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小题“瓶颈”突破(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压轴小题“瓶颈”突破(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4 15: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压轴小题“瓶颈”突破
“瓶颈”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例如,一轮、二轮复习后,很多考
生却陷入了成绩提升的“瓶颈期”——无论怎么努力,成绩总是停滞不前.怎样才
能突破“瓶颈”,让成绩再上一个台阶?新高考卷客观题满分 80 分,共 16 题,
决定了整个高考试卷的成败,要突破“瓶颈题”就必须在两类客观题第 8,11,
12,15,16 题中有较大收获,分析近年高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才
能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做到保“本”冲“优”,迈进双一流.
压轴热点 1 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应用
【例 1】 (1)(2020·江南名校联考)已知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当 x>0 时,
2 π
f(x)= x-ln x+ln ,则函数 g(x)=f(x)-sin x 的零点个数为( )
π 2
A.1 B.2 C.3 D.5
(2)(2020·石家庄调研)若函数 f(x-2)为奇函数,f(-2)=0,且 f(x)在区间[-2,+
∞)上单调递减,则不等式 f(3-x)>0 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 (1)函数 g(x)的零点个数,即函数 y=f(x)的图象与 y=sin x 的图象交点个数.
2 π 2 1 2x-π π
当 x>0 时,f(x)= x-ln x+ln ,则 f′(x)= - = ,令 f′(x)=0,得 x= .
π 2 π x πx 2
π π π
易知当 0<x< 时,f′(x)<0;当 x> 时,f′(x)>0.则 f(x)在 0, 上单调递减,在
2 2 2
π π π
,+∞ 上单调递增,所以当 x= 时,f(x)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f =1.函数
2 2 2
π
y=sin x 在 x= 处取得最大值 1,所以当 x>0 时,f(x)的图象与 y=sin x 的图象有
2
π
且只有一个交点 ,1 .由 f(x)和 y=sin x 均为奇函数,可得当 x<0 时,f(x)的图象
2
π
与 y=sin x 的图象的交点也有且只有一个,为点 - ,-1 .又两函数的图象均过
2
原点,因此函数 y=f(x)与 y=sin x 的图象有 3 个交点,所以函数 g(x)=f(x)-sin x
的零点有 3 个.
(2)因为函数 f(x-2)是奇函数,所以函数 f(x-2)的图象关于点(0,0)对称,故 f(x)
的图象关于点(-2,0)对称.又 f(x)在[-2,+∞)上单调递减,∴f(x)在(-∞,-2)
上也单调递减,由 f(3-x)>0=f(-2),得 3-x<-2,∴x>5.∴不等式 f(3-x)>
0 的解集为(5,+∞).
答案 (1)C (2)(5,+∞)
探究提高 1.利用图象法求函数 f(x)的零点个数时,直接画函数 f(x)的图象较困难,
可以将解析式变形,将函数零点个数问题转化为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
画出两函数图象,看其交点的横坐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
2.求解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综合应用问题的策略
(1)熟练掌握图象的变换法则及利用图象解决函数性质、方程、不等式问题的方法.
(2)熟练掌握与应用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对称性及零点解题的方
法.
1
【训练 1】 (2020·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已知函数 f(x)=x3-2x+ex- x,其中 e 是自e
然对数的底数,在 f(a-1)+f(2a2)≤0,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 1
解析 因为函数 f(x)=x3-2x+ex- x,所以 f′(x)=3x2-2+ex+ 2x≥3x -2+e e
1
2 ex·x≥0(当且仅当 x=0 时取等号),所以 f(x)在 R 上单调递增.又 f(-x)=(-x)3e
+ + -2x e x-ex=-f(x)且 x∈R,∴f(x)是奇函数,由 f(a-1)+f(2a2)≤0,得 f(2a2)≤f(1
1
-a).所以 2a2≤1-a,解之得-1≤a≤ .
