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猜猜这是什么字?
“感”《说文解字》解释: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
动人心的呼喊
让阅读之感,绚烂绽放
——学写读后感
一、认识读后感
知识小卡片1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感想、感悟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二、选取感点
知识小卡片2
读后感“读”是前提,是基础,“感”才是最重要的。选取感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作品的中心主题 、重要情节、人物的精神品质、 闪光的语句、独特的写作手法等。
请同学们用快速浏览的方法追本溯源,阅读学习下面五则材料,分小组讨论其选取感点的角度及依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一个青年在战争时代的成长。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三岁时就参加了战争,一路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在革命的反复锤炼下,最终他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并成为一名领袖。
保尔·柯察金的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肯定,也让我深深地钦佩。我也想要成为他那样的有先进思想、不轻易退缩的人。
——《钢铁的意志》
人物的精神品质
材料(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一个青年在战争时代的成长。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三岁时就参加了战争,一路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在革命的反复锤炼下,最终他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并成为一名领袖。
保尔·柯察金的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肯定,也让我深深地钦佩。我也想要成为他那样的有先进思想、不轻易退缩的人。
——《钢铁的意志》
“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啊!也正是这一个个所谓的幸与不幸,为人生乐章奏出了高低起伏的乐章,成为了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景致。每个人都应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有乐观的态度。在经历过种种不幸之后仍能笑迎世界,将自己所做的一切看成一种宝贵的尝试,那样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
——读《紫藤萝瀑布》有感
材料(2)
闪光的语言句子
“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啊!也正是这一个个所谓的幸与不幸,为人生乐章奏出了高低起伏的乐章,成为了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景致。每个人都应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有乐观的态度。在经历过种种不幸之后仍能笑迎世界,将自己所做的一切看成一种宝贵的尝试,那样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
——读《紫藤萝瀑布》有感
当机灵古怪的男生贾里,善良可爱的女生贾梅还在我的脑子里打转,《会跳舞的向日葵》向我展示了香草纯净的心灵。我深信:只要童心在,爱和欢乐就一定在!
秦文君阿姨用那温婉柔和的笔触,把自己关于爱的回忆和信念悄悄藏在书里,希望在她唯美的故事中能融化现实中的尖利粗糙对孩子的伤害。她把这本书“献给有过童年和正在享受童年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因为岁月的奇迹在他们中间闪耀”。她希望无论是经风见雨的大人还是不知风雨的孩子们都能和她的小主人公一样,相信有爱的童心就有快乐,盼望所有爱和欢乐都可以重来。
——有童心就有快乐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材料(3)
中心主题
当机灵古怪的男生贾里,善良可爱的女生贾梅还在我的脑子里打转,《会跳舞的向日葵》向我展示了香草纯净的心灵。我深信:只要童心在,爱和欢乐就一定在!
秦文君阿姨用那温婉柔和的笔触,把自己关于爱的回忆和信念悄悄藏在书里,希望在她唯美的故事中能融化现实中的尖利粗糙对孩子的伤害。她把这本书“献给有过童年和正在享受童年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因为岁月的奇迹在他们中间闪耀”。她希望无论是经风见雨的大人还是不知风雨的孩子们都能和她的小主人公一样,相信有爱的童心就有快乐,盼望所有爱和欢乐都可以重来。
——有童心就有快乐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有些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向往。
. ——对比讽刺中凸显“人的解放”之向往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材料(4)
写作手法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有些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向往。
. ——对比讽刺中凸显“人的解放”之向往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元帅和士兵》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我国年轻的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失败而归;在为他们洗尘的宴会上,贺龙同志举起酒杯说道:“来,为失败干杯!”失败看来是坏事,其实孕育着胜利;失败是为了成功而付出的代价,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拿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他们参加第36届世乒赛之前,经受住了第35届比赛失败的严峻考验,不悲观,不气馁,而是冷静头脑,总结教训,寻找不足,振奋斗志,将失败当做进取的动力,终于在第36届世乒赛上力挫各国强手,捧回了比赛的全部冠军奖杯,开创了世乒赛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
——《有感于“为失败干杯”》
材料(5)
重要情节
《元帅和士兵》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我国年轻的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失败而归;在为他们洗尘的宴会上,贺龙同志举起酒杯说道:“来,为失败干杯!”失败看来是坏事,其实孕育着胜利;失败是为了成功而付出的代价,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拿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他们参加第36届世乒赛之前,经受住了第35届比赛失败的严峻考验,不悲观,不气馁,而是冷静头脑,总结教训,寻找不足,振奋斗志,将失败当做进取的动力,终于在第36届世乒赛上力挫各国强手,捧回了比赛的全部冠军奖杯,开创了世乒赛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
——《有感于“为失败干杯”》
选取感点的角度
提炼
感点
主题中心
闪光的语言句子
重要情节
人物精神 品质
写作手法
三、拟定标题
a. 钢铁的意志
b. 有感于“为失败干杯”
c. 对比讽刺中凸显“人的解放”之向往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d. 有童心就有快乐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e. 读《紫藤萝瀑布》有感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五则材料的标题,从拟标题的角度说说你最欣赏哪个标题?为什么?
