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文档属性

名称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25 22:0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明确要求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二、命题方向
1.集合部分主要以考查集合的含义、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为主,题目简单、易做,大多都是送分题;
2.近几年部分省市也力求创新,创造新情境,尽可能做到灵活多样,甚至进行一些小综合,比如新定义题目,与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等内容相联系的题目出现;
3.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大多都是试卷的第1、2题.
三、知识要点
1.集合中元素的三种性质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含字母参数的集合.
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技巧
并集:A∪B={x|x∈A,或x∈B}.
(2)交集:A∩B={x|x∈A,且x∈B}.
(3)补集: UA={x|x∈U,且x A}.
集合的运算性质:A∪B=A B A;A∩B=A A B;A∩ U(B)= A B.
3.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为2n个,真子集的个数为2n-1个.
四、规律总结
1.一个性质
要注意应用A B、A∩B=A、A∪B=B、 UA UB、A∩( UB)= 这五个关系式的等价性.
2.两种方法
韦恩图示法和数轴图示法是进行集合交、并、补运算的常用方法,其中运用数轴图示法要特别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
3.三个防范
(1)空集在解题时有特殊地位,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时刻关注对空集的讨论,防止漏解.
(2)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
(3)在解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结论错误.
双基自测
(1)(2012年高考湖北卷)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A.1          B.2
C.3 D.4
[解析]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B,根据集合关系求出集合C的个数.
由x2-3x+2=0得x=1或x=2 ,∴A={1,2}.
由题意知B={1,2,3,4},∴满足条件的C可为{1,2},{1,2,3},{1,2,4},{1,2,3,4}.
[答案] (1)D 
(2)(2012年高考浙江卷)设集合A={x|1A.(1,4) B.(3,4)
C.(1,3) D.(1,2)∪(3,4)
[解析] (2)首先用区间表示出集合B,再用数轴求A∩( RB).
解x2-2x-3≤0得-1≤x≤3,∴B=[-1,3],
则 RB=(-∞,-1)∪(3,+∞),
∴A∩( RB)=(3,4).
[答案] (2)B
(3)已知集合A={x||x-1|<2},B={x| },若A∩B≠ ,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A={x|-1-1.故填b>-1.
答案:(-1,+∞)
(4) (2011·上海)若全集U=R,集合A={x|x≥1}∪{x|x≤0},则 UA=________.
[解析] ∵U=R,A={x|x≥1}∪{x|x≤0}={x|x≤0或x≥1}∴ UA={x|0[答案] {x|0题型分析
考点一、集合的概念
【例题分析】
例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试题大纲全国)设集合
则个数为( )
(A)3 (B)4 (C)5 (D)6
例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文科)若集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
A.4 B. 2 C.0 D.0或4
答案: A
【针对训练】
1、(2012年高考(江西))若集合,则集合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
A.5 B.4 C.3 D.2
2、【2012年高考(广东)】设集合,,则 (  )
A. B. C. D.
【方法总结】
1.解决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元素属不属于集合,关键就看这个元素是否符合集合中代表元素的特性.
2.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集合A的真子集一定是其子集,而集合A的子集不一定是其真子集;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则其子集个数为2n个,真子集的个数为2n-1个.
考点二、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例题分析】
例3、(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科)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
A、A∩B= B、AB=R C、BA D、AB
例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理科)已知全集为,集合,,则( )
A. B.
C. D.
【针对训练】
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理科)已知集合( )
A. B. C. D.
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设集合,,则( )
A. B. C. D.
【方法总结】
1.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
2.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韦恩(Venn)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韦恩(Venn)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考点三、与集合为背景探求参数取值
【例题分析】
例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设整数,集合.令集合
若和都在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6、(2012年高考(大纲))已知集合,则(  )
A.0或 B.0或3 C.1或 D.1或3
【针对训练】
5、(2012年高考(天津理))已知集合,集合,且,则_____,_______.
答案: ,
6、(2012年高考(上海春))已知集合若则______.
【考点预测】
1、已知集合,集合,表示空集,如果,那么的值是( )
(A) (B)
(C) (D)或
2、设集合,集合.若中恰含有一个整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经典作业
1.(2010·广东文)若集合A={0,1,2,3},B={1,2,4},则集合A∪B=(  )
A.{0,1,2,3,4} B.{1,2,3,4}
C.{1,2} D.{0}
[答案] A
[解析] 由集合的元素的互异性及集合的关系可知A正确.
2.(2010·湖北理)设集合A={(x,y)|+=1},B={(x,y)|y=3x},则A∩B的子集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答案] A
[解析] 结合椭圆+=1的图像及y=3x的图像可知,共有两个交点,故A∩B子集的个数为4.
3.(文)已知全集U=R,且A={x||x-1|>2},B={x|x2-6x+8<0},则( UA)∩B等于(  )
A.[-1,4) B.(2,3)
C.(2,3] D.(-1,4)
[答案] C
[解析] 解法1:A={x|x>3或x<-1},B={x|2解法2:验证排除法,取x=0,x B,故排除A、D.取x=3,3 A,3∈B.∴3∈( UA)∩B.排除B.
(理)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M,g(x)=ln(1+x)的定义域为N,则M∩N等于
(  )
A.{x|x>-1} B.{x|-1C.{x|x<1} D.
[答案] B
[解析] M={x|x<1},N={x|x>-1},
∴M∩N={x|-14.已知M={y|y=x2},N={y|x2+y2=2},则M∩N=(  )
A.{(1,1),(-1,1)} B.{1}
C.[0,1] D.[0,]
[答案] D
[解析] ∵M=[0,+∞),N=[-,],∴M∩N=[0,],故选D.