2
1
答案 -1,
2
压轴热点 2 三角函数与正(余)弦定理
【例 2】 (1)已知函数 f(x)=asin ωx+bcos ωx(ω>0),若 x=x0 是函数 f(x)的一条对
称轴,且 tan ωx0=3,则点(a,b)所在的直线为( )
A.x-3y=0 B.x+3y=0
C.3x-y=0 D.3x+y=0
1
(2)在△ABC 中,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b-sin C cos A
2
=sin Acos C,且 a=2 3,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b
解析 (1)f(x)=asin ωx+bcos ωx= a2+b2sin (ωx+φ),其中 tan φ= .
a
∵x=x0 是函数 f(x)的一条对称轴,
π
∴ωx0+φ=kπ+ ,k∈Z. 2
π
∵tan ωx0=tan kπ+ -φ 2
π cos φ 1
=tan -φ = = ,
2 sin φ tan φ
a
从而 =3,得 a-3b=0,
b
所以点(a,b)在直线 x-3y=0 上.
1
(2)因为 b-sin C cos A=sin Acos C,
2
1
所以 bcos A-sin Ccos A=sin Acos C,
2
1 1
所以 bcos A=sin(A+C),所以 bcos A=sin B,
2 2
cos A sin B
所以 = ,
2 b
sin B sin A
又 = ,a=2 3,
b a
cos A sin A
所以 = ,得 tan A= 3,
2 2 3
π
又 A∈(0,π),则 A= ,
3
1
由余弦定理得(2 3)2=b2+c2-2bc·=b2+c2-bc≥2bc-bc=bc,
2
即 bc≤12,当且仅当 b=c=2 3时取等号,
1 3
从而△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12× =3 3.
2 2
答案 (1)A (2)3 3
探究提高 1.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关键在于灵活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将函数化为 y=Asin(ωx+φ)+B(ω>0,A>0)的形式,进一步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对称性、周期、零点等.
2.解三角形的关键是活用正弦、余弦定理实施边角的转化,在求三角形面积的取
值时,常把三角形面积这个目标函数转化为边或角的形式,然后借助基本不等式
或函数性质来解决.
π
【训练 2】 (2020·成都诊断)如图所示的是函数 f(x)=sin(ωx+φ) ω>0,0<φ<
2
π 5π
在区间 - , 上的图象,若将该函数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6 6

(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 m(m>0)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象关于直线 x=
12
对称,则 m 的最小值为( )
7 π π 7π
A. π B. C. D.
6 6 8 24
5 π 2π π
解析 由图象知,最小正周期 T= π- - =π,∴ω= =2.又 - ,0 是图象
6 6 T 6
π π
的“第一零点”.∴- ×2+φ=0,则 φ= .
6 3
π
故函数 f(x)的解析式为 f(x)=sin 2x+ .
3
π
把 f(x)=sin 2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再向
3
π
右平移 m(m>0)个单位长度后,得到 g(x)=sin 4x-4m+ 的图象,
3

因为所得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
12
5π π π
所以 4× -4m+ = +kπ(k∈Z),
12 3 2
3 1
解得 m= π- kπ,k∈Z,
8 4
π
所以由 m>0,可得当 k=1 时,m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 .
8
答案 C
压轴热点 3 空间位置关系与计算
【例 3】 (1)(多选题)如图,等边△ABC 的中线 AF 与中位线 DE 相交于点 G,已
知△A′ED 是△AED 绕 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动点 A′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 AF 上
B.恒有 BD∥平面 A′EF
C.三棱锥 A′-EFD 的体积有最大值
D.异面直线 A′F 与 DE 不可能垂直
(2)(2020·江南名校联考)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2,M,N,E,F
分别是 A1B1,AD,B1C1,C1D1 的中点,则过 EF 且与 MN 平行的平面截正方体所
得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 CE 和该截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 A′D=A′E,△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点 A′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在
线段 AF 上,故 A 正确;因为 BD∥EF,所以恒有 BD∥平面 A′EF,故 B 正确;
三棱锥 A′-FED 的底面积是定值,体积由高即点 A′到底面的距离决定,当平面
A′DE⊥平面 BCED 时,三棱锥 A′-FED 的体积有最大值,故 C 正确;因为 DE⊥
平面 A′FG,故 A′F⊥DE,故 D 错误.
