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7 08: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与三位伟人
孙中山
毛泽东
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了我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中国人“站起来了”。
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我国
进入新时期,中国人民
开始“富起来”。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结果、意义;
2.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以及拨乱反正的完成。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文革”十年动乱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1977年全国农村的
贫困人口超过2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政治上: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
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
文教上:“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
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全国文盲和半文盲达二亿三千多万,占全国
总人口数的近四分之一。bbbbbbbbbbbbbbbbbbbbbbb—— 《<文化大革命>简史》     
1.背景:(1)经过十年“文革”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革”错误。
纠正错误,人心所向
1.背景:(2)1977年,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
体现盲目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实质:“左”的错误的延续
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就必然要维护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就难以冲破
毛泽东晚年所犯严重错误的束缚,就难以
将党和国家的建设引向正确的轨道。
两个凡是,阻挡纠错
革命导师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毫无偏见。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
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bbb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会议背景:(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
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
真理讨论,解放思想
2.会议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不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要葬送。”——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
主要内容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冲破长期“左”的
错误的严重束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会议内容: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立即结束,经历了两年徘徊。
直到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才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4.历史意义:
(3)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
①党的指导方针回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上;
②党的工作中心回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
③党的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从多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
视频学习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地 位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相同 都纠正了“左”的错误;都确立了新的领导集体;都是党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中共八大VS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 1956年 中共八大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正确分析国内矛盾,是良好开端 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影响 标志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平反冤假错案:为广大干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平反。
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的名誉。
二、拨乱反正
3.拨乱反正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有效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
2.恢复高考制度:教育上的拨乱反正,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课堂小结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中共
十一届
三中全会
背景:“两个凡是”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时间: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政治: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
拨乱
反正
典型:1980年,刘少奇案得以平反
结束: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意义: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开启了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本课结束,请同学们下节课继续努力。
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