a. 钢铁的意志
b. 有感于“为失败干杯”
对比讽刺中凸显“人的解放”之向往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d. 有童心就有快乐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正标题
副标题
拟定标题
突出
主题
紧扣 感点
语言 凝练
拟标题的要点
四、把握环节
引
议
联
结
引
1、简述原文相关内容。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下文的感想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简明扼要”,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议
2、亮出“感点”——自己的观点。
对“引”部分的材料简要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观点应该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而切忌谈论太多。
“观点”应该是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可搬用他人观点。
联
3、联想拓展。
联系阅读积累
联系生活体验
联系社会现实
联系历史事例
……
结
4、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拐弯处的回头》读过之后,心里颇有一番感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代表着父亲对儿女深深的爱,其表现含蓄而深沉。
回头深处的爱
——读《拐弯处的回头》有感
总写感点
示例分析1--一篇文章读后感
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弟弟受伤了,在被同学护送回家途中遇到了父亲,他满以为会得到同情与怜爱。不料父亲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就走了。弟弟觉得父亲一点都不关心他。可正如同学所预言的一样,父亲在拐弯处回头看了一眼弟弟。这一小小的回头动作,弟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无言地父爱。
1.引
围绕感点
简
这篇仅仅四百多字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巧的结构,却让人感动不已,因为这里充满着作者的深情。这种儿女和父亲之间的感情真实、深切、诚恳,很容易在同样为人儿女的我们心中产生共鸣。
2.议
亮出感点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所以很少有人同父亲直接的亲昵和交流情感。甚至有人会害怕父亲,逃避父亲,疏远父亲。我对此就深有感触。 我经常同父亲争执,不理不睬,闹矛盾,发脾气。我发现父亲总是严厉得不近情理。可是有一年冬天,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我对母亲说,我想买一套帽子和围巾。几天后,父亲回家,带回了我最喜欢的那套帽子和围巾,而那套帽子和围巾在商场的标价分明是266元。一贯节俭的父亲怎么舍得?我很纳闷,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因为你要啊!”瞬间,我落下泪来。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父爱而流泪。然而以后父亲又变回了那个不近情理的他。可是没关系,我已领会了这种深沉的父爱,并且能够完完全全地接纳它了。看了《拐弯处的回头》这篇文章,我感触更深了,原来这种特殊的爱掩藏在每个做父亲的心中,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那动作却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或许,当大家感受到这种无言的父爱时,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甜。
3.联
3.联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所以很少有人同父亲直接的亲昵和交流情感。甚至有人会害怕父亲,逃避父亲,疏远父亲。我对此就深有感触。 我经常同父亲争执,不理不睬,闹矛盾,发脾气。我发现父亲总是严厉得不近情理。可是有一年冬天,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我对母亲说,我想买一套帽子和围巾。几天后,父亲回家,带回了我最喜欢的那套帽子和围巾,而那套帽子和围巾在商场的标价分明是266元。一贯节俭的父亲怎么舍得?我很纳闷,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因为你要啊!”瞬间,我落下泪来。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父爱而流泪。然而以后父亲又变回了那个不近情理的他。可是没关系,我已领会了这种深沉的父爱,并且能够完完全全地接纳它了。看了《拐弯处的回头》这篇文章,我更感触了,原来这种特殊的爱掩藏在每个做父亲的心中,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那动作却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或许,当大家感受到这种无言的父爱时,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甜。
3.联
自己的亲身经历
生活中的父爱
正面的、相同、相似联想
事例印证或
深化阅读感受
联
正面的
反面的
自己个人的
其他人的
社会的
相同 相关 相反 相似
古今
中外
阅读积累
生活实际
历史的
现实的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所以很少有人同父亲直接的亲昵和交流情感。甚至有人会害怕父亲,逃避父亲,疏远父亲。我对此就深有感触。 我经常同父亲争执,不理不睬,闹矛盾,发脾气。我发现父亲总是严厉得不近情理。可是有一年冬天,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我对母亲说,我想买一套帽子和围巾。几天后,父亲回家,带回了我最喜欢的那套帽子和围巾,而那套帽子和围巾在商场的标价分明是266元。一贯节俭的父亲怎么舍得?我很纳闷,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因为你要啊!”瞬间,我落下泪来。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父爱而流泪。然而以后父亲又变回了那个不近情理的他。可是没关系,我已领会了这种深沉的父爱,并且能够完完全全地接纳它了。看了《拐弯处的回头》这篇文章,我更感触了,原来这种特殊的爱掩藏在每个做父亲的心中,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那动作却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或许,当大家感受到种无言的父爱时,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甜。