(2)如图所示,设 CD,BC 的中点分别为 H,G,连接 HE,HG,GE,HF,ME,
NH.
易证 ME∥NH,ME=NH,所以四边形 MEH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MN∥HE.
易知四边形 EFHG 为矩形,因为 MN 平面 EFHG,HE 平面 EFHG,
所以 MN∥平面 EFHG,
所以过 EF 且与 MN 平行的平面为平面 EFHG,平面 EFHG 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
矩形 EFHG,易知 EF= 2,FH=2,
所以截面 EFHG 的面积为 2× 2=2 2.
连接 AC,交 HG 于点 I,易知 CI⊥HG,平面 EFHG⊥平面 ABCD,平面 EFHG∩
平面 ABCD=HG,
所以 CI⊥平面 EFHG,连接 EI,
因为 EI 平面 EFHG,所以 CI⊥EI,
所以∠CEI 为直线 CE 和截面 EFHG 所成的角.
1 2 2 2
在 Rt△CIE 中,易知 CE= 1+22= 5,CI= AC= = ,
4 4 2
CI 10
所以 sin∠CEI= = .
CE 10
10
答案 (1)ABC (2)2 2
10
探究提高 1.在折叠过程中,△A′DE 的边长不变,BC∥平面 A′DE 及 A′G⊥DE
的关系保持不变,抓住不变性,明确几何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第(2)题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确定所求截面为矩形 EFHG,这是求解的关键,
第二个空在前面的基础上,运用线面、线线、面面垂直作出线面角,使考题的功
能最大化,进一步考查学生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训练 3】 (1)(多选题)如图,平面四边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AD,BD 的中
点,AB=AD=CD=2,BD=2 2,∠BDC=90°,将△ABD 沿对角线 BD 折起至
△A′BD,使平面 A′BD⊥平面 BCD,则四面体 A′BCD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EF∥平面 A′BC
B.异面直线 CD 与 A′B 所成的角为 90°
C.异面直线 EF 与 A′C 所成的角为 60°
D.直线 A′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
(2)(2020·河北名校调研)在三棱锥 P-ABC 中,若平面 PBC⊥平面 ABC,∠ABC=
90°,AB=2,BC=1,PB=2 2,∠PBC=45°,则三棱锥 P-ABC 外接球的表面
积是________.
解析 (1)A 选项:因为 E,F 分别为 A′D 和 BD 的中点,所以 EF∥A′B,即 EF∥
平面 A′BC,A 正确.B 选项:因为平面 A′BD⊥平面 BCD,交线为 BD,且 CD⊥BD,
所以 CD⊥平面 A′BD,即 CD⊥A′B,故 B 正确.C 选项:取 CD 边中点 M,连接
EM,FM,则 EM∥A′C,所以∠FEM 为异面直线 EF 与 A′C 所成角,因为 CD⊥
平面 A′BD,所以 CD⊥A′D,又 A′D=CD=2,所以 A′C=2 2,所以 EM= 2,
1
又 EF=1,FM= BD2+CD2= 3,所以∠FEM=90°,故 C 错误;D 选项,连
2
接 A′F,因为 A′B=A′D,F 为 BD 的中点,所以 A′F⊥BD,又平面 A′BD⊥平面 BCD,
平面 A′BD∩平面 BCD=BD,所以 A′F⊥平面 BCD,连接 FC,∠A′CF 为直线 A′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又 A′C=2 2,A′F= A′D2-DF2= 2,所以 sin∠A′CF
A′F 2 1
= = = ,所以∠A′CF=30°,故 D 正确,故选 ABD.