[点评] 本题特别易错的地方是将数集误认为点集.
5.(文)(2010·湖北文)设集合M={1,2,4,8},N={x|x是2的倍数},则M∩N=(  )
A.{2,4} B.{1,2,4}
C.{2,4,8} D.{1,2,4,8}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知识.
由题易知N={x|x=2k,k∈Z},又M={1,2,4,8}
∴M∩N={2,4,8}.
(理)(2010·安徽理)若集合A=,则 RA=(  )
A.(-∞,0]∪ B.
C.(-∞,0]∪ D.
[答案] A
[解析] logx≥,∴0 RA=(-∞,0]∪(,+∞),故选A.
6.P={α|α=(-1,1)+m(1,2),m∈R},Q={β|β=(1,-2)+n(2,3),n∈R}是两个向量集合,则P∩Q=(  )
A.{1,-2} B.{(-13,-23)}
C.{(1,-2)} D.{(-23,-13)}
[答案] B
[解析] α=(m-1,2m+1),β=(2n+1,3n-2),
令α=β得, ∴
∴P∩Q={(-13,-23)}.
7.若A、B、C为三个集合,A∪B=B∩C,则一定有(  )
A.A C B.C A
C.A≠C D.A=
[答案] A
[解析] 考查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B∩C B A∪B,A∪B=B∩C B,
∴A∪B=B,B∩C=B,∴A B,B C,∴A C,选A.
8.(2011·济南高三期中)设集合S={x||x-2|>3},T={x|aA.-3C.a≤-3或a≥-1 D.a<-3或a>-1
[答案] A
[解析] S={x|x>5或x<-1},
∵S∪T=R,∴,∴-3二、填空题
9.A={(x,y)|x2=y2},B={(x,y)|x=y2},则A∩B=______.
[答案] {(0,0),(1,1),(1,-1)}.
[解析] A∩B=={(0,0),(1,1),(1,-1)}.
10.已知集合A={x||x-a|≤1},B={x2-5x+4≥0},若A∩B=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3)
[解析] B中,x2-5x+4≥0,∴x≥4或x≤1.
又∵A中|x-a|≤1,∴a-1≤x≤1+a.
∵A∩B= ,∴a+1<4且a-1>1,∴211.已知A={1,2,3},B={1,2}.定义集合A、B之间的运算“*”:A*B={x|x=x1+x2,x1∈A,x2∈B},则集合A*B中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集合A*B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 5,16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由定义知:A*B={2,3,4,5},则其中最大元素为5,所有子集个数为24=16.
三、解答题
12.(2011·梅州模拟)设A={-4,2a-1,a2},B={9,a-5,1-a},已知A∩B={9},求实数a的值.
[解析] ∵A∩B={9},∴9∈A.
(1)若2a-1=9,则a=5,此时A={-4,9,25},B={9,0,-4},A∩B={9,-4},与已知矛盾,舍去.
(2)若a2=9,则a=±3.当a=3时,A={-4,5,9},B={-2,2,9},B中有两个元素均为-2,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应舍去;当a=-3时,A={-4,-7,9},B={9,-8,4},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3.
13.已知集合A={x|x2+2(a+1)x+a2-1=0},B={x|x2+4x=0},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 由A∪B=B或A∩B=A,可以得出A B,
而A B中含有特例,A= ,应注意.
[解析] 由x2+4x=0得:B={0,-4},由于A∪B=B,
(1)若A= ,则Δ=4(a+1)2-4(a2-1)<0,得a<-1.
(2)若A≠ ,则0∈A或-4∈A
当0∈A时,得a=±1;当-4∈A,得a=1或a=7;但当a=7时A={-4,-12},此时不合题意.
故由(1)(2)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或a=1.
14.(2011·广东联考)设集合A={x|x2<4},B=.
(1)求集合A∩B;
(2)若不等式2x2+ax+b<0的解集是B,求a,b的值.
[解析] A={x|x2<4}={x|-2B==={x|-3(1)A∩B={x|-2(2)∵2x2+ax+b<0的解集为B={x|-3∴-3和1为方程2x2+ax+b=0的两根,
∴∴a=4,b=-6.
15.集合A={x|x2+px+q=0},B={x|qx2+px+1=0},同时满足:①A∩B≠ ;②-2∈A(p,q≠0).求p,q的值.
[分析] 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可联立方程求解,注意到系数关系,问题可有多种解法.
[解析] 解法1:∵A∩B≠
∴方程组有解.
两式相减得:(q-1)x2=q-1.当q=1时,方程有解.
∵-2∈A,∴根据韦达定理知方程另一根为-.
∴-p=-2+=-,p=.
这时A=B=,符合题意.

当q≠1时,x2=1,x=±1
又∵-2∈A,∴A={1,-2}或{-1,-2},
根据韦达定理:或
∴或.
综上:p,q的值为或或
解法2:设x0∈A,则有x02+px0+q=0,两端同除以x02,得1+p+q=0,则知∈B.
∴集合A,B中元素互为倒数.
由A∩B≠ ,一定有x0∈A,
使得∈B且x0=,x0=±1.
又∵-2∈A,∴A={1,-2}或{-1,-2},
由此得B=或.
根据韦达定理:或,
∴或
另-2∈A,A∩B≠ ,可能出现-2∈B,则-∈A.
此时-2,-为A的两个元素,易知
此时A=B=,
故或或.
同课章节目录