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0张PPT)
作文教学中
“叙事写人”的指导技巧
先看作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
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
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
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
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
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
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
我们替你回话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树林
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
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
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
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
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
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
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
大圣即现本相,耳躲里掣出金箍棒,幌一
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
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
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
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
宝阁,做‘蟠桃胜会’。适至此间,先见了
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
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
万望恕罪。”
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
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
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
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
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
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
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
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
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
桃嘉会。”
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
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
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
“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
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
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
讨论交流:
作品中的这一段“叙事写人”的途径方法
是什么?
提示:
人的出场顺序,人的动作顺序,说话的顺
序。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
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
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
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
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
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
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
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
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
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
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
些甚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
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
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
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
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
卜揲蓍(shī),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
“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
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
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又
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
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
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
“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
长生,也似‘壁里安柱’。”
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
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
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
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
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
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
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
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
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
么?”
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
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
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
“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
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
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
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
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
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
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
“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
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
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
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
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
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
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
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
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
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
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
学,却与师父顶嘴 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
才出来呵!”
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
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
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
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
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
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
也。
讨论交流:
此番“叙事写人”只有两个人的对话,
这段对话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以对话写出事情,写出人物特点。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
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
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
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
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
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
亥。
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而万
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
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
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
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
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
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
开于子”。
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
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
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
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
丑”。
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
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
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
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兽,
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
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
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
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
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
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
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
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丹崖上,彩凤双鸣;
削壁前,麒麟独卧。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交流:
这一段是“叙事”吗?这一段文字有什么
特点?
提示:
这一段属于“叙事”,在语言的表达方式
上,有说明的意味。是属于概叙。“叙事”
中常常需要概括交代,这种交代是概括性
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
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
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
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
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
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
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
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
光,射冲斗府。
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
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
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
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
明。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
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
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
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
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
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
异。”
交流讨论:
“石猴出世”写了事情,写了悟空。写
事写人的路径方法是什么?
提示:
较为详细交代“仙石”形态,较为简略写
了“石猴出世”的过程和石猴的外貌。较为
详细侧面描写悟空的“眼运金光,射冲斗
府”。在侧面描写中叙写了玉皇大帝知晓
“石猴出世”的过程。
详略合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是
“叙事写人”需把握的要素。
《三国演义》: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
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
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
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
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
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
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
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
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
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
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
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
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
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
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
元年,雌鸡化雄。
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
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
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ní)堕鸡
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
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
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
后张让、赵忠、封谞xū、段珪、曹节、侯
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
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
“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
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
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
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
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
“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
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
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
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
“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
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
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
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
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
“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
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
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
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
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
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
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
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
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
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
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
将军”。
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
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
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
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
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jùn,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
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
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
“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
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
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
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
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
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
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
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
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
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
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
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
如车盖。
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
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
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
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
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
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
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
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
异常,问其姓名。
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
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
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
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
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
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
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
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
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
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
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
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
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
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
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
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
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
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
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
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
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
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
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
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
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
戮!”
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
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
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
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
来。
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
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
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
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
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
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
交流讨论:
这几段文字的“叙事写人”的途径和方
法是什么?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提示:
“叙事”的途径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逻辑顺序环环相扣。方法是概叙和详叙
结合。
“写人”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结合。详略适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
合。
从“苏格拉底的提问教学”获得启示
苏格拉底式讨论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在
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思维,在严格框
架中的设问过程中,迫使学生减缓并审视自
己的思维过程(自省式思维)。苏式讨论或
提问式教育模式关注的不是如何给学生答
案,而是让学生针对一个主题不间断地提出
一系列启发性问题。
苏式提问可以很灵活,不仅老师可以提
问,学生也可以提问,可以是大班讨论形
式,也可以是小班形式,一对一形式,甚至
可以自问自答。
一般可以将苏氏提问归纳为六大类型:
澄清事实
启发假设
启发推理引起证据
引出观点或看法
引出深层意义及其结果
对问题提问
澄清事实
你为什么这么想(说)呢?
这个同我们的讨论有什么关联呢?
你能举个例子吗?
