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散文两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散文两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湖北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10 15: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散文两篇观 舞 记听泉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三、检查预习六、能力拓展五、研读探究四、整体感知一、欣赏导入二、作者回顾八、课后作业七、课堂小结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 冰 心
(1900—1999)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我们学过她的作品
《纸船》。二、作者回顾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轻捷     咿哑 阐述     
褶裙 颦蹙     粲然
嗔视     妥帖 铮铮     
雏凤 斗薮    发髻
本色当行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尽态极妍 jiéyī yāchǎnzhědín cùcànchēnchúsǒujìhángchì zhàxièyánzhēngtiē三、检查预习1、给红字注音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2、解释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笑容灿烂的样子.生气地看.形容威力极大.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本色当行:
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惊鸿:
尽态极妍:
三、检查预习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 文章以“观舞”为题,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是写观舞的?“观舞”之前写了什么?“观舞”之后又写了什么?四、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10)写作者惊叹卡拉玛的舞蹈美,难以描绘。第二部分(11~18)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第三部分(19~22)写作者感激和怀念卡拉玛姐妹。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 1、朗读第二部分,从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语句。并从第一部分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深深地低头合掌……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离合悲欢。
忽而双眉颦蹙,忽而……铮铮的弦响。
莲花的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
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颤。五、研读探究飞动的美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2、印度舞蹈美,美在哪里?形体:秀丽的面庞……
神态:无限的哀愁……
服饰:妥贴的梳妆……
动作:挺身屹立……
心灵: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五、研读探究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我觉得 (好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 。我觉得 (好句)用得好,它运用
了 修辞方法,好在它 。 3、找好词好句,读一读,以下面的形式来品味。五、研读探究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我觉得 双眉频蹙、笑颊粲然、喜乐 (好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 舞蹈家的神态。 我觉得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好句)用了 比喻 修辞方法,好在它形象地写出 舞蹈家的舞技的精妙 。 五、研读探究3、找美句,读一读,以下面的形式来品味。如: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语言美表现舞蹈美神态服饰形体动作飞动之美优美词语比 喻排 比引 用心灵小结五、研读探究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六、能力拓展 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可选择如下形式:
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她们有时……有时……有时……
她们像……像……请欣赏六、能力拓展 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可选择如下形式:
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她们有时……有时……有时……
她们像……像……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生字词
了解印度舞蹈
学会捕抓题目信息分段的方法。
学习通过服饰、神态、动作、形体表现舞蹈的美的方法。
体会语言,学会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变得优美、生动、形象。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八、课后作业1、整理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2、收集有关描写舞蹈的名句。观 舞 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 心第二课时
听泉东山魁夷
(1908~1999)
原名新吉,画号魁夷,日本著名风景画家。
多次获得日本画院展大奖和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
长于散文写作,东山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被并称为散文界的“双璧”。品味主旨鸟儿: “飞翔不息”,茫然、盲目
泉水:阅尽生死、荣枯,指引方向象征人类:盲目、功利(可悲的生存状态)心泉: 荡涤心灵的尘埃,回归理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品味风格文风:简洁、清澈、柔婉、隽永
画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刘熙载《艺概》品味作家“正如他的绘画一样,他的散文将自然、人生、艺术三者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有对历史深沉的回忆,有对生命执著的追求,有对美的热烈的呼唤。” ——川端康成
“也许越深刻地追求人的行为之善恶、剧烈和苦恼,就越发不得不采取纯洁而优雅的姿态。”
“我画的是作为人类心灵象征的风景,风景本义就阐明人的心灵……” ——东山魁夷
“诗为心声、画为心境”鼎湖山听泉(节选) 谢大光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水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生长、繁殖、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