A′C 2 2 2
(2)在平面 BCP 中找一点 Q,连接 BQ,使得 BQ 为△BCP 外接圆的直径,连接
QC,则∠QCB=90°,则 QC⊥平面 ABC,所以 QC⊥AC,∠QCA=90°.易知 AB⊥
平面 PBC,则∠ABQ=90°,连接 AQ,设 AQ 的中点为 O,则点 O 到 A,B,C,
Q 四点的距离相等,故 AQ 为三棱锥 P-ABC 外接球的直径.易得 PC= 5,BQ=
5
= 10,所以 AQ2=BQ2+AB2=14=4R2(R 为外接球的半径).故 S 2
sin 45° 外接球
=4πR
=14π.
答案 (1)ABD (2)14π
压轴热点 4 圆锥曲线及其性质
【例 4】 (1)以抛物线 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 C 于 A,B 两点,交 C 的准线于 D,
E 两点.已知|AB|=4 2,|DE|=2 5,则 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2 B.4 C.6 D.8
x2 y2
(2)(2020·成都七中检测)已知双曲线 C: 2- 2=1(a>b>0)的两条渐近线与圆 O:x2a b
+y2=5 交于 M,N,P,Q 四点,若四边形 MNPQ 的面积为 8,则双曲线 C 的渐
近线方程为( )
1 1
A.y=± x B.y=± x
4 2
2 2
C.y=± x D.y=± x
2 4
解析 (1)不妨设抛物线 C:y2=2px(p>0),
∵|AB|=4 2,点 A 是圆与抛物线交点,由对称性设 A(x1,2 2),
(2 2)2 4
则 x1= = . 2p p
又|DE|=2 5,且点 D 是准线与圆的交点,
p
∴D - , 5 且|OD|=|OA|.
2
2 2
4 p
从而 +(2 2)2= - +( 5)2,解得 p=4.
p 2
因此 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4.
(2)依题意,不妨设点 M(x,y)在第一象限,
5a
x
2+y2=5, x= , c
联立 解得 (其中 c2=a2+b2b ),
y= x,a 5b y= c
5a 5b
可知四边形 MNPQ 为矩形且面积为 8,且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 · =2,即
c c
2c2=5ab.
又因为 c2=a2+b2,
b2 b
所以 2(a2+b2)=5ab 2× 2-5× +2=0, a a
b 1 b
解得 = ( =2 舍去).
a 2 a
1
故所求渐近线方程为 y=± x.
2
答案 (1)B (2)B
探究提高 1.与圆锥曲线方程相关的问题,一定要抓住定义,作出示意图,充分
利用几何性质,简化运算.
2.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渐近线是高考的热点,求圆锥曲线离心率大小(范围)的方法
是:根据已知椭圆、双曲线满足的几何条件及性质得到参数 a,b,c 满足的等量
c
关系(不等关系),然后把 b 用 a,c 表示,求 的值(范围).
a
x2
【训练 4】 (1)(2020·太原检测)已知 F 为椭圆 C: +y2=1 的右焦点,过点 F 的
4
直线 l 与椭圆交于 A,B 两点,P 为 AB 的中点,O 为原点.若△OPF 是以 OF 为底
边的等腰三角形,则直线 l 的斜率为( )
1 3
A.± B.±
2 6
C.±2 D.±2 3
(2)已知双曲线 C 经过点(2,3),且该双曲线的其中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y= 3x,
F1,F2 分别为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双曲线 C 的方程为________,若 P 为该双
曲线右支上一点,点 A(6,8),则当|PA|+|PF2|取最小值时,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 c= a2-b2= 3,所以右焦点 F( 3,0).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
x2
1+y2 1=1 ①4
- 3),k≠0,A(x1,y1),B(x2,y2),P(x0,y0),则
x22
+y
2=1 ②
4 2
x2-x21 2
①-②得 +(y2 21-y2)=0, 4
y1-y2 x1+x2
则 =- .
x1-x2 4(y1+y2)
因为点 P 为 AB 中点,知 x1+x2=2x0,y1+y2=2y0.
y1-y2 x1+x2 x0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 k= =- =- .
x1-x2 4(y1+y2) 4y0
又△OPF 是以 OF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3 3
所以 x0= ,y0=k(x0- 3)=- k. 2 2
3
x0 2 1 1
所以 k=- =- ,得 k2= ,k=± .
