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三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单元测试题
第五章 合成高分子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天津南开一模)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不属于高分子的是( )
A.中国丝绸 B.泰国橡胶枕 C.埃及长绒棉 D.乌克兰葵花籽油
2.科学家设想利用乙二醇和CO2生产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二醇可作汽车抗冻剂
B.氨基乙酸、乙醛、乙烯、乙二醇均可发生缩聚反应
C.该塑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D.链节上酯基的水解有利于降解发生
3.(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的是( )
A.乙醇 B.甲醛 C.乙炔 D.乙烯
4.(2020湖北黄冈模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B.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D.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缓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
5.(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或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2种官能团
B.未经过处理的天然橡胶性质不稳定,在空气、日光作用下会发生老化
C.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尼龙属于合成纤维
6.(2020重庆沙坪坝校级期中)下列关于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酚和甲醛可以用于合成酚醛树脂,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B.有机高分子分子式中的聚合度是一个整数值,所以其为纯净物
C.塑料、油脂和橡胶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顺丁橡胶结构稳定,长时间使用不会明显老化
7.(2020山西太原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橡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硫化后的橡胶适合制造汽车轮胎
C.加入炭黑可增强轮胎的耐磨性
D.天然橡胶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8.(2020北京八中高二期末)某种聚碳酸酯高分子材料的透光性好,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镜片、光盘、唱片等,其合成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该聚碳酸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
C.和互为同系物
D.W是甲醇
9.氯乙烯是合成高聚物聚氯乙烯的单体,工业制氯乙烯需要发生以下反应中的几个:①乙炔与氯化氢制氯乙烯;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④制乙炔;⑤制乙烯;⑥合成氯化氢;⑦制水煤气;⑧制盐酸;⑨制电石。
下列关于制氯乙烯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10.(2020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和杜仲胶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与互为同系物
C.合成的单体为乙烯和2-丁烯
D.是由苯酚和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脱水缩合而成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2021北京东城高三模拟)一种自修复材料在被外力破坏后能够复原,其结构简式(图1)和修复原理(图2)如图所示。
图1 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高分子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
B.合成该高分子的两种单体互为同系物
C.使用该材料时应避免接触强酸或强碱
D.自修复过程中“-COOCH2CH2CH2CH3”基团之间形成了化学键
12.(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三模)水凝胶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含水率,以提高其透氧性能,在生物医学上有广泛应用。由NVP和HEMA合成水凝胶材料高聚物A的反应(图1)以及引发剂浓度对含水率的影响(图2)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VP具有顺反异构体
B.高聚物A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C.HEMA和NVP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A
D.制备该水凝胶材料的过程中,引发剂的浓度越高越好
13.(2021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二月考)维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可用于生产服装、绳索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加聚反应
B.高分子A的链节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通过质谱法测定高分子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HCHO+(2n-1)H2O
14.(2020湖北黄冈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月考)关于下列三种常见高分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顺丁橡胶、涤纶和酚醛树脂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顺丁橡胶的单体与反-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
D.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15.(2020北京西城一模)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为原料,合成PEF树脂的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均属于多羟基化合物
B.5-HMF→FDCA发生氧化反应
C.单体a为乙醇
D.PEF树脂可降解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小题,共60分)
16.(7分)耐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用它可制取具有光泽、耐拉和耐化学腐蚀的人造丝和人造毛,下面是聚合物耐纶分子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片段。
请据此回答:
(1)合成耐纶的单体有 种,其中具有碱性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2)合成耐纶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
(3)耐纶分子中含有 (填官能团名称),能发生 反应。
17.(13分)(2020河南郑州高二下学业水平检测)新冠疫情下,西方各国防护服原材料价格飞涨,以PE复合膜透气材料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因物美价廉、供应充足赢得了世界赞誉。PE是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简称,乙烯的相关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 ,⑥的反应类型为 。
(2)D、E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分别为 , 。
(3)写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5)F的结构简式为 。
18.(10分)(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中)A、B、C、D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香味;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2)丙烯酸(CH2=CH—COOH)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反应
(3)用一种试剂鉴别B和C,所用试剂是 。
(4)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③ , 反应;
⑤ , 反应。
19.(15分)(2021北京丰台高三期末)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ⅰ.R1CHO+R2CH2CHO+H2O
ⅱ.+
ⅲ.R1CH=CHR2+R3CH=CHR4R1CH=CHR4+R3CH=CHR2
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芳香烃,分子式是C8H8,A的名称是 。
(2)C→D所需的试剂a是 。
(3)F→G的反应类型是 。
(4)E的分子式是C9H8O,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5)H是五元环状化合物,分子式为C5H6,G→H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写出J的结构简式: 。
(7)参照上述信息,仿照题给合成路线图写出以乙醇和1,3-丁二烯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
20.(15分)(2021安徽滁州高三检测)某链烃A可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逐步转化为芳香烃。以链烃A为原料合成两种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G为一氯代烃;
②R—X+R'—XR—R'+X2(X为卤素原子,R、R'为烃基)。
回答以下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 ,E的结构简式为 。
(2)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
(3)J的结构简式为 。
(4)F与1,3-丁二烯合成K的化学方程式为 。
(5)I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1∶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甲基己烷和一氯甲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A 7.A 8.C
9.C 10.D 11.D 12.B 13.AC 14.AC 15.C
16.(1)2 H2N(CH2)6NH2 (2)缩聚 (3)肽键 水解
17.(1)CH3CH2OH 加聚反应
(2)醛基(或—CHO) 羧基(或—COOH)
(3)HCOOCH3
(4)①+HO—Cl HOCH2CH2Cl
②HOCH2CH2Cl+NaOH HOCH2CH2OH+NaCl
(5)
18.(1) 羟基
(2)ABCD
(3)紫色石蕊试液(答案合理即可)
(4)
(5)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取代 加聚
19.(1)苯乙烯
(2)氧气、铜
(3)加成反应
(4)+HCHO +H2O
(5)+2NaOH +2NaBr+2H2O
(6)
(7)CH3CH2OH CH3CHO CH3CHCHCHO CH3CHCHCOOH CH3CHCHCOOCH2CH3
20.(1)环己烷
(2)+NaOH +NaCl+H2O
(3)
(4)n+nCH2CH—CHCH2
(5)12 (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