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应试作文争分点之一----景物描写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一、例文 看一看
《最后一课》: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开头)
(作用: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中间)
(作用:烘托人物愉快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结尾)
(作用:烘托人物沮丧的心情。)
温馨提示:景物描写可在开头、中间或结尾。
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
交代背景;
…………
二、目标 读一读
1. 了解文章中的景物描写;
2.掌握并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运用景物描写,使作文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习作 赏一赏
大家一起来欣赏A+学生同学的作文《我与明月过中秋》,写的是中秋夜晚,父母为了多挣点钱去加班了,不能陪自己,只能自己一个人过中秋。文中写出很想与父母一起过,但同时也写出对父母做法的理解。下面是原文,一起来赏一赏。
原文(1)
原文(2)
四、写景 想一想
渲染气氛:中秋节父母不在身边,感到非常孤独。暗淡灰色。
作文开头景物描写,这是开头一段,有何作用?
这是文章的末尾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云开雾散。轻松 欢笑。
今天是八月十五!谁会相信,今夜是月圆之夜、中秋佳节呢
一阵秋风袭来,在楼后上的我蜷缩着臂膀,望着一片凄清的夜空,我真的好想抖落一切心事,拧开所有惆怅,待月儿出来,用它那温和柔美的光,安抚一切不安。
耳畔回想起清早父母之间的对话:“中秋节加班费高,今晚我去上夜班。”“我们厂也一样,晚上一块出门。那孩子怎么办 ”“孩子都大了,没事的。”我心里起了一个疙瘩,在父母眼里,似乎永远都是钱排在首位,那我呢?我就是那么的无所谓吗?
我倚在阳台上,望着远处闪闪烁烁、璀璨而美丽的万家灯火,眼前不禁浮现出翩翩幻影:我,父母和外祖母一起紧挨着围在园园的似月儿的桌子上,上面摆着火锅,各式各样的菜,各种各样的食物,哦,对了,还有两盘装满月饼的大玉盘,
五、前后 比一比
这是删除景物描写后的《我和明月过中秋》,与原文比一比:
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吃饭,我手里抓着几块月饼,开开心心地听着父母和祖父母叨着家常,谈论着关于我的话题,他们最频繁的动作就是往我碗里夹菜......
这是我记忆中多个中秋团聚的情景。 现在想想,天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 他们还是爱我的,只是太精打细算了;他们拼命挣钱,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与我也有着间接关系。想到这里,我的心平和了许多。“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的词说的不仅是爱情,亲情也是如此。我已经渐渐长大,更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与不易,不应对一个中秋节耿耿于怀,在这宁静的目色中,自己赏月,也不是颇有一番情趣吗
月儿,你能听懂我的心意吗 真希望你能将我的关心传达给爸爸妈妈,让他们早些回来,不要大过劳累了。
原文打46分。修改后打42分,相差4分。
对比结果:
结论:在作文中,特别是中考作文中适当地运用景物描写,使自己作文多一个争分点,让批改试卷老师眼前一亮,拿高分的概率会很高。
一、景物描写适用的范围很广。就我们而言,一般都是以写人叙事作文为主,景物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喜怒哀乐的心情。
六、写法 记一记
二、渲染气氛的环境或场景,也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服务。
七、效果 练一练
在已经分发给同学们的作文空白处插入一段景物描写,40字以内,时间5分钟。然后进行展示。
八、总结
(一)本节课很好完成既定目标:
1.了解文章中的景物描写;
2.掌握并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运用景物描写,使作文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在今后的作文特别是中考作文中,同学们要大胆的运用景物描写,为自己作文拿高分增加砝码。
感谢各位光临指导,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