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
注:学生答案与本答案不符时,合理答案给分
第一部分(共 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D B D D C A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C D C D
第二部分(共 58分)
15. (10分)
(1)①
②电负性 Si<F或非金属性 Si<F
③ac
④SiF4、SiH4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 SiF4>SiH4,分子间作用力 SiF4>SiH4
(2)①正四面体
②2.16×1023 / a2bNA
③键长:Ti-H>Al-H,键能:Ti-H<Al-H(合理答案均可)
16. (11分)(1)OHC-CHO
(2)45℃ 起始阶段相同时间内,曲线 a对应乙二醛浓度变化更大
(3)硝酸浓度增大,氧化性增强,副反应速率增大
(4)X
5 - +( )Y 极上发生反应 2H2O-4e = O2↑+4H ,B 室中硝酸根向右迁移进入 C室,硝酸得以
回收
(6)58(0.5V1-V2)/V
17. (14分)(1)羟基、酯基
(2)取代反应
(3)
(4)
(5)1;
(6)
浓 H2SO4
(7)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
2CH3COOCH2CH3 CH3COCH2COOC2H5 + CH3CH2OH
18.(10分)
(1)Li3PO4+2HCl =LiH2PO4+ 2LiCl
(2)尽量减少后序磷锂分离时 NaOH的用量
(3)CaHPO4
(4)Ca2++ H2PO4- = CaHPO4 + H+ ,OH-+H+=H2O,避免溶液酸性增强影响磷的沉淀
(5)2Li++CO32-=Li2CO3↓
(6)2.7×10-6
19.(13分)
(1)3d10
(2) 深蓝色溶液中含[Cu(NH3)4]2+,是无色溶液中的[Cu(NH3)2]+被 O2氧化的产物,说明浓
氨水溶解出了白色沉淀中的 Cu+
NH3·H2O + H+=NH 4 + H2O
(3)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4)Cu > SO2 > CuCl
(5)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后离子浓度减小,使 CuCl(s) + 2Cl (aq) [CuCl3]2 (aq)
Q>K,反应逆向移动,析出 CuCl沉淀
(6)6Cu + SO2 + 12Cl + 4H+ = Cu2S + 4[CuCl3]2 + 2H2O
(7)Cl 与 Cu+结合成[CuCl3]2 ,其氧化性弱于 SO2,使 Cu能够被 SO2氧化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按制作文物的主要材料分类,下列文物属于金属文物的是( )。
文物
选项 A.青铜亚长牛尊 B.虎形玉佩 C.甲骨片 D.竖线划纹黑陶尊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
A.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
C.氮分子的电子式:
D.基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3.表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粉与水蒸气共热,生成可燃性气体:
B.向溶液中加入铜片,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
C.向浊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4.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溶液含有的个数为
C.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D.与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从a极经阳离子交换膜移向b极
C.工作一段时间,a极附近溶液会减小
D.该装置的总反应为
6.我国科学家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使合成“液态阳光”的两个生产环节效率大幅提高。“液态阳光”的合成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醇的沸点远远高于乙烷,是由于甲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催化剂通过降低相应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理论上生成时,光催化过程至少转移电子
D.作燃料时,充分燃烧消耗
7.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蒸馏水、碱石灰
B 盐酸、溶液、二氧化碳
C 溶液、溶液、盐酸
D 酸性溶液
8.酒石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石酸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南大到小的顺序为O>C>H
B.酒石酸中碳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
C.酒石酸最多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D.常温下,酒石酸氢钾水溶液,说明酒石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9.因生产金属铁的工艺和温度等因素不同,产生的铁单质的晶体结构也不同。两种铁晶胞(均为立方体,边长分别为以和)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X射线衍射可测定铁晶体的结构
B.图2代表的铁单质中,一个铁原子周围最多有4个紧邻的铁原子
C.图1与图2代表的铁单质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
D.图1与图2代表的铁单质的密度不同
10.向溶液中持续滴加稀盐酸,记录溶液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起始浓度为
B.在滴定至终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C.对应的溶液中均存在:
D.由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可推知,与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11.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链延长,R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合物P难溶于水,但有高吸水性
B.合成聚合物P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单体之一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D.1,4-戊二烯与丙烯共聚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骨架的交联结构
12.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饱和食盐水“吸氨”的目的是使“碳酸化”时产生更多的
B.煅烧时发生反应
C.“盐析”后溶液比“盐析”前溶液大
D.母液Ⅱ与母液Ⅰ所含粒子种类相同,但前者、、的浓度更大
13.环已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由环已烷氧化脱氢制备。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25℃,):
名称 氢气 环已烯 环已烷
化学式(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由燃烧热可知,环已烯的能量小于环已烷的能量
C.