4y0 3 4 2
4× - k
2
(2)由题意,可设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y2-3x2=λ,将(2,3)代入,得 32-3×22=λ,
y2
得 λ=-3,故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x2- =1.
3
作出双曲线 C 如图所示,连接 PF1,AF1.
由双曲线定义,得|PF1|-|PF2|=2.
所以|PF2|=|PF1|-2.
则|PA|+|PF2|=|PA|+|PF1|-2≥|AF1|-2,
当且仅当 A,P,F1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由 A(6,8),F1(-2,0),得直线 AF1 的方程为 y=x+2,
y=x+2,
3 2
由 y2 得 2x2-4x-7=0,解得 x=1± ,
x2 - =1, 2 3
又点 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3 2 3 2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1+ ,3+ .
2 2
y2 3 2 3 2
答案 (1)A (2)x2- =1
3 1+ ,3+

2 2
压轴热点 5 导数及其应用
1
【例 5】 (2020·合肥检测)已知函数 g(x)=a-x2 ≤x≤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与
e
h(x)=2ln x 的图象上存在关于 x 轴对称的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 1 解析 函数 g(x)=a-x ≤x≤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e
1
与 h(x)=2ln x 的图象上存在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等价于 a-x2=-2ln x 在 ,e 上
e
1 1
有解,即-a=2ln x-x2 在 ,e 上有解.设 f(x)=2ln x-x2,x∈ ,e ,
e e
2(1+x)(1-x)
则 f′(x)= .
x
1
∴f′(x)=0 在 ,e 上有唯一的零点 x=1.
e
1
故 f(x)在 ,1 上单调递增,在(1,e]上单调递减.
e
∴f(x)max=f(1)=-1,
1 1 1
又 f =-2- 2,f(e)=2-e2,知 f(e)<f . e e e
∴函数 f(x)的值域为[2-e2,-1].
1
故方程-a=2ln x-x2 在 ,e 上有解等价于 2-e2≤-a≤-1,即 1≤a≤e2-2,
e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1,e2-2].
答案 [1,e2-2]
探究提高 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一定注意字母参数取值的影响,
重视分类讨论思想.
2.利用导数解零点或不等式问题,主要是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常见的构造函数的方法有移项法、构造形似函数法、主元法等.
π π
【训练 5】 (2020·佛山调研)已知 f(x)是定义在 - , 上的奇函数,其导函数为
2 2
π π
f′(x),f = 2,且当 x∈ 0, 时,f′(x)sin 2x+2f(x)cos 2x>0.则不等式 f(x)sin 2x
8 2
<1 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 设 F(x)=f(x)sin 2x,
则 F′(x)=f′(x)sin 2x+2f(x)cos 2x.
π π
∵f(x)在 - , 上是奇函数,
2 2
∴F(-x)=f(-x)sin(-2x)=f(x)sin 2x=F(x),
π π
故 F(x)在定义域 - , 上是偶函数.
2 2
π
当 x∈ 0, 时,f′(x)sin 2x+2f(x)cos 2x>0,
2
π
∴F′(x)>0,则 F(x)在 0, 上单调递增.
2
π π π 2
因为 F =f sin = 2× =1.
8 8 4 2
π π π
又 F(x)在 - , 上是偶函数,且在 0, 上递增.
2 2 2
π
∴f(x)sin 2x<1 F(x)<F .
8
π π π π π
∴|x|< ,解之得- <x< ,所以 x∈ - , .
8 8 8 8 8
π π
答案 - ,
8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