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五单元(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 统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五单元(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5 18: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您认为一般人最宝贵的品德是: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是:
您认为女人最值得珍重德品德是:
您的特点是:
您对幸福的理解:
您对不幸的理解:
您喜欢的名字:
您喜欢的座右铭:
您喜欢作的事:
您喜欢的颜色:
纯朴
刚强
温柔
目标始终如一
斗争
屈服
劳拉、燕妮
怀疑一切
啃书本
红色
简 朴 的 葬 礼
不 朽 的 丰 碑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墓志铭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演讲词
悼 词
特殊关系
特殊场合
特殊气氛
核心任务:诵读文本,总结悼词的一般特点,理清文章结构,总结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活动一:阅读文本,总结悼词的一般特点。
悼词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开头——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结尾——悼念:对死者的悼念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主体——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构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有针对性,中心突出
★开门见山,围绕主题
★感情深挚,语言通俗
特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吊屈原赋……………(汉 贾谊)
思旧赋………………(晋 向秀)
祭柳子厚文…………(唐 韩愈 )
祭十二郎文…………(唐 韩愈 )
祭吏部韩侍郎文……(唐 李翱 )
祭资政范公文………(宋 欧阳修)
祭欧阳文忠公文……(宋 王安石 )
芙蓉女儿诔…………(清 曹雪芹)
祭妹文………………〔清 袁枚 )
推荐阅读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lěi)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biǎn)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梦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这是韩愈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为祭他侄子十二郎而写的一篇祭文。十二郎名老成,是韩愈的长兄韩会的次子,韩愈二岁丧父,由韩会与嫂抚养成长。从小和十二郎生活在一起,经历患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彼此感情十分亲密。这篇祭文融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字里行间,凄楚动人,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被前人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祭十二郎文(节选)
片断欣赏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你活着时我不能和你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你去世了我不能抚摸你的遗体表达我的哀思,入敛时我不能靠在你棺木旁,下葬时我不能亲临你墓穴边.我的行为背负了神明,而使你年少夭折。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我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共同生活,又不能和你相互陪伴一同去死;如今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时你的影子不能与我的形体相依偎,死后你的魂灵不能和我在梦里相聚会。这实在是我造成的,又能怨恨谁呢!那苍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何时才有尽头!
《祭十二郎文》(节选) 译文
活动二:根据悼词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阅读,根据悼词的特点理一下文章的结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
和情景——悲痛
(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 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敬仰
(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怀念
核心任务: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的
完美结合在本文有很好的体现,请就第一、第八段做具体分析。
活动一:学习议论、记叙、抒情、描写的完美结合。
参考答案: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安静地睡着了”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
“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又抒发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之情。
活动二:阅读第8段,找出本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完成下面的表格。
例 句 表达 方式 效 果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 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 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 相诽谤他,诅咒他
抒情
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 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记叙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议论
先记叙敌对阶级
对马克思的仇恨、
诽谤的事实,再抒
发革命者对他的爱
戴和悼念的深厚感
情,最后直接议
论,三者完美结
合。这不仅使演讲
辞的观点和材料高
度统一,还会产生
强烈的感染力和说
服力
语句研读
1.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2.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语句研读
3.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4.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语句研读
5.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或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寄语全体同学: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战争年代,信仰是打土豪分田地,是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是砸烂一个旧世界,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枪秆子里出政权。
建国初,信仰是铁人王进喜,学习雷锋好榜样,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超英赶美。
如今,信仰在哪里?
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但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这个民族又实在太堕落了。
结语: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
没有目的,没有地位
没有大战争,没有经济大恐慌
每次大战都是心灵之战
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
我们从小看电视
希望有一天会成为
富翁,明星,摇滚巨星
但是,我们不会
那是我们渐渐面对的现实
所以我们非常愤怒
在一个平庸的时代里
没有动荡与变革来证明自己的出众才智
缺乏精神领袖而丧失灵魂皈依的源动力
我们都在麻木地饰演自己的社会角色
信仰是一种无法怀疑的力量,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希望之光。
信仰是一种无法打败的坚持,它能迸出与生俱来的潜能。
信仰是一种坚定的情感追求,它能在人生路上洒下催人奋发的幼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