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1 09: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2022新课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
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的时间、地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的内容?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5、拨乱反正的背景、表现有哪些?
6、拨乱反正胜利完胜的时间、标志?
在黑暗中祈愿
材料一:“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在审查中,滥用专政手段,大搞逼供信,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加上受牵连的亲属和有各种社会联系的人,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九分之一。 ---- 《“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二:1977年12月,据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估计,“文革”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290美元(新加坡4430美元,香港4240美元,韩国1520美元,世界排名117位之后)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渴望是什么?
要求①: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
材料三: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被错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知识分子被当作“臭老九”而排除在工人阶级队伍之外。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要求②: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开动脑筋
讨论:结合材料,请同学们谈谈全国人民是如何破除“左倾”思想的束缚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
1.文革后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
2.“两个凡是” 方针延续左倾错误
3.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12月
2、地点
北京
3、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内容
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共同社》
外媒评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1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联社》
胡锦涛在3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 “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 ——胡锦涛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
政治
组织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团
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团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
彻底纠正了“ ”倾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纠正了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确立了 的领导地位
是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博古

毛泽东
邓小平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党在历史上
新中国成立
二拔乱反正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1.主要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刘少奇的追悼会


1.平反冤假错案
(1)主要工作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二 拨乱反正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被解救。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时间:
会议名称:
通过文件:
标志:
中共第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1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富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国之梦” “建国之梦”“富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回眸历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基础
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伟大的
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
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B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
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
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D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1980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名誉得以恢复的是(  )
A.刘少奇 B.贺龙 C.陈毅 D.彭德怀
D
A
5.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6.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D
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