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阶段专题训练(五)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阶段专题训练(五)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6 07: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五)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型
类型一 利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计算
1.[2020·天津] 现将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和11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
A.20∶11 B.20∶7
C.5∶4 D.16∶11
2.[2020·郴州] 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 g氧气,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 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3.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精确到0.1 g)。
4.[2020·天津改编]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 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类型二 利用表格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
5.[2020·海南]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 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石灰石样品质量/g 25 15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
(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表中m=    。
(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类型三 利用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
7.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示。若2 g A2与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
A.8 g B.18 g C.28 g D.80 g
8.[2020·湖南改编]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示(提示: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    g。
(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类型四 利用“陌生”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9.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的值是    ,m的值是    。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10.[2020·重庆]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实验员用以下方法制取了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低温下,向56.4 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钡(Ba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aO2+H2SO4BaSO4↓+H2O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3 g沉淀。计算:
(1)加入BaO2的质量。
(2)生成的H2O2质量。
答案
1.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16 g+11 g-20 g=7 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20 g∶7 g=20∶7。
2.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的质量为4.4 g+1.8 g-3.2 g=3.0 g;4.4 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 g×=1.2 g,1.8 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 g×=0.2 g,生成物4.4 g 二氧化碳和1.8 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为1.2 g+0.2 g=1.4 g,1.4 g<3.0 g,则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0 g-1.4 g=1.6 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该化合物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2∶1;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0%。
3.(1)4.5
(2)解:设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 g
= x=12.3 g
答: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3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2 g+4.8 g-18.5 g=4.5 g。(2)由于是充分反应,所以氯酸钾完全分解,代入氧气质量,即可求解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
4.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 g+146 g-162.2 g=8.8 g。
(2)设原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 g
= x=20 g
故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5.A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 g+0.5 g+0 g+0 g=23 g+x g+24 g+3 g,解得x=0.5。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 g-23 g=27 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 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 g。该反应是甲丙+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的值等于0.5;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 g∶3 g=8∶1;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1)10∶3∶12
(2)336.8
(3)解:第一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 g+300 g-316.2 g=8.8 g。
设第一次加入的25 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 g
= x=20 g
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7.B
8.(1)0.8
(2)解:设产生0.8 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8 g
= x=26 g
故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答: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0%。
9.(1)2 2
(2)解:含氧化钙80%的70 t生石灰中,氧化钙的质量为70 t×80%=56 t。
设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O+2SO2+O22CaSO4
112 128
56 t x
= x=64 t
答: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64 t。
10.解:设加入BaO2的质量为x,生成的H2O2质量为y。
BaO2+H2SO4BaSO4↓+H2O2
169 233 34
x 23.3 g y
= x=16.9 g
= y=3.4 g
答:(1)加入BaO2的质量为16.9 g;(2)生成的H2O2质量为3.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