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学会写作——人物描写(4课时)
部编版版
教学目标
通过课文和日常习作中的人物描写的学习,学会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了解内容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具体感知
肖像(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行动(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名篇引路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只见她一身黑衣,更衬得肌肤胜雪,一双手白玉一般,放在膝盖上,一言不发。
同学佳句
我和同学们开始打量她:一身黑色衣裙,身材微胖,挽着发髻,鸭蛋圆脸有些微微的红润,红框眼镜后面是一双大大的眼睛。
《我喜欢的一堂课》
日常习作
看样子那是一对父子,那个父亲黝黑而宽大的肩膀套着一件汗衫,背后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而旁边的儿子看上去七八岁的样子,衣服十分干净,白嫩嫩的皮肤只是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红。
成果展示
他的脸上已经满是汗水了,已经流进了他的眼睛里,沙得他几乎睁不开眼了,只得抬起胳膊胡乱地往脸上一抹。
成果展示
他像是刚从水捞出一般,只见他快速地拿起水瓶子,拧开盖子,一股脑将水往嘴里倾倒,喷涌而出的水流顺着嘴角一路流下,沿着他的脖子湿到了他的前胸。
成果展示
他深蓝色的工服上布满了汗渍,像极了一片片的盐碱地,裤子上净是泥浆了,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他身体前倾,努力地推着小车,胳膊上绽出条条肌肉的轮廓。
成果展示
望着他杠着锄头的背影,我的眼睛模糊了:往日里挺拔的腰身已有些佝偻了,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后背处的汗渍看上去似乎比他的后背还要宽大,帽檐下露出的一圈白发,如同闪耀的霜花刺痛了我的眼睛。
布置作业
进行人物外貌和动作描写,可以写学校门口摆摊的阿姨,写第一次来上课的老师,一个新同学,多年不见的亲友……一百字内。
作业反馈
忽然他鼻子一提,额头涌起了皱纹,嘤嘤地发出了猫叫般的声响——他哭了,哭得好丑!
他好小,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眼睛半睁半闭,但是可以看到亮晶晶的眼珠。
名篇引路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25——27段。
同学佳句
妈妈看着我眼睛一亮旋即又黯淡了,慢慢说道:“对不起,孩子。你知道,妈妈很忙,况且明天……”
当堂练习
家长会之后
抬头,我遇到了父亲冷冽的目光……(续写要求:主要描写父亲开家长会回家后的神态、语言)
成果展示
抬起头,我遇到了父亲冷冽的眼神。那幽暗的寒光插进我的心窝。父亲的嘴角挑了挑,冷冷的两个字震动着我的耳膜:“从今——”,接着他指指门:“没有别的事不许出门。我会给你多选几套练习题,让你赶上去!”眼镜后面那咄咄逼人的目光让我不由得深深低下了头。
布置作业
描写妈妈(爸爸、老师)生气时的样子,主要从神态和语言两方面刻画。
人物描写
名篇引路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然而圆规很不平……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同学佳句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奶奶的房间里又传来一阵歌声,可以想见的到,奶奶此时肯定手捧着收音机,半卧在床上,眯着眼睛,沉醉其中。今天姐姐怎么……
“奶奶,您能不能把这声音调的小一点儿!”果不出我所料,我还未想完,姐姐的女高音就响起来了。
奶奶毫不示弱,拽出一句:“我的地盘我做主!”
——《奶奶的变化》
知识小结
语言描写: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语调等进行描写。语言描写主要表现在对话描写。
语言描写的要求:精炼化和个性化。
精炼化即言简意赅,用经济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个性化即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每个人说的话都要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明其性。
当堂练习
情境:我在放学路上不下心摔了一跤,把腿磕破了,回到家——
奶奶一听……
爷爷凑到跟前……
妈妈边拿药箱边说……
爸爸终于放下手机说……
要求: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和特点对其语言进行描写。
布置作业
1、整理课上所写片段。
2、课下摘抄一段生动的语言描写并点评,下节课分享。
凛凛的寒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向外看去,茫茫望不见天。我拼命地调整自己急促的呼吸,门响了一下,开家长会的父亲回来了。
(此处补写一段“我”的心理活动,可以是紧张恐惧,也可以是兴奋雀跃,注意是描写。)
抬起头,我遇到了父亲冷冽(慈爱)的眼神……(对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现父亲的不满失望或者欣喜满意)。
家长会之后
人物描写
名篇引路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同学佳句
等我放下书包再次抬头时,瞥见他正在我房间门口露着半张小脸儿往里面看呢,看到我正瞅他,他嘻的一声,抽回去了。
《我的淘气小弟》
老爷子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的神情:“起来嘛,活动下,年轻人就要有朝气!”说着,给我示范似的朝前走去。不,不应该算是走,应该叫蹭,很明显他的右腿几乎不能动,左腿也不是很利落,左腿向前小小地迈一步,右腿慢慢地跟上来,每蹭一步,老人都要一只手紧紧地抓着拐棍,另一只手用力地攥紧右腿的裤管,脸上的表情绷得紧紧的,额前有些青筋绽起。
《今天是个好日子》
技法指导
优秀的动作描写,往往有以下特点:
1. 连贯性。一连串的动作,有序展开,错落有致,犹如一连串的音符,连接成一首优美乐曲。
2. 生动性。使用适当的词语修饰动作,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增强动作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3. 特定性。特定动作,只会在特定场合产生,特定场合产生的动作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技法指导
写作方法:
1.化大为小,把动作分解出来。就如电影播放的“慢镜头”,把一个大动作,分解细化为若干的小动作,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展开描写,可以使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进行连接,从而写出动作的细节、生动和情感。
2.合理取舍,把动作准确呈现。什么叫准确呢?一是要体现人物特点,二是要符合生活实际。
3.巧用修饰,把动作生动表达。通过增添修饰成分,能显示出动作描写的效果。
当堂练习
老师突然点名叫到上课走神的同学,装出很生气的样子,命令其出去。
请对刚才老师的语言神态和被点名同学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并当堂展示。
布置作业
1.总结这些天所学的人物写作,并归纳整理。
2.点评下面一段习作。
布置作业
轻轻地出了房间,蹭到妈妈跟前:“妈妈,我想,我想出去玩儿会儿。”做一副乖巧的样子,我细声慢语地说道。
“什么?”正在收拾屋子的妈妈停下来,瞪着眼看着我,明白后转而笑了笑,软软地说道:“宝贝儿,做一会儿题再说吧!”
虽然妈妈的声音很软,可是到了我的耳朵里却听出了强硬。
“我就出去一会儿——”没放弃,我依然撒着娇坚持道。
“不行!”这次妈妈一点没含糊,直接拒绝了我。然后头也不抬地忙着她手里的活儿。
看到妈妈这样子,我索性嚷道:“凭什么!我就出去!”说罢,“咣——”的一声摔门奔下楼。
“你——你给我回来——”妈妈的声音在楼道里回荡着,我才不要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