你能再详细解释吗?
启发假设
我们可以如何假设呢?
你如何证明或推翻这个假设?
推理引证
可以举个什么样的例子呢?
这个类似于什么呢?
你觉得是什么引起了这一事件?
为什么?
引出观点
还可以有其他的可能吗?
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或方法来看待这件事吗?
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是必要或者有益的吗?
……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
……和……共同点或相似点是什么?
别的不同的观点可能会是什么?
引出意义结果
你能如何做个总结概括呢?
这个假设会带出什么样的结果呢?
你这么说隐含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个会如何影响……?
这和我们原来学过的……有什么联系吗?
对问题提问
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什么?
你认为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苏式讨论模式中老师的角色
1.将大的、难的论题剪裁成学生能应付的小
一些、浅一些的系列论题;
2.营造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利的学习环
境;
3.通过巧妙的提问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总是提出让学生努力思考的问题;
5.引导学生的讨论使其扣紧主题宗旨不偏
题;
6.鼓励学生相互提问和解答;
7.协助学生学会应用学习资源、知道如何去
了解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步骤和方法;
8.鼓励学生彼此尊重自己的观点,不厚此薄
彼,不存偏见歧视。
学游泳
崔 颖
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 三年级(2)班
在我的要求下,暑假时妈妈给我报了游
泳班,我很新兴奋。
今天,是正式开始学游泳的日子,我准
备好游泳衣、游泳帽、游泳镜、大毛巾等用
品,早早地来到游泳馆,见到了教练张老
师,一位看上去很和气的女老师。
我们第一天就开始练蛙泳。蛙泳腿和蛙
泳手,一共分成四个动作,我认认真真的看
老师的动作,自己在跟着学。可是,我们做
了50多个蛙泳手和蛙泳腿,手腿都做酸了,
老师还没叫停下来的意思,老师看来对我们
要求挺严格的。最让我高兴的时刻终于到
了,我们套着游泳圈跳进了1.2米深的游泳池
里按照在岸上练习的动作游了起来。
最好玩的是我哥哥,在十分钟的自由活
动时间里,他本来想潜到水底下抓住我的
脚,可是,他还没抓着我的脚,就被水呛着
了,我在那里笑得肚子痛。
我们的老师特别严格,虽然严格,但是
也很可爱,有些同学游不动,老师在岸上就
拿个长竹杆,插在那个同学的游泳圈里带着
他游。。
在上第四次课的时候,张潇予来了,我很
高兴,更高兴的是我还知道林竹韵和杨舜涵
也在学,今后我一定要好好训练,看看谁学
得最好。
老 师
崔 颖
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 三年级(2)班
我们的学校是个又宽敞又漂亮的好地
方。
我们的语文老师叫颜艳华,常常穿白色T
恤、牛仔裤,扎马尾辫,戴眼睛,一个非常
漂亮秀气的女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王,叫王文祥,他经
常穿棕色上衣,咖啡色的裤子,一个又帅气
又爱嬉戏的男老师。
我们的体育老师姓刘,我们叫他“刘
老”,刘老师常穿白色上衣,蓝色的裤子,
戴一顶蓝白两色的帽子,一个爱做健美操的
男老师。
我们的音乐老师姓秋,她唱歌,弹钢琴
都很好,她爱穿花衣服,黑裤子,扎一个马
尾辫,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漂亮的女老师。
我们的英语老师姓周,她非常喜欢和我
们一起玩耍,她喜欢穿粉红色衣服,套一件
白色外衣,穿白色紧身裤,披着长发,英语
说得和老外一样Good。一位优秀的老师。
你看,我们的老师性格不同,穿着不
同,工作上也各有所长,各显神通。但是,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课上得很棒,他
们都爱我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他们在
辛勤的工作。我爱我们的老师。
“叙事写人”阐释
形声字。从攴( pū),余声。本义:秩
序,次序。
《说文解字》:“敘,次弟也。经传亦
以序为之。
《国语·晋语》:“纪言以叙之。”叙述,述说 。
攴,甲骨文是会意字,像又(手)持棍、槌或带叉棍形。是“扑”的初文。金文是手持带叉棍形,小篆将叉棍形写成。《说文》认为攴是形声字,从又卜声,不确。隶书偏旁多写成攵,本义是手持棍棒轻轻敲打。攴现只作偏旁,且只作右旁。所从字与敲打,操作等有关义
甲骨文是象形字。像用树木支撑着房
顶的简易房舍。是原始的地上住宅。
金文或加两根支柱。本义是房舍,因房舍有主,引申为第一人称。现规范为馀。馀的本义是宽裕。
《说文解字》:“余,饶也。”
甲骨文是会意字,用手持猎叉表示打猎。吏、事本同字,小篆将吏字中间一竖延长写作事。分化成两个字。本义是从事打猎。引申为事情等。
《说文解字》:“事,职也。”
叙事
最简单的意思,即是对于故事的描述,
但在文学、符号学等领域成为重要的概念,
有其特定的意义,并发展出专门探讨叙事相
关问题叙事学这门学科。
文学写作用语,叙事指以散文或诗的形
式叙述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事件,或者叙述
一连串这样的事件。按照一定的次序讲述事
件,即把相关事件在话语之中组织成一个前
后连贯的事件系列。
一种书面文体,通常由历史学家用以描
绘人类历史中有顺序的变化,也可指一个历
史学家用一种特殊的故事形式表现过去(或
过去的某些方面)的技巧。
叙事一般包括叙事的文章等,一般有写
人类,写景类等等。
影视创作中,所谓叙事,简单说就是讲
述故事。具体而言,叙事可以分为两个部
分,即叙述和故事,或者说“讲什么”和
“如何讲”。
形声字。从宀,舃( xì)声。本义:移置,放置
《说文》写,置物也。俗字亦作泻。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
