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2023.2.23
构建多元备考 优化精准教学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科备考数学科经验分享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备高考方向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1
备高考方向
怎么考?
(一)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增强基础性不是要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类别 思想方法 要求
数学 思想 函数与方程 能讨论已知量与参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形结合 能进行代数语言与图形语言相互转化
分类与整合 能揭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转化与划归 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地等价认识问题
特殊与一般 能揭示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或然与必然 通过统计概率知识、揭示随机现象的客观本质
数学 方法 具体方法 配方法、换元法、消去法、割补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
逻辑方法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一般与特殊
怎么考?
(二)高考命题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
对数学能力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名称 考核目标 考核要求
空间想 象能力 识图、画图、变图、想图、用图 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能相互转化
抽象概 括能力 抽象问题本质,概括一般结论 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出结论并能解决问题
推理论 证能力 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对论证方法进行选择 合情推理进行猜测,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运算求 解能力 心算、简算、估算、规律计算等 分析条件、探究方向、选择公式、确定程序
数据处 理能力 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数据 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高考命题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查解决现实问题。应用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怎么考?
(三)高考命题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1.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情境
在高考命题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强化、凸显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2.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情境
本题以我国重大建设成就“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考查棱台体积的计算,考查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 同时本题的解与棱台底面的形状无关,这使得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若纠结形状则可能无法求解.
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3.设置科技发展与进步情境
本题以嫦娥二号卫星在完成探月任务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成为我国第一颗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卫星为情境,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数列、函数、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情境?
怎么考?
(四)高考命题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试题设计举例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2
备高考方向
2020级高考冲刺 时间表 阶段 核心 时间 内容 考试 目标
一 基础篇 1.13前结束 知识、技能、方法通过 百色一模 一轮复习:火力覆盖,让每一寸土地都变成沃土。
1.14-1.31 寒假自学+天利38套 学生自测 寒假休息:全面自查,让每一个考点都心中有数。
二 专题篇 2.1-3.14 二轮+每周末考试 百色二模 二轮复习:重点打击,让每一个专题都围城铜墙。
3.14-4.12 二轮+强化考试月 百色三模 三 提升篇 4.13-5.10 压轴提升练+各学科做法 学校自考 三轮复习:击中要害,让每一个主干都练成铁臂。
四 策略篇 5.10-5.20 策略+ 各地信息卷的整合 高考仿真 四轮复习:策略整合,让每一个策略都尽情发挥。
五 迎考篇 5.20-5.30 回归课本与错题+技巧练 选填小测 五轮复习:错题回归,让每一个错点都变成亮点。
6.1-6.6 心理调节+自主复习 高考仿真 考前调整:张弛有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信从容。
分解目标 循序渐进
撒网捕鱼
授之以渔
浑水摸鱼
龙门跃鱼
精准钓鱼
基础篇
专题篇
提升篇
策略篇
迎考篇
二 日期 内容
1月30日-31日 开学考(期末考)
2月1日-2日 讲评试卷
2月3日-2月12日 一轮扫尾
2月13日-2月18日 二轮开篇语一、六大核心素养引领二轮复习二、践行立德树人,关注命题热点
2月20日-2月25日 专题一 数列(负责人:褚良彪)
2月27日-3月4日 专题二 三角函数(负责人:岑翠娟)
3月6日-3月11日 专题三 概率与统计(负责人:李勇芳)
3月13日-3月18日 专题四 立体几何(负责人:李滋武)
3月20日-3月25日 专题五 选修部分(负责人:陆大辉)
3月27日-4月1日 专题六 解析几何(负责人:韦亮)
4月3日-4月15日 专题七 函数与导数(负责人:万再兴)
三 4月17日-5月20日 一、专题强化训练:1.客观题(中档)2.主观题(四大题中档,两大压轴题)
二、思想方法
三、综合训练
四 5月22日-5月31日 一、回归课本 二、穿插二轮下篇:考前14天训练
五 5月31日-6月8日 一、第二次仿真考 二、做调节试卷
2020级数学科高考二轮 备考分工
专题“包干制”
明确二轮复习主要目的
1.对高中数学知识系统梳理、形成网络;
2.对第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补偿矫正;
3.对主干知识的重点突破、专题突破、形成能力;
4.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应试水平。
二轮复习的方式
1.将思想方法专题放最优先
3.做好微专题模型化复习
2.做实知识和能力专题复习
二轮复习的方式:将思想方法专题放最优先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类别 思想方法 要求
数学 思想 函数与方程 能讨论已知量与参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形结合 能进行代数语言与图形语言相互转化
分类与整合 能揭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转化与划归 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地等价认识问题
特殊与一般 能揭示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或然与必然 通过统计概率知识、揭示随机现象的客观本质
数学 方法 具体方法 配方法、换元法、消去法、割补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
逻辑方法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一般与特殊
二轮复习的方式:做实知识和能力专题复习
二轮用书
二轮用书
二轮复习的方式:做好微专题模型化复习
微专题举例
微专题举例
二轮复习微专题汇总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3
备高考方向
一、问题导向,精准教学 声情并茂地讲 学生理解不了的疑点、难点
学生归纳不了的规律、方法
学生运用不了的思路、技巧
有时间也不讲 学生已经会的
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条件满足才讲 对概念规律要“先议后讲、不议不讲”
对典型习题要“先作后讲、不作不讲”
对课后练习要“先批后讲、不批不讲”
二、举一反三,以点带面 原类题 基础类 综合类 方法类 增加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提高情境处理与转化能力
提高概括能力、建模能力
变式题 变情境 变条件 变结论 变思想 变方法 举例:变思想、变方法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拋物线的两条切线方程,从而求出切点弦所在直线方程,然后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由弦长公式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利用函数单调性求解。
利用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切线方程的性质,先写出切线方程,进而求出两条切线的交点坐标,通过分析可知该交点与弦的中点横坐标相同,得到线线平行,进而表示出三角形面积,最后利用函数求解最值。
根据直线与抛物线相切联立方程组,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导数与斜率、方程根的思想表示出三角形面积的表达式,再运用二次函数法分析问题的最值,然后巧妙运用点在圆.上,使问题转化为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函数的最值问题。
利用导数及斜率公式切入,然后运用方程的思想转化出有关变量的表达式,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利用函数性质求出最值。
借助圆的参数方程设点,利用点斜式得到抛物线的切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方程组,并令▲=0得到动点坐标和切点坐标,从而得到直线AB的方程以及线段AB的长,再求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即可获得三角形面积的表达式,最后利用函数性质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还可以结合向量利用三角形面积的坐标公式进行计算.
