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化学名师专题指导(学业考纲+考点整合+水平达标):第四讲 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新编,备战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3-2014高中化学名师专题指导(学业考纲+考点整合+水平达标):第四讲 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2-15 08: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四讲 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
考点概览 考纲要求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3.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3.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及规律、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知识回顾
1.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________的产生,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如:①物质状态变化,②物质混合或分离,③机械分割,④金属导电、传热,⑤吸附作用,⑥物理爆炸,⑦蛋白质盐析,⑧胶体凝聚等。
2.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________的产生,__________发生,并且伴随着较多能量变化。如①各种化学反应,②岩石风化,③NH4CI“升华”,④煤的干馏,⑤蛋白质变性,⑥同素异形体互变,⑦溶液导电,⑧黑火药爆炸等。
新物质
没有
有新物质 
有化学反应
3.物质的变化与化学键: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中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也可能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如NaCl晶体的熔化有部分离子键断裂,而干冰的熔化则没有破坏化学键。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例1】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易错归纳:物质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时,只发生物理变化,如果与水反应,则发生化学变化。酸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氢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发生化学变化。NaCl、NaOH等溶于水发生电离,没有新的离子产生,发生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打开装有汽水的瓶盖,冒出大量气泡
B.铝、铁在冷浓硫酸、硝酸中发生钝化
C.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
D.制蒸馏水
解析:A、B、C三项属于化学变化,汽水中的H2CO3发生分解反应产生CO2,冒出大量气泡;铝、铁在冷硫酸、浓硫酸、硝酸中发生钝化是铝、铁表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析出胆矾晶体,使无水盐转化为结晶水合物。D项属于物理变化,制蒸馏水是利用蒸馏方法制备。
答案:D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塑料、橡胶受热软化变形
B.蛋白质胶体中加入NaCl发生盐析现象
C.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D.碘受热升华
解析:A、B、D三项属于物理变化,玻璃、塑料、橡胶是混合物,不同成分物质的熔沸点不同,受热软化变形;蛋白质胶体中加入NaCl溶液后,其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蛋白质沉淀,加水蛋白质又可以溶解;碘受热升华是碘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C项属于化学变化,氨气溶于水生成NH3·H2O发生电离产生NH和OH-,使溶液呈碱性。
答案:C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但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内涵主要包括:
(1)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________守恒。
(2)溶解、结晶过程中___________守恒。
(3)可逆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物质________守恒。
总质量
溶质总质量
总质量
3.守恒法则在化学中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
(1)元素守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守恒包括原子守恒和离子守恒。
(2)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3)电荷守恒——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量不变。
(4)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例2】 (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反应A+B===C+D,8 g A和1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9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 g      B.10 g
C.11 g D.12 g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关系,C的质量=(8+12)g-9 g=11 g。
答案:C
课堂练习
3.(2012年广东水平考试)NaOH+HCl===NaCl+H2O,则10 g NaOH完全反应所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
A.4 g B.4.5 g
C.5 g D.5.5 g
解析:10 g NaOH完全反应所生成的水的质量为4.5 g。
答案:B
4.在化学反应A+B―→C+2D中,7 g A与10 g B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了8 g D,生成C的质量是(  )
A.7 g B.8 g
C.9 g D.不能确定
解析:题目没有说明A、B物质是否反应完全。
答案:D
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知识回顾
1.化合反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________的反应。如:
(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O===________。
(2)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 ________。
一种物质
Ca(OH)2
3FeCl2 
2.分解反应:指________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如:
(1)次氯酸分解产生氧气:2HClO===________。
(2)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 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的反应。置换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
一种物质
2HCl+O2↑
H2O+CO2↑+Na2CO3
单质
化合物
(1)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 ________________。
(2)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
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指的是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另外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难电离物生成。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ZnSO4+H2↑
Al2O3+2Fe
两种化合物
(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l+NaOH=== ____________。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反应:H2SO4+Ba(OH)2===________________。
NaCl+H2O
BaSO4↓+H2O
【例3】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SO3+H2O===H2SO4
B.Zn+2HCl===ZnCl2+H2↑
C.Fe+CuSO4===FeSO4+Cu
D.KCl+AgNO3===KNO3+AgCl↓
解析:A项属于化合反应;B、C两项属于置换反应;D项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D
易错提醒:1.有单质参加而无单质生成,或有单质生成而无单质参加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是离子交换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能伴随复分解反应发生。如Cu与HNO3发生反应时,HNO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解析:A项属于化合反应,B项属于置换反应,C项属于分解反应,D项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A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0 15 10 3
反应后质量/g 15 69 41 3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该密闭容器中只有a的质量减少,而b、c的质量增加,d的质量不变,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所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B
一、单选题
考点一 物质变化
1.下列俗语或警句中不涉及化学性质与变化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火要空心,人要虚心”
D.“酒越陈越香”
解析:选项A,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选项B,水结冰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体现了物质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除达到着火点温度外,还要有充足的氧气;选项D,酒精放置长时间后,因有少量乙醇氧化为乙酸,而进一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酯香味的乙酸乙酯等物质。
答案:B
2.(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裂解
C.煤的气化 D.石油的分馏
解析: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其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
B.用干冰降雨
C.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变黄
D.加热胆矾成无水硫酸铜
解析: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降低局部空气环境温度,使水蒸汽凝结为雨水。
答案:B
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
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XY2+Y2===2Z中Z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2Y4 B.XY3
C.X3Y2 D.X2Y3
解析:Z中含Y原子个数=(2×2+1×2)/2=3,含X原子数=1。
答案:B
9.NaOH+HCl===NaCl+H2O,则40 g NaOH完全反应所生成的水的质量为(  )
A.9 g B.18 g
C.27 g D.26 g
解析:40 g NaOH与HCl反应完全生成1 mol H2O,其质量是18 g。
答案:B
解析:选项A、B、D的反应式原子个数不守恒。
答案:C
考点三 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16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物质X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X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或溶剂等不参加反应。选项A,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种物质质量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质量增加。选项B,化合反应特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质量减少,一种物质的质量增加。选项C和D,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四种物质质量均有变化,其中两种物质质量减少,两种物质质量增加。
答案:B
解析:C项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B项没有单质参加反应,只有H2单质生成。
答案:B
解析:选项D,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和收集气体,适宜于实验室制取CO2,属于复分解反应。A、B、C三项不适宜于实验室制取CO2。
答案:D
二、多选题
21.(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过程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冰雪的融化 B.鞭炮的燃放
C.米酒的酿制 D.香气的扩散
解析:冰雪的融化是水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香气的扩散是气体分子的移动,属于物理变化。鞭炮的燃放和米酒的酿制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C
22.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为:2H2+O2 2H2O,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物质的总质量
C.分子的数目 D.原子的数目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H2、O2、H2O的质量和分子数发生变化,但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均不变。
答案:ABD
23.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用单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  )
A.CuCl2  B.SO3 C.FeCl3  D.NO2
解析:S和O2直接化合生成SO2,不生成SO3。N2和O2直接化合生成NO,不生成NO2。
答案:B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