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说文解字》:“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写人
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宽泛,望文生义,指
的就是对人物进行描写。在文学创作中,它
与“叙事”、“抒情”鼎足而三,又常常难
解难分。
可以写人外观、写人精神、写人的为人
处事等等。“人”的定义取决于身份,有各
行各业的角色,有伦常角色,如朋友、父
母、兄弟姐妹、同学等等。
“指导技巧”体会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说文解字》:“指,手指也。”
会意兼形声字。从道,从寸(手)。表示用手指引道路。道兼表声。规范简化为导。由草书楷化而来。从巳,蛇形。表示山道弯曲如蛇形状。本义是引导、带领。引申为引导、教导、疏导。
《说文解字》:“导,引也。”
形声字。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
甲骨文是会意字。用止(脚)在行(十字
路口)中表示行走在路上。小篆是上彳下止的合体部首,隶变楷化后变作辵。本义是走路。忽走忽停;步履踌躇。
《说文解字》:“辵,乍行乍止也。”
象形字。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形声字。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说文解字》技,巧也。
形声字。从工,丂( 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说文解字》:“巧,技也。”
痀偻承蜩的典故出自庄子的《外篇·达
生》,讲述了孔子去楚国游历,走到一片树
林中,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竿子粘蝉,
他粘蝉的样子就好像是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
容易,使孔子受益匪浅。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
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
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
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
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
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
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写作是什么?是一种用文字符号表达思
想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由一系列行为
组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个过程
进行分解、指导,进而让我们的儿童切实地
掌握写作技法,用比较贴切的语言,比较准
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
日本三年级有一个调查作文项目,他们的教
材中,有如下的字样——
“我们周围有很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
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找一种我们周围的
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
然后把观察的事物写成文章”,这是作文的
内容。
接着,教材详细地指导观察笔记的写
法——“作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观察
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虫的身体特征
(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虫的行动
方式:叫声、吃的方法食物等;你认为有趣
的事、奇怪的事”。
这其实是教给学生怎么做观察笔记。还
要查阅资料,“如有疑问,自己一下有关的
词典、百科全书之类的书。”接下来就是写
文章。文章怎么写?“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
面去,写得别人容易懂;把书中写到的和观
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作比较,要写的每一
项内容要加一个小标题。”
有一个叫山田君的学生,根据这个习作
指导,做了西瓜虫的观察笔记,他的文章小
标题有“调查日期、抓到的场所、身体的特
征、西瓜虫的生活方式”。有了这样的细致
的观察笔记的指导,学生今后写观察作文,
就知道了怎么观察、怎么把观察到的呈现出
来。作文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写作的程
序性知识。
什么是程序性知识?比如一个工人,到
流水线上操作,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
做什么,第三步要做什么,这就是程序性的
知识。他知道这些知识,他就成为一个合格
的员工。写作文同样也要一些程序性的知
识,这些程序性的知识并不是告诉孩子们这
一篇作文要怎么写,而是要教给他们这一类
作文怎么写。
人教社七册有写童话的单元,将童话故事的
主体部分展开写具体,这是这次习作训练的
重点。小学生往往知道这样的习作知识,但
却缺乏这样的能力——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将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序。
乌龟找家
张皓钦
春城小学三(2)班
一只乌龟在森林里慢慢地爬着,它正在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家。
乌龟来到树下,只见一群小猴子在树上
快乐地玩耍。乌龟问小猴子:“这里是你们
的家吗?”
