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随堂练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随堂练习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2 15: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随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2.(2020·湖北宜昌·中考真题)线上学习,居家实验。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2020·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是纯净物
B.涂油漆可防止铁生锈
C.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冶炼铁
D.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2020·天津河西·九年级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NaHCO3 B.H2O C.NH3·H2O D.CH3COOH
5.(2020·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6.(2020·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玻璃、 造纸、 洗涤剂的生产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用水清洗
7.(2020·甘肃白银·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
B.2NaOH+H2SO4=Na2SO4+H2O
C.2Fe+6HCl=2FeCl3+3H2↑
D.2KMnO4K2MnO4+MnO2+O2↑
8.(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9.(2020·广西崇左·二模)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u、稀硫酸、Cu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10.(2020·安徽·中考真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11.(2020·云南昆明·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③
二、填空题
12.(2021·辽宁铁岭·九年级阶段练习)生活处处充满化学的气息。
(1)铜丝可以作导线,这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
(2)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其目的是隔绝_______。
(3)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4)生石灰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因为其能与水反应,这属于生石灰的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13.(2020·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向答相关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______,产生______味气体。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为防止烫坏桌面,常在下面放______(仪器名称),军事上常用作______。
(3)加热铜绿______, 固体的颜色变化情况______。
(4)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 ,加热该溶液后颜色变化情况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实验时集气瓶预先要放水或沙子,目的是______。
14.(2020·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
(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填名称)。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填符号)。
15.(2022·重庆市南川区小河中学校九年级单元测试)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碘的化学式为I2)
(1)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2)碘酒: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3)硫酸锌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4)澄清的石灰水: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5)盐酸: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6)足量铁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16.(2020·重庆·中考真题)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下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_____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 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 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三、计算题
17.(2021·福建宁德·九年级阶段练习)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图所示:[反应原理为]。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2021·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这瓶烧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5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
(1)生成沉淀的实质是______。
(2)求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9.(2021·河北石家庄·九年级期末)家庭中常用洁厕剂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小明同学想测定某品牌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他将足量的石灰石加入洁厕剂样品中(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洁厕剂样 品的质量 加入石灰 石的质量 剩余物的总质量
36.5 g 25 g 57.1 g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0.(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追梦”学习小组为测定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装置中盛放锌粒的网兜不与稀硫酸反应)。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实验中设计干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锌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计算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步骤)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氮肥有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的作用,故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应该施加氮肥。
【详解】
A、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B、磷矿粉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钾含磷、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探究空气是否为铁钉生锈的条件,故A正确;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乙中铁钉因为缺乏氧气,丙中铁钉因为缺乏水分,都不生锈,故B正确;
C、甲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C错误;
D、通过甲乙丙三个试管中铁钉的生锈情况,可以判断出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A、生铁是由铁、碳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直接接触,涂油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起到防锈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冶炼铁,不符合题意;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解析】A、碳酸氢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物质,不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不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C、NH3·H2O在水中解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且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符合题意;
D、醋酸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阴离子是醋酸根离子,属于酸,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酸是指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5.C
【解析】A、NaCl不能与盐酸反应,不可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其也不能做面点发酵剂,故A选项错误;
B、NaOH为强碱具有腐蚀性,其即不能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不能做面点发酵剂,故B选项错误;
C、NaHCO3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中和胃酸,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故C选项正确;
D、Na2SO4不能与盐酸反应,不可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其也不能做面点发酵剂,故D选项错误;
故该题选C。
6.D
【解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物质,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正确;
B、氢氧化钙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C、碳酸钠用于玻璃、 造纸、 洗涤剂的生产,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应用酸清洗),错误。故选D。
7.D
【解析】A、氢气与氧气反应需在点燃的条件才能进行,题中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 SO4+2H2O,错误;C、铁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正确的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B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氢>铜。所以向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不能与MgSO4反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滤液M中一定存在硫酸亚铁和MgSO4,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故A正确;
B、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铁和稀硫酸反应会使固体减少,因此滤渣N的质量和加入铁粉的质量可能大、也可能小,也可能相等,故B错误;
C、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故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C正确;
D、滤液M中至少含有Fe2+和 Mg2+两种金属阳离子,故D正确。故选B。
9.C
【解析】①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②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都能反应;
③碳和一氧化碳不反应;
故选C。
10.A
【解析】A、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应合理开发利用,错误;B、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而污染空气,故要综合利用,正确;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正确;D、生活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故选A。
11.D
【解析】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A.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故选项正确;B.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C.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⑤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银;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D.①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Fe>Cu;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无法得出Ag、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故选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2. (1) 导电 (2)氧气 (3)密度比空气的小 (4)化学性质
【解析】(1)铜丝可以作导线,这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其目的是隔绝氧气。
(3)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4)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这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
13. (1)NH4HCO3NH3+ CO2 +H2O (2)刺激性 Mg+O2MgO (3)石棉网 照明弹 (4)绿色变黑色 H2O+CO2H2CO3 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Fe+O2Fe3O4 化合反应 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解析】(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NH4HCO3NH3+ CO2 +H2O。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Mg+O2MgO;为防止烫坏桌面,常在下面放石棉网,镁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军事上常用作照明弹。
(3)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氧化铜为黑色,故绿色固体变黑色。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H2O+CO2H2CO3,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再将其进行加热,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溶液又变回紫色。
(5)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热,实验时集气瓶预先要放水或沙子,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14. (1) 铁 (2)Cu、Ag (3)NO3-
【解析】铁与盐溶液反应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时为浅绿色;含铜离子的溶液,溶液呈蓝色;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无色滤液,说明M不可能是铁,同时说明硝酸铜完全反应,则固体中一定有铜;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银;金属与酸或盐反应时,酸根离子不参与反应,所以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
15.(1) NaCl H2O
(2) I2 C2H5OH##C2H6O
(3) ZnSO4 H2O
(4) Ca(OH)2 H2O
(5) HCl H2O
(6) FeCl2 H2O
【解析】(1)
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溶剂为水,化学式为:H2O;
(2)
碘酒的溶质为碘,化学式为:I2;溶剂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3)
硫酸锌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化学式为:ZnSO4,溶剂为水,化学式为:H2O;
(4)
澄清的石灰水,溶质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溶剂为水,化学式为:H2O;
(5)
盐酸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溶剂为水,化学式为:H2O;
(6)
足量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质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2,溶剂为水,化学式为:H2O。
16. (1) 延展性 (2) (3)锌、铁、银 B
【解析】(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生成银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根据金属性顺序可知,铁、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银;
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银不能与盐酸反应,证明银排在氢后,故正确;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不能证明活动性强弱,故错误;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证明铁不如锌活泼,故正确。故选B。
17.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
x=4g
×100%=8%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解析】见答案。
18.(1)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2)78.8%
解:由图可知,生成碳酸钡沉淀质量为1.97g,设这瓶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8.8%;
答: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8%。
【解析】【详解】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生成沉淀的实质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故填: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2)见答案。
19.(1)4.4 g(2)20%
【解析】(1)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6.5g+25g 57.1g=4.4g;(2)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4.4g
x=7.3g
该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答:(1) 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该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20%。
20.(1)防止装置中水被带出导致实验误差
(2)0.8
(3)解:设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答: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解析】
(1)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可能会带出装置中的水导致实验误差,实验中设计干燥装置的目的是防止装置中水被带出导致实验误差。
(2)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装置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氢气质量402-401.2=0.8g。
(3)
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