D.环已烷氧化脱氢制备环已烯时,氧气和高锰酸钾均可作氧化剂
14.研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进行实验:
①向试管中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再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黄色溶液a和少量不溶的碘;
②取溶液a,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色,上层无色;
③将②所得下层溶液全部取出,加入溶液,振荡,静置,下层溶液紫色变浅,上层溶液b呈黄色(颜色比溶液a深)。
已知:ⅰ.;
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极性溶剂,是非极性溶剂,非极性的更易溶于
B.②中的下层溶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C.溶液b中溶液a中
D.向①所得浊液中加入,使增大,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析出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10分)硅烷广泛应用在现代高科技领域。制备硅烷的反应为。
(1)①基态硅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
②中,硅的化合价为价。硅显正化合价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的热稳定性比的差
b.中4个的键长相同,的键角为
c.中硅原子以4个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轨道重叠,形成4个键
④的沸点(℃)高于的沸点(℃),原因是__________。
(2)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的体积为。
①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
②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③是一种具有应用潜能的储氢材料,其释氢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掺杂替换晶体中部分,更利于中H的解离,使体系更容易释放氢。从结构的角度推测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
16.(11分)乙二醛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可由乙醛硝酸氧化法制备。
Ⅰ.研究其他条件相同时,仅改变一个条件对乙二醛制备的影响,获得如下数据。
图1 37℃和45℃时,乙二醛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2 相同时间内,乙二醛的产率随硝酸浓度的变化
(1)乙二醛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2)图1中,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图2中,c→d乙二醛的产率降低,并检测出较多的副产物,如乙二酸。产生较多乙二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
Ⅱ.运用电化学原理设计分离纯化乙二醛并回收硝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乙二醛、硝酸)
(4)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______(填“X”或“Y”)。
(5)结合电极反应分析硝酸回收原理:____________。
(6)测定纯化后溶液中乙二醛的含量。
ⅰ.移取纯化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用浓度为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ⅱ.向ⅰ所得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
ⅲ.试用硫酸滴定ⅱ中溶液至终点,消耗硫酸体积为。
已知:乙二醛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
该纯化后的溶液中乙二醛的含量为__________(乙二醛摩尔质量:)。
17.(14分)盐酸阿扎司琼(S)是一种高效受体拮抗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K的合成路线如下__________。
已知:
①K分子中有______个手性碳原子,在结构简式上用“*”标记出来(如没有,填“0”,不用标记)。
②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③参考上述流程中的信息,以乙醇、乙酸为起始原料,两步合成乙酰乙酸乙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碳酸锂是制备其他锂化合物的关键原料。一种以磷酸锂渣(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备碳酸锂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
阳离子 阴离子
(1)写出浸取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加入盐酸的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
(3)钙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4)磷锂分离时,需要不断加入适量溶液以维持溶液的基本不变。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
(5)沉锂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6)若粗制溶液中,。则沉锂前溶液中能达到的的最小浓度是__________。
(已知:25℃时,的,的)
19.(13分)某小组根据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探究其能否实现或的转化。
已知:ⅰ.水合既易被氧化也易被还原,因此水溶液中无法生成水合。
ⅱ.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较大的溶液生成,也可溶于氨水生成(无色)。
Ⅰ.与的反应
向试管中通入足量(尾气处理装置已略),记录如下。
装置 编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溶液 始终无明显变化
b 溶液 溶液变绿,进而变棕黄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1)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将b所得沉淀过滤,充分洗涤,进行下列实验,证实该沉淀为。
①证明白色沉淀中有,推理过程是__________。
②ⅲ排除了干扰检验的因素。写出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
(3)进一步证实b中作还原剂,补全实验方案和预期现象:取b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
(4)由实验Ⅰ可推知,该条件下:①a中不能将还原为或;
②、、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
综上所述,改变还原产物的价态或形态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Ⅱ.与的反应
向试管中通入足量(尾气处理装置已略),记录如下
装置 编号 试剂 实验现象
c 稀硫酸 始终无明显变化
d 稀盐酸 铜片表面变黑,溶液变为棕色
(5)证明d所得棕色溶液含有:用滴管吸取少量棕色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6)经进一步检验,铜表面黑色物质为。补全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c对比,d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