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模拟试卷(四)
1.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等服务。北斗—G1卫星的定位位置为(40°W,10°N),下列能正确表示其位置的是 ( )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
海拔为8 848.86米。据此读图S-4-1,完成2~3题。
2. 图中某营地由于地势低洼,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该营地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3. 图中乙营地与丙营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 300米
B. 800米
C. 1250米
D. 2000米
B
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据此读我国南极智慧温室大棚图(图S-4-2),完成4~6题。
4. 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应是北半球的 ( )
A. 春分日前后
B. 夏至日前后
C. 秋分日前后
D. 冬至日前后
D
5. 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
①台风 ②严寒 ③暴雨 ④狂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6. 南极科考队员得以实现“蔬菜自由”的关键因素是 ( )
A. 劳动力增加
B. 交通发展
C. 市场扩大
D. 技术进步
D
2021年3月14—16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天气。据此,完成7~9题。
7. 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 ( )
B
8.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受沙尘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 )
A. 甘肃
B. 山西
C. 河北
D. 海南
D
9. 下列能有效减轻沙尘暴天气影响的措施是 ( )
A. 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B.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体系
C. 大力增加牲畜的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 大力开垦草原,增加耕地总面积
B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据此读地窝子景观图(图S-4-3),完成10~12题。
10. 兵团人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 )
A. 绿洲中心
B. 山前荒漠
C. 矿山地区
D. 戈壁地区
B
11. “地窝子”的主要功能是 ( )
A. 御寒防风防沙
B. 体现民族风格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保护自然环境
A
12. 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 ( )
A. 粮食仓储
B. 旅游教育
C. 饲养家畜
D. 应急避险
B
阿根廷被称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据此读图S-4-4,完成13~16题。
13. 阿根廷 ( )
A.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B. 温带草原面积广,农牧业发达
C. 河流中下游落差大,水能丰富
D. 人口、城市集中在大陆的内部
B
14. 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乘火车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沿途可观赏到不同自然景观。其中荒漠景观的主要自然成因是 ( )
A. 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B. 纬度较低,蒸发旺盛
C. 位于安第斯山脉背风坡
D. 过度放牧,滥砍滥伐
C
15. 目前,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阿根廷的牛肉、小麦从产地运往中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 )
A. 内河运输—铁路运输
B. 铁路运输—海洋运输
C. 内河运输—航空运输
D. 公路运输—航空运输
B
16. 2019年7月,由中国企业在阿根廷西北部承建的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成为阿根廷投入使用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阿根廷通过与中国合作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利于 ( )
①缓解全国各类能源普遍缺乏的状况
②减少石化燃料的消耗,改善能源结构
③有效发挥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优势
④通过两国资本和技术交融,发展经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2020年10月,网络上一张航拍秦岭的图片(图S-4-5)成为热点。据此,完成17~18题。
17.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图中有云的一侧,位于
秦岭的 ( )
A. 东坡
B. 南坡
C. 西坡
D. 北坡
B
18. 航行中能多次拍摄到类似图片且更清晰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B
某学校为了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食堂门口张贴了一幅宣传画(图S-4-6)。据此,完成19~20题。
19. 漫画中米饭的食材来自 ( )
A. 种植业
B. 渔业
C. 畜牧业
D. 林业
A
20. 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 农田农用,科技兴农
B. 宜粮则粮,宜渔则渔
C. 按需做饭,按需点菜
D.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拉动了充电桩的投资和建设,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车桩比约为3∶1,优化充电桩规划布局,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影响重大。据此,完成21~23题。
