,一般把需要用到公式、定理解决问题的对象作为分类目标.
第二步:根据公式、定理确定分类标准.运用公式、定理对分类对象进行区分.
第三步:分类解决“分目标”问题.对分类出来的“分目标”分别进行处理.
第四步:汇总“分目标”.将“分目标”问题进行汇总,并作进一步处理.
题号 1 5 6 10 13 14 15
二、由参数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
核心提炼
含有参数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包括:(1)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求解;(2)含有参数的方程的求解;(3)函数解析式中含参数的最值与单调性问题;(4)二元二次方程表示曲线类型的判定等.求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结合参数的意义及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应全面分析参数变化引起结论的变化情况,参数有几何意义时还要考虑适当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题号 3 4 7 11 12
三、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分类讨论
核心提炼
1.一般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动引发的讨论包括:二次函数对称轴位置的变动;函数问题中区间的变动;函数图象形状的变动;直线由斜率引起的位置变动;圆锥曲线由焦点引起的位置变动或由离心率引起的形状变动;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变动等.
2.圆锥曲线形状不确定时,常按椭圆、双曲线来分类讨论,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常按焦点的位置不同来分类讨论.
3.相关计算中,涉及图形问题时,也常按图形的位置不同、大小差异等来分类讨论.
题号 2 8 9 16
1
2
3
4
5
易错对点精补
1.[T1补偿](2021·房山区模拟)“a2=1”是“直线x+ay=1与ax+y=1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
2
3
4
5
解析 因为直线x+ay=1与ax+y=1平行,
解得a=±1;
而当a=1时,直线x+ay=1为x+y=1,
同时ax+y=1为x+y=1,两直线重合不满足题意;
当a=-1时,x-y=1与-x+y=1平行,满足题意;
故a=-1,根据小范围推大范围可得,
a2=1是a=-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
2
3
4
5
√
1
2
3
4
5
1
2
3
4
5
3.[T6补偿]已知λ∈R,函数f(x)= 当λ=2时,不等式f(x)<0
的解集是_____.若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4)
(1,3]∪(4,+∞)
1
2
3
4
5
所以2≤x<4或1
即1
当λ>4时,f(x)=x-4>0,
此时令f(x)=x2-4x+3=0,解得x=1或x=3,
即在(-∞,λ)上有两个零点,满足题意;
当λ≤4时,令f(x)=x-4=0,解得x=4,
由f(x)=x2-4x+3在(-∞,λ)上只能有一个零点得1<λ≤3.
综上,λ的取值范围为(1,3]∪(4,+∞).
4.[T12补偿]若函数f(x)=mx2-x+ln x存在单调递减区间,则实数m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_.
1
2
3
4
5
1
2
3
4
5
即2mx2-x+1<0在(0,+∞)上有解.
当m≤0时显然成立;当m>0时,
5.[T7补偿](2021·洛阳模拟)已知函数f(x)=ax-x2-ln x(a∈R).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1
2
3
4
5
1
2
3
4
5
由f′(x)>0得x1
由f′(x)<0得0
x2,
1
2
3
4
5
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无单调递增区间;
(2)若函数f(x)存在极值,且这些极值的和大于5+ln 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1
2
3
4
5
此时方程2x2-ax+1=0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x1,x2,
=a(x1+x2)-[(x1+x2)2-2x1x2]-ln(x1x2)
1
2
3
4
5
∴a的取值范围是(4,+∞).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