3.联
“联”要回扣、呼应“引”
读完这篇文章,我真的被打动了。同时,也相信,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寻找到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小小动作。
4.结
回扣“读”
强调感点
示例分析2--整本名著读后感
捧草拾花——《野草》读后
北平也似水——读《城南旧事》有感
如兄如弟——读《水浒》有感
“零碎思想”的光亮——读冰心《繁星》《春水》随感
救赎——读《复活》有感
…………
1.选择最有感触的,一篇一篇分析阐述。
2.围绕一个中心,截取事例细节印证。
3.书信对话形式,选择重要人物,结合相关的重要情节,引、议、感结合。
4.日记体,一篇一个主题,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印证。
5.先质疑,再解惑:先提出阅读中的困惑(问题),结合相关内容逐层深入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感悟(结论)。
组织
风格
语言
中心
读后感
五、优秀的整本书读后感的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中心”
中心明确,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运用相关的事例和细节丰富中心。
a .题目范围要小,便于写作;
b.选取的细节应是与题目相关的、吸引人的、质量较高的
重要信息,而不是显而易见或容易猜测的信息;
c.用相当准确的细节去支持中心;
d.写作者在写作中能利用自己的知识或者经历,观点新
颖并且具有原创性;
e.文中视野体现对生活的理解,展现出对重要事物的认识;
第二个维度“组织”
信息的顺序、文章的结构、呈现的方式,引人入胜。
a.开头对读者具有吸引力;结尾让读者感觉到事情收尾或
问题的解决;
b.分段合理,段落之间的衔接恰当,流畅;
c.例子安排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d.懂得何时放慢节奏,着力描述,何时一笔带过,节奏合
适;
e.所选择的文章结构适合写作目的和读者;
第三个维度“语言”
富有表达力,行文流畅,有力生动。
a.选词明确、具体、准确,容易理解写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b.生动的用词增加文章活力,具体的修辞语增加文章深度;
c.语言和句子自然、有力;
b.创造性地、恰当地运用句子衔接,从而体现出观点之间
的联系;
第四个维度“风格”
以一种与读者直接对话的方式写作,具有个性特征,有吸引力 。
a.通过紧扣主题,选取相关例子,自然并且有吸引力的语
言,把读者紧紧联系起来;
b.写作目的通过作者富有个人特色、说服力的内容的选取
和编排充分反映出来;
c.作者在文中大胆运用个人事例,透过文字展现个人特点;
d.文章有吸引力,能让读者回味作者的想法或观点;
书的部头不要太大,要多选精神文化含量大的
“小书”,多选“大家小书”“名家小书”;
六、关于读后感写作书籍的选择
既要尊重阅读兴趣,又要考虑经典的正气,亦可考虑流行的活气;
不能狭隘局限于文学名著,根据个体差异,
历史、哲学、科学类等的经典也可涉及;
好的文章,不是靠记忆教科书上的材料或
老师上课的笔记而来,而需要综合许多第
一手资料,表现出对题目真正的理解。
——希洛克斯《考试的陷阱》
七、关于资料的参考与引用
搜集和梳理资料并不是简单地搜罗和堆积,
需要批判的眼光与睿智的判断;
需要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对占有的各种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改造加工,
从中提炼出有深刻含义的主题,筛选出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征性细节与片段,
并做好标记,便于写作过程中的援引与注释。
参考或注明他人的观点和评论,不会降低文章的力量和质量。相反,引述他人的观点会强化和合法化你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必须明确区分直接引自他处的句子和词,改写或概述他人的文章,以及所援引的其他资料。
——蒂莫西·科里根《如何写影评》
直接引用,改写或概括信息,都要注明资料来源和原著出处。
示例:直接引用
你热爱的事,是你真正想要去做的事,《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你真心真意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
——林佳城《一切跟着心走》
改写或概括信息
他属于在文革时,随父母下放到山西去的,无论大刘再怎么粉饰太平,当时他们被下放的山西阳泉,都是“武斗”的重灾区,充斥着各种我们无法想象的人间惨剧。父母担心刘慈欣的成长留下阴影,一度把他送回了河南农村老家。这段回忆被大刘记录在了《三体Ⅱ》英文版的后记当中。
——周森博《破壁》
引用的使用原则
■无论引用什么,确保准确性,并在校对的时候,检查引
用的原文。在引用中加入的文字,要用括号标示。如果在
引文中省去不必要的词,用……标明。
■将引用整合到自己的语句中时,不仅要尽量简洁,而且
要调整它们使其符合自己文章的写作语法及句法。
■不要用引用的文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让引用占去大
块篇幅,要用它们支持自己的观点。
八、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1500字。
小助手:
1、可以针对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确定一点或几点。
2、引用名著原文或他人言论或其它资料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并标注。
3、要写出独特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社会现实等拓展阐述,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4、可以模仿谋篇范文的结构或写法,尝试写作或修改已有文章。
学而有法
贵在得法
灵活用法
我读,
我思,
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