“这里当然是我们的家!树上的果实可好吃
了,我们还可以在树上玩耍,非常惬意。你
要不要上来和我们一起玩?”一只小猴子
说。乌龟听了,迫不及待地向树上爬,可爬
了一半天,乌龟还是没有爬上去,它只好离
开了。乌龟来到一个地洞前,看到兔子正在
洞里。乌龟问:“这里是你的家吗?”兔子
说:“这里当然是我的家,洞里能遮风避
雨,根本不用怕被雨淋。要不,你也挖个洞
住在里边,一定很舒服。”乌龟高兴极了,
它开始挖起洞来,可挖了一半天,洞没有挖
成,倒反溅了自己满身是泥。乌龟只好离开
了。正当乌龟为自己找不到家而一筹莫展的
时候,一只狮子想要吃掉乌龟。它向乌龟扑
过来,乌龟连忙缩进壳里。狮子咬不动乌龟
的硬壳,只好无奈地走了。
乌龟明白了:原来自己的壳,就是它的
家呀!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
容、性质、发展变化的原因,用以回答事物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也叫描述
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过程和步
骤,用于指导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动态
性。其表征形式是“如果满足了某种条件,
厕可以执行某一动作。”这个“某种条
件”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某
一动作”主要针对的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
程序性知识的过程。
策略性知识是“在学习情景中,学习者
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
学习过程的调控。”
清 王筠《教童子法》中提出“作诗文必
须放,放之如野马,踶跳咆嗥,不受羁绊,
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
首乐从。”先“放”后“收”的写作训练程
序昭示这样一种汉语写作的理念:写作训练
应分阶段;训练之初宜放手让学生写,鼓励
其兴趣和自信;练习一定时间,要逐步提出
要求。至于“放”“收”的时间和阶段,还
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不断摸索。
明代吕坤的《蒙养礼》中指出:“行文
要认理真切,自然意思横生。前辈程墨,须
要熟读三二百篇,以为绳尺,其词工而泛,
意巧而支,险怪暗涩者切戒之。”
元代学者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
日程》中明确提出“劳于读书,逸于作
文”,道出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他指出:
“读书如同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
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
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
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古人历来强调:多读多作是写作水平提
高的基础功夫。“读在前,写在后,以读作
为写的‘骨子’”,多读一则可以使童蒙不
断地积累和占有材料,使其“有文料可以取
资”,再则通过读别人的作品,细心揣摩别
人如何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可
以有效地吸取他人的语言养料和写作经验。
多写多作,因为“多读乃借人之功夫,
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功夫”。唐彪指出:两者
相得益彰,作文水平方能提高。文章多作,
还须多改,所谓“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
改之方入妙耳。”
在作文批改上的经验和方法主要有:教师要
精心批改,以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指点;教师
要多留少改,以免挫伤学生的兴趣与自信;
提倡”改窜旧文,重作旧题”以求专攻深造
之效;指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以培养学生
良好的修改文章习惯。
游崂山
崔 颖
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 三年级(2)班
“怎么今天又要爬山?昨天不是刚爬的泰
山吗?”我急躁地说。妈妈笑着说:“耐心
点,如果爬不动,就别去了,但今天去的是
崂山,还没我们昆明的西山高呢,既然来到
了青岛,还是坚持一下去看看崂山吧!”我
想了想,那就出发吧。
汽车很快把我们带到了崂山,清晨的风非常
凉爽,吹去了我急躁的情绪,我慢慢地边走
边看边欣赏:崂山的花争奇斗艳,五彩缤
纷,十分漂亮;崂山的草,葱绿葱绿的,像
地毯一样平整;崂山的水是那样的清撤,亮
晶晶的,没有一点点杂质。山顶上出现了好
大一片竹林,走进去,外面的声音、炎热的
气息都给挡住了,静静的,幽幽的,我沉浸
在眼前的竹林中。突然听到哥哥的叫声,他
不知道怎么摔倒了,还出了血,哥哥哭了起
来,大声说,崂山跟他有仇,要不怎么让他
摔得这么惨。
我看看哥哥滑稽可笑的泪脸,看看崂山
的美景,这么美丽的崂山怎么会变成哥哥的
仇人呢?