思路1:
思路2:
思路3:
思路4:
思路5:
思路6:
三、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学生动作 概念让学生(自己)推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放手学生板演讨论
放手师生课堂交流
放手小组交流学习
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 思路让学生(自己)悟 规律让学生(反复) 找 总结让学生(自己)写 教师动作 要善于等待,要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 要善于 “留白”,不急着把“答案”告诉学生 要创造“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白满分怎么来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4
备高考方向
一、帮助学生时间管理
思维导图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帮助学生科学建立错题库
给试卷编号
三色笔标记
指向性归类
错误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四、帮助学生科学建立资源库
自习节在走廊陪伴,面批面改
五、帮助学生发现学科弱势
六、培尖拉边——针对性训练
针对性训练(微专题课)举例 题型 错因 目标 答题模式
导数大题,含参数的单调性的讨论 考虑不全面,讨论的范围不准 建立答 题模式 第一步,求定义域
第二步,求导函数,
第三步,求导函数的零点
第四步,讨论零点与定义域的位置关系,达到分类准确的目的。
第五步,在参数每个范围下,写出单调区间。
一周做两至三套综合题,主要统计学生的易错点,针对学生共性存在的知识点,找相关题型,组织小的专项讲解课。
培尖微专题举例
4.几个常用函数的图象: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5
备高考方向
一、二轮备考数学科检测类型 序号 内容 时长 测试时间
1 课堂反馈作业 20分钟 课后
2 选择填空(限时训练) 50分钟 自习节
3 四大基础题(限时训练) 50分钟 自习节
4 解答题(限时训练) 70分钟 自习节
5 专题卷(含微专题、个性化) 90分钟 自习节
6 模拟卷 120分钟 周末、月考
7 考后反馈 40分钟 考后
二、培养学生稳定的心态和答题的技术 序号 内容
考前 准备 进场前要作好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体力准备和发挥准备,保持情绪稳定,大脑进入单一的数学情景。
全局 意识 浏览全卷,对题目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大体的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即大致区分一下哪些属于函数题、哪些属于不等式题、哪些属于数列题、那些有把握,那些有难度等等,为实施: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同后异,先点后面,先高后低。做好准备.做题前,为自己设定先保质保量地完成80%中档以下题目的任务,完成了这些就是胜利!然后,再钻研拔高题不管拿到多少都是赚的!这样的心态实际上会推高我们攻克难题的信心和兴趣,一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细致、细致再细致。
答题 策略 解题的策略就是仔细阅读,真正理解题意,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予以解决.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正确、全面,但面对难题,更要讲究策略,可以使用:1.分段得分,缺步解答;2.跳步解答;3.退步解答: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确保一次成功,避免二次检查 。
答题 技巧 4.辅助解答: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可以找辅助性的步骤,既必不可少而又不太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根据条件、结论的形式进行联想,写出相关的式子,等等。能写多少写多少,能多写就坚决不少写,多写才有可能多得分 如果你运气比较好,利用推理论证,或者我们介绍的一些方法猜出正确结论的话,这种方法更能显出奇效!总之,是考试就会有技巧,提前及时对学生进行这些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不仅不会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而且还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效的克服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坚信:任何时候都有可做的事情,会了要想怎么少丢分,不会就想怎么多骗分,这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但自信来源于实力。
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习考试
三、二轮备考数学科检测对教师要求 序号 内容
1 纪律要求 时间、手机、收卷
2 改卷时间 每次考试??:??前出成绩
3 改卷分工 评分标准,循环、固定观察点
4 典型收集 收集易错问题、展示规范、卷面、高分、巧法等
5 考后分析 数据分析、得分失分分布等
6 反馈出题 有侧重、有限制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6
备高考方向
精诚协作,凝聚智慧 1 集体备课 一周三次
2 资源共享 育云平台
3 搭建平台 工作坊,课程基地
4 师徒结对 一对一
5 公 开 课 每周有
6 推门听课 随时有
7 集中培训 每学期有
数学二轮 备考
备教学计划
备课堂教法
备教师合作
备学生心理
备测试要求
备学法指导
07
备高考方向
高考复习的主体是学生,比研究命题方向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状态 !
以考后交流为切入口
专属导师 私人订制
明晰规划 把握未来
暖心德育 助力成长
“导师制”?
学习小组组长的激励语
站在树上的鸟
从不害怕树枝断裂,
因为他相信的不是树枝,
而是自己的翅膀……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