21. 新能源中的太阳能属于 ( )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可再生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
C
22. 从安全角度出发,下列地点最不适合布局充电桩的是 ( )
A. 加油站附近
B. 大型购物商场
C. 酒店写字楼
D. 景区停车场
A
23. 推测一天中,电动公交车充电桩的使用高峰值时段是 ( )
A. 6:00—9:00
B. 12:00—14:00
C. 18:00—20:00
D. 22:00—次日5:00
D
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与交通线布局示意图(图S-4-7),完成24~25题。
24. 影响山脉南、北两侧聚落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 )
A. 水源、热量 B. 热量、水源 C. 交通、矿产 D. 地形、气候
B
25. 推测图示区域中,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 )
A. 金昌
B. 西宁
C. 银川
D. 兰州
D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西部核心地带,承担着引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据此读图S-4-8,完成26~27题。
26.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 (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源区
A
27.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不包括 ( )
A.长江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B.濒临海洋,便于海外贸易
C.地处资源丰富的天府之国
D.便利的铁路交通条件
B
东莞市某家具企业于2010年起从意大利进口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机器人,由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替代原来的工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逐年深化,东莞“松湖智谷”正按照“工业上楼”的形式进行开发建设,致力打造现代化的“摩天工厂”。据此,完成28~30题。
28. 采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对该企业所起的作用有 ( )
①降低销售费用 ②提高生产效率
③节约生产成本 ④保证产品质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29. 下列行业最适合进入东莞“松湖智谷”的是 ( )
A. 电子芯片
B. 水果加工业
C. 纺织工业
D. 家具制造
A
30.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很多城市都在建设“摩天工厂”,主要原因是 ( )
A. 交通运输发达
B. 人才流失严重
C. 土地资源紧张
D. 城市污染加剧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当地河水蒸发到高山区凝结为云雾,雾转化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顺势流入山坡上的沟渠,灌溉层层梯田。山水四季长流,梯田常年饱水,形成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哈尼梯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人多选择居住在1 400~2 000米的半山腰。
材料二 元阳示意图(图S-4-9)和元阳梯田景观图(图S-4-10)。
(1)哈尼梯田位于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南部,地处__________(地形区)。(4分)
云(滇)
云贵高原
(2)图S-4-9的4个观景台中,海拔高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建在鞍部的是__________,不能欣赏到梯田日出的是__________。(6分)
(3)推测该地适宜修建水稻梯田的原因。(6分)
A
B
BD
①多山地、丘陵,少平地;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③当地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
①山谷地势低,气温较高,半山腰气候凉爽;②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谷易受洪涝灾害威胁,半山腰可以避免洪涝灾害;③半山腰有利于上山下山耕作,节省时间。
(4)说说与山谷相比,哈尼族人选择居住在半山腰的原因。(4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朱鹮栖息在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地区,觅食则在溪流、沼泽、水田等湿地中,主要食物是小鱼、水生昆虫等。
材料二 新潟县佐渡岛是日本朱鹮的最后栖息地,这里经济以农业为主,稻米种植业历史悠久。当地农民为了扩建田地,开垦山林、沼泽,并在种植作物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以提高作物产量,这导致本已濒危的朱鹮急剧减少,直至2003年灭绝。随后佐渡岛从中国引入朱鹮,经过繁衍,重建了野生朱鹮种群。为此,当地将1 000多公顷的稻田恢复为传统种植方式,修筑土质水塘、水渠,为农户提供稻田冬灌补贴。当地评定大米等级的标准非常有趣,朱鹮驻足过的田地,即认定为一等田,所产大米即为一等米,并以“朱鹮”品牌销售,售价是普通大米的两倍多。目前,这种“稻田—朱鹮共生系统”已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三 佐渡岛示意图(图S-4-11)和朱鹮(图S-4-12)。
(1)佐渡岛濒临__________海,位于__________岛以西。(4分)
日本
本州
(2)冬季,佐渡岛虽受__________(性质)的偏__________风影响,但北部有山地阻挡,因此气温较__________,适合朱鹮越冬。(6分)
(3)说说农业活动导致日本朱鹮灭绝的主要原因。(6分)
寒冷
北
高
①砍伐山林、开垦沼泽等农业活动,破坏朱鹮栖息地;②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的使用,造成水体污染,使朱鹮中毒死亡;③朱鹮食物来源减少。
①采用传统种植方式,劳动力需求量大,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农业劳动力短缺;②劳动力成本高;③“朱鹮”品牌大米价格高,市场规模小。
(4)近年,“稻田—朱鹮共生系统”的农田面积不断萎缩,推测其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