童年的发现
张智翔
昆明师专附小 五(3)班
童年时代慢慢地离我们越来越远,少年
时代渐渐地向我们走来。可是,在我的记忆
深处,还隐藏着一些童年的往事。其中,印
象较深的要算童年的发现。我想,大家都有
和我一样的经历吧。
在我11岁时,参加了一个“电脑机器
人”培训班。在这个培训班里,我不仅学到
了许多电脑和机器人的知识,还发现了机器
人的奥妙。在我们搭建机器人时,要动手
做,动脑想。记得在一次课上,我搭建了一
个游乐车。我首先用几个小号卡条搭成了游
乐车的基本框架,接着把一个高速马达装在
游乐车的左上边,然后把游乐车的转轮接在
马达转动的另一边,最后用一根电线把马达
和太阳能板接上,我搭建的游乐车就完工
了。可让我发愁的是,当我用小台灯照到太
阳能板上时,游乐车转动的速度非常地快,
如果人坐在上面,头都会被转晕的。在现实
生活中,一定没有人敢坐速度这么快的游乐
车。我绞尽脑汁想,怎样才能让游乐车的速度降下来。
想呀想,终于想出了眉目,我可以用
“齿轮比”呀。因为“齿轮比”可以加快游
乐车运转的速度,也可以降低车子运转的速
度。于是我把游乐车的齿轮比换成了8 :1,
我期盼着这样做能够成功。果然,当我又用
台灯照到太阳能板时,游乐车的速度降了下
来,我高兴得又蹦有跳。
我在童年时发现了“齿轮比”的应用,
它不仅能用在我们平时看见的汽车上,也可
以用在机器人的身上。
关于写作方法的一些原理阐释:
表情达意
表情 中心思想 主旨 立意
文章内容
主题思想
思想感情
达意 ①审题立意 题解,知人论世
②谋篇布局 段落层次,线索脉
表现方法 络 表达顺序
③选材组材:材料取舍,详略运用
写作特点 ④遣词造句 词语搭配,句式选用
⑤语修逻文 语言修辞,逻辑关系
写作特色 ⑥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
明、描写、抒情
艺术特点
写作手法
①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 记叙
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补叙
③记叙人称:一、二、三人称;语言
④记叙类别:概叙、详叙
①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议论 ②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③论证方法:例证法、喻证法、
类比论证等
①说明种类:事理说明,事物说明
说明 ②说明方法:下定义、作比 较、列
数字、列图表等
③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逻辑顺序
①白描 (正面) 人物描写(肖像、
动作、神态、心理)
描写
动物描写(肖像、
动作、神态、心理)
②素描 (侧面)植物描写(肖像、动
(细节描写) 作、神态、心理)
③环境描写(意境):自然环境、社
会环境
①直接抒情
抒情
②间接抒情 状物言志(托物言
志)(意象)
借景抒情:以虚衬